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课练:第七章 运动和力 章末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课练:第七章 运动和力 章末复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5 21:2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复习
教材图片 图片解读
 2011年11月,我国“神舟八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对接时,“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处于    状态,而它们相对于地球处于    状态(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如图图所示是空中加油机正在给两架飞行中的歼击机加油时的场景,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    的
 如图图所示是日常生活中两种比较游泳运动员运动快慢的方法。图(a)是相同时间比路程;图(b)是       。速度公式v=的定义方法与图    是相同的
 在玻璃杯上放一张塑料片,塑料片上放一枚硬币,然后用手指把塑料片迅速弹出去,而硬币由于    停留在原位,但因失去塑料片的支持,在    作用下掉入杯中
 停在树枝上的小鸟,受到的    力和    力是一对平衡力;图中        和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斜抛出去的小球在空中做曲线运动,运动状态    (选填“改变”或“不改变”),受到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对错误的说法分析指正。
(  )1.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所以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照物。
分析指正:   。
(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的运动状态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
分析指正:   。
(  )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
分析指正:   。
(  )4.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分析指正:   。
(  )5.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仍可前行,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的作用。
分析指正:   。
(  )6.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分析指正:   。
(  )7.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它的运动。
分析指正:   。
(  )8.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分析指正:   。
(  )9.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分析指正:   。
(  )10.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分析指正:   。
考点●1 运动的描述
1.(2021新疆)我国“天和号”核心舱在环绕地球运行时,以“天和号”内部的冰箱为参照物,下列物体中静止的是 (  )
A.“天和号” B.月球 C.火星 D.太阳
2.(2020成都)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如图所示),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达到10907 m。“海斗一号”在完成了岩石状物体样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遥控抛载安全上浮。对于上浮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静止的
B.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运动的
C.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运动的
D.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
3.(2021牡丹江)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甲车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
D.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
考点●2 速度
4.(2021福建)如图所示的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的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  )
A.朝辞白帝彩云间 B.千里江陵一日还
C.两岸猿声啼不住 D.轻舟已过万重山
5.(2021宿迁)我们的生活已经步入高铁时代,长约200 m的复兴号列车,若以288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约6000 m的隧道,下列分析中符合实际的有 (  )
①以隧道为参照物,列车是静止的
②以列车为参照物,隧道是运动的
③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约为75 s
④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约为72.5 s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2020巴中)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乙的速度
v乙=    m/s,以甲为参照物,乙向    (选填“东”或“西”)运动。
7.(2021攀枝花)一辆小汽车于20:45驶入高速公路某区间测速路段的起点,当日21:15驶出终点,测速路段全程长40 km,则该汽车在该路段的行驶时间为    h,平均速度为
    km/h。
考点●3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8.(2021武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B.牛顿第一定律是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
C.撞击锤柄下端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是利用锤头的惯性
D.环绕火星运行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9.(2021赤峰)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锤柄撞击桌面前,锤头随锤柄一起向下运动,此时锤头和锤柄没有惯性
B.锤柄撞击桌面时,锤头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紧套在锤柄上
C.撞击桌面时,锤柄由于受力运动状态改变而停止运动,此时锤柄没有惯性
D.锤柄撞击桌面时,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向下的运动状态,所以紧套在锤柄上
10.(2020吉林)下列做法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
A.行车时要保持车距 B.跳远时要快速助跑
C.拍打衣服除去灰尘 D.将盆中的水泼出去
考点●4 二力平衡及其应用
11.(2020宁波)健身者在没有其他辅助的情况下,中姿势不可能在水平地面上保持的是 (  )
12.(2021邵阳)小芳同学站在教室的水平地面上,下列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
A.小芳受到的重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
B.小芳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
C.小芳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
D.以上都不是
13.(2019深圳)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地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图甲中速度为v1,图乙中速度为v2,图丙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其共同速度为v3,且v1A.F甲F乙>F丙
C.F甲=F乙14.(2021常州)2021年4月19日,“机智号”电动直升机在火星地表首飞成功,如图所示。在匀速上升、空中悬停、匀速下降阶段,“机智号”旋翼受到的升力分别为F1、F2、F3,不计机身受到的火星气体阻力,则(  )
A.F1>F2>F3 B.F1C.F1=F3>F2 D.F1=F2=F3
考点●5 力和运动的关系
15.(2021徐州)一辆汽车在圆形跑道上做快慢不变的运动,下列关于该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运动状态不变,受力平衡
B.运动状态不变,受力不平衡
C.运动状态改变,受力平衡
D.运动状态改变,受力不平衡
16.(2021河南)如图所示,小明对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施加推力,箱子运动起来;撤去推力,箱子停了下来。请你从上述情景中提出一个物理问题,要求运用运动和力的关系进行解释,不要与示例重复。
[示例]问题:箱子为什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解释:箱子受到重力与支持力的作用,二力平衡,箱子保持静止状态。
问题: 
解释:   。
考点●6 重点实验
17.(2020牡丹江)如图所示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    。
(2)实验时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 。
(3)实验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
(4)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图果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     运动。
(5)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填序号)。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18.(2021泸州)某实验小组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M为一轻薄塑料片,实验中所用的钩码均为100 g,不计绳重及摩擦。(g取10 N/kg)
(1)图甲装置中滑轮的作用是             。
(2)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一个钩码时,塑料片静止,其左端受到的拉力F1与右端受到的拉力F2的方向    ;当左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图图乙所示,塑料片将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此时塑料片受到的合力为    N。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用剪刀将塑料片从中间剪开,两部分塑料片分别向两边加速运动,说明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答案
章末复习(二)
知识梳理
①位置 ②参照物 ③相对性 ④路程 ⑤时间
⑥3.6 ⑦维持 ⑧不需要 ⑨静止状态
⑩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惯性 质量 质量 静止状态
做匀速直线运动 同一个物体上
相等 相反 同一直线上
不改变 改变 改变
图说教材
(1)静止 运动 (2)静止 (3)相同路程比时间 (a)
(4)惯性 重力 (5)重 支持 小鸟对树枝的压力
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 (6)改变 非平衡力
易错辨析
1.×,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除被研究的物体外,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照物
2.√
3.√
4.×,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
5.×,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仍可行进,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
6.×,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得出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的, 不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7.×,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8.×,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不一定是平衡力,若是平衡力,则还应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方向相反
9.×,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只有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发生改变
10.√
中考链接
1.A
2.B  “海斗一号”上浮过程中,“海斗一号”和海面之间距离不断减小,故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运动的,故A错误;“海斗一号”上浮过程中,“海斗一号”和海底之间距离不断增大,故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运动的,故B正确;“海斗一号”抓取样本后上浮,“海斗一号”和样本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故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故C错误;“海斗一号”抛掉的重物下沉,“海斗一号”上浮,两者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故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运动的,故D错误。
3.C  甲车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是向西运动的,又因为看到乙车向西运动,所以乙车也在向西运动,故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4.B
5.D  以隧道为参照物,列车与隧道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①错误、②正确;列车完全通过隧道通过的路程:s=6000 m+200 m=6200 m,v=288 km/h=80 m/s,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t===77.5 s,故③错误;列车完全在隧道中通过的路程:s'=6000 m-200 m=5800 m,列车完全在隧道中通过的时间:t'===72.5 s,故④正确。
6.2 西 
7.0.5 80
8.D
9.D
10.A  行车时要保持车距,防止遇到紧急情况,车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能马上停下来,易发生追尾事故,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A符合题意;助跑的目的是让运动员在起跳前有一个较大的速度,起跳时,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他起跳前的速度,从而能跳得更远,这是利用了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拍打衣服前,衣服和灰尘一起静止,当拍打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在重力作用下从衣服上掉下来,是利用惯性,故C不符合题意;将盆中的水泼出去,水不再受到力的作用,但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从而将水泼出,是利用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
11.A 
12.C
13.C
14.D
15.D
16.问题:箱子为什么能运动起来
解释:箱子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了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二力的合力改变了箱子的运动状态
(或问题:撤去推力,箱子为什么停了下来
解释:箱子受到了阻力的作用,阻力改变了箱子的运动状态)
17.(1)相同
(2)在水平面上铺设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
(3)小 慢 (4)匀速直线
(5)运动状态 (6)D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是为了使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在水平面上铺设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可使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
(3)从实验中可以看出,水平面越光滑,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
(4)当水平面绝对光滑时,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即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5)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的。
18.(1)改变力的方向 (2)相反 变速 1
(3)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