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植物茎的疏导功能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说出枝芽的主要结构以及枝芽与茎的关系;
2、举例说出茎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概念梳理:
1.在适宜的条件下,枝芽中的 发育成叶, 发育成新芽,芽轴逐渐伸长, 就发育成枝或茎。
2.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一般由 、 、 和 四个部分构成。树皮位于茎的 ,主要起 作用。树皮的内侧部分是 ,其中包含具有输导功能的 。在木本植物的茎中, 所占的比例较大,其中分布着许多具有输导功能的 。髓位于茎的 ,具有 的功能。形成层的细胞具有 能力,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向外形成新的 ,向内形成新的 。
二、活动
活动一 观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图中的1是 ,内侧部分 含有输导作用的
。图中的2是 ,其细胞具有
能力,向外形成 ,向内形成 ,可使木本
植物的茎逐年加粗。图中的3是 ,具有 的
功能。图中的4是 ,其中的 具有输导作用。
活动二 茎的输导功能
通过对茎横切面的观察,只有 (选填“木质部”或
“韧皮部”)被染成了红色;通过对茎纵切面的观察,
许多红色线条纵行排列在 (选填“木质部”或“韧
皮部”)内。这些红色线条就是 (选填“导管”或
“筛管”)。
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由茎的 里的
向上运输的。另外,科学研究表明:韧皮部里的
具有输导有机养料的功能。将木本植物的茎剥去宽约1cm深至形成层
的一圈树皮,一段时间后,长出了瘤状物(如右图),这说明有机养料
通过韧皮部里的 向下运输时受到阻碍,大量积累在剥去树皮
的缺口上端而形成瘤状物。
木质部中的导管,具有输导 和 的功能。韧皮部
里的筛管,具有输导 的功能。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当堂反馈】
1.植物的主干和侧枝都称为茎,下列能发育成茎的是( )
A.胚轴 B.子叶 C.花芽 D.枝芽
2.玉米、水稻和小麦的茎不能增粗的原因是茎里没有( )
A.髓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韧皮部
3.将一段带叶的枝条下端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放置在温暖的阳光下,待到叶脉微红时,用肉眼观察茎的横切面,看到被染红的部位是( )
A.树皮 B.韧皮部 C.形成层 D.木质部
4.(双选)木本植物的茎中有输导作用的结构有( )
A.导管 B.叶管 C.筛管 D.纤维管
5.(双选)将木本植物的茎剥去宽约1cm并深至形成层的一圈树皮,一段时间后,长出了瘤状物(节瘤),这说明( )
A.输送有机物的导管受阻 B.输送有机物的筛管受阻
C.导管在韧皮部里 D.筛管在韧皮部里
6.阅读右图,回答问题:
(1)木本植物的茎由外向内依次是由 、 、
和 四部分组成。
(2)图中的①筛管位于 ,具有输导 的功能。
(3)图中的②导管位于 ,具有输导 的功能。
【课外阅读】
各种各样的茎
茎是指支撑叶及花、果等器官生长的植物地上部分。茎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直立茎,这种茎主干及分支明显,而且直立向上。但是,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种植物因为长期适应各种特殊的生活环境,茎的功能和形态发生了种种变化,改变了原来茎的形成或直立习性。比如牵牛花、茑萝、菟丝子、扁豆和豇豆的茎,本身细长而不能直立,必须缠绕在其他的支持物或植物体上,这叫缠绕茎。草莓、蛇莓、甘薯,它们的茎是匍匐在地面上生长的,在茎的节上再长出叶和不定根,这种茎叫匍匐茎。还有一些茎,像根一样横生在地底下,这种茎就叫做根状茎,如芦苇、藕、草石蚕、姜及中药里有名的黄精、玉竹等植物的茎。更为奇特的要数变态茎了。仙人掌的茎就是一种变态茎。它的茎干扁化成叶状,体表内侧的细胞内充满了叶绿体,完全可以起到叶子一样的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注干技术
“注干技术”,即用给树木“打针挂水”的方法防治病虫害的内容。树干从外往里主要分为树皮、韧皮层、形成层、边材和心材,其中边材和心材统称为木质部。树皮主要起到保护作用,韧皮层的主要作用是将植物光合作用所取得的养分从上往下运输,而木质部的主要作用是将树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等从下往上运,给树木“打针挂水”就是利用木质部往上传输的原理,把药水传输到树干、树枝、树叶上。给树木打针挂水得有特定的针和钻子,在离地面7~10cm的树根处,用钻子钻一个稍微向下倾斜的小孔,这样药水不容易流出来,然后把针头放在小孔里面,把药水固定在小孔的上方,这样就可以给树木“挂水”了。需要注意的是,钻出的小孔一定要钻到木质部,但不能钻太深,太深容易使树木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