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专题训练 光学成像(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专题训练 光学成像(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6 14:2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训练
[光学成像]
类型一 三种成像
  方法诠释:三种成像的比较
光学原理 成像 实例 像的性质
光的直 线传播 小孔 成像  针孔相机、阳光下密林中地上的圆形光斑 倒立的实像
光的 反射 平面镜 成像  水中倒影、穿衣镜中的像 正立、等大的虚像
光的 折射 折射现象  水中变弯的筷子、海市蜃楼  位置变高的虚像
凸透镜 照相机 倒立、缩小的实像
幻灯机(投影仪) 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 正立、放大的虚像
1.[2020·滨州]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
2.“影”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图所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3.如图所示的光学实验中,其成像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
类型二 实像和虚像
  方法诠释:实像和虚像的异同
分类 实像 虚像
示例 小孔成像,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所成的像 折射成像,平面镜、凸面镜、放大镜所成的像
不同点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光屏承接,且实像都是倒立的 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且虚像都是正立的
相同点 都能被眼睛看到,都能被照相机拍摄到
4.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实像能用眼睛观察到,虚像不能用眼睛观察到
B.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是实际存在的
C.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D.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5.周末阳光明媚,小红和妈妈来湖边散步,看到湖中柳影摇曳,鱼儿戏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看到的柳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看到的柳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看到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看到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6.[2020·武汉] 全国多地在欢迎援鄂抗疫英雄凯旋时举行了“飞机过水门”的最高礼仪。如图所示是摄影师拍摄的照片,他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照相机的底片上,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
C.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D.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
7.[2020·泰州] 如图所示是学校测温棚里的红外线测温仪,它既能测温,也能摄像,其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正常工作时所成像的性质是 (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8.[2020·湘潭]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刷脸”时代。“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脸是光源
B.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平面镜相同
D.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
9.[2020·黔西南州改编] 有“天空之镜”美誉的茶卡盐湖,平静的白色湖面上倒映着湛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以及观赏的游客,清晰而又美丽,如图 所示。关于图中景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倒影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B.人身后的黑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倒影与黑影都一定与人等大
D.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10.如图甲所示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小明眼睛所成的像;图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课本上“物理”两字所成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图甲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图乙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远视镜
D.图乙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11.[2020·雅安]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测出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B.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C.若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块近视镜片,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的原理
12.小明从车内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    (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能看见小明;小明在后视镜里看到驾驶员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
13.无人机利用携带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反射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    (选填“倒立”或“正立”)、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应    ,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14.如图所示是小兰制作的针孔照相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半透明膜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2)若易拉罐底部的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膜上看到的像是    (填字母)。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烛焰的正立像 D.烛焰的倒立像
(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将小孔靠近半透明膜,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晴天的正午,小兰走在公园的树林中,她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些光斑是     (选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    (选填“像”或“影子”)。
答案
1.A  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凿壁偷光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符合题意;杯弓蛇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发生偏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长虹饮涧,属于光的色散现象,不符合题意。
2.C
3.C
4.C
5.D  我们看到湖中的鱼儿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湖中的柳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正确。
6.A
7.B  测量仪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当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8.B 
9.B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人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故A错误;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阳光照到人的身上,不能继续向前传播,在人的身后形成一片比较暗的区域,这就是人的影子,故B正确;人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倒影与人的大小相等;人身后的影子与人的大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C错误;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D错误。
10.D
11.D  由图可知,透镜的焦距为40.0 cm-30.0 cm=10.0 cm,实验探究中,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符合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故A、B错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放置近视镜片后,像会聚在光屏的后方,像距增大,光屏要远离凸透镜,即要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故C错误;根据光路的可逆性,若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仍能成像,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故D正确。
12.一定 虚
13.倒立 减小
14.(1)实像 (2)D
(3)变小 (4)太阳 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