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 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 科学 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在方框中正确选项上涂黑,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相同的状态下,100毫升水中能溶解的食盐和白糖,( )
A.食盐比白糖多 B.白糖比食盐多 C.一样多
【答案】B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 有的物质能溶解于水,有的很难溶解于水;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 ;物质的溶解能力有强有弱。通过实验可知,相同状态下,白糖比食盐溶解能力强。所以,相同体积的水,能溶解的白糖比食盐多。
2.( )是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A.铁 B.镁 C.钙
【答案】A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营养物质的作用。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必需的物质;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之一。铁是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
3.下列各物质放入水中后,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的是( )
A.洗衣粉 B.沙子 C.食盐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洗衣粉和食盐是可溶解于水的,需要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出来。沙子不溶于水,可使用加水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过滤即为把不溶于水的物质与水分开。结晶为物质从液态或气态形成晶体(固体)。
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佳琪发现打雷闪电赶紧关闭电视
B.陈明不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
C.在雷雨天,张强在大树下躲雨
【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分析】雷电是一种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具有较大威胁。要预防雷电对我们造成伤害:1.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可以躲在棵树下避雨,容易遭到雷击。2.不能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3.不能好奇触摸开关、插座;4.绝对不可以用湿布去擦电器、开关、插座;5.修理电器时应该先切断电源。
5.一个成年人的肺泡大约有( )个
A.3亿 B.4亿 C.5亿
【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有大量的小泡泡叫肺泡,成年人肺泡约3亿个。肺泡上有血管,
进入人体的氧气能从肺泡中进入血管,跑到全身各个地方去,与食物中的养料结合。
6.为了保护消化器官,我们应当纠正的不良饮食习惯是( )
A.饭前便后要洗手
B.吃饭要不定时,暴饮暴食
C.不吃不干净、过了保持期的食物
【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爱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①饭前便后要洗手;②吃饭要定时,应细嚼慢咽;③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④不暴饮暴食;⑤饭后不宜马上做剧烈运动。
7.下列属于人工材料的是( )
A.石油 B.岩石 C.钢材
【答案】C
【知识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解析】【分析】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是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
不是直接来自于大自然,而是经过加工处理的,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如纸、铁、玻璃和塑料等,它们是人造材料。
本题中石油,岩石直接来自于大自然,是天然材料。钢材不是直接来自于大自然,是经过加工处理的,是人造材料。
8.古代的城门大多建成拱形,是为了( )
A.美观
B.增强建筑的抗弯曲能力,牢固
C.节省材料
【答案】B
【知识点】拱形
【解析】【分析】在建筑物的结构中,拱形结构能够受力均匀;拱形的承受力大,不容易发生变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桥设计成拱形,古代的城门大多建成拱形。
9.鱼肉中含有丰富的(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脂肪
【答案】A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奶类、鱼类、肉类和蛋类、豆类。
10.下列物体属于导体的是( )
A.细铁条 B.塑料 C.陶瓷
【答案】A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像铜丝,铁丝那样容易让电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塑料,陶瓷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二、判断题(对的用T,错的用F,在方框中涂黑,每小题1分,共5分)
11.手电筒不亮的原因可能是电池没电了。( )
【答案】(1)正
【知识点】电路故障检测
【解析】【分析】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灯泡,回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环路,灯泡就会亮起来。这个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有电流通过的环路就叫做电路。
手电筒灯泡不亮的原因有可能灯泡、电池、导线等出现问题,也有可能电路中的连接出现问题。
12.测量肺活量的过程中,一口气吹完可以再吹一口。(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测量肺活量的过程中,一口气吹完就结束测量,不可以再吹一口。
13.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的爱护。( )
【答案】(1)正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肝、小肠、大肠等。各种消化器官的功能如下:口腔用于嚼碎食物、搅拌食物;食道用于输送食物的管道;胃用于主要作用储存食物、消化食物;肝脏用于合成有利的物质;小肠用于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大肠用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每个消化器官缺一不可,我们要爱护消化器官。
14.三角形比正方形结构稳定,不容易变形。( )
【答案】(1)正
【知识点】框架结构
【解析】【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三角形比正方形更加稳定。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因为无论在三角形的哪一条边上用力,它总是有一条边起“推”的作用,另一.条边起“拉”作用。
15.高塔不倒塌的原因是上大下小,上轻下重。(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塔
【解析】【分析】结构的稳定性和重心高低以及结构形状有关。高塔上小下大,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上轻下重,使得高塔重心偏下。所以高塔的稳定好,不会倒塌。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6.我们通常采用 方法鉴别食物中的淀粉。
【答案】滴碘酒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淀粉遇碘酒可以变成蓝色,这是淀粉特有的一一种性质,用滴碘酒的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17.根据来源可以将食物分为 和 两类。
【答案】植物类食物;动物类食物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按来源分,我们的食物来自动物,如牛肉、鸡肉;来自植物,如黄瓜;来自微生物,如香菇、木耳。食物按来源可以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
18.观察电池的剖视图,我们发现电池有 和 之分。
【答案】正极;负极
【知识点】电池
【解析】【分析】电池的一端有凸出的铜帽为正极,而另一端是平的,为负极。
19.过滤时,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烧杯的 。
【答案】内壁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过滤是适用于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实验中的过滤器主要由漏斗和滤纸构成,过滤操作时要注意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烧杯的内壁。
20.口腔中的 可以把 变成糖。
【答案】唾液;淀粉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 唾液是一种没有颜色的口腔分泌物,也是一种消化液,消化酶可以参与消化食物的过程,唾液中具有代表性的消化酶就是唾液淀粉酶。有促进消化的作用。
21.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 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 。
【答案】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常用作灭火剂。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我们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我们吸进的气体是空气,空气中氧气的成分最多,所以我们吸进的气体是氧气。
22.为了加快方糖的溶解,可以采用方糖压碎、 、 等方法。
【答案】加热;搅拌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影响溶解快慢因素有温度,颗粒大小,是否搅拌。研碎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研碎颗粒越小,溶解越快。热水能加快溶解,搅拌能加快溶解
23.蔬菜、水果中有丰富的 ,海带、牛奶中含有丰富的 。
【答案】维生素;钙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
蛋白质:奶类、鱼类、肉类和蛋类、豆类
脂肪:猪油、牛油、羊油、鱼油、奶油;花生、大豆、芝麻
糖和淀粉:米、面、玉米和高粱
维生素:水果、蔬菜
无机盐:乳类、蛋类、豆类食品、肝、海带和紫菜。
钙、铁、锌、硒、等都是无机盐。我们的骨骼主要由钙和磷组成;血液中的红细胞含有很多铁;锌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24.电的用途非常广泛,如果不注意 ,可能会造成危害。
【答案】安全用电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分析】 现在的生活中到处都在用电,电作为一种能源被我们所利用、所普及并与人们的生活及设备的运转息息相关。所以再用电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用电。
25.往蒸发皿倒入少量浓盐水,用酒精灯加热时,要戴 做好防护。
【答案】护目镜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护目镜主要的作用是避免辐射光对眼睛造成伤害,可以吸收电视、电脑等发出的有害电磁辐射,给眼睛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其次就是护目镜是一种滤光镜,可以改变光强和光谱。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 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 科学 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在方框中正确选项上涂黑,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相同的状态下,100毫升水中能溶解的食盐和白糖,( )
A.食盐比白糖多 B.白糖比食盐多 C.一样多
2.( )是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A.铁 B.镁 C.钙
3.下列各物质放入水中后,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的是( )
A.洗衣粉 B.沙子 C.食盐
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佳琪发现打雷闪电赶紧关闭电视
B.陈明不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
C.在雷雨天,张强在大树下躲雨
5.一个成年人的肺泡大约有( )个
A.3亿 B.4亿 C.5亿
6.为了保护消化器官,我们应当纠正的不良饮食习惯是( )
A.饭前便后要洗手
B.吃饭要不定时,暴饮暴食
C.不吃不干净、过了保持期的食物
7.下列属于人工材料的是( )
A.石油 B.岩石 C.钢材
8.古代的城门大多建成拱形,是为了( )
A.美观
B.增强建筑的抗弯曲能力,牢固
C.节省材料
9.鱼肉中含有丰富的(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脂肪
10.下列物体属于导体的是( )
A.细铁条 B.塑料 C.陶瓷
二、判断题(对的用T,错的用F,在方框中涂黑,每小题1分,共5分)
11.手电筒不亮的原因可能是电池没电了。( )
12.测量肺活量的过程中,一口气吹完可以再吹一口。( )
13.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的爱护。( )
14.三角形比正方形结构稳定,不容易变形。( )
15.高塔不倒塌的原因是上大下小,上轻下重。( )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6.我们通常采用 方法鉴别食物中的淀粉。
17.根据来源可以将食物分为 和 两类。
18.观察电池的剖视图,我们发现电池有 和 之分。
19.过滤时,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烧杯的 。
20.口腔中的 可以把 变成糖。
21.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 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 。
22.为了加快方糖的溶解,可以采用方糖压碎、 、 等方法。
23.蔬菜、水果中有丰富的 ,海带、牛奶中含有丰富的 。
24.电的用途非常广泛,如果不注意 ,可能会造成危害。
25.往蒸发皿倒入少量浓盐水,用酒精灯加热时,要戴 做好防护。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 有的物质能溶解于水,有的很难溶解于水;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 ;物质的溶解能力有强有弱。通过实验可知,相同状态下,白糖比食盐溶解能力强。所以,相同体积的水,能溶解的白糖比食盐多。
2.【答案】A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营养物质的作用。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必需的物质;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之一。铁是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
3.【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洗衣粉和食盐是可溶解于水的,需要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出来。沙子不溶于水,可使用加水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过滤即为把不溶于水的物质与水分开。结晶为物质从液态或气态形成晶体(固体)。
4.【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分析】雷电是一种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具有较大威胁。要预防雷电对我们造成伤害:1.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可以躲在棵树下避雨,容易遭到雷击。2.不能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3.不能好奇触摸开关、插座;4.绝对不可以用湿布去擦电器、开关、插座;5.修理电器时应该先切断电源。
5.【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有大量的小泡泡叫肺泡,成年人肺泡约3亿个。肺泡上有血管,
进入人体的氧气能从肺泡中进入血管,跑到全身各个地方去,与食物中的养料结合。
6.【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爱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①饭前便后要洗手;②吃饭要定时,应细嚼慢咽;③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④不暴饮暴食;⑤饭后不宜马上做剧烈运动。
7.【答案】C
【知识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解析】【分析】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是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
不是直接来自于大自然,而是经过加工处理的,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如纸、铁、玻璃和塑料等,它们是人造材料。
本题中石油,岩石直接来自于大自然,是天然材料。钢材不是直接来自于大自然,是经过加工处理的,是人造材料。
8.【答案】B
【知识点】拱形
【解析】【分析】在建筑物的结构中,拱形结构能够受力均匀;拱形的承受力大,不容易发生变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桥设计成拱形,古代的城门大多建成拱形。
9.【答案】A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奶类、鱼类、肉类和蛋类、豆类。
10.【答案】A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像铜丝,铁丝那样容易让电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塑料,陶瓷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11.【答案】(1)正
【知识点】电路故障检测
【解析】【分析】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灯泡,回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环路,灯泡就会亮起来。这个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有电流通过的环路就叫做电路。
手电筒灯泡不亮的原因有可能灯泡、电池、导线等出现问题,也有可能电路中的连接出现问题。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测量肺活量的过程中,一口气吹完就结束测量,不可以再吹一口。
13.【答案】(1)正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肝、小肠、大肠等。各种消化器官的功能如下:口腔用于嚼碎食物、搅拌食物;食道用于输送食物的管道;胃用于主要作用储存食物、消化食物;肝脏用于合成有利的物质;小肠用于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大肠用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每个消化器官缺一不可,我们要爱护消化器官。
14.【答案】(1)正
【知识点】框架结构
【解析】【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三角形比正方形更加稳定。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因为无论在三角形的哪一条边上用力,它总是有一条边起“推”的作用,另一.条边起“拉”作用。
1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塔
【解析】【分析】结构的稳定性和重心高低以及结构形状有关。高塔上小下大,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上轻下重,使得高塔重心偏下。所以高塔的稳定好,不会倒塌。
16.【答案】滴碘酒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淀粉遇碘酒可以变成蓝色,这是淀粉特有的一一种性质,用滴碘酒的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17.【答案】植物类食物;动物类食物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按来源分,我们的食物来自动物,如牛肉、鸡肉;来自植物,如黄瓜;来自微生物,如香菇、木耳。食物按来源可以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
18.【答案】正极;负极
【知识点】电池
【解析】【分析】电池的一端有凸出的铜帽为正极,而另一端是平的,为负极。
19.【答案】内壁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过滤是适用于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实验中的过滤器主要由漏斗和滤纸构成,过滤操作时要注意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烧杯的内壁。
20.【答案】唾液;淀粉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 唾液是一种没有颜色的口腔分泌物,也是一种消化液,消化酶可以参与消化食物的过程,唾液中具有代表性的消化酶就是唾液淀粉酶。有促进消化的作用。
21.【答案】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常用作灭火剂。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我们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我们吸进的气体是空气,空气中氧气的成分最多,所以我们吸进的气体是氧气。
22.【答案】加热;搅拌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影响溶解快慢因素有温度,颗粒大小,是否搅拌。研碎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研碎颗粒越小,溶解越快。热水能加快溶解,搅拌能加快溶解
23.【答案】维生素;钙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
蛋白质:奶类、鱼类、肉类和蛋类、豆类
脂肪:猪油、牛油、羊油、鱼油、奶油;花生、大豆、芝麻
糖和淀粉:米、面、玉米和高粱
维生素:水果、蔬菜
无机盐:乳类、蛋类、豆类食品、肝、海带和紫菜。
钙、铁、锌、硒、等都是无机盐。我们的骨骼主要由钙和磷组成;血液中的红细胞含有很多铁;锌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24.【答案】安全用电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分析】 现在的生活中到处都在用电,电作为一种能源被我们所利用、所普及并与人们的生活及设备的运转息息相关。所以再用电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用电。
25.【答案】护目镜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护目镜主要的作用是避免辐射光对眼睛造成伤害,可以吸收电视、电脑等发出的有害电磁辐射,给眼睛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其次就是护目镜是一种滤光镜,可以改变光强和光谱。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