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高考语文一轮 文言文阅读之实词讲义 04 偏义复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3】高考语文一轮 文言文阅读之实词讲义 04 偏义复词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7 07:1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文言实词积累·第4讲“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在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种现象就是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在翻译时同学们常常容易出错,应该特别注意。
(一)两类偏义复词
第一种: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如:
例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两个词素是反义词,组合在一起,现代汉语中指“出去和进来”,而在文言文语境中,偏取“入”义的含义,“出”是衬字,释义:进入。指刘邦入关后严加防守,不让“他盗”进关。
例2.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偏义复词:浅深,“浅深”是反义词,;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因此此处只取“深”的意义 释义:深度,这里不知道下面有多深。
类似的还有:
1.不复顾利害
偏义复词:利害。释义:危害。
2.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偏义复词:死生;偏重在“死”,“生”是衬字;释义:死去的意义
3.死生,昼夜事也。
偏义复词:死生;偏义在“死”,“生”是衬字。释义:死
4.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偏义复词:少长;偏义在“长”,“少”是衬字。释义:谁的年龄大。
5.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偏义复词:虚实;偏义在“实”,“虚”是衬字。释义:实际情况。
6.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偏义复词:往来;偏义在“往”,“来”是衬字。释义: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指元军的使者南来。
7.去来江口守空船
偏义复词:去来,偏义在“去”,“来”是衬字,只有“去”的意义,没有“来”的意义,释义:离开。
8.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义复词:存亡;偏义在“亡”,“存”是衬字;释义:衰亡,在语境中与“危急”对应,用以强调蜀汉所面临的艰难形势。
9.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偏义复词:契阔;偏义在“契”(投合),“阔”(疏远)是衬字;释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10.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义复词:异同;偏义在“异”,“同”是衬字;释义:不一样、不相同。
11.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偏义复词:作息;偏义在“作”,“息”是衬字;释义:本指劳作与歇息,这里偏指劳作
12.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偏义复词:远近;偏义在“远”,“近”是衬字。释义:远处,长处。
13.曾不吝情去留
偏义复词:去留;偏义在“去”,“留”是衬字。释义:离开的意思。
14.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偏义复词:崩殂;偏义在“崩”,“殂”(平民死)是衬字;释义:“崩”指皇帝死。
15.冀缓急或可救助
偏义复词:缓急;偏义在“急”,“缓”是衬字。释义:快速。
16.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复词:公姥;偏义在“姥”,“公”是衬字。释义:婆婆。
17.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偏义复词: 偏义在“饥”,“穰”(丰年)是衬字。释义:“饥”,灾年。
第二种: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如:
例1.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墨子·非攻》)
“园圃”在古代有区别,“园圃”是相近词,古代种植花卉和果木树的处所为“园”,种植蔬菜的处所为“圃” 从后文看,应只有“园”意,即“果树园” 种曰“园,种菜曰“圃。现代则泛指种植果树蔬菜的地方。在本句中,看句后有“窃其桃李”,可知“园圃”在此仅指种树的地方。故,偏义复词:园圃;偏义在“园”,“圃”(种植蔬菜的处)是衬字。释义:种树的地方。
例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谤”和“讥”连用,两者词义相近,都是“指责别人的过错或短处”的意思。同义复词,构成词语的两个语素在句中两者的意义都有所保留。两个语素的词义有交叉,但外延不同,翻译时要根据具体语境,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偏义复词:偏义在“谤”(议论、批评),“讥”(指责别人的过错或短处)是衬字。释义:指出错误或者不足。
类似的还有:
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义复词:国家;偏义在“国”,“家”是衬字。释义:诸侯国。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偏义复词:巷陌;偏义在“巷”,“陌”是衬字。释义:巷子。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偏义复词:“舟楫”;偏义在“舟”,“楫”是衬字。释义:船只。
4.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偏义复词:父兄;偏义在“兄”,“父”是衬字。释义:兄长。
5.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义复词:父母;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释义:母亲。
6.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复词:公姥;偏义在“姥”,“公”是衬字。释义:婆婆。
7.勤心养公姥
偏义复词:“公姥”;偏义在“姥”,“公”是衬字。释义:婆婆。
8.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
偏义复词:代谢 偏义在“谢”,“代”是衬字。释义:去世。
9.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偏义复词:女子: 偏义在“女”,“子”是衬字。释义:我,女人家。
10.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偏义复词:耳目 偏义在“目”,“耳”是衬字。释义:观看,看到。
12.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偏义复词:钟罄;偏义在“钟”,“罄”是衬字。释义:金钟。
13.噌hóng如钟鼓不绝
偏义复词:钟鼓;偏义在“钟”,“鼓”是衬字。释义:敲钟的声音。
14.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偏义复词:车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释义:骑兵。
15.还常常见到以下“同义复词(同义组合)”
侪(chái)辈:同辈
褫(chǐ)夺:剥夺功名
蠲(juān)免:免除
畋(tián)猎:打猎
央浼(měi):央求,请求
(二)偏义复词的辨别方法
1.在语境中辨别
在特定语境中,词语的运用要符合句子的语境,因此,是否是偏义复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中的“出入”,结合前文语境可知其偏指“入”。
2.从语法的角度分析
通过分析词语在语句中充当的语法成分加以判断。如“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并序》),从句中的“勤”分析,与之搭配的应是“作”而不是“息”,由此可以判定“作息”偏指“作”。
3.区别同义复词和语素意义相似的偏义复词
同义复词指的是词义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连用,表示同一个意思的复合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谤”和“讥”连用,两者词义相近,都是“指责别人的过错或短处”的意思。同义复词,构成词语的两个语素在句中两者的意义都有所保留。意义相似的偏义复词,两个语素的词义有交叉,但外延不同,翻译时要根据具体语境,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
4.区别语素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偏义复词和语素意义相反的两个连用实词
如“无毛羽以御寒暑”(《汉书·刑法志》)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前一个例子中的“寒暑”是偏义复词,偏指“寒”;后一个例子中的“寒暑”是两个单音节词,兼有“寒”“暑”的意思,是两个实词连用。
牛刀小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宪宗即位,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出为唐州刺史。节度使于素闻其名,既谒见,群危言激切,甚悦,奏留充山南东道节度副使、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宰相武元衡、李吉甫皆爱重之,召入为吏部郎中。元衡辅政,举群代己为中丞。群奏刑部郎中吕温、羊士谔为御史,吉甫以羊、吕险躁,持之数日不下,群等怒怨吉甫。
群性狠戾,颇复恩雠,临事不顾生死。是时征入,云欲大用,人皆惧骇,闻其卒方安。
(选自《旧唐书·窦群传》,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吉甫以羊、吕险躁  险躁:轻薄浮躁
B.群等怒怨吉甫 怒怨:怨恨
C.群性狠戾,颇复恩雠 恩雠:恩泽和仇恨
D.临事不顾生死 生死:死的危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