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智取生辰纲》同步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智取生辰纲》同步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21 13:43:2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智取生辰纲》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划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趱(zàn)行 嗔(chēn)怒 朴(pō)刀
B.吹嘘(xū) 恁(nèn)地 兀的(dì)
C.省(shěng)得 怄(kòu)气 逞(chěng)辩
D.尴尬(gān gā) 这厮(sī) 干系(xì)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枷锁 怨怅 叹气吹虚 B.虞候 藤条 微名薄利
C.歇凉 崎岖 忍气吞声 D.椰瓢 焦燥 絮絮聒聒
3.下列各句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总有一天会变老,变得老态龙钟。
B.北京的地下水一旦被大量污染,其结果不堪设想,所以必须抓紧对北京城市污水的治理。
C.人类能生存和发展多久,归根结底取决于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能撑多久。
D.“宏志班”的学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却不以为然,一心扑在学习上。
4.下列各组中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你便剁做我七八段,其实去不得了②做的好不好,其实取决于你
B.①这干系须是俺的②搞不好,说也脱不了干系
C.①香汤沐浴 ②农夫心里如汤煮。
5.选出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D.今齐/地方/千里
6.能够与“花和尚”形成工整对仗的一个短语是(  )
A.智多星 B.青面兽 C.黑旋风 D.豹子头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读书不能一味贪多,要抓住有价值的文章和著作不松手,把它读熟,读透,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这样它才会化作你生命______的基础。
②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设置的综合素质考查,______只有一分,但意义却很重大,参赛选手在复习备考时______不应掉以轻心。
③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一定要遵守我们的______,不能出尔反尔。
A.坚实 纵然/固然 允诺 B.坚固 纵然/当然 承诺
C.坚实 虽然/当然 承诺 D.坚固 虽然/固然 允诺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是施耐庵根据民间传说编写而成的,历史上本无宋江起义之事。
B.《水浒》中起义军首领,如宋江、卢俊义、林冲、李逵都是社会下层人士,都是自觉走上反抗道路的。
C.《水浒》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全过程,虽然起义军以招安为结局而失败,但仍不失为一部反映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歌颂农民起义斗争的杰出作品。
D.《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篇巨著,是作者根据自己生活体验和实际感受进行艺术加工而写成的。
二、填空题
9.填空。
①《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②杨志的绰号是   ,《水浒传》中写杨志的情节,除了本文的“押送金银担”外,还有   、   。
10.《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   部以   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是   在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因此,它的叙述方法带有明显的   的痕迹。如“话说”“且把闲话休提,只说正话”等。这部作品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从   到   直至   的全过程,热情歌颂了农民起义者的智慧、反抗精神和优秀品质。课文《智取生辰纲》中的“纲”是指   的组织,也就是“为运送大批货物而编的队”。
三、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去了。杨志口里只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金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得。
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却怎地用药?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①面面厮觑   :   
②聒   噪:   
(2)指出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
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计较:古义   今义   
(3)课文直到故事结尾才交代晁盖等人的姓名及用药的过程,这种补叙方法有什么作用?
(4)你从“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一句中可以看出吴用是怎样一个人?
(5)你最欣赏《水浒传》中哪个英雄好汉?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张贺卡
①新年到了。秦玢儿背着书包走进教室。一群女生凑在前排的位子上传阅着一张张贺卡,叽叽喳喳的喧嚣声老远就能听到。她却恍若未闻,慢慢地从她们身旁走过。一个女孩儿抬头看了看她,戏谑地一笑:“玢儿,今天又收到了几张?”
②她无奈地苦笑了一下。
③几乎每张桌子上都或多或少地摆着几张贺卡。只有她的桌面上空荡荡的。
④她并不觉得失望。这一切,她早已习以为常了。
⑤走到座位旁,玢儿机械地卸下书包塞进课桌。忽然,手触到一个硬硬的东西。她微微一怔,抽出来一看,是一个洁白的信封。
⑥她的心不由自主地猛跳起来,手指微微颤抖着,好不容易才拆开了信封——
⑦触目所及的,竟是一张贺卡。
⑧那是一张没有上款的贺卡。不算精致的图案,几句简单的祝词,最后一个潇洒的签名——那是班长的名字。
⑨周围仿佛一下子亮起来,冬日的阳光也变得格外温暖。她悄悄抬起头,透过一层蒙眬的泪雾向教室前面望去——班长正站在讲台旁和几个同学高谈阔论着什么。仿佛无意间,他的目光从她脸上飞快地拂过,那双明亮的眼睛闪闪发光。
⑩新年很快过去了。女孩们不再谈论贺卡,秦玢儿不知不觉成了她们的话题:
“她最近是怎么啦?好像换了个人似的!”
“我第一次看见她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看她那走路的姿势,比以前精神多了。”
“今天数学测验她居然得了90多分,真是不可思议!”
半年后的中考中,学习一向中等的秦玢儿考了580多分,被一所市重点高中录取了。
光阴似箭,转眼三年过去了。
当秦玢儿揣着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出现在校友会上时,她又见到了昔日的班长。她慢慢走向他,半晌,只轻轻地说了一句:“谢谢你送给我的那张贺卡。”“贺卡?”他一怔,“什么贺卡?”“你……忘了?”他恍然大悟似的打了个响指,“那是我送给王璎璎的呀!我怕被人看见,就塞进她位子里去……”
她愣住了。这天夜里,她缓缓地从书桌上的玻璃板下抽出那张珍藏已久的贺卡……他永远不会知道,在那段无奈的日子里,那张错置的贺卡,曾给一个自卑的女孩,带来多少安慰与希望。
(1)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2)围绕一张贺卡作者详写的三件事分别是什么?略写的内容是什么?
(3)第③段表明秦玢儿在班中处于什么地位?
(4)第⑤段中“机械”一词有什么含义?
(5)第⑥段中对人物的刻画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秦玢儿怎样的心情?
(6)第 、 、 、 段属于   (正面、侧面)描写,其中第   段是概括描写,第   段是具体描写。
(7)读文章结尾一段,你认为秦玢儿会怎样处置这张阴差阳错的贺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智取生辰纲
【解析】【分析】A趱(zǎn)行 B正确 C 怄(òu)气 D尴尬(gān gà)
故答案为:B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答案】C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智取生辰纲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虚——嘘 B候——侯 C正确 D燥——躁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答案】D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智取生辰纲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A项“老态龙钟”行动不灵便。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B项“不堪设想”对即将要发生的事不敢想象。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C项“归根结底”归结到根本上。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D项“不以为然”意为不认可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D。
【点评】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4.【答案】C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古今异义
【解析】【分析】古今异义词是古汉语中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C ①、②汤:指日常生活中喝的汤。
A①古义:也是。 ②今义:关键。B古义:责任;今义:关系。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古今异义词含义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5.【答案】D
【知识点】停顿与节奏;智取生辰纲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节奏,古汉语中“地方”是两个词,意思是“土地方圆”,D项的正确划分应是“今齐/地/方千里”。A、B、C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
6.【答案】C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对偶
【解析】【分析】C“花”对“黑”,“和尚”对“旋风”,词性是相对的。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词语对仗的要求是:词义必须同属一类;词性必须基本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结构必须对称,即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对。
7.【答案】C
【知识点】近义词;词语的使用(搭配);智取生辰纲
【解析】【分析】C 词语的选择应注意它的常规用法,如“基础”说“坚实”而非“坚固”,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应注意常见关联词语的搭配。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8.【答案】C
【知识点】梳理、概括故事情节;智取生辰纲
【解析】【分析】A.史籍曾载宋江等36人造反的事迹,并非无宋江起义之事。B.宋江在郓城县地主富户,县衙里做刀笔小吏,唤作押司。卢俊义更是地主老财。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武侯令公之孙。幼年中武举,做到殿帅司制使,后做提辖官。唯李逵是下层人物,农民出身,在江州也不过是在戴宗手下做一小牢子。D.《水浒》是作者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遍寻山东等地,收集民间传说,寻找写作素材, 加工整理,再创作形成,从而成功的描写了108将的各个个性分别的人物。
【点评】 此题考查名著的文学常识。
9.【答案】吴用;智取生辰纲;青面兽;杨志卖刀;北京斗武(双夺宝珠寺)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水浒》内容、人物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学过的《水浒》的文章,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点评 】《水浒》是“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10.【答案】一;农民起义;施耐庵;说书人说书;发生;发展;失败;运送大批货物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水浒》内容、人物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学过的《水浒》的文章,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点评 】《水浒》是“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11.【答案】(1)qù;互相望着发愣;guō;打扰,对不起。
(2)计策;①计算比较;②争辩,较量
(3)这是必不可少的交代,使前文设下的悬念得以释疑。这样写大大增强了小说情节的故事性和艺术感染力。
(4)知己知彼,足智多谋,考虑周到,用计巧妙。
(5)我喜欢鲁智深。理由是:他侠肝义胆,勇敢刚烈,直率坦诚。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分析概括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智取生辰纲;古今异义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和理解,①面面厮
觑:qù、互相望着发愣。
聒guō噪 噪:打扰,对不起。(2)古今异义词是古汉语中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计较:古义:计策;今义:①计算比较;②争辩,较量。
(3)这是必不可少的交代,使前文设下的悬念得以释疑。这样写大大增强了小说情节的故事性和艺术感染力。
(4)文中对吴用着墨不多,但仅凭最后那两句就可以把吴用的形象刻画出来。
(5)要说出喜欢他的理由,可从他的性格、为人等方面来说。
【分析】(1)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古今异义词含义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3)、(4)、(5)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12.【答案】(1)一张错放误收的贺卡。
(2)女孩子们传阅贺卡;秦玢儿收到贺卡;与班长谈贺卡。秦玢儿努力学习的事。
(3)不被同学看重,没有一个朋友。
(4)表现出秦玢儿对于新年到来收贺卡不抱任何希望。
(5)动作描写。激动、欣喜若狂的心情。
(6)侧面; ;
(7)略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文章线索;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动作描写
【解析】【分析】(1)如果回答为“一张贺卡”则显得不够具体。
(2)结合本文题目及全文线索去思考,文章应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理解句子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几乎每张桌子上都或多或少地摆着几张贺卡。只有她的桌面上空荡荡的。”这说明不被同学看重,没有一个朋友。
(4)与上文尤其是第④段结合起来去思考。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5)描写方法按人物描写概括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等。结合句子可知,第⑥段中对人物的刻画运用了动作描写。表现出秦玢儿激动、欣喜若狂的心情。
(6)考查对描写方法的掌握,结合句子可知,第 、 、 、 段属于侧面描写,其中第⑾段是概括描写,第 段是具体描写。
(7)语言流畅,合乎情理即可。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智取生辰纲》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划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趱(zàn)行 嗔(chēn)怒 朴(pō)刀
B.吹嘘(xū) 恁(nèn)地 兀的(dì)
C.省(shěng)得 怄(kòu)气 逞(chěng)辩
D.尴尬(gān gā) 这厮(sī) 干系(xì)
【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智取生辰纲
【解析】【分析】A趱(zǎn)行 B正确 C 怄(òu)气 D尴尬(gān gà)
故答案为:B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枷锁 怨怅 叹气吹虚 B.虞候 藤条 微名薄利
C.歇凉 崎岖 忍气吞声 D.椰瓢 焦燥 絮絮聒聒
【答案】C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智取生辰纲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虚——嘘 B候——侯 C正确 D燥——躁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下列各句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总有一天会变老,变得老态龙钟。
B.北京的地下水一旦被大量污染,其结果不堪设想,所以必须抓紧对北京城市污水的治理。
C.人类能生存和发展多久,归根结底取决于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能撑多久。
D.“宏志班”的学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却不以为然,一心扑在学习上。
【答案】D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智取生辰纲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A项“老态龙钟”行动不灵便。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B项“不堪设想”对即将要发生的事不敢想象。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C项“归根结底”归结到根本上。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D项“不以为然”意为不认可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D。
【点评】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4.下列各组中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你便剁做我七八段,其实去不得了②做的好不好,其实取决于你
B.①这干系须是俺的②搞不好,说也脱不了干系
C.①香汤沐浴 ②农夫心里如汤煮。
【答案】C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古今异义
【解析】【分析】古今异义词是古汉语中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C ①、②汤:指日常生活中喝的汤。
A①古义:也是。 ②今义:关键。B古义:责任;今义:关系。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古今异义词含义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5.选出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D.今齐/地方/千里
【答案】D
【知识点】停顿与节奏;智取生辰纲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节奏,古汉语中“地方”是两个词,意思是“土地方圆”,D项的正确划分应是“今齐/地/方千里”。A、B、C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
6.能够与“花和尚”形成工整对仗的一个短语是(  )
A.智多星 B.青面兽 C.黑旋风 D.豹子头
【答案】C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对偶
【解析】【分析】C“花”对“黑”,“和尚”对“旋风”,词性是相对的。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词语对仗的要求是:词义必须同属一类;词性必须基本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结构必须对称,即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对。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读书不能一味贪多,要抓住有价值的文章和著作不松手,把它读熟,读透,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这样它才会化作你生命______的基础。
②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设置的综合素质考查,______只有一分,但意义却很重大,参赛选手在复习备考时______不应掉以轻心。
③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一定要遵守我们的______,不能出尔反尔。
A.坚实 纵然/固然 允诺 B.坚固 纵然/当然 承诺
C.坚实 虽然/当然 承诺 D.坚固 虽然/固然 允诺
【答案】C
【知识点】近义词;词语的使用(搭配);智取生辰纲
【解析】【分析】C 词语的选择应注意它的常规用法,如“基础”说“坚实”而非“坚固”,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应注意常见关联词语的搭配。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是施耐庵根据民间传说编写而成的,历史上本无宋江起义之事。
B.《水浒》中起义军首领,如宋江、卢俊义、林冲、李逵都是社会下层人士,都是自觉走上反抗道路的。
C.《水浒》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全过程,虽然起义军以招安为结局而失败,但仍不失为一部反映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歌颂农民起义斗争的杰出作品。
D.《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篇巨著,是作者根据自己生活体验和实际感受进行艺术加工而写成的。
【答案】C
【知识点】梳理、概括故事情节;智取生辰纲
【解析】【分析】A.史籍曾载宋江等36人造反的事迹,并非无宋江起义之事。B.宋江在郓城县地主富户,县衙里做刀笔小吏,唤作押司。卢俊义更是地主老财。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武侯令公之孙。幼年中武举,做到殿帅司制使,后做提辖官。唯李逵是下层人物,农民出身,在江州也不过是在戴宗手下做一小牢子。D.《水浒》是作者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遍寻山东等地,收集民间传说,寻找写作素材, 加工整理,再创作形成,从而成功的描写了108将的各个个性分别的人物。
【点评】 此题考查名著的文学常识。
二、填空题
9.填空。
①《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②杨志的绰号是   ,《水浒传》中写杨志的情节,除了本文的“押送金银担”外,还有   、   。
【答案】吴用;智取生辰纲;青面兽;杨志卖刀;北京斗武(双夺宝珠寺)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水浒》内容、人物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学过的《水浒》的文章,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点评 】《水浒》是“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10.《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   部以   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是   在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因此,它的叙述方法带有明显的   的痕迹。如“话说”“且把闲话休提,只说正话”等。这部作品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从   到   直至   的全过程,热情歌颂了农民起义者的智慧、反抗精神和优秀品质。课文《智取生辰纲》中的“纲”是指   的组织,也就是“为运送大批货物而编的队”。
【答案】一;农民起义;施耐庵;说书人说书;发生;发展;失败;运送大批货物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水浒》内容、人物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学过的《水浒》的文章,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点评 】《水浒》是“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三、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去了。杨志口里只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金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得。
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却怎地用药?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①面面厮觑   :   
②聒   噪:   
(2)指出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
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计较:古义   今义   
(3)课文直到故事结尾才交代晁盖等人的姓名及用药的过程,这种补叙方法有什么作用?
(4)你从“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一句中可以看出吴用是怎样一个人?
(5)你最欣赏《水浒传》中哪个英雄好汉?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答案】(1)qù;互相望着发愣;guō;打扰,对不起。
(2)计策;①计算比较;②争辩,较量
(3)这是必不可少的交代,使前文设下的悬念得以释疑。这样写大大增强了小说情节的故事性和艺术感染力。
(4)知己知彼,足智多谋,考虑周到,用计巧妙。
(5)我喜欢鲁智深。理由是:他侠肝义胆,勇敢刚烈,直率坦诚。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分析概括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智取生辰纲;古今异义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和理解,①面面厮
觑:qù、互相望着发愣。
聒guō噪 噪:打扰,对不起。(2)古今异义词是古汉语中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计较:古义:计策;今义:①计算比较;②争辩,较量。
(3)这是必不可少的交代,使前文设下的悬念得以释疑。这样写大大增强了小说情节的故事性和艺术感染力。
(4)文中对吴用着墨不多,但仅凭最后那两句就可以把吴用的形象刻画出来。
(5)要说出喜欢他的理由,可从他的性格、为人等方面来说。
【分析】(1)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古今异义词含义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3)、(4)、(5)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张贺卡
①新年到了。秦玢儿背着书包走进教室。一群女生凑在前排的位子上传阅着一张张贺卡,叽叽喳喳的喧嚣声老远就能听到。她却恍若未闻,慢慢地从她们身旁走过。一个女孩儿抬头看了看她,戏谑地一笑:“玢儿,今天又收到了几张?”
②她无奈地苦笑了一下。
③几乎每张桌子上都或多或少地摆着几张贺卡。只有她的桌面上空荡荡的。
④她并不觉得失望。这一切,她早已习以为常了。
⑤走到座位旁,玢儿机械地卸下书包塞进课桌。忽然,手触到一个硬硬的东西。她微微一怔,抽出来一看,是一个洁白的信封。
⑥她的心不由自主地猛跳起来,手指微微颤抖着,好不容易才拆开了信封——
⑦触目所及的,竟是一张贺卡。
⑧那是一张没有上款的贺卡。不算精致的图案,几句简单的祝词,最后一个潇洒的签名——那是班长的名字。
⑨周围仿佛一下子亮起来,冬日的阳光也变得格外温暖。她悄悄抬起头,透过一层蒙眬的泪雾向教室前面望去——班长正站在讲台旁和几个同学高谈阔论着什么。仿佛无意间,他的目光从她脸上飞快地拂过,那双明亮的眼睛闪闪发光。
⑩新年很快过去了。女孩们不再谈论贺卡,秦玢儿不知不觉成了她们的话题:
“她最近是怎么啦?好像换了个人似的!”
“我第一次看见她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看她那走路的姿势,比以前精神多了。”
“今天数学测验她居然得了90多分,真是不可思议!”
半年后的中考中,学习一向中等的秦玢儿考了580多分,被一所市重点高中录取了。
光阴似箭,转眼三年过去了。
当秦玢儿揣着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出现在校友会上时,她又见到了昔日的班长。她慢慢走向他,半晌,只轻轻地说了一句:“谢谢你送给我的那张贺卡。”“贺卡?”他一怔,“什么贺卡?”“你……忘了?”他恍然大悟似的打了个响指,“那是我送给王璎璎的呀!我怕被人看见,就塞进她位子里去……”
她愣住了。这天夜里,她缓缓地从书桌上的玻璃板下抽出那张珍藏已久的贺卡……他永远不会知道,在那段无奈的日子里,那张错置的贺卡,曾给一个自卑的女孩,带来多少安慰与希望。
(1)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2)围绕一张贺卡作者详写的三件事分别是什么?略写的内容是什么?
(3)第③段表明秦玢儿在班中处于什么地位?
(4)第⑤段中“机械”一词有什么含义?
(5)第⑥段中对人物的刻画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秦玢儿怎样的心情?
(6)第 、 、 、 段属于   (正面、侧面)描写,其中第   段是概括描写,第   段是具体描写。
(7)读文章结尾一段,你认为秦玢儿会怎样处置这张阴差阳错的贺卡?
【答案】(1)一张错放误收的贺卡。
(2)女孩子们传阅贺卡;秦玢儿收到贺卡;与班长谈贺卡。秦玢儿努力学习的事。
(3)不被同学看重,没有一个朋友。
(4)表现出秦玢儿对于新年到来收贺卡不抱任何希望。
(5)动作描写。激动、欣喜若狂的心情。
(6)侧面; ;
(7)略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文章线索;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动作描写
【解析】【分析】(1)如果回答为“一张贺卡”则显得不够具体。
(2)结合本文题目及全文线索去思考,文章应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理解句子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几乎每张桌子上都或多或少地摆着几张贺卡。只有她的桌面上空荡荡的。”这说明不被同学看重,没有一个朋友。
(4)与上文尤其是第④段结合起来去思考。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5)描写方法按人物描写概括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等。结合句子可知,第⑥段中对人物的刻画运用了动作描写。表现出秦玢儿激动、欣喜若狂的心情。
(6)考查对描写方法的掌握,结合句子可知,第 、 、 、 段属于侧面描写,其中第⑾段是概括描写,第 段是具体描写。
(7)语言流畅,合乎情理即可。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