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制法-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课件(沪教版)(共21页)

文档属性

名称 氧气的制法-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课件(沪教版)(共21页)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27 09:4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一节 氧气的制法
有一种物质为人间的美景默默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知道它是谁吗,实验室中我们如何制取呢?
鱼的呼吸
人类的呼吸
2、工业制法:
原 理:
利用液氧液氮沸点的不同来分离液态空气(属物理变化)
氧气的制法
气态
空气
空气
降温
液态空气
升温
氮气(-196℃)
液态氧气(-183℃)
加压
蒸发
除尘净化
除H2O、CO2
1、自然界氧气的获得: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 实验室制法
实验原理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检验方法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加 热
KMnO4
MnO2
O2
K2MnO4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二氧化锰
KClO3
O2
KCl
加 热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二氧化锰
H2O2
O2
H2O
实验原理:
氧气实验室制法
实验装置
高锰酸钾制氧气
发生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收集装置
固固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型
双氧水制氧气与高锰酸钾制氧气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2、不需要加热,节约能源
1、操作简单
思考:
高锰酸钾制氧气
氧气实验室制法
反应物都是固体,
反应需要加热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反应不需要加热
导管
水槽

集气瓶
气体收集方法
(1)排水集气法(排水法)
一.适用范围
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并且不与水反应
二.优点
1.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
2.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三.缺点
收集不如排空气法方便
导管
集气瓶
玻璃片
(2)向上排空气法
一.适用范围
密度比空气大、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
二.优点
收集的气体较干燥,操作较为方便
三.缺点
1. 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2. 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纯
实验仪器:
酒精灯
铁架台
试管
导管
水槽
集气瓶
实验步骤
氧气实验室制法
一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二装: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塞紧胶塞
三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四点: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五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六离:将导管移离出水面
七熄:熄灭酒精灯
高锰酸钾
(茶庄定点收利息)
高锰酸钾制氧气
氧气实验室制法
注意事项
棉花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1)试管口要放置一团棉花
(2)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3)导管只须露出橡皮塞少许;
(4)先均匀加热(预热),再将外焰对准药品处加热;
(5)收集时,应等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7)用排水法收集完毕后,应把导管先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使试管骤冷炸裂。
(6)铁夹应夹持在试管中上部;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被氧气吹入导管将其堵塞
刚开始冒出的气体中含有空气,会造成收集的氧气不纯
氧气实验室制法
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验满方法:
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则满。
用排水法收集时,当瓶口出现大气泡时,则已满。
实验装置组装原则:“先左后右,由下而上”;拆卸与组装相反。
二、过氧化氢制备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常温下可缓慢分解产生氧气,溶液中可看到微小气泡。
1.催化剂
①定义: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
一变: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二不变: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②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判断正误
1.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如果不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氧气的量就少 ( )
2.一个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 ( )
3.不同反应催化剂可能相同。 ( )
4.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 )
5.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 )
6.催化剂没有参与反应。 ( )
×
×
×
×


氧气实验室制法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向锥形瓶装入二氧化锰,塞紧双孔胶塞再通过长颈漏斗倒入双氧水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4、将导管移出水面
双氧水
发生装置小结
根据发生装置选择依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将其分为固固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
固固加热型
固液常温型
便于添加液体药品
控制反应的速率
A
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氧气性质的操作,
其中正确的是( )
2.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小写字母的仪器的名称:
a ,b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填字母序号)。用D装置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必须先 ,后 。
长颈漏斗
集气瓶
熄灭酒精灯
A
将导气管移出水面
3.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
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
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
是 (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