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总理,你在哪里》 课件(共36张PPT)+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周总理,你在哪里》 课件(共36张PPT)+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6 07:20:5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周总理,你在哪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诵读诗歌,感受周总理为革命鞠躬尽瘁的伟大品格,体会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情。
2.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准重音和节奏,有感情的诵读全诗。
3. 欣赏诗歌巧妙的构思,品味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4. 背诵诗歌。
【学习重点】
1. 诵读诗歌,感受周总理为革命鞠躬尽瘁的伟大品格,体会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情。
2.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准重音和节奏,有感情的诵读全诗。
3. 欣赏诗歌巧妙的构思,品味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学习难点】
1.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准重音和节奏,有感情的诵读全诗。
2. 欣赏诗歌巧妙的构思,品味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学习时间】1课时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1976年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总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联合国总部破格降半旗,致哀。这在联合国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其他国家元首逝世,没有人能得到这样的待遇,许多国家的外交官为此忿忿不平,并向联合国总部提出质疑。当面回答质问的是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他只讲了一分钟,便让所有激愤的外交官哑口无言,心悦诚服,接着,还报以热烈的掌声。他是这样回答的:“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降半旗,这个决定是我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富多得不计其数,但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十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要是能够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的时候联合国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他的逝世引起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悲痛。—— 十里长街送总理
图片展示周恩来总理逝世情况。
1977年1月,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各种悼念活动,尽情倾诉对总理无限的哀思与深情的怀念。《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感人肺腑的优秀抒情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出来的。由于它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抒发了人民的心声,因而很快就传诵开来。
让我们一起欣赏女诗人柯岩的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
【有关资料】
1、 作者介绍
柯岩(1929.7.14—2011.12.11)女,满族,当代著名作家,女诗人。原名冯恺,广东南海人。生于河南郑州。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1949年5月参加工作,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先后在北京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从事创作。曾任《诗刊》编委。主要作品有诗集《“小兵”的故事》《大红花》《讲给少先队员听》《柯岩儿童诗选》等。另有诗剧合集《“小迷糊”阿姨》。报告文学《癌症≠死亡》等。《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影响广泛。她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的妻子,是中共十二大代表,全国人大第八、九届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
2、 写作背景
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 周总理与世长辞了。他的逝世引起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悲痛。—— 十里长街送总理——1977年1月,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各种悼念活动,尽情倾诉对总理无限的哀思与深情的怀念。《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感人肺腑的优秀抒情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出来的。由于它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抒发了人民的心声,因而很快就传诵开来。
3、 周恩来相关资料:
周恩来,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 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2年和赵世炎(后来是党的前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后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
1924年秋回国后,曾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副党代表等职,并先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长。
1927年3月在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上海的情况下,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国共全面分裂后,他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一起在8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
1931年后,历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县城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继续被选为中央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
1936年12月,周恩来任中共全权代表与秦邦宪、叶剑英等去西安同蒋介石谈判,和张、杨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团结抗日局面在中国出现。
1946年夏全面内战爆发。此后他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同时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周恩来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同时兼任外交部部长职务。同年11月,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宣布:旧中国一百多年来“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屈辱历史,一去不复返了!此后,周恩来长期处于外交工作的“第一线”,组织领导中国政府与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建交工作;具体指导同尚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和地区的民间交往活动,开展广泛的人民外交,为日后正式建交创造条件。
1953年12月,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年6月,他先后访问邻国印度和缅甸,同印度、缅甸总理共同倡导了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新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并逐步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1954年和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先后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党际会议上的重要“亮相”。周恩来在这两次会议上的卓越表现,为国际社会所公认,赢得“当今世界上最能干的外交家”的赞誉。
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周恩来先后对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友好访问,促进了中国同这些国家的了解和友谊。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与世长辞。噩耗传出,举国哀痛,举世震惊。11日下午,周恩来的遗体送往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遵照周恩来的遗愿,他的骨灰撒入北京、天津以及山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等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也举行向周恩来默哀仪式,联合国下半旗致哀。 ( javascript:void(0) )
周恩来诗歌:
大江歌罢掉头东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也英雄。
【注释】邃(suì)密:深入,细致,这里是精研的意思。群科:即社会科学。辛亥革命前后曾称社会科学为群学。一说指各种科学。济世穷:挽救国家的危亡。济,拯救,变革;世,社会,国家;穷,濒临绝境,危亡。难酬:难以实现,目的达不到。蹈海:投海殉身。晚清时期,出洋寻求真理亦称“蹈海”。
【预习设计】
加点字注音
轰鸣( ) 谷穗( ) 沉甸甸( )
宿营( ) 篝火( ) 松涛( )
海防( ) 心脏( )
读诗歌,标划诗歌的节奏和重音: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向前//不停息……”
我们/对着//大地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森林喊:
周总理——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上/篝火红呵,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
周总理——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呵,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广场/回音:
“呵,轻些呀,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 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呵,//想念你
——想——念——你……
内容概括
诗歌脉络
第一部分(第1节):询问、呼唤周总理,点明人民对他的想念之情。
第二部分(第2-8节):通过写诗人热切的呼喊和山谷、大地、松涛、海浪、广场的回音,逐步展现了周总理与亿万人民血肉相连、息息相关的动人情景,并反复强调“在这里”和“在一起”,从而表现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的主题。
第三部分(第9节):高度深化总理的形象和人民深深的思念之情,形象地创造出周总理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亿万人民的心里的意境。
中心思想:
本诗以“呼唤”为线索,展开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用热切的呼唤和山谷、大地、松涛、海浪、广场的回音来表现对周总理的敬意,创造了一种“询问——呼唤、寻找——回答”的新颖形式,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营造了一种壮阔而动人的意境,把怀念周总理和追述周总理一生不朽的业绩巧妙地结合起来,抒发了作者对周总理的无限怀念与崇敬之情。
理清诗歌感情和结构线索:
你在哪里——他刚离去——找遍整个世界——就在这里——在人民心里
(感情的开端)(感情的发展)(感情的回荡)(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
询问 ——呼唤—— 寻找—— 应答—— 思念
反复的修辞:相同的语句连续出现,当中没有其他语句间隔,叫做连续反复。如诗中“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相同的语句连续出现,当中有其他语句间隔,叫做间隔反复。如“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我们对着森林喊:……”
【合作探究】
本诗是怀念诗,故感情基调应是深沉的,语速应是缓慢的。
朗读这首诗(诵读要领:感情、语调、节奏、重音)
第1 节 :询问、呼唤 齐读,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的”:总理与人民的血肉关系。
“好”既高度概括了人民崇敬和怀念的原因,又引出下文对周总理不朽业绩的追忆。
“哪里”、“想念” 反复倾诉人民的深切怀念之情。
“你的”同“我们的”相照应。
反复的修辞
反复呼唤、寻找,反复倾诉人民的深切怀念之情。
第2-5节: 读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向前//不停息……”
我们/对着//大地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森林喊:
周总理——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上/篝火红呵,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
周总理——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课文抓住高山、大地、森林、大海自然景象来写总理,为展示总理的形象的高大、胸怀的宽阔、业绩的卓著。
高山:展现了恢弘阔大的境界,使总理的形象显得崇高,又使画面有了葱郁的色彩。
大地:形象博大,胸怀坦荡,又给画面增添色彩。
森林:给画面增添了浓郁的色彩,音域宽广,气势磅礴。
大海:使总理的形象显得更加高大,大海的蔚蓝更丰富了画面的色彩。
第6节: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呵,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用“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开头,既是对前面几节诗的一种归纳总结,又带有重新寻觅拓开视野的意味。“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言简意赅,既表现了周恩来毕生建树的伟大功绩,又体现出他必将为历史所记载的不朽英名。
足迹:既指周总理的行踪,又指周总理的功业。
深深:既指周总理功业巨大,又指周总理的光辉业绩永世长存,不可磨灭。
(上文是对总理作为普通老百姓形象的具体描绘,下文是对总理作为一个国家领袖形象的描绘。
“整个世界”“每一个地方”“到处”——“不停息” 相照应。
这一节是2-5的总结。
第7节: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广场/回音:
“呵,轻些呀,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在祖国大地和整个世界逡巡了一遍之后,对周总理的寻觅追问再次回到了祖国的心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前面,那“轻些呀,轻些”的回声,终于使周总理“死而复生”。自然,这只是一种艺术表现所允许的“幻想”,然而它未尝不是亿万人民心灵中的真实情景。这种亦幻亦真的艺术境界的出现,正是诗的艺术效果得到充分发挥的体现。
“深情”包含着悲痛、敬仰、怀念几种感情。
“中南海”、“政治局”:突出了周总理既是人民中的一员,又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杰出的领袖。
第8节:
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在这里”与前面“在哪里”相呼应,表现了周总理虽死犹生,与祖国江河大地同在。
“在一起”反复四次,强调周总理与人民血肉相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第9节: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 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呵,//想念你
——想——念——你……
两个“永远居住”:总理的精神永垂不朽
“太阳升起的地方”:总理的形象与日月同辉,给人民带来光明和温暖。
全诗点睛之笔: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首尾两小节构成“一问一答”的脉络层次,抒发了亿万人民对周总理的敬爱、怀念之情。第一小节反复呼唤、寻找周总理,并反复倾诉人民的思念之情;最后结尾处告诉我们答案,并反复强调人民对周总理深切怀念之情。首尾照应,行文严谨。
【合作探究】
1)全诗如一首哀转千绝的歌。 理清诗歌感情和结构线索,诗歌按照什么思路展开的?
2)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课堂检测】
(一)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呵,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1)“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诗中列举了哪些地方?
2)全诗如何描述周总理“深深的足迹”的?
(二)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广场回音:
“呵,轻些呀,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1)文中的破折号有何作用?
2)诗中在整个世界逡巡一遍,对周总理的寻觅追问回到了哪里?为什么要写这个地方?
试着说说第2-5节的四个场景选择的深意。
破折号的用法有:A、表示解释说明;B、表话题转换;C、表示声音延长;D、表示强烈感情。说说下面几个破折号的不同用法。
(1)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 )
(2)周总理—— ( )
(3)——想——念——你 ( )
诗中分别写了我们对“高山”、“大地”、“森林”、“大海”的呼唤,请模仿这些诗节自己写一节诗。
【扩展延伸】
一月的哀思(节选)
——献给敬爱的周总理
李瑛

我不相信
一九七六年的日历,
会埋着个这样苍白的日子;
我不相信
死亡竟敢和他的生命,
连在一起;
我不相信
迎风招展的红旗,
会覆盖他的身躯:
我只相信
即使把他交给火,
也不会垂下辛勤的双臂。
但,千山默哀,万水波息,
微茫里,却传来
无尽的哀乐,
哽咽的汽笛。
声音,
这样悲切,
却又这样有力,
——似飓风掠过大海,
——似冷雨抽打大地。
报纸,披着黑纱,
电波,浸着泪滴;
每盏灯,都象红肿的眼睛,
每颗心,都在哀悼伟大的战士:
回来吧,总理,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人民,怎能没有你!
革命,怎能没有你!
且忍住裂心的剧痛,
一任那泪眼迷离
我要做一只小小的花圈,
献给敬爱的周总理。
但是,该把它放在何处?
几十年,你走遍大地,
偌大的国土啊,
哪里能容下它,
和我这一点赤诚的心意?
啊,今天,
追念你——会受迫害,
哀悼你——将遭通缉,
我这小小的花圈呀,
只能把它悄悄地放在
我的并不宽敞的家里,
放在你的遗像前,
我想,这就是——
放在长天漠漠的风雪中,
放在黄河不息的涛声里;
放在旗飞鼓响的战场,
放在万木吐绿的大地……
并且,我要写一首诗,
暂埋进这冰封雪覆的土地,
待明天,春满人间,
我坚信,它会萌生,
迎着阳光,
长出绿油油、绿油油的
美丽的叶子……

敬爱的周总理,
我无法到医院去瞻仰你,
只好攥一张冰冷的报纸,
静静地
伫立在长安街的暮色里。
任一月的风,
撩起我的头发;
任昏黄的路灯,
照着冰冷的泪滴。
等待着,等待着,
载着你的遗体的灵车,
辗过我们的心;
等待着,等待着,
把一个前线战士的崇敬,
献给你。
啊,汽车,扎起白花,
人们,黑纱缠臂。
广场——如此肃穆,
长街——如此沉寂。
残阳如血呀,
映着天安门前——
低垂的冬云,
半落的红旗……
车队像一条河,
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
为什么有人,
不许我们缅怀你伟大的一生;
为什么有人,
不许我们赞颂你不朽的业绩;
但此刻,
长街肃穆,万民伫立,
一颗心——一片翻腾的大海,
一双眼——一道冲决的大堤。
多少人喊着你,
扑向灵车;
多少人跑向你,
献上花束和敬礼;
多少人想牵动你的衣襟,
把你唤醒;
多少人想和你攀谈
知心的话题……
车队像一条河,
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
历史呵,请记着——
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一日,
在中国,在北京,
一辆车,
辗过一个峥嵘的世纪。
车上——躺着一个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车上——躺着一个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车上——躺着一个
真正的生命,
车上——躺着一个
人民骄傲的儿子。
——一个为八亿人,
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的
伟大的英雄;
——一个为三十亿人,
倾尽了最后一滴心血的
伟大的战士!
敬爱的周总理,
你就这样
从你熟悉的长安街从容走过
像生前,从不愿惊动我们,
轻轻地从我们身边走去……
车队像一条河,
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
啊,祖国——
茫茫暮霭中,
沉沉烟云里:
多少个家庭的
多少面窗子,
此刻,都一齐打开,
只为要献给你这由衷的敬意。
大寨人,肃立在梯田上,
瞩望你;
大庆人,攀登在井架上,
呼唤你;
千万名战士持枪站在哨位上,
悼念你。
这就是我们的丧仪呵:
主会场——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祖国,
分会场——
五大洲南北东西;
云水间,满眼翻飞的挽幛,
风雷中,满耳坚定的誓语。
江水沉凝,青山肃立,
万木俯首,星月不移……
看,这是何等
庄严、肃穆、伟大的
葬礼!
车队像一条河,
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
总理,敬爱的周总理,
泪眼,看不清你的遗容,
却只见你胸前
没有绶带,没有勋章,
只有一枚
你长年佩戴的像章,
像你一颗火热的心,
跳动,跳动,
永不停息。
——那是“为人民服务”
五个金灿灿的大字,
辉映着你心头那
闪光的镰刀和铁锤;
辉映着你身上那
穿过无数次疾风暴雨的红旗;
辉映着你头上那
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
照彻五洲,
照彻天宇……
1)初闻周恩来逝世后作者的心情如何?哪些诗句可看出?
2)反复诵读第二节,体会诗人艺术地再现首都百万人民在十里长街迎候周总理灵车的悲壮动人的场景,赞颂总理一生为人民的崇高品质。
【作业布置】
背诵诗歌,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学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周总理,你在哪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诵读诗歌,感受周总理为革命鞠躬尽瘁的伟大品格,体会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情。
2.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准重音和节奏,有感情的诵读全诗。
3. 欣赏诗歌巧妙的构思,品味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4. 背诵诗歌。
【学习重点】
1. 诵读诗歌,感受周总理为革命鞠躬尽瘁的伟大品格,体会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情。
2.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准重音和节奏,有感情的诵读全诗。
3. 欣赏诗歌巧妙的构思,品味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学习难点】
1.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准重音和节奏,有感情的诵读全诗。
2. 欣赏诗歌巧妙的构思,品味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学习时间】1课时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1976年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总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联合国总部破格降半旗,致哀。这在联合国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其他国家元首逝世,没有人能得到这样的待遇,许多国家的外交官为此忿忿不平,并向联合国总部提出质疑。当面回答质问的是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他只讲了一分钟,便让所有激愤的外交官哑口无言,心悦诚服,接着,还报以热烈的掌声。他是这样回答的:“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降半旗,这个决定是我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富多得不计其数,但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十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要是能够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的时候联合国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他的逝世引起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悲痛。—— 十里长街送总理
图片展示周恩来总理逝世情况。
1977年1月,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各种悼念活动,尽情倾诉对总理无限的哀思与深情的怀念。《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感人肺腑的优秀抒情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出来的。由于它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抒发了人民的心声,因而很快就传诵开来。
让我们一起欣赏女诗人柯岩的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
【有关资料】
1、 作者介绍
柯岩(1929.7.14—2011.12.11)女,满族,当代著名作家,女诗人。原名冯恺,广东南海人。生于河南郑州。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1949年5月参加工作,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先后在北京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从事创作。曾任《诗刊》编委。主要作品有诗集《“小兵”的故事》《大红花》《讲给少先队员听》《柯岩儿童诗选》等。另有诗剧合集《“小迷糊”阿姨》。报告文学《癌症≠死亡》等。《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影响广泛。她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的妻子,是中共十二大代表,全国人大第八、九届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
2、 写作背景
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 周总理与世长辞了。他的逝世引起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悲痛。—— 十里长街送总理——1977年1月,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各种悼念活动,尽情倾诉对总理无限的哀思与深情的怀念。《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感人肺腑的优秀抒情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出来的。由于它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抒发了人民的心声,因而很快就传诵开来。
3、 周恩来相关资料:
周恩来,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 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2年和赵世炎(后来是党的前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后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
1924年秋回国后,曾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副党代表等职,并先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长。
1927年3月在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上海的情况下,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国共全面分裂后,他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一起在8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
1931年后,历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县城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继续被选为中央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
1936年12月,周恩来任中共全权代表与秦邦宪、叶剑英等去西安同蒋介石谈判,和张、杨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团结抗日局面在中国出现。
1946年夏全面内战爆发。此后他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同时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周恩来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同时兼任外交部部长职务。同年11月,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宣布:旧中国一百多年来“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屈辱历史,一去不复返了!此后,周恩来长期处于外交工作的“第一线”,组织领导中国政府与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建交工作;具体指导同尚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和地区的民间交往活动,开展广泛的人民外交,为日后正式建交创造条件。
1953年12月,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年6月,他先后访问邻国印度和缅甸,同印度、缅甸总理共同倡导了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新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并逐步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1954年和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先后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党际会议上的重要“亮相”。周恩来在这两次会议上的卓越表现,为国际社会所公认,赢得“当今世界上最能干的外交家”的赞誉。
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周恩来先后对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友好访问,促进了中国同这些国家的了解和友谊。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与世长辞。噩耗传出,举国哀痛,举世震惊。11日下午,周恩来的遗体送往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遵照周恩来的遗愿,他的骨灰撒入北京、天津以及山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等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也举行向周恩来默哀仪式,联合国下半旗致哀。 ( javascript:void(0) )
周恩来诗歌:
大江歌罢掉头东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也英雄。
【注释】邃(suì)密:深入,细致,这里是精研的意思。群科:即社会科学。辛亥革命前后曾称社会科学为群学。一说指各种科学。济世穷:挽救国家的危亡。济,拯救,变革;世,社会,国家;穷,濒临绝境,危亡。难酬:难以实现,目的达不到。蹈海:投海殉身。晚清时期,出洋寻求真理亦称“蹈海”。
【预习设计】
加点字注音
轰鸣( ) 谷穗( ) 沉甸甸( )
宿营( ) 篝火( ) 松涛( )
海防( ) 心脏( )
【答案】
轰鸣( hōng ) 谷穗( suì ) 沉甸甸( diān diān )
宿营( sù yíng ) 篝火( gōu ) 松涛( tāo )
海防( fáng ) 心脏( zàng )
读诗歌,标划诗歌的节奏和重音: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向前//不停息……”
我们/对着//大地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森林喊:
周总理——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上/篝火红呵,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
周总理——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呵,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广场/回音:
“呵,轻些呀,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 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呵,//想念你
——想——念——你……
内容概括
诗歌脉络
第一部分(第1节):询问、呼唤周总理,点明人民对他的想念之情。
第二部分(第2-8节):通过写诗人热切的呼喊和山谷、大地、松涛、海浪、广场的回音,逐步展现了周总理与亿万人民血肉相连、息息相关的动人情景,并反复强调“在这里”和“在一起”,从而表现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的主题。
第三部分(第9节):高度深化总理的形象和人民深深的思念之情,形象地创造出周总理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亿万人民的心里的意境。
中心思想:
本诗以“呼唤”为线索,展开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用热切的呼唤和山谷、大地、松涛、海浪、广场的回音来表现对周总理的敬意,创造了一种“询问——呼唤、寻找——回答”的新颖形式,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营造了一种壮阔而动人的意境,把怀念周总理和追述周总理一生不朽的业绩巧妙地结合起来,抒发了作者对周总理的无限怀念与崇敬之情。
理清诗歌感情和结构线索:
你在哪里——他刚离去——找遍整个世界——就在这里——在人民心里
(感情的开端)(感情的发展)(感情的回荡)(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
询问 ——呼唤—— 寻找—— 应答—— 思念
反复的修辞:相同的语句连续出现,当中没有其他语句间隔,叫做连续反复。如诗中“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相同的语句连续出现,当中有其他语句间隔,叫做间隔反复。如“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我们对着森林喊:……”
【合作探究】
本诗是怀念诗,故感情基调应是深沉的,语速应是缓慢的。
朗读这首诗(诵读要领:感情、语调、节奏、重音)
第1 节 :询问、呼唤 齐读,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的”:总理与人民的血肉关系。
“好”既高度概括了人民崇敬和怀念的原因,又引出下文对周总理不朽业绩的追忆。
“哪里”、“想念” 反复倾诉人民的深切怀念之情。
“你的”同“我们的”相照应。
反复的修辞
反复呼唤、寻找,反复倾诉人民的深切怀念之情。
第2-5节: 读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向前//不停息……”
我们/对着//大地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森林喊:
周总理——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上/篝火红呵,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
周总理——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课文抓住高山、大地、森林、大海自然景象来写总理,为展示总理的形象的高大、胸怀的宽阔、业绩的卓著。
高山:展现了恢弘阔大的境界,使总理的形象显得崇高,又使画面有了葱郁的色彩。
大地:形象博大,胸怀坦荡,又给画面增添色彩。
森林:给画面增添了浓郁的色彩,音域宽广,气势磅礴。
大海:使总理的形象显得更加高大,大海的蔚蓝更丰富了画面的色彩。
第6节: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呵,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用“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开头,既是对前面几节诗的一种归纳总结,又带有重新寻觅拓开视野的意味。“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言简意赅,既表现了周恩来毕生建树的伟大功绩,又体现出他必将为历史所记载的不朽英名。
足迹:既指周总理的行踪,又指周总理的功业。
深深:既指周总理功业巨大,又指周总理的光辉业绩永世长存,不可磨灭。
(上文是对总理作为普通老百姓形象的具体描绘,下文是对总理作为一个国家领袖形象的描绘。
“整个世界”“每一个地方”“到处”——“不停息” 相照应。
这一节是2-5的总结。
第7节: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广场/回音:
“呵,轻些呀,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在祖国大地和整个世界逡巡了一遍之后,对周总理的寻觅追问再次回到了祖国的心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前面,那“轻些呀,轻些”的回声,终于使周总理“死而复生”。自然,这只是一种艺术表现所允许的“幻想”,然而它未尝不是亿万人民心灵中的真实情景。这种亦幻亦真的艺术境界的出现,正是诗的艺术效果得到充分发挥的体现。
“深情”包含着悲痛、敬仰、怀念几种感情。
“中南海”、“政治局”:突出了周总理既是人民中的一员,又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杰出的领袖。
第8节:
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在这里”与前面“在哪里”相呼应,表现了周总理虽死犹生,与祖国江河大地同在。
“在一起”反复四次,强调周总理与人民血肉相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第9节: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 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呵,//想念你
——想——念——你……
两个“永远居住”:总理的精神永垂不朽
“太阳升起的地方”:总理的形象与日月同辉,给人民带来光明和温暖。
全诗点睛之笔: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首尾两小节构成“一问一答”的脉络层次,抒发了亿万人民对周总理的敬爱、怀念之情。第一小节反复呼唤、寻找周总理,并反复倾诉人民的思念之情;最后结尾处告诉我们答案,并反复强调人民对周总理深切怀念之情。首尾照应,行文严谨。
【合作探究】
1) 全诗如一首哀转千绝的歌。 理清诗歌感情和结构线索,诗歌按照什么思路展开的?
【答案】
感情:询问、呼唤、寻找、应答、思念
结构:你在哪里——他刚离去——找遍整个世界——就在这里——在人民心里
(感情的开端)(感情的发展)(感情的回荡)(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
2)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山谷回音,松涛阵阵,海浪声声,广场回音:排比、拟人、反复, ①以雄壮的事物衬托总理伟大的形象,他与天地共存,日月同在。 ②它们是周总理革命一生的见证人 ③寄托了亿万人民对总理的怀念
大量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
相同的语句连续出现,当中没有其他语句间隔,叫做连续反复。如诗中“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这些连续反复的语句强化了人民对敬爱的周总理无限的怀念和无边的哀思。相同的语句连续出现,当中有其他语句间隔,叫做间隔反复。如“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我们对着森林喊:……”,这些间隔反复的语句更动人地表现出人民对总理的思念,有利于场景的展开,意境的开拓,诗行回环反复,富有节奏感。
借助拟人的修辞手法。
诗人创造了感人的意境,让高山、大地、森林、大海仿佛也满怀对周总理的敬爱、怀念之情,使之拟人化,更生动感人地表达了全国人民衷心敬爱周总理的感情。同时,让高山、大地、森林、大海仿佛成了周总理革命一生的见证人。
诗中天地万物发出了动人心弦的回音,仿佛成了周总理一生的见证人,使作品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的色彩。“反复”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形成诗歌章节的排比,全诗富有节奏感、整齐美。
【课堂检测】
(一)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呵,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1)“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诗中列举了哪些地方?
【答案】祖国的高山、大地、森林、大海,中南海。
2)全诗如何描述周总理“深深的足迹”的?
【答案】)通过拟人手法,用高山、大地、森林、大海等的回答说明周总理的足迹遍布祖国大地。
(二)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广场回音:
“呵,轻些呀,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1)文中的破折号有何作用?
【答案】破折号起到了声音延长的作用。
2)诗中在整个世界逡巡一遍,对周总理的寻觅追问回到了哪里?为什么要写这个地方?
【答案】回到了祖国的心脏——中南海。因为这里是周总理工作的岗位,他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活在全国人民的心坎上
试着说说第2-5节的四个场景选择的深意。
【答案】
高山高峻葱郁,不仅衬托总理形象的崇高伟岸,更是革命征途艰难曲折、不断向前的象征,山谷回音“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向前不停息”是对总理光辉战斗一生的总括,让我们看到一个朝气勃勃、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伟大革命者形象;
大地宽广多姿,不仅衬托总理胸怀的博大坦荡,更象征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大地轰鸣“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用一个精彩的细节描绘总理与亿万农民同甘共苦的画面,凸显他为农业建设付出的辛劳汗水;
森林中伐木工人对他“亲切笑容”的回忆,代表的是他对工业建设的亲切关怀,表现他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代表的是总理对战士的关心,对国防事业的高度重视。
诗人通过拟人手法,让高山、大地、森林、大海成了总理为人民辛劳一生的见证者,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品格。
破折号的用法有:A、表示解释说明;B、表话题转换;C、表示声音延长;D、表示强烈感情。说说下面几个破折号的不同用法。
(1)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 )
(2)周总理—— ( )
(3)——想——念——你 ( )
【答案】
(1)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 A )
(2)周总理—— ( C )
(3)——想——念——你 ( D )
诗中分别写了我们对“高山”、“大地”、“森林”、“大海”的呼唤,请模仿这些诗节自己写一节诗。
【答案】略
【扩展延伸】
一月的哀思(节选)
——献给敬爱的周总理
李瑛

我不相信
一九七六年的日历,
会埋着个这样苍白的日子;
我不相信
死亡竟敢和他的生命,
连在一起;
我不相信
迎风招展的红旗,
会覆盖他的身躯:
我只相信
即使把他交给火,
也不会垂下辛勤的双臂。
但,千山默哀,万水波息,
微茫里,却传来
无尽的哀乐,
哽咽的汽笛。
声音,
这样悲切,
却又这样有力,
——似飓风掠过大海,
——似冷雨抽打大地。
报纸,披着黑纱,
电波,浸着泪滴;
每盏灯,都象红肿的眼睛,
每颗心,都在哀悼伟大的战士:
回来吧,总理,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人民,怎能没有你!
革命,怎能没有你!
且忍住裂心的剧痛,
一任那泪眼迷离
我要做一只小小的花圈,
献给敬爱的周总理。
但是,该把它放在何处?
几十年,你走遍大地,
偌大的国土啊,
哪里能容下它,
和我这一点赤诚的心意?
啊,今天,
追念你——会受迫害,
哀悼你——将遭通缉,
我这小小的花圈呀,
只能把它悄悄地放在
我的并不宽敞的家里,
放在你的遗像前,
我想,这就是——
放在长天漠漠的风雪中,
放在黄河不息的涛声里;
放在旗飞鼓响的战场,
放在万木吐绿的大地……
并且,我要写一首诗,
暂埋进这冰封雪覆的土地,
待明天,春满人间,
我坚信,它会萌生,
迎着阳光,
长出绿油油、绿油油的
美丽的叶子……

敬爱的周总理,
我无法到医院去瞻仰你,
只好攥一张冰冷的报纸,
静静地
伫立在长安街的暮色里。
任一月的风,
撩起我的头发;
任昏黄的路灯,
照着冰冷的泪滴。
等待着,等待着,
载着你的遗体的灵车,
辗过我们的心;
等待着,等待着,
把一个前线战士的崇敬,
献给你。
啊,汽车,扎起白花,
人们,黑纱缠臂。
广场——如此肃穆,
长街——如此沉寂。
残阳如血呀,
映着天安门前——
低垂的冬云,
半落的红旗……
车队像一条河,
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
为什么有人,
不许我们缅怀你伟大的一生;
为什么有人,
不许我们赞颂你不朽的业绩;
但此刻,
长街肃穆,万民伫立,
一颗心——一片翻腾的大海,
一双眼——一道冲决的大堤。
多少人喊着你,
扑向灵车;
多少人跑向你,
献上花束和敬礼;
多少人想牵动你的衣襟,
把你唤醒;
多少人想和你攀谈
知心的话题……
车队像一条河,
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
历史呵,请记着——
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一日,
在中国,在北京,
一辆车,
辗过一个峥嵘的世纪。
车上——躺着一个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车上——躺着一个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车上——躺着一个
真正的生命,
车上——躺着一个
人民骄傲的儿子。
——一个为八亿人,
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的
伟大的英雄;
——一个为三十亿人,
倾尽了最后一滴心血的
伟大的战士!
敬爱的周总理,
你就这样
从你熟悉的长安街从容走过
像生前,从不愿惊动我们,
轻轻地从我们身边走去……
车队像一条河,
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
啊,祖国——
茫茫暮霭中,
沉沉烟云里:
多少个家庭的
多少面窗子,
此刻,都一齐打开,
只为要献给你这由衷的敬意。
大寨人,肃立在梯田上,
瞩望你;
大庆人,攀登在井架上,
呼唤你;
千万名战士持枪站在哨位上,
悼念你。
这就是我们的丧仪呵:
主会场——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祖国,
分会场——
五大洲南北东西;
云水间,满眼翻飞的挽幛,
风雷中,满耳坚定的誓语。
江水沉凝,青山肃立,
万木俯首,星月不移……
看,这是何等
庄严、肃穆、伟大的
葬礼!
车队像一条河,
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
总理,敬爱的周总理,
泪眼,看不清你的遗容,
却只见你胸前
没有绶带,没有勋章,
只有一枚
你长年佩戴的像章,
像你一颗火热的心,
跳动,跳动,
永不停息。
——那是“为人民服务”
五个金灿灿的大字,
辉映着你心头那
闪光的镰刀和铁锤;
辉映着你身上那
穿过无数次疾风暴雨的红旗;
辉映着你头上那
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
照彻五洲,
照彻天宇……
1)初闻周恩来逝世后作者的心情如何?哪些诗句可看出?
【答案】悲痛心情。连用了三个“我不相信”,写得十分悲怆有力,说明诗人极不愿意发生这件事。然后再转到对千山、万水、哀乐、汽笛、报纸、电报的描写,说明这件事情真的发生了。
2)反复诵读第二节,体会诗人艺术地再现首都百万人民在十里长街迎候周总理灵车的悲壮动人的场景,赞颂总理一生为人民的崇高品质。
【作业布置】
背诵诗歌,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学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周总理,你在哪里》 单元 1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
学习目标 诵读诗歌,感受周总理为革命鞠躬尽瘁的伟大品格,体会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情。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准重音和节奏,有感情的诵读全诗。欣赏诗歌巧妙的构思,品味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背诵诗歌。
重点 诵读诗歌,感受周总理为革命鞠躬尽瘁的伟大品格,体会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情。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准重音和节奏,有感情的诵读全诗。欣赏诗歌巧妙的构思,品味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难点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准重音和节奏,有感情的诵读全诗。欣赏诗歌巧妙的构思,品味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976年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总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联合国总部破格降半旗,致哀。这在联合国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其他国家元首逝世,没有人能得到这样的待遇,许多国家的外交官为此忿忿不平,并向联合国总部提出质疑。当面回答质问的是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他只讲了一分钟,便让所有激愤的外交官哑口无言,心悦诚服,接着,还报以热烈的掌声。他是这样回答的:“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降半旗,这个决定是我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富多得不计其数,但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十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要是能够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的时候联合国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他的逝世引起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悲痛。—— 十里长街送总理图片展示周恩来总理逝世情况。1977年1月,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各种悼念活动,尽情倾诉对总理无限的哀思与深情的怀念。《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感人肺腑的优秀抒情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出来的。由于它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抒发了人民的心声,因而很快就传诵开来。让我们一起欣赏女诗人柯岩的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 板书课题。 听 激趣
讲授新课 展示目标:诵读诗歌,感受周总理为革命鞠躬尽瘁的伟大品格,体会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情。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准重音和节奏,有感情的诵读全诗。欣赏诗歌巧妙的构思,品味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背诵诗歌。作者简介:柯岩(1929.7.14—2011.12.11)女,满族,当代著名作家,女诗人。原名冯恺,广东南海人。生于河南郑州。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1949年5月参加工作,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先后在北京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从事创作。曾任《诗刊》编委。主要作品有诗集《“小兵”的故事》《大红花》《讲给少先队员听》《柯岩儿童诗选》等。另有诗剧合集《“小迷糊”阿姨》。报告文学《癌症≠死亡》等。《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影响广泛。她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的妻子,是中共十二大代表,全国人大第八、九届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写作背景简介: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 周总理与世长辞了。他的逝世引起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悲痛。—— 十里长街送总理——1977年1月,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各种悼念活动,尽情倾诉对总理无限的哀思与深情的怀念。《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感人肺腑的优秀抒情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出来的。由于它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抒发了人民的心声,因而很快就传诵开来。词语学习:轰鸣( hōng ) 谷穗( suì ) 沉甸甸( diān diān )宿营( sù yíng ) 篝火( gōu ) 松涛( tāo )海防( fáng ) 心脏( zàng )读,听读自由读逐节领悟朗读技巧:第1 节 :询问、呼唤 齐读,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我们的”:总理与人民的血肉关系。“好”既高度概括了人民崇敬和怀念的原因,又引出下文对周总理不朽业绩的追忆。“哪里”、“想念” 反复倾诉人民的深切怀念之情。“你的”同“我们的”相照应。反复的修辞
反复呼唤、寻找,反复倾诉人民的深切怀念之情。第2-5节: 读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向前//不停息……”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大地/轰鸣:“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我们/对着//森林喊:周总理——松涛/阵阵:“他//刚/离去,他//刚/离去,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海浪/声声:“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课文抓住高山、大地、森林、大海自然景象来写总理,为展示总理的形象的高大、胸怀的宽阔、业绩的卓著。
高山:展现了恢弘阔大的境界,使总理的形象显得崇高,又使画面有了葱郁的色彩。
大地:形象博大,胸怀坦荡,又给画面增添色彩。
森林:给画面增添了浓郁的色彩,音域宽广,气势磅礴。
大海:使总理的形象显得更加高大,大海的蔚蓝更丰富了画面的色彩。第6节: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呵,总理,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用“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开头,既是对前面几节诗的一种归纳总结,又带有重新寻觅拓开视野的意味。“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言简意赅,既表现了周恩来毕生建树的伟大功绩,又体现出他必将为历史所记载的不朽英名。
足迹:既指周总理的行踪,又指周总理的功业。
深深:既指周总理功业巨大,又指周总理的光辉业绩永世长存,不可磨灭。 (上文是对总理作为普通老百姓形象的具体描绘,下文是对总理作为一个国家领袖形象的描绘。“整个世界”“每一个地方”“到处”——“不停息” 相照应。这一节是2-5的总结。第7节: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广场/回音:“呵,轻些呀,轻些,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在祖国大地和整个世界逡巡了一遍之后,对周总理的寻觅追问再次回到了祖国的心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前面,那“轻些呀,轻些”的回声,终于使周总理“死而复生”。自然,这只是一种艺术表现所允许的“幻想”,然而它未尝不是亿万人民心灵中的真实情景。这种亦幻亦真的艺术境界的出现,正是诗的艺术效果得到充分发挥的体现。
“深情”包含着悲痛、敬仰、怀念几种感情。
“中南海”、“政治局”:突出了周总理既是人民中的一员,又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杰出的领袖。
第8节: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这里”与前面“在哪里”相呼应,表现了周总理虽死犹生,与祖国江河大地同在。
“在一起”反复四次,强调周总理与人民血肉相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第9节: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 地方,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想念你呵,//想念你——想——念——你……
两个“永远居住”:总理的精神永垂不朽 “太阳升起的地方”:总理的形象与日月同辉,给人民带来光明和温暖。
全诗点睛之笔: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怀着崇敬、敬仰的心情沉痛悼念周总理感情: 深情 悲痛 崇敬 怀念语调: 低沉 缓慢 寄托 哀思这首诗歌的结构线索是什么?结构:你在哪里——他刚离去——找遍整个世界——就在这里——在人民心里
(感情的开端)(感情的发展)(感情的回荡)(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这首诗歌表现了总理什么精神呢?这首诗歌高度评价了周总理光辉的革命一生,倾诉了亿万人民对总理的无限怀念和热爱的深情,抒发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思想感情。表现了总理为革命呕心沥血,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诗歌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诗歌中运用了拟人、反复、排比的修辞手法。 诗中的山川、大地、松涛、海浪是天地万物的代表,诗人赋予它们以情感,因为它们是总理为人民辛劳一生的见证人。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全诗具有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便于表达周总理虽死犹生的立意,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反复: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一般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相同的语句连续出现,当中没有其它语句间隔,叫做连续反复。如诗中“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想念你呵,想念你,想—念—你— ”,表达了对敬爱的周总理无限的怀念,无边的哀思。相同的语句连续出现,当中有其它语句间隔,叫做间隔反复。如“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我们对着森林喊:周总理……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呼唤声声,使感情抒发得更加浓烈,更动人地表现出人民对总理的思念;有利于场景的展开,意境的开拓,层次显得 更清晰诗行回环反复,富有节奏感 。自由诵读,背诵。 读读注音读读读标注试读读笔记读找笔记 明确目标目标1目标 1、2目标3目标4
一、读下面两节诗,完成后面题目:(一)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呵,总理,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1)“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诗中列举了哪些地方? 2)全诗如何描述周总理“深深的足迹”的?(二)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广场回音:“呵,轻些呀,轻些,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1)文中的破折号有何作用? 2)诗中在整个世界逡巡一遍,对周总理的寻觅追问回到了哪里?为什么要写这个地方? 二、试着说说第2-5节的四个场景选择的深意。三、破折号的用法有:A、表示解释说明;B、表话题转换;C、表示声音延长;D、表示强烈感情。说说下面几个破折号的不同用法。(1)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 )(2)周总理—— ( )(3)——想——念——你 ( ) 【拓展延伸】阅读李瑛《一月的哀思(节选)》(第一、第二节),做下面的题:1)初闻周恩来逝世后作者的心情如何?哪些诗句可看出? 2)反复诵读第二节,体会诗人艺术地再现首都百万人民在十里长街迎候周总理灵车的悲壮动人的场景,赞颂总理一生为人民的崇高品质。 做练习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本诗以“呼唤”为线索,展开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用热切的呼唤和山谷、大地、松涛、海浪、广场的回音来表现对周总理的敬意,创造了一种“询问——呼唤、寻找——回答”的新颖形式,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营造了一种壮阔而动人的意境,把怀念周总理和追述周总理一生不朽的业绩巧妙地结合起来,抒发了作者对周总理的无限怀念与崇敬之情。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周总理,你在哪里
新知导入
1976年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总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联合国总部破格降半旗,致哀。这在联合国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其他国家元首逝世,没有人能得到这样的待遇,许多国家的外交官为此忿忿不平,并向联合国总部提出质疑。当面回答质问的是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他只讲了一分钟,便让所有激愤的外交官哑口无言,心悦诚服,接着,还报以热烈的掌声。他是这样回答的:“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降半旗,这个决定是我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富多得不计其数,但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十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要是能够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的时候联合国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他的逝世引起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悲痛。
一个个花圈,
一朵朵白花,
都是人民的心花与泪花。
挥泪送总理
万众心相随
为了能到纪念碑前给敬爱的周总理献上一束花
周总理的与世长辞,似乎使这些还不大懂事的孩子们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哀乐低回,灵车队,万众心相随
周总理,你在哪里
柯 岩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周总理为革命鞠躬尽瘁的伟大品格,体会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情。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准重音和节奏,有感情的诵读全诗。
3、欣赏诗歌巧妙的构思,品味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4、背诵诗歌。
总理和少年儿童在一起
总理视察新疆石河子农场
总理和大庆铁人王进喜在一起
1954、2在全国二次政协委员一次会议上
1975年带病在四届人大会议上作报告
同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
伟人长睡, 巨星中天坠
新知讲解
柯岩(1929.7.14—2011.12.11)女,满族,当代著名作家,女诗人。原名冯恺,广东南海人。生于河南郑州。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1949年5月参加工作,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先后在北京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从事创作。曾任《诗刊》编委。主要作品有诗集《“小兵”的故事》《大红花》《讲给少先队员听》《柯岩儿童诗选》等。另有诗剧合集《“小迷糊”阿姨》。报告文学《癌症≠死亡》等。《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影响广泛。她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的妻子,是中共十二大代表,全国人大第八、九届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
写作背景:
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 周总理与世长辞了。他的逝世引起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悲痛。1977年1月,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各种悼念活动,尽情倾诉对总理无限的哀思与深情的怀念。《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感人肺腑的优秀抒情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出来的。由于它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抒发了人民的心声,因而很快就传诵开来。
轰鸣 谷穗 沉甸甸
宿营 篝火 松涛
海防 心脏
( hōng ) ( suì ) ( diān diān )
( sù yíng ) ( gōu ) ( tāo )
( fáng ) ( zàng )
范读,听读
自由读
逐节领悟朗读技巧
第1节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的”:总理与人民的血肉关系。
“好”既高度概括了人民崇敬和怀念的原因,又引出下文对周总理不朽业绩的追忆。
“想念”表现对总理的深切怀念之情。
“哪里”、“想念” 反复倾诉人民的深切怀念之情。
第2节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向前//不停息……”
高山:展现了恢弘阔大的境界,使总理的形象显得崇高,又使画面有了葱郁的色彩。 高山高峻葱郁,不仅衬托总理形象的崇高伟岸,更是革命征途艰难曲折、不断向前的象征,山谷回音“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向前不停息”是对总理光辉战斗一生的总括,让我们看到一个朝气勃勃、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伟大革命者形象
总理万里征程跋涉图
第3节
我们/对着//大地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大地形象博大,胸怀坦荡,又给画面增添色彩。
大地宽广多姿,不仅衬托总理胸怀的博大坦荡,更象征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大地轰鸣“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用一个精彩的细节描绘总理与亿万农民同甘共苦的画面,凸显他为农业建设付出的辛劳汗水;
与农民一起耕耘图
第4节
我们/对着//森林喊:
周总理——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上/篝火红呵,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给画面增添了浓郁的色彩,音域宽广,气势磅礴。
森林中伐木工人对他“亲切笑容”的回忆,代表的是他对工业建设的亲切关怀,表现他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与工人心连心;
与工人亲切交谈图
第5节
我们/对着//大海喊:
周总理——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大海使总理的形象显得更加高大,大海的蔚蓝更丰富了画面的色彩。
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代表的是总理对战士的关心,对国防事业的高度重视。
为海防战士披大衣
第6节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呵,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用“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开头,既是对前面几节诗的一种归纳总结,又带有重新寻觅拓开视野的意味。
“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言简意赅,既表现了周恩来毕生建树的伟大功绩,又体现出他必将为历史所记载的不朽英名。 足迹:既指周总理的行踪,又指周总理的功业 深深:既指周总理功业巨大,又指周总理的光辉业绩永世长存,不可磨灭。
第7节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广场/回音:
“呵,轻些呀,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在祖国大地和整个世界逡巡了一遍之后,对周总理的寻觅追问再次回到了祖国的心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前面,那“轻些呀,轻些”的回声,终于使周总理“死而复生”。自然,这只是一种艺术表现所允许的“幻想”,然而它未尝不是亿万人民心灵中的真实情景。这种亦幻亦真的艺术境界的出现,正是诗的艺术效果得到充分发挥的体现。 “深情”包含着悲痛、敬仰、怀念几种感情。 “中南海”、“政治局”:突出了周总理既是人民中的一员,又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杰出的领袖。
从事繁忙的政治活动
第8节
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在这里”与前面“在哪里”相呼应,表现了周总理虽死犹生,与祖国江河大地同在。 “在一起”反复四次,强调周总理与人民血肉相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第9节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 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呵,//想念你
——想——念——你……
两个“永远居住”:总理的精神永垂不朽。
“太阳升起的地方”:总理的形象与日月同辉,给人民带来光明和温暖。 全诗点睛之笔: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思考:
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怀着崇敬、敬仰的心情沉痛悼念周总理。
感情: 深情 悲痛 崇敬 怀念
语调: 低沉 缓慢 寄托 哀思
这首诗歌的结构线索是什么?
周总理——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在这里
(询问)
(呼唤)
(寻找)
(回答)
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这首诗歌表现了总理什么精神呢?
这首诗歌高度评价了周总理光辉的革命一生,倾诉了亿万人民对总理的无限怀念和热爱的深情,抒发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思想感情。表现了总理为革命呕心沥血,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
诗歌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诗歌中运用了拟人、反复、排比的修辞手法。
诗中的山川、大地、松涛、海浪是天地万物的代表,诗人赋予它们以情感,因为它们是总理为人民辛劳一生的见证人。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全诗具有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便于表达周总理虽死犹生的立意,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反复
反复: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一般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
相同的语句连续出现,当中没有其它语句间隔,叫做连续反复。如诗中“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想念你呵,想念你,想—念—你— ”,表达了对敬爱的周总理无限的怀念,无边的哀思。
相同的语句连续出现,当中有其它语句间隔,叫做间隔反复。如“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我们对着森林喊:周总理……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
呼唤声声,使感情抒发得更加浓烈,更动人地表现出人民对总理的思念;有利于场景的展开,意境的开拓,层次显得 更清晰诗行回环反复,富有节奏感 。
自由诵读,背诵。
课堂总结
本诗以“呼唤”为线索,展开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用热切的呼唤和山谷、大地、松涛、海浪、广场的回音来表现对周总理的敬意,创造了一种“询问——呼唤、寻找——回答”的新颖形式,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营造了一种壮阔而动人的意境,把怀念周总理和追述周总理一生不朽的业绩巧妙地结合起来,抒发了作者对周总理的无限怀念与崇敬之情。

课堂练习
一、读下面两节诗,完成后面题目:
(一)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呵,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1)“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诗中列举了哪些地方?

2)全诗如何描述周总理“深深的足迹”的?
(二)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广场回音:
“呵,轻些呀,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1)文中的破折号有何作用?

2)诗中在整个世界逡巡一遍,对周总理的寻觅追问回到了哪里?为什么要写这个地方?

二、试着说说第2-5节的四个场景选择的深意。
三、破折号的用法有:A、表示解释说明;B、表话题转换;C、表示声音延长;D、表示强烈感情。说说下面几个破折号的不同用法。
(1)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 )
(2)周总理—— ( )
(3)——想——念——你 ( )
拓展提高
阅读李瑛《一月的哀思(节选)》(第一、第二节),做下面的题:
1)初闻周恩来逝世后作者的心情如何?哪些诗句可看出?


2)反复诵读第二节,体会诗人艺术地再现首都百万人民在十里长街迎候周总理灵车的悲壮动人的场景,赞颂总理一生为人民的崇高品质。
作业布置
背诵诗歌,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板书设计
周总理,你在哪里
询问 呼喊、寻找 回答
(1) (2-8) (9)
永远居住
(精神永存)
倾诉怀念
高山 大地 森林 大海
(2)(3)(4)(5)
总述 天安门前 在这里
(6) (7) (8)
点 面
(他刚离去)
风尘仆仆
辛苦劳碌
(暗示他去世)
为党的事业
日理万机
(心系家国天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