(共21张PPT)
人文主题:爱国情怀
语文要素:
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
古诗三首
12
五年级上册
己 亥 杂 诗
读题目,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写诗时间是己亥年1839年。
补充资料
这是一组自叙诗,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全诗多用象征隐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多种手法写景抒情。
龚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代表诗作有组诗《己亥杂诗》,共315首。
作者简介
自学提示
1.轻声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抽读。
2.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明白的地方打上“?”。
己亥
hài
万马齐喑
yīn
抖擞
sǒu
恃强凌弱
shì
学认字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苏轼《三马图赞》序:“时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风膺,虎脊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长鸣,万马皆喑。”
结合资料,理解“万马齐喑”是什么意思?
中央集权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乾隆亲政,恢复军机处,政治权利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才废止。
人才选拔 满族人八旗在编人员或者皇室成员顶职取仕。汉人只能通过科举而取仕当官。
科举考试 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观点必须与“朱圣人”相同(朱熹),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
结合资料,理解“万马齐喑”是什么意思?这里的 “万马”指的什么人?
有识之士,包括作者自己
万马齐喑的场面给人什么感受?
死气沉沉、压抑、死寂、悲哀、令人窒息……
面对“万马齐喑”的社会现实,作者希望呈现出怎样的面貌?用文中的词。
九州“生气”
自然界中,风雷一般出现在春天和夏天。
春天里,春风、春雷之前之后有什么变化?
“春雷响,万物长”,进入春耕季节。
夏天里,风雷前后又有什么变化?
摧毁原来的糟糕局面,创造崭新的美好气象。
无论哪个季节的风雷都有什么作用?
要让“万马齐喑”变得“九州生气”需要什么样的风雷?
摧毁弊政、实施良政,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大刀阔斧、尖锐猛烈的改革。
终究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悲哀
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
沉寂无声
【诗意】:要是有这么大的中国想要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这种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实在让人心痛。
大刀阔斧、尖锐猛烈的改革靠谁来实施?
人才
“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
“拘”是拘泥、局限。“格”是规矩方式。联系前面资料,就是不拘泥于科举制度、八股文,不中央集权,不实行文字狱。
补充资料
龚自珍的时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他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315首《己亥杂诗》。这首诗是他在路过镇江时,应道士之请而写的祭神诗。
结合资料,作者是龚自珍借祭神之机,替自己说——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替同僚们说——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替天下有识之士、有志之士说——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是龚自珍在对着皇帝诉说全天下有识之士、有志之士的内心诉求——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不限于一种规格和方式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①自然界的统治者②暗指当政者
振作
诗意: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种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作者看到的现状是“万马齐喑”,期待出现“九州生气”。要实现这种转变得依靠风雷变革,而改革需要的是人才。这是本诗表达的逻辑。反过来,也反映出作者的期待。期待人才,期待变革,最终是期待九州生气。表现出浓浓的爱国热情。
比较本课三首古诗,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陆游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林升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