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月夜忆舍弟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月夜忆舍弟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6 15:0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唐肃宗乾元二年,立秋后。在远离长安的边远地区,杜甫对着月亮写下了《月夜忆舍弟》。从此,整首诗便让每一颗思乡怀人的心灵为之震颤。
新课导入
四百年后的一天南宋爱国词人刘辰翁读到这首诗说:浅浅语使人愁。
八百年后的一天 明代文学家钟惺读到这首诗说:含情往复不可言。
一千年后的一天清朝爱国诗人杨伦读到这首诗说:凄楚不堪多读。
那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又会读出什么样的滋味呢?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
作者简介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而此时,诗人远在秦州,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诗人于“白露时节的月夜” 即景抒情写下这首诗.
背景资料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月夜 忆 舍弟
杜 甫
戍鼓 断人行,边秋 一雁声。
露从 今夜白,月是 故乡明。
有弟 皆分散,无家 问死生。
寄书 长不达,况乃 未休兵。
shè
横戌(xū)
点戍(shù)
戊(wù)
中空
chánɡ,经常
诗词诵读
xínɡ
sàn
解 题
月夜:点明时间,说明是晚上写的,
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就是我的弟弟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从诗人在安史之乱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想到百姓之苦,体现出了作者的怀家愁和忧国难之情。
“忆”就是想,思念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赏析诗句。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诗意:边防驻军的鼓声禁止人行走,边塞的秋天里有孤雁在鸣叫。
边防驻军的鼓声。
指实行宵禁,禁止行人行走。
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诗意:恰逢白露时节,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意思是恰逢白露时节。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诗意:有兄弟却都分散了,已经没有了家无法探问各自的生死。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诗意:寄家书询问也不知该寄往何处,何况战乱没有停止。
到。
何况,况且。
概括每联的主要内容
首联:更断雁啼,浓重悲凉。
颔联:清露盈盈,乡情依依。
颈联:弟兄离散,天各一方。
尾联:思亲忧国,无限深情。
小结:《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1、请你选一个词来形容你读到这首诗时候的那份情绪,那份感受,你想到的是哪个词?
明确:忧伤。
悲伤。
思念。
悟读,品诗情感美
2、请你静静朗读《月夜忆舍弟》,想一想,这些字词,杜甫听到了什么?这些声音让你产生怎样的情绪?
明确:他听到了戍鼓声和一雁声。
夜深了,戍鼓敲起来,街道上静悄悄的,这时候听到一声大雁的叫声,凄凉、孤独、忧伤便油然而生。
悟读,品诗情感美
3、从”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中你读到了什么?
明确:战争频繁,战事紧张,戍鼓一敲,人们立刻消失。
一雁,是孤雁,是失群之雁。古人就说“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这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悟读,品诗情感美
4、在《月夜忆舍弟》中的这个“雁”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呢?雁的意象大约有五种,同学觉得哪个更符合本诗?为什么?
雁的意象:
(一)触发乡情、亲情,抒写游子思妇的绵绵思念;
(二)代指书信、音信;
(三)比拟自身,表现落寞孤单之苦;
(四)状写景物高远寥廓;
(五)渲染气氛,写悲壮凄凉之景;
悟读,品诗情感美
①我觉得是触发乡情、亲情,抒写游子思归的绵绵思念。因为题目就叫《月夜忆舍弟》,这是一篇怀念亲人的诗歌啊。
②也可以是比拟自身,表现落寞孤单之苦。杜甫此时很寂寞,没有弟弟在身边,觉得自己就是离群的大雁。
悟读,品诗情感美
③还可以是渲染气氛,写悲壮凄凉之景。因为诗歌是写他思念弟弟,所以要先渲染气氛,然后才能将他的思念写出来。
④状写景物高远寥廓也可以啊,人在辽阔的环境中容易感受到忧伤。
悟读,品诗情感美
秋风萧瑟、秋意凉凉,秋天、边关、戍鼓、孤雁鸣叫,这一个个意象给整首诗笼罩上浓重悲凉的气氛。
5、那夜,杜甫看到了什么?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别的?
明确:看到了露水和月亮。
“白露既降,天气转凉,思念亲人,徒增悲伤。”
过了立秋,已经到了白露节气。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凉的是天气,凉的更是诗人的心。
悟读,品诗情感美
6、为什么月是故乡明?明明是普天之下共有一轮明月,本无差别,杜甫为什么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亮?
明确:因为他爱自己的故乡,觉得故乡里的东西都是最好的。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使人觉得合乎情理,这是因为它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悟读,品诗情感美
7、你们知道杜甫为什么要到边关呢?
明确:唐肃宗乾元二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下汴州,西进洛阳。一时山东河南陷入战乱。杜甫不得不举家来到秦州,从此和弟弟们失散。
悟读,品诗情感美
8、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诗人在诗中表现了哪些情感
明确:
月是故乡明-------思乡
有弟皆分散,寄书长不达-------思亲
况乃未休兵------忧国忧民,渴望和平
悟读,品诗情感美
这首诗写诗人在秋夜中想起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由此产生了思乡怀亲之情,寄予了诗人无限的人生感慨,表达了对战争停止的期盼。
主旨归纳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未休兵 断人行
人分散 则无家 寄书不达 生死不明
望月 思念亲人,渴望和平
板书设计
1.理解性默写。
(1)杜甫《月夜忆舍弟》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与他的《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诗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随堂练习
(3)《月夜忆舍弟》感叹离乱所造成的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2.诗人从多种角度展开描写,请具体分析首联中听觉描写的作用。
首联中,从听觉角度,以“戍鼓”写战争背景,以“雁声”写亲人离散,描绘了一幅荒凉冷寂的边塞图,极力渲染悲凉气氛,为后文做铺垫。
从“断人行”“皆分散”“无家”“长不达”“未休兵”可以看出,诗人有对离乱的感慨,对家乡对亲人的牵忧、思念,对战乱早些停止的期盼。
3.当时的唐朝正经历安史之乱,战事频频,请结合具体的词句,说说这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