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填空:
《游山西村》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著名诗人。
【答案】剑南诗稿;陆游;务观;放翁;南宋
【知识点】游山西村;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如:《游山西村》选自剑南诗稿,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朝)著名诗人。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望岳》作者是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字 ,自号“ ”,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的诗被称为“ ”
【答案】唐;杜甫;子美;少陵野老;诗史
【知识点】望岳;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积累记忆常见作家朝代、称号、作品及风格流派特色。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时要看清答题要求,书写正确。平时应注重积累著名作家作品,加强记忆。
3. 《己亥杂诗》选自 ,共350首。作者 ,号定庵, 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答案】《龚自珍全集》;龚自珍;清代
【知识点】己亥杂诗;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注意不要把《龚自珍全集》写成《龚自珍集》或《龚自珍文集》,“龚”字不要写错。
【点评】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4.古诗给我们以启迪。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 ”让我们坚信光明就在前方;陆游“ ,柳暗花明又一村”向我们揭示人生虽然波澜曲折,但要乐观自信;龚自珍“ , ”让我们明白人应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答案】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知识点】理解型默写;己亥杂诗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对诗句内容的点评回顾有关作品,判断诗句。注意书写,不要把“山重水复”写成“山穷水尽”,“疑”字不要写在民“凝”字,“落红”不要写成“落花”,“作”不要写成“做”。
【点评】本题拟题很好,将一些富有哲理的诗句联系在一起,提示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归纳记忆。
5.《己亥杂诗》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 这一句,运用 ,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了官,仍然会 ;为培育人才来维护自己崇高理想而 的情怀。后人也常用此来比喻 。
【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比喻;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惜献身;老一代关心下一代成长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己亥杂诗
【解析】【分析】本题填空较多,要注意提示的答点。第一句“富有哲理”的句子,即最后一句,直接填答即可,注意不要把“落红”写成“落花”,“作”不要写成“做”。第二空,“运用”一词提示的方法,本题中指的是修辞方法。最后两空根据最后两句诗的喻义来概括作答。
【点评】对于答点比较多的题,要注意题中的提示信息,关注前后答点的联系,整体判断。
二、单选题
6.对《登飞来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的第二句巧妙地化用前人诗句“鸡鸣见日出”,把“日出”改为“日升”,增添了画面的跳动感。
B.这首诗立意高远,感情奔放,表现出王安石高瞻远瞩的气概。
C.诗歌的后两句,一反前人“忧谗畏讥”之意,与《岳阳楼记》所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C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登飞来峰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C“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7.下面对《望岳》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一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作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岱宗夫。
B.“造化钟神秀”一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有义,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C.“齐鲁青未了”一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蓊郁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D.“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答案】A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望岳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A“岱宗”指泰山。宗,有为人所尊仰或归往之意。因泰山为五岳之首,所以称为岱宗。句中的“夫”是“彼”的意思,二者不能联系在一起理解,因此也就没有“岱宗夫”是大丈夫的说法,拟人也就无从谈起。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8.下列对《登幽州台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幽州台,即蓟北楼,又名蓟北楼、燕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筑。从诗题看,这是一首古体诗。
B.联系诗人的境遇和心情,可将“古人”理解为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是指自己这样有抱负、有才能的文人。
C.“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涕”就是眼泪。
D.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岁月漫长;第三句写天高地迥;第四句描绘苦闷情绪;全诗笼罩一股悲壮苍凉的气氛。
【答案】B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登幽州台歌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B“来者”应理解为“后来的贤明之主”。因此,B项理解不准确。A、C、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9.对《己亥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
B.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C.“落红”即落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咏物抒情。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
【答案】D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己亥杂诗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诗句的理解。D项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无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的春花。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许多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里“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不对。
故答案为:D。
【点评】诗歌类题一般会考查以下内容:(1)理解诗词内容;(2)考查诗歌的遣词;(3)考查诗歌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4)考查作者的思想情感及意境。
10.对《游山西村》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答案】C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游山西村
【解析】【分析】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正面写山西村所见所感。箫鼓声不绝于耳,原来是农民在迎接社日的来临。“春社近”,已经“箫鼓追随”,则社日的热闹场面更可想而知。“衣冠简朴”意思是说礼法都还保持着古老样式,诗人把山西村比作“桃花源”,表现这里人们淳朴厚道,和睦相处,过着自食其力的宁静生活,与其说这是南宋初年江南农村的风俗画卷,毋宁说它是陆游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图景。它突现山西村的精神风貌,倾注了诗人的一片深情。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达民风的淳朴可爱。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诗歌鉴赏
11.阅读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 的感慨,抒发了 的思想感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案】(1)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
(2)把个人放置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知识点】体味诗歌的意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次北固山下;登幽州台歌;天净沙秋思
【解析】【分析】(1)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所以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的思想感情。(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把个人放置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意境和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12.诗歌赏析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 两句诗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
(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1)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意象;作品给人的启示和道理;登飞来峰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体味诗歌的意象的能力,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指困难、挫折、障碍等。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诗与苏轼这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3)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揭示了的人生哲理的感悟能力。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3.读《游山西村》,完成下列各题。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全诗紧扣一个“ ”字,按 推移展开叙述。
(2)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
(3)“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
(4)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5)“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①为什么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②“柳暗花明”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
【答案】(1)游;时间
(2)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3)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5)①柳色深绿,所以用“暗”;花光艳丽,所以用“明”。 ②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现转机,看到希望。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遣词;作品给人的启示和道理;游山西村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文的理解能力,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2)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描写丰收年景,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行。(3) 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达民风的淳朴可爱。(4)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描绘山村风光,被后世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5)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①柳色深绿,所以用“暗”;花光艳丽,所以用“明”。 ②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现转机,看到希望。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4.完成下列题目。
[甲]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乙]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从两首诗的感情基调上看,甲诗着眼于 字,乙诗则着眼于 字,从两诗景物描写中表现的季节来看,甲诗写的是 春之景,乙诗写的是 春之景。从两诗涉及的历史名城来看,甲诗涉及的是成都,乙诗涉及的是北京。
(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将甲乙两诗中你最欣赏的一联诗句画上横线,并谈谈欣赏的理由。
②甲诗的末两句是作者想像,试用自己的话把作者想象情景表达出来,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答案】(1)喜;愁;早;暮
(2) ①示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表现了诗人为振兴国家而奉献自己的毕身精力乃至生命的豪情。②示例:第二天拂晓,锦宫城里被这绵绵春雨滋润的花儿们,吃饱了,喝足了,一个个都低下了高贵的头,像是在沉思,想变着法儿一展娇人的风姿,又像是在向“春雨”行礼,感谢春雨的悉心、周到、及时呵护。
【知识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己亥杂诗
【解析】【分析】第一题,可从诗句的内容、写作方法、表达的情感等方面赏析,指出其巧妙之处,加以评价。第二题,紧扣诗句描写的内容如“红湿”“花重”,从形、色方面使用修辞手法去描摹。
【点评】本题是好题,把赏析与写作结合在一起,提醒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1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 之情的自然流露。
(2)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 。
【答案】(1)依恋(不舍、挽留)
(2)示例1:诗人久住湖上亭,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示例2:诗人移情于花鸟,借花鸟抒发自己的不舍之情。示例3: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相通的地步,故能心心相印。
【知识点】体味诗歌的遣词;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游山西村
【解析】【分析】(1)此题是品味炼字题。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感情上去把握它的内涵。“啼”字既指黄莺的啼叫,也容易联想到诗人离别时伤心的啼哭;一个“啼”字,兼情景两面,传神精妙。(2)此题主要考查我们对文章表现手法的掌握能力。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柳条”“藤蔓”仿佛伸手牵扯主人的衣服,实际表现了诗人惜别的情思;黄鸯住得久了,也把我视为挚友,难舍难分。表现了诗人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2)此题主要考查我们对文章表现手法的掌握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填空:
《游山西村》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著名诗人。
2.《望岳》作者是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字 ,自号“ ”,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的诗被称为“ ”
3. 《己亥杂诗》选自 ,共350首。作者 ,号定庵, 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4.古诗给我们以启迪。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 ”让我们坚信光明就在前方;陆游“ ,柳暗花明又一村”向我们揭示人生虽然波澜曲折,但要乐观自信;龚自珍“ , ”让我们明白人应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5.《己亥杂诗》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 这一句,运用 ,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了官,仍然会 ;为培育人才来维护自己崇高理想而 的情怀。后人也常用此来比喻 。
二、单选题
6.对《登飞来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的第二句巧妙地化用前人诗句“鸡鸣见日出”,把“日出”改为“日升”,增添了画面的跳动感。
B.这首诗立意高远,感情奔放,表现出王安石高瞻远瞩的气概。
C.诗歌的后两句,一反前人“忧谗畏讥”之意,与《岳阳楼记》所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7.下面对《望岳》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一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作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岱宗夫。
B.“造化钟神秀”一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有义,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C.“齐鲁青未了”一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蓊郁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D.“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8.下列对《登幽州台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幽州台,即蓟北楼,又名蓟北楼、燕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筑。从诗题看,这是一首古体诗。
B.联系诗人的境遇和心情,可将“古人”理解为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是指自己这样有抱负、有才能的文人。
C.“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涕”就是眼泪。
D.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岁月漫长;第三句写天高地迥;第四句描绘苦闷情绪;全诗笼罩一股悲壮苍凉的气氛。
9.对《己亥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
B.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C.“落红”即落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咏物抒情。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
10.对《游山西村》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三、诗歌鉴赏
11.阅读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 的感慨,抒发了 的思想感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12.诗歌赏析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 两句诗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
(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13.读《游山西村》,完成下列各题。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全诗紧扣一个“ ”字,按 推移展开叙述。
(2)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
(3)“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
(4)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5)“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①为什么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②“柳暗花明”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
14.完成下列题目。
[甲]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乙]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从两首诗的感情基调上看,甲诗着眼于 字,乙诗则着眼于 字,从两诗景物描写中表现的季节来看,甲诗写的是 春之景,乙诗写的是 春之景。从两诗涉及的历史名城来看,甲诗涉及的是成都,乙诗涉及的是北京。
(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将甲乙两诗中你最欣赏的一联诗句画上横线,并谈谈欣赏的理由。
②甲诗的末两句是作者想像,试用自己的话把作者想象情景表达出来,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1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 之情的自然流露。
(2)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剑南诗稿;陆游;务观;放翁;南宋
【知识点】游山西村;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如:《游山西村》选自剑南诗稿,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朝)著名诗人。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答案】唐;杜甫;子美;少陵野老;诗史
【知识点】望岳;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积累记忆常见作家朝代、称号、作品及风格流派特色。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时要看清答题要求,书写正确。平时应注重积累著名作家作品,加强记忆。
3.【答案】《龚自珍全集》;龚自珍;清代
【知识点】己亥杂诗;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注意不要把《龚自珍全集》写成《龚自珍集》或《龚自珍文集》,“龚”字不要写错。
【点评】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4.【答案】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知识点】理解型默写;己亥杂诗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对诗句内容的点评回顾有关作品,判断诗句。注意书写,不要把“山重水复”写成“山穷水尽”,“疑”字不要写在民“凝”字,“落红”不要写成“落花”,“作”不要写成“做”。
【点评】本题拟题很好,将一些富有哲理的诗句联系在一起,提示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归纳记忆。
5.【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比喻;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惜献身;老一代关心下一代成长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己亥杂诗
【解析】【分析】本题填空较多,要注意提示的答点。第一句“富有哲理”的句子,即最后一句,直接填答即可,注意不要把“落红”写成“落花”,“作”不要写成“做”。第二空,“运用”一词提示的方法,本题中指的是修辞方法。最后两空根据最后两句诗的喻义来概括作答。
【点评】对于答点比较多的题,要注意题中的提示信息,关注前后答点的联系,整体判断。
6.【答案】C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登飞来峰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C“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7.【答案】A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望岳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A“岱宗”指泰山。宗,有为人所尊仰或归往之意。因泰山为五岳之首,所以称为岱宗。句中的“夫”是“彼”的意思,二者不能联系在一起理解,因此也就没有“岱宗夫”是大丈夫的说法,拟人也就无从谈起。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8.【答案】B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登幽州台歌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B“来者”应理解为“后来的贤明之主”。因此,B项理解不准确。A、C、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9.【答案】D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己亥杂诗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诗句的理解。D项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无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的春花。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许多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里“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不对。
故答案为:D。
【点评】诗歌类题一般会考查以下内容:(1)理解诗词内容;(2)考查诗歌的遣词;(3)考查诗歌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4)考查作者的思想情感及意境。
10.【答案】C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游山西村
【解析】【分析】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正面写山西村所见所感。箫鼓声不绝于耳,原来是农民在迎接社日的来临。“春社近”,已经“箫鼓追随”,则社日的热闹场面更可想而知。“衣冠简朴”意思是说礼法都还保持着古老样式,诗人把山西村比作“桃花源”,表现这里人们淳朴厚道,和睦相处,过着自食其力的宁静生活,与其说这是南宋初年江南农村的风俗画卷,毋宁说它是陆游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图景。它突现山西村的精神风貌,倾注了诗人的一片深情。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达民风的淳朴可爱。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1.【答案】(1)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
(2)把个人放置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知识点】体味诗歌的意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次北固山下;登幽州台歌;天净沙秋思
【解析】【分析】(1)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所以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的思想感情。(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把个人放置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意境和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12.【答案】(1)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意象;作品给人的启示和道理;登飞来峰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体味诗歌的意象的能力,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指困难、挫折、障碍等。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诗与苏轼这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3)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揭示了的人生哲理的感悟能力。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3.【答案】(1)游;时间
(2)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3)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5)①柳色深绿,所以用“暗”;花光艳丽,所以用“明”。 ②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现转机,看到希望。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遣词;作品给人的启示和道理;游山西村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文的理解能力,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2)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描写丰收年景,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行。(3) 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达民风的淳朴可爱。(4)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描绘山村风光,被后世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5)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①柳色深绿,所以用“暗”;花光艳丽,所以用“明”。 ②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现转机,看到希望。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4.【答案】(1)喜;愁;早;暮
(2) ①示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表现了诗人为振兴国家而奉献自己的毕身精力乃至生命的豪情。②示例:第二天拂晓,锦宫城里被这绵绵春雨滋润的花儿们,吃饱了,喝足了,一个个都低下了高贵的头,像是在沉思,想变着法儿一展娇人的风姿,又像是在向“春雨”行礼,感谢春雨的悉心、周到、及时呵护。
【知识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己亥杂诗
【解析】【分析】第一题,可从诗句的内容、写作方法、表达的情感等方面赏析,指出其巧妙之处,加以评价。第二题,紧扣诗句描写的内容如“红湿”“花重”,从形、色方面使用修辞手法去描摹。
【点评】本题是好题,把赏析与写作结合在一起,提醒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15.【答案】(1)依恋(不舍、挽留)
(2)示例1:诗人久住湖上亭,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示例2:诗人移情于花鸟,借花鸟抒发自己的不舍之情。示例3: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相通的地步,故能心心相印。
【知识点】体味诗歌的遣词;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游山西村
【解析】【分析】(1)此题是品味炼字题。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感情上去把握它的内涵。“啼”字既指黄莺的啼叫,也容易联想到诗人离别时伤心的啼哭;一个“啼”字,兼情景两面,传神精妙。(2)此题主要考查我们对文章表现手法的掌握能力。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柳条”“藤蔓”仿佛伸手牵扯主人的衣服,实际表现了诗人惜别的情思;黄鸯住得久了,也把我视为挚友,难舍难分。表现了诗人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2)此题主要考查我们对文章表现手法的掌握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