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3.2 声音的特性 2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3.2 声音的特性 2课时(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6 14:2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1课时 声音的特性]
一、选择题
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2.如图所示,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音叉,用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听音叉发声的同时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可探究(  )
A.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音色与振幅的关系  D.响度与频率的关系
3.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的是音调的是 (  )
A.“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
B.“你的声音很高,我听得很清楚。”
C.“请勿高声喧哗。”
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4.如图所示,老师用同样大小的力吹一根用塑料吸管制成的响笛,并将它不断剪短。这是研究声音的 (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5.[2019·东营] 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6.如图所示,下列对蜜蜂和老牛的对话描述正确的是 (  )
A.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
B.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低,牛的叫声响度小
C.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高
D.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牛的叫声音调低
7.[2019·广州] 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图下表所示。甲、乙相比 (  )
声音 声音强弱的 等级/dB 频率/Hz
甲 70 1100
乙 110 700
A.乙音调较高
B.甲响度较大
C.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
D.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
8.[2020·成都改编] 如图所示是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的情景,该情景能说明 (  )
A.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B.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无关
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无人机的喇叭改变了声音的音色
9.[2020·广州] 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的振动频率为512 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  )
A.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B.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
二、填空题
10.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1.如图所示,在二胡表演时,表演者在用弓拉动琴弦的同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同时用力拨动琴弦可以提高声音的    。(均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12.[2020·咸宁改编] 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能欣赏到,是因为声音能在    中传播。口技艺人往往通过重拍醒木结束表演,醒木拍得越重,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大。
13.如图所示,A、B、C是用同一台示波器记录的三个不同音叉振动发声时的波形图。
(1)B、C声音的    相同,而    不同。(均选填“音调”或“响度”)
(2)A、B声音的    相同,而    不同。(均选填“音调”或“响度”)
三、实验探究题
14.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是否有关,用如图所示的四支相同的试管装不同深度的水。
(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则发出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只填对应序号)。这个过程中的发声体是    (选填“空气”“水”或“试管”)。由此类推可得出结论:向热水瓶中灌的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2)用棒敲击试管,则发出的声音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只填对应序号)。这个过程中的发声体是          。由此猜想:医生用手叩击患者腹部时,听其发声判断病人腹部是否有积水,其依据是声音的    。
15.吉他是同学们非常喜爱的乐器,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丹丹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她决定对此进行研究。和同学们讨论过后,她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她们找到了如图下表所示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她们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随着实验的进行,丹丹又觉得琴弦发声音调的高低还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第三章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2课时 噪声及其防治]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笛子发出的声音不会成为噪声
B.歌声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不会成为噪声
C.从环保角度看,一切妨碍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D.从环保角度看,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2.在繁华的闹市区设置噪声监测装置,这是测定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3.跳广场舞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使“跳舞的人”和“住宅楼里休息的居民”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列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
A.跳舞的人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B.住宅楼里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禁止广场舞活动
4.[2020·郴州] 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关闭房间的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5.[2019·日照] 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安装玻璃隔音板,能降噪20 dB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B.分贝(dB)是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控制噪声的
D.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方面控制噪声的
二、填空题
6.如图所示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乐音的波形,图    
是噪声的波形。
7.小林在客厅里听着流行音乐高兴地跳舞,而在书房里做作业的哥哥却关闭了房门。这是因为流行音乐对小林来说是    ,但是对哥哥来说却是    。哥哥关闭房门是在       减弱这种声音的。
8.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需要消除和减弱噪声对我们的危害,下列措施中,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控制的是     ,属于从噪声的传播环节控制的是     。(均填序号)
(1)学校、医院和图书馆附近不设农贸市场和产生噪声严重的工厂
(2)一些娱乐场所的舞厅、练歌房安装隔音板
(3)在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4)大、中城市的主要道路和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和商贩叫卖
(5)在学校及住宅小区的周围植树造林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为了打击恐怖分子,我国特警部队进行了多次反恐演习。演习中使用了一种反恐利器——噪声武器,这种武器是科学家利用噪声制成的,它主要是发出一种定向的噪声波,用来在短时间内麻痹敌人的听觉和中枢神经,甚至可以使敌人在数秒钟内处于昏迷状态。噪声武器用来对付敌人和制服恐怖分子具有特殊的效果。
(1)噪声武器是利用什么来制敌的
(2)噪声是否可以加以利用 由此你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B  “轻声”和“大声”都是指声音大小、强弱,也就是声音的响度。
2.B  本题考查利用转换法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大,物体的振幅影响声音的响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所以此实验可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D
4.B  吹吸管时发出的声音是靠吸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不断地剪短吸管,其内空气柱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探究的是音调和吸管长短的关系。
5.C  在声音的三要素中,音调和响度都可以模仿到相同的程度,只有音色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声纹锁在门禁系统中主要依靠辨别声音的音色来辨别声音,故A、B错误,C正确。而频率是用来描述音调的,所以D也错误。
6.A
7.D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甲的响度小于乙的响度,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即甲的音调高于乙的音调,故A、B错误;响度越大,其振幅越大,故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小,故C错误;甲的频率高于乙的频率,说明乙声音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故D正确。
8.C  无人机“喊话”时周围的人都可以听到,说明声音并不是只向一个方向传播,故A说法错误;无人机“喊话”过程中向人飞行,离人的距离越近时,人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大,说明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有关,故B说法错误;无人机喊话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行人,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C说法正确;无人机的喇叭增大了声音的响度,故D说法错误。
9.C
10.响度 音调
11.音调 响度  当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时,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用不同的力拨动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弦的振动幅度,即改变声音的响度,因此用力拨动琴弦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
12.音色 空气 响度
13.(1)响度 音调 (2)音调 响度
14.(1)ABCD 空气 高
(2)DCBA 试管和管内的水 音调
(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声音是由试管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空气柱长度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BCD;往热水瓶里灌水的过程中,热水瓶内的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用棒敲击试管,声音是由试管和管内的水振动发出的,水越多,质量大,物体越难振动,音调越低,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DCBA。同样道理,医生可根据叩击患者腹部的音调判断其腹部是否有积水。
15.(1)A B C A D F
(2)80 1.02
(3)使用同一根琴弦进行演奏,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然后比较发声音调的高低
本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在琴弦的横截面积、长短、材料、松紧程度共同影响声音音调的情况下,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问题,即保证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只改变某一条件,比较引起的实验效果如图何变化。如图探究材料对音调的影响时,要在保证长度、横截面积和琴弦松紧程度相同的前提下,比较实验结果。
答案
1.C 2.B 
3.A  跳舞的人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影响别人;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让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虽然可以减弱噪声,但不适用于实际情况;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噪声,不能减弱噪声;广场舞是一种健身活动,禁止跳广场舞,也是不现实的。
4.A  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关闭房间的门窗——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5.B  隔音板不能降低噪声的音调,故A错误;声音的强弱等级以分贝为单位来划分,故B正确;利用隔音板能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也不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D错误。
6.甲、乙、丙 丁 
7.乐音 噪声 传播过程中
8.(1)(3)(4) (2)(5)
9.(1)噪声武器是利用噪声来制成的,它主要是发出一种定向的噪声波,用来在短时间内麻痹敌人的听觉和中枢神经,甚至可以使敌人在数秒钟内处于昏迷状态。
(2)噪声可以加以利用,如图题中利用噪声制成噪声武器。受到的启示是:事物总具有两面性,只要开动脑筋,就可以变害为利(只要合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