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第5章 质量与密度 章末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第5章 质量与密度 章末复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6 14:1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复习
教材图片 图片解读
(1)质量  冰熔化成水后,质量    ,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        而改变。将泥团捏成小动物,质量    ,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      而改变
(续表)
教材图片 图片解读
(2)托盘天平  托盘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使用时要注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    ,不能用    直接拿取,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    直接放到天平托盘中;移动位置后,要重新调节平衡螺母;在称量过程中    (后两空均选填“能”或“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3)量筒和量杯  量筒和量杯都是测量液体   的仪器,其中     的刻度不均匀;读数时视线要与凹面的    或凸面的    在同一水平线上。    (选填“A”“B”或“C”)的读数方法是正确的;图中水的体积为    cm3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对错误的说法分析指正。
(  )1.100 g泡沫的质量比100 g铁块的质量小。
分析指正:  。
(  )2.宇航员把一个物体从地球带到太空,物体的质量会变小。
分析指正:  。
(  )3.移动托盘天平的位置后,需重新调节平衡后才可测量。
分析指正:  。
(  )4.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加上5 g砝码指针右偏,取下5 g砝码指针左偏,此时应取下5 g砝码,再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分析指正:  。
(  )5.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若游码没移到称量标尺的“0”刻度线上,一定不能测量出物体的质量。
分析指正:  。
(  )6.称液体质量时可以直接用量筒盛液体放在天平上称量。
分析指正:  。
(  )7.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可知,同种物质(相同状态)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分析指正:  。
(  )8.水结冰后,体积变大,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分析指正:  。
(  )9.物质的种类不同,其密度一定不同。
分析指正:  。
(  )10.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密度也有可能改变。
分析指正:  。
(  )11.平常所说的“铁比棉花重”,指的是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
分析指正:  。
(  )12.测量不规则固体的密度时,应先测质量再测体积,可以减小物体由于沾水而造成的误差。
分析指正:  。
                  
考点●1 质量及其测量
1.[2020·鄂州] 一艘船将一箱质量为100 kg的科研器材从赤道运送到南极,在运送的过程中物体没有损失。则物体的质量将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2.[2020·宿迁改编] 小明想知道橡皮的质量,进行了如图下实验。
(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面上,移动游码至称量标尺的        处,若此时指针偏向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橡皮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橡皮的质量为    g。
3.[2020·安徽] 实验室用的托盘天平,砝码盒中常配备的砝码规格有:100 g、50 g、20 g、10 g、5 g。现要测量一物体的质量(约为70 g)。
(1)调节横梁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侧的垫圈,指针就开始摆动。稳定后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调节过程为  。
(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由大到小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当放入5 g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如图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考点●2 密度的计算及应用
4.[2020·黔东南州] 如图 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B.当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C.甲和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D.体积为5 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 g
5.[2020·日照] 小明想测出家中消毒用的酒精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空瓶子的质量为30 g,然后将瓶内倒满酒精,测出瓶子与酒精的总质量为115 g,接着将部分酒精倒入量筒中,测出瓶子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33 g,读出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100 mL。他在实验时的操作、所测的数据及读数都是正确的,忽略测量误差对数据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下列推算正确的是 (  )
A.瓶内全部酒精的质量为82 g B.瓶子的容积为105.7 mL
C.酒精的密度为0.82 g/cm3 D.酒精的密度为0.85 g/cm3
6.[2020·宜昌] 一般来说物质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当物体发生“热胀”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体积变小 B.物体密度变小
C.物体质量变大 D.物体没有任何变化
7.[2020·呼伦贝尔] 室内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
8.[2020·鸡西] 小明记录了一定质量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0~4 ℃,水温升高时,水的体积    (选填“变大”或“变小”)。当水温在4 ℃时,水的密度    (选填“最大”或“最小”);灌装的饮料(可看作水)在此温度下存放是最    (选填“安全”或“不安全”)的。
9.[2020·毕节]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    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一个瓶子能装下2 kg水,若用它来装酒精(ρ酒精=0.8×103 kg/m3),最多能装    kg;若要装下2 kg酒精,需要一个容积至少为    L的瓶子。
10.[2019·衡阳] 2019年5月1日,位于衡阳市境内衡山县花果山玻璃桥正式对外开放,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假日休闲好去处。如图所示,桥面由若干块透明玻璃铺设而成,造型简洁美观。设桥面上每块玻璃长4.5 m、宽3 m、厚2 cm,质量为675 kg,求这种玻璃的密度。
11.[2019·呼伦贝尔] 某同学用天平、玻璃瓶和水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测得空玻璃瓶的质量为25.4 g,瓶中装满水后总质量为47.4 g,将瓶中的水全部倒出并装满待测液体后总质量为51.8 g。求:(ρ水=1.0×103 kg/m3)
(1)玻璃瓶的容积。
(2)待测液体的密度。
考点●3 密度的测量
12.[2020·北京] 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如图下: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甲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g。
(2)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图乙所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74 g。
(4)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    g/cm3。
13.[2020·聊城] 小明在实验室测量一块不规则石块的密度。
(1)小明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处,如图甲所示,其做法错误之处是没有把    放到正确位置。
(2)小明纠正上述错误后,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横梁重新平衡。
(3)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平衡,则石块的质量为    g。在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该石块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图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    cm3,此石块的密度是    kg/m3。
14.[2020·重庆] 小张发现外婆家的盐蛋咸度适中恰到好处,猜想可能和盐水的密度有关,于是他和小华共同测量外婆家用来腌制盐蛋的盐水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的    刻度线处,观察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调节天平平衡后,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①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0,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图乙所示,则m0=   g。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为55 g;然后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图丙所示),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底部    ,读出盐水的体积V=    mL。
③算出盐水的密度ρ=     g/cm3。
(3)小华指出:以上测量过程中,烧杯中会残留部分盐水导致测得的盐水密度偏大,于是他与小张利用电子秤再次测量该盐水的密度。
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①取密度为8 g/cm3的合金块,用电子秤测得其质量为80 g(如图甲所示);②将合金块放入溢水杯中后向溢水杯中注满盐水,测得杯、盐水、合金块的总质量为100 g(如图图乙所示);③取出合金块向溢水杯中补满盐水,测得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31 g(如图图丙所示)。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g/cm3。若测量后才发现此电子秤的每次测量值均比真实值大1 g左右,则以上步骤测得的盐水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答案
知识梳理
①多少 ②m ③属性 ④形状 ⑤状态 
⑥所处空间位置 ⑦千克 ⑧kg ⑨t、g、mg ⑩103
103 103 托盘天平 水平 “0”刻度线
平衡螺母 中央 左 右 从大到小
砝码质量 称量标尺上的示数值 左
镊子 手 底部 顶部 1 106
质量 体积 ρ= kg/m3 g/cm3 1×103 ρ= 天平 ρ=
ρ=   ρV
图说教材
(1)不变 状态改变 不变 形状改变
(2)最大测量值 镊子 手 不能 不能
(3)体积 量杯 底部 顶部 B 59
易错辨析
1.×,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泡沫和铁块的质量都是100 g,说明两者所含物质的多少相同
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要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其质量就不变,与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状态、形状无关
3.√
4.×,只能在测量前调节平衡螺母,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出现这种情况,应该用镊子取下5 g砝码,再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5.×,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需移到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若没有,也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只是读数时要减去最开始游码对应的示数值
6.×,称液体质量时一般用烧杯,因为量筒较高,容易倾倒,损坏量筒
7.×,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
8.×,水结冰后,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故质量不变,由于结冰后体积变大,故密度变小
9.×,物质的种类不同,其密度一般不同,但也有特殊情况,如图酒精和煤油的密度相同
10.√
11.×,平常所说的“铁比棉花重”,指的是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12.√
中考链接
1.C  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随空间位置、状态、环境温度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C正确。
2.(1)零刻度线 右
(2)11.2
(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面上,移动游码至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此时指针偏向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应将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调节。(2)橡皮的质量:m=10 g+1.2 g=11.2 g。
3.(1)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上
(2)用镊子取下5 g的砝码,向右缓慢移动游码
(1)调节横梁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侧的垫圈,指针就开始摆动。稳定后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右侧,游码未归零,故接下来的调节过程为: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上。
(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由大到小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当放入5 g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故接下来的操作是用镊子取下5 g的砝码,向右缓慢移动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由图像可知,当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时(如图质量都为2 g),乙物质的体积较小,故B错误;
当甲物质的质量m甲=2 g时,V甲=4 cm3,ρ甲===0.5 g/cm3;当乙物质的质量m乙=4 g时,V乙=2 cm3,ρ乙===2 g/cm3,所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4,故C错误;体积为V乙'=5 cm3的乙物质的质量:m乙'=ρ乙V乙'=2 g/cm3×5 cm3=10 g,故D正确。
5.C  瓶内全部酒精的质量:m酒精=115 g-30 g=85 g,故A错误;
量筒内酒精的质量:m=115 g-33 g=82 g,
量筒内酒精的体积:V=100 mL=100 cm3,
酒精的密度:ρ===0.82 g/cm3,故C正确、D错误;
瓶内全部酒精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V容=V酒精=≈103.7 cm3,故B错误。
6.B  当物体发生“热胀”时,物体的体积变大,故A错误;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当物体发生“热胀”时,物体的质量不变,故C错误;物体的体积变大,物体的质量不变,由ρ=知,物体的密度变小,故B正确;由以上分析知,物体的体积、密度发生变化,故D错误。
7.D 
8.变小 最大 安全
9.体积 1.6 2.5
10.玻璃的体积:
V=4.5 m×3 m×0.02 m=0.27 m3,
这种玻璃的密度:
ρ===2.5×103 kg/m3。
11.(1)玻璃瓶的容积等于瓶中装满水时水的体积,
则玻璃瓶的容积:
V=V水====22 cm3。
(2)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1.2 g/cm3。
12.(1)122 (2)60 (3)0.8
13.(1)游码 
(2)右
(3)38.4 15 2.56×103
14.(1)零 右 (2)32 相平 20 1.15
(3)1.1 偏大
(1)将天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天平调平时,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的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①小石块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左边所对应的示数之和,称量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示数为2.0 g,小石块的质量:m0=20 g+10 g+2.0 g=32.0 g;②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中液体的凹面底部相平读数才准确,此时读出的体积为V=20 mL;③实验中测出盐水的质量:m=m1-m0=55.0 g-32.0 g=23.0 g;测得的盐水的密度:ρ===1.15 g/cm3。(3)由①可知,合金块的体积:V合金===10 cm3;由①②可知,溢水杯中盐水的质量为100.0 g-80.0 g=20.0 g,结合③可知,向溢水杯补充的盐水的体积等于合金块的体积,补充的盐水的体积V盐=V合金=10 cm3;补充的盐水的质量:m盐=31.0 g-20.0 g=11.0 g;盐水的密度:ρ盐===1.1 g/cm3;若电子秤每次的测量值都比真实值大1 g左右,若正好增重1 g,则m合金1=79 g,V加=V合金1===9.875 cm3,溢水杯中盐水的质量为99 g-79 g=20 g,加入的盐水质量:m加=30 g-20 g=10 g,盐水的实际密度:ρ实==≈1.01 g/cm3<1.1 g/cm3,故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