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六课《孔雀东南飞并序》同步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六课《孔雀东南飞并序》同步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3 17:11:5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六课《孔雀东南飞并序》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箱帘(lián) 摧藏(zànɡ) 伶俜(pīnɡ) 窈窕(yǎo tiǎo)
B.鲑珍(xié) 遗施(yí) 公姥(mǔ) 否泰(fǒu)
C.明月珰(dānɡ) 自缢(yì) 便言(pián) 玳瑁(mào)
D.箜篌(kōnɡ hóu) 踯躅(zhí zhú) 葳蕤(ruí) 彷徨(pánɡ)
【答案】B
【知识点】形声字的分辨;形近字的分辨;多音字的分辨;习惯性误读字;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遗”读wèi,“否”读pǐ。
故答案为:B。
【点评】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本题涉及的易误读字有:藏、俜、鲑、遗、否、珰、缢、便、瑁、踯躅、蕤等。
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不全是偏义复词的一组是(  )
A.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息
B.我有亲父兄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逼迫兼弟兄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答案】B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A项的“公姥”偏在“姥”上,刘兰芝只有婆婆;“作息”偏在“作”上。B项,“父兄”偏在“兄”上,刘兰芝父亲已无;“庠序”是周代和商代对学校的不同称呼,“庠序”是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周代叫“庠”,殷代叫“序”,后世学校通称“庠序”。C项的“异同”偏在“异”上;“出入”偏在“入”上。D项的“园圃”(“园”指种树的地方,“圃”指种菜的地方)偏在“园”上。所以选B。
【点评】对于文言实词,最好的记忆方法就是结合语境理解含义,并加以归纳整理。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焦仲卿妻刘氏是一个善良的女性,却在结婚两三年后就被婆婆嫌弃。她与焦仲卿诀别时,虽然忧心忡忡,却依然“感君区区怀”。
B.2016年11月16日晚,庐剧《孔雀东南飞之焦仲卿妻》在安徽大剧院拉开了公演的序幕,表演场面可谓附庸风雅,令人叹服。
C.汉代女子改嫁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焦仲卿夫妻的婚姻悲剧发生在建安年间,那时焦仲卿妻自求遣归的想法并不奇怪。
D.《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夫妻二人对待爱情坚贞不渝,这自然值得肯定。但如果以这样的标准要求天下所有的夫妻,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答案】B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A项,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使用恰当。
B项,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C项,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使用恰当。
D项,坚贞不渝:坚守节操,决不改变。使用恰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适合用排除法,先纵观全项,把明显错误的先排除,缩小判断范围减轻判断难度。本题选的是使用错误的,学生要掌握忧心忡忡、附庸风雅、司空见惯、坚贞不渝四个成语的意义。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使全诗产生了质的变化,成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B.《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选自南朝宋人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C.这首诗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D.诗中采用了托物起兴的手法,借飞禽的离散相依,暗示了焦、刘两人婚姻的破裂,给全诗奠定了缠绵悱恻的抒情基调。
【答案】A
【知识点】诗歌常识;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乐府诗歌是现实主义的,《孔雀东南飞》浪漫主义的结尾并没有改变全诗的现实主义风格。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涉及文学文化常识,学生要理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手法,不因文中有浪漫手法的运用而改变这一特色。
5.古诗文为了使语句工整,在彼此相对的文句中,常使前后词语互相呼应,在意义上互补,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叫“互文”。选出下列句子不是“互文”的一项(  )。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六王毕,四海一 D.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答案】C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A项,四周种上松柏梧桐;B项,枝枝叶叶覆盖交通;D项,从各地的集市上买来出征用的器具。
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一项的是(  )
A.不吾知其亦已兮 B.汝是大家子
C.何以解忧 D.而今安在哉
【答案】B
【知识点】文言句式;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常见的文言句式类型,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B项,判断句;AC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所以选B。
【点评】文言文中,常见特殊句式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省略句、被动句等,在判断文言句式时可结合现代汉语语法来分析句子成分。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B.“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其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
C.“何乃太区区”和“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二字意义不同,前者为“愚拙、凡庸”之意,后者应理解为“真情挚意”。
D.“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这句中的“便利”是一个古今义不同的词语,“六合”与《过秦论》中的“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意义不同。
【答案】A
【知识点】文学常识;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
【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8.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一项的是(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非为织作迟
C.是造物者之无尽臧也
D.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答案】A
【知识点】文言句式;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式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常见的文言句式类型,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A项,被动句,其他项都是判断句。所以选A。
【点评】文言文中,常见特殊句式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省略句、被动句等,在判断文言句式时可结合现代汉语语法来分析句子成分。
9.划线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B.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C.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D.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答案】A
【知识点】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A项的“为”都作介词,相当于“替”。B项的“之”,前者作代词,指代这件事;后者作助词,相当于“的”。C项的“以”,前者作连词,表顺承;后者虽也作连词,但表并列。D项的“且”,前者作副词,表时间,相当于“将”;后者作连词,相当于“并且”。
【点评】文言虚词考查的范围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要求能既够辨别词性(用法),又能够理解其意义。因此需要学生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整理总结。本次所考虚词紧扣考纲要求。
10.(2019高一上·白城月考)下列句子中“相”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B.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答案】A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A项中“相”是动作偏指一方。其余均是“相互”的意思。“相”是多音字,读xiàng时的义项有:①<动>仔细看;观察。《订鬼》:“伯乐学相马。②<名>相貌。《孔雀东南飞》:“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③<动>帮助;辅助。《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昏惑而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④<名>帮助别人的人。《季氏将伐歂臾》:“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用彼相矣。”⑤<名>辅佐君王的大臣;宰相。《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⑥<名>主持礼节仪式的人。《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读xiāng时的义项有:①<副>互相。《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②<副>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③<副>递相;相继。《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相与】①一起;共同。②交往;结交。【相得】关系融洽。
故答案为:A
【点评】把握多义实词,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它是造成实词多义的根本原因;比喻义就是通过本义打比方而固定下来的意义;假借义就是一个汉字被借为别的字而出现的与原义无关的意义。
二、文言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韩凭夫妇
宋康王舍人韩凭【韩凭,或作韩朋。韩凭与何氏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因为表达了人民的美好愿望,隋唐以后,广泛流传,但以《搜神记》所记为最早】,娶妻何氏,美,康王【宋康王,战国宋国的末代国君,名偃,暴虐无道,溺于酒色,往往射杀臣下,当时称为“桀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城旦,一种刑罚,被处城旦罪的人,发往边地,白天伺察寇虏,夜里修造长城】。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故意把话说得不明白】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
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下,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衣服经不起拉拽】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夕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指韩凭妻何氏所作自明其志的歌。据《彤管集》,何氏所作之《乌鹊歌》,其词如下:“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自高飞,罗当奈何!乌鹊双飞,不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康王”】至今犹存。
【注】正文选自晋朝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内的文字是对有关内容的注解。
(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囚之,论为城旦 论:判处、定罪
B.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 遗:留下、遗留
C.其妻乃阴腐其衣 腐:使……腐坏
D.雌雄各一,恒栖树上 恒:一直、总是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直接表明韩凭夫妇忠贞爱情的一组是(  )
①俄而凭乃自杀 ②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下
③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 ④根交于下,枝错于上
⑤交颈悲鸣,音声感人 ⑥妾是庶人,不乐康王
A.①②⑥ B.③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3)下列对正文和注解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凭是宋康王的舍人,他与何氏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被人们世代广为传颂,晋干宝的《搜神记》最早记载了这个故事。
B.宋康王是个经常射杀臣下、沉溺于酒色的暴虐之君,被时人称为“桀宋”。韩凭的妻子何氏容貌美丽,被他夺为己有。
C.韩凭夫妇以身殉情,虽未能合葬,但两坟之间长出一棵繁茂的大梓树将其连为一体,树上的鸳鸯交颈悲鸣,音声感人。
D.何氏生前曾创作《乌鹊歌》自明其志,以南山之鸟、双飞的乌鹊等自况,表达了不慕荣华、追求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
②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③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
【答案】(1)B
(2)A
(3)C
(4)①后来宋康王得到了这封信,把信给他身边的近臣看,他们都不明白何氏的意思。②康王希望我活着,我却只求一死。希望(君王)把尸骨赐与韩凭,使夫妻合葬。③你们夫妻相爱(至死)不休,如果(你们)能使两坟相合,那么我不阻拦你们。
【知识点】文言语段综合训练;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遗:给,读wèi。妻密遗凭书,意思是妻子何氏暗中给丈夫韩凭写了一封信。第2段中“遗书于带曰”,句中的“遗”是留下,这里的遗书,是何氏的遗言。这两个句子的“遗”意义和读音均不同。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重要语句的能力。③是宋康王故意把韩凭夫妇的坟墓分开;④和⑤是通过树和鸳鸯来表现韩凭夫妇的忠贞爱情,属于间接表现。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中“直接表现”这一要求。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归纳要点的能力。二冢之端,是两座坟墓的顶端,而不是两坟之间;一棵繁茂的大梓树,应为“两棵”,由文中“屈体相就,根交于下”,即可推知两座坟墓的顶端各长一棵大梓树。
(4)答题要抓住关键词,要紧扣文意适当增补词语。
故答案为:
(1)B
(2)A
(3)C
(4)①后来宋康王得到了这封信,把信给他身边的近臣看,他们都不明白何氏的意思。
②康王希望我活着,我却只求一死。希望(君王)把尸骨赐与韩凭,使夫妻合葬。
③你们夫妻相爱(至死)不休,如果(你们)能使两坟相合,那么我不阻拦你们。
【点评】第(4)题考查理解文意.翻译句子的能力。采分点有:既而:后来.不久;示:给……看;左右:身边的近臣。利:意动用法,认为……有好处,译为希望.想等;愿:希望;赐:赐予。尔:你们;不已:不停.不休;冢:(两)坟;弗:不。
【附参考译文】
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娶何氏为妻,(他的妻子)容貌美丽,康王(将何氏)强抢入宫。韩凭怨恨康王夺走自己心爱的妻子,宋康王就下令把韩凭囚禁起来,判处他犯了城旦罪。
何氏暗中给韩凭写了一封信,信中故意把话说得不明白,说:“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后来宋康王得到了这封信,把信给他身边的近臣看,他们都不明白何氏的意思。大臣苏贺对康王说:“其雨淫淫,说的是心中的哀愁和思念(像连绵的秋雨一样无休无尽);河大水深,是说夫妻被拆分两地就像被大河阻隔那样无法相会;日出当心,是说何氏已经抱定以死明志的想法。”不久,韩凭自杀而死。
(听到丈夫自杀的消息后),韩凭的妻子暗中让自己的衣服腐坏。(一天),康王让何氏陪伴他登台游览,何氏于是纵身跳下高台,康王身边的侍从急忙去拉她,但何氏的衣襟(已经腐坏)经不起拉拽(没有把她拉住),何氏摔死了。(何氏)在衣带里给丈夫留下一封信,信中说:“康王希望我活着,我却只求一死。希望(君王)把尸骨赐与韩凭,使夫妻合葬。”
康王很是恼怒,不听何氏的遗言,让与何氏同乡的人把她埋葬了,使两座坟墓隔离相望。康王说:“你们夫妻相爱(至死)不休,如果(你们)能使两坟相合,那么我不阻拦你们。”(不料)一夜之间,就有两棵大梓树(分别)长在两座坟墓的顶端,十天左右就大得如一抱粗细,弯下树干相互靠拢,树根在地下交缠,枝叶在地上交错。又有一对鸳鸯,一雌一雄,一直栖息在树上,早晚都不离去,颈与颈依偎在一起发出悲鸣之声,声音(凄切哀婉)感人心魄。宋国的人同情韩凭夫妇的不幸,就称这两棵树为“相思树”。相思的名称就起源于这种说法。南方人说这对鸳鸯就是韩凭夫妇的精魂(化成的)。如今睢阳有韩凭城,韩凭的妻子何氏所作的歌谣至今还在流传。
三、语言表达
12.《孔雀东南飞》中,在描写太守家迎亲的场面时写道:“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请你简单描写一下刘兰芝此时的心理活动。不少于60字。
【答案】这种排场,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可是,这却不是我刘兰芝想要的!我想要的并不是豪门贵族的生活,而是坚贞不渝的爱情。这热闹的场面,在我看来只有嘲讽。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具体解答时,可以结合诗歌所反映的主题、人物的形象特征、当时的社会背景等分析刘兰芝的心理。
故答案为:这种排场,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可是,这却不是我刘兰芝想要的!我想要的并不是豪门贵族的生活,而是坚贞不渝的爱情。这热闹的场面,在我看来只有嘲讽。
【点评】做这样的题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所给材料的语境等,平时学生要多做这样的练习题。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六课《孔雀东南飞并序》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箱帘(lián) 摧藏(zànɡ) 伶俜(pīnɡ) 窈窕(yǎo tiǎo)
B.鲑珍(xié) 遗施(yí) 公姥(mǔ) 否泰(fǒu)
C.明月珰(dānɡ) 自缢(yì) 便言(pián) 玳瑁(mào)
D.箜篌(kōnɡ hóu) 踯躅(zhí zhú) 葳蕤(ruí) 彷徨(pánɡ)
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不全是偏义复词的一组是(  )
A.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息
B.我有亲父兄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逼迫兼弟兄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焦仲卿妻刘氏是一个善良的女性,却在结婚两三年后就被婆婆嫌弃。她与焦仲卿诀别时,虽然忧心忡忡,却依然“感君区区怀”。
B.2016年11月16日晚,庐剧《孔雀东南飞之焦仲卿妻》在安徽大剧院拉开了公演的序幕,表演场面可谓附庸风雅,令人叹服。
C.汉代女子改嫁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焦仲卿夫妻的婚姻悲剧发生在建安年间,那时焦仲卿妻自求遣归的想法并不奇怪。
D.《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夫妻二人对待爱情坚贞不渝,这自然值得肯定。但如果以这样的标准要求天下所有的夫妻,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使全诗产生了质的变化,成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B.《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选自南朝宋人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C.这首诗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D.诗中采用了托物起兴的手法,借飞禽的离散相依,暗示了焦、刘两人婚姻的破裂,给全诗奠定了缠绵悱恻的抒情基调。
5.古诗文为了使语句工整,在彼此相对的文句中,常使前后词语互相呼应,在意义上互补,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叫“互文”。选出下列句子不是“互文”的一项(  )。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六王毕,四海一 D.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一项的是(  )
A.不吾知其亦已兮 B.汝是大家子
C.何以解忧 D.而今安在哉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B.“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其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
C.“何乃太区区”和“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二字意义不同,前者为“愚拙、凡庸”之意,后者应理解为“真情挚意”。
D.“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这句中的“便利”是一个古今义不同的词语,“六合”与《过秦论》中的“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意义不同。
8.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一项的是(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非为织作迟
C.是造物者之无尽臧也
D.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9.划线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B.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C.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D.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10.(2019高一上·白城月考)下列句子中“相”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B.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二、文言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韩凭夫妇
宋康王舍人韩凭【韩凭,或作韩朋。韩凭与何氏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因为表达了人民的美好愿望,隋唐以后,广泛流传,但以《搜神记》所记为最早】,娶妻何氏,美,康王【宋康王,战国宋国的末代国君,名偃,暴虐无道,溺于酒色,往往射杀臣下,当时称为“桀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城旦,一种刑罚,被处城旦罪的人,发往边地,白天伺察寇虏,夜里修造长城】。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故意把话说得不明白】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
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下,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衣服经不起拉拽】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夕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指韩凭妻何氏所作自明其志的歌。据《彤管集》,何氏所作之《乌鹊歌》,其词如下:“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自高飞,罗当奈何!乌鹊双飞,不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康王”】至今犹存。
【注】正文选自晋朝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内的文字是对有关内容的注解。
(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囚之,论为城旦 论:判处、定罪
B.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 遗:留下、遗留
C.其妻乃阴腐其衣 腐:使……腐坏
D.雌雄各一,恒栖树上 恒:一直、总是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直接表明韩凭夫妇忠贞爱情的一组是(  )
①俄而凭乃自杀 ②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下
③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 ④根交于下,枝错于上
⑤交颈悲鸣,音声感人 ⑥妾是庶人,不乐康王
A.①②⑥ B.③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3)下列对正文和注解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凭是宋康王的舍人,他与何氏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被人们世代广为传颂,晋干宝的《搜神记》最早记载了这个故事。
B.宋康王是个经常射杀臣下、沉溺于酒色的暴虐之君,被时人称为“桀宋”。韩凭的妻子何氏容貌美丽,被他夺为己有。
C.韩凭夫妇以身殉情,虽未能合葬,但两坟之间长出一棵繁茂的大梓树将其连为一体,树上的鸳鸯交颈悲鸣,音声感人。
D.何氏生前曾创作《乌鹊歌》自明其志,以南山之鸟、双飞的乌鹊等自况,表达了不慕荣华、追求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
②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③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
三、语言表达
12.《孔雀东南飞》中,在描写太守家迎亲的场面时写道:“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请你简单描写一下刘兰芝此时的心理活动。不少于6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形声字的分辨;形近字的分辨;多音字的分辨;习惯性误读字;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遗”读wèi,“否”读pǐ。
故答案为:B。
【点评】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本题涉及的易误读字有:藏、俜、鲑、遗、否、珰、缢、便、瑁、踯躅、蕤等。
2.【答案】B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A项的“公姥”偏在“姥”上,刘兰芝只有婆婆;“作息”偏在“作”上。B项,“父兄”偏在“兄”上,刘兰芝父亲已无;“庠序”是周代和商代对学校的不同称呼,“庠序”是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周代叫“庠”,殷代叫“序”,后世学校通称“庠序”。C项的“异同”偏在“异”上;“出入”偏在“入”上。D项的“园圃”(“园”指种树的地方,“圃”指种菜的地方)偏在“园”上。所以选B。
【点评】对于文言实词,最好的记忆方法就是结合语境理解含义,并加以归纳整理。
3.【答案】B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A项,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使用恰当。
B项,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C项,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使用恰当。
D项,坚贞不渝:坚守节操,决不改变。使用恰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适合用排除法,先纵观全项,把明显错误的先排除,缩小判断范围减轻判断难度。本题选的是使用错误的,学生要掌握忧心忡忡、附庸风雅、司空见惯、坚贞不渝四个成语的意义。
4.【答案】A
【知识点】诗歌常识;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乐府诗歌是现实主义的,《孔雀东南飞》浪漫主义的结尾并没有改变全诗的现实主义风格。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涉及文学文化常识,学生要理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手法,不因文中有浪漫手法的运用而改变这一特色。
5.【答案】C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A项,四周种上松柏梧桐;B项,枝枝叶叶覆盖交通;D项,从各地的集市上买来出征用的器具。
6.【答案】B
【知识点】文言句式;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常见的文言句式类型,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B项,判断句;AC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所以选B。
【点评】文言文中,常见特殊句式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省略句、被动句等,在判断文言句式时可结合现代汉语语法来分析句子成分。
7.【答案】A
【知识点】文学常识;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
【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8.【答案】A
【知识点】文言句式;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式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常见的文言句式类型,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A项,被动句,其他项都是判断句。所以选A。
【点评】文言文中,常见特殊句式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省略句、被动句等,在判断文言句式时可结合现代汉语语法来分析句子成分。
9.【答案】A
【知识点】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A项的“为”都作介词,相当于“替”。B项的“之”,前者作代词,指代这件事;后者作助词,相当于“的”。C项的“以”,前者作连词,表顺承;后者虽也作连词,但表并列。D项的“且”,前者作副词,表时间,相当于“将”;后者作连词,相当于“并且”。
【点评】文言虚词考查的范围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要求能既够辨别词性(用法),又能够理解其意义。因此需要学生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整理总结。本次所考虚词紧扣考纲要求。
10.【答案】A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A项中“相”是动作偏指一方。其余均是“相互”的意思。“相”是多音字,读xiàng时的义项有:①<动>仔细看;观察。《订鬼》:“伯乐学相马。②<名>相貌。《孔雀东南飞》:“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③<动>帮助;辅助。《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昏惑而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④<名>帮助别人的人。《季氏将伐歂臾》:“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用彼相矣。”⑤<名>辅佐君王的大臣;宰相。《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⑥<名>主持礼节仪式的人。《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读xiāng时的义项有:①<副>互相。《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②<副>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③<副>递相;相继。《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相与】①一起;共同。②交往;结交。【相得】关系融洽。
故答案为:A
【点评】把握多义实词,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它是造成实词多义的根本原因;比喻义就是通过本义打比方而固定下来的意义;假借义就是一个汉字被借为别的字而出现的与原义无关的意义。
11.【答案】(1)B
(2)A
(3)C
(4)①后来宋康王得到了这封信,把信给他身边的近臣看,他们都不明白何氏的意思。②康王希望我活着,我却只求一死。希望(君王)把尸骨赐与韩凭,使夫妻合葬。③你们夫妻相爱(至死)不休,如果(你们)能使两坟相合,那么我不阻拦你们。
【知识点】文言语段综合训练;孔雀东南飞并序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遗:给,读wèi。妻密遗凭书,意思是妻子何氏暗中给丈夫韩凭写了一封信。第2段中“遗书于带曰”,句中的“遗”是留下,这里的遗书,是何氏的遗言。这两个句子的“遗”意义和读音均不同。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重要语句的能力。③是宋康王故意把韩凭夫妇的坟墓分开;④和⑤是通过树和鸳鸯来表现韩凭夫妇的忠贞爱情,属于间接表现。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中“直接表现”这一要求。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归纳要点的能力。二冢之端,是两座坟墓的顶端,而不是两坟之间;一棵繁茂的大梓树,应为“两棵”,由文中“屈体相就,根交于下”,即可推知两座坟墓的顶端各长一棵大梓树。
(4)答题要抓住关键词,要紧扣文意适当增补词语。
故答案为:
(1)B
(2)A
(3)C
(4)①后来宋康王得到了这封信,把信给他身边的近臣看,他们都不明白何氏的意思。
②康王希望我活着,我却只求一死。希望(君王)把尸骨赐与韩凭,使夫妻合葬。
③你们夫妻相爱(至死)不休,如果(你们)能使两坟相合,那么我不阻拦你们。
【点评】第(4)题考查理解文意.翻译句子的能力。采分点有:既而:后来.不久;示:给……看;左右:身边的近臣。利:意动用法,认为……有好处,译为希望.想等;愿:希望;赐:赐予。尔:你们;不已:不停.不休;冢:(两)坟;弗:不。
【附参考译文】
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娶何氏为妻,(他的妻子)容貌美丽,康王(将何氏)强抢入宫。韩凭怨恨康王夺走自己心爱的妻子,宋康王就下令把韩凭囚禁起来,判处他犯了城旦罪。
何氏暗中给韩凭写了一封信,信中故意把话说得不明白,说:“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后来宋康王得到了这封信,把信给他身边的近臣看,他们都不明白何氏的意思。大臣苏贺对康王说:“其雨淫淫,说的是心中的哀愁和思念(像连绵的秋雨一样无休无尽);河大水深,是说夫妻被拆分两地就像被大河阻隔那样无法相会;日出当心,是说何氏已经抱定以死明志的想法。”不久,韩凭自杀而死。
(听到丈夫自杀的消息后),韩凭的妻子暗中让自己的衣服腐坏。(一天),康王让何氏陪伴他登台游览,何氏于是纵身跳下高台,康王身边的侍从急忙去拉她,但何氏的衣襟(已经腐坏)经不起拉拽(没有把她拉住),何氏摔死了。(何氏)在衣带里给丈夫留下一封信,信中说:“康王希望我活着,我却只求一死。希望(君王)把尸骨赐与韩凭,使夫妻合葬。”
康王很是恼怒,不听何氏的遗言,让与何氏同乡的人把她埋葬了,使两座坟墓隔离相望。康王说:“你们夫妻相爱(至死)不休,如果(你们)能使两坟相合,那么我不阻拦你们。”(不料)一夜之间,就有两棵大梓树(分别)长在两座坟墓的顶端,十天左右就大得如一抱粗细,弯下树干相互靠拢,树根在地下交缠,枝叶在地上交错。又有一对鸳鸯,一雌一雄,一直栖息在树上,早晚都不离去,颈与颈依偎在一起发出悲鸣之声,声音(凄切哀婉)感人心魄。宋国的人同情韩凭夫妇的不幸,就称这两棵树为“相思树”。相思的名称就起源于这种说法。南方人说这对鸳鸯就是韩凭夫妇的精魂(化成的)。如今睢阳有韩凭城,韩凭的妻子何氏所作的歌谣至今还在流传。
12.【答案】这种排场,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可是,这却不是我刘兰芝想要的!我想要的并不是豪门贵族的生活,而是坚贞不渝的爱情。这热闹的场面,在我看来只有嘲讽。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具体解答时,可以结合诗歌所反映的主题、人物的形象特征、当时的社会背景等分析刘兰芝的心理。
故答案为:这种排场,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可是,这却不是我刘兰芝想要的!我想要的并不是豪门贵族的生活,而是坚贞不渝的爱情。这热闹的场面,在我看来只有嘲讽。
【点评】做这样的题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所给材料的语境等,平时学生要多做这样的练习题。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