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检测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度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检测卷(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6 14:3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检测卷
考试范围:透镜及其应用;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B.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超声波实现遥控的
C.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D.投影仪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2.关于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像是实际光线相交形成,光屏能接受到
B.虚像是实际光线相交形成,但光屏接受不到
C.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实像
D.实像、虚像都能用眼睛观察到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三种色光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
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D.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
5.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是10cm,当光屏距凸透镜16cm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光屏不动,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了2cm,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不动,像变小
B.蜡烛靠近凸透镜,像变小
C.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大
D.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小
6.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7.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8.如图是学校测温棚里的红外线测温仪,它既能测温,也能摄像,其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正常工作时所成像的性质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9.如图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显做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10.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甲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图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甲透镜的光路图,图中哪幅图可能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乙透镜的光路图( )
A. B.
C. D.
11.当光具座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B.光屏上像的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C.仅将凸透镜移至6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像
D.仅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光屏上模糊成像类似远视眼
12.在用一凸透镜研究其成像的规律时,某同学得到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次序 1 2 3 4 5
物距u/cm 50 40 30 25 20
像距v/cm 22 24 30 38 60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
B.当u=25cm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当v=24cm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照相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2cm处向距凸透镜32cm处滑动,像会逐渐变小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3.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__镜,对太阳光有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14.照相机镜头相当于_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作用.
15.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______,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在下面的甲、乙示意图中,属远视眼的是______,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______(选填“丙”或“丁”)。
16.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像(填虚或实).
17.将矿泉水瓶遗弃野外易引起山火,是因为瓶中的水相当于______,可会聚太阳光引燃干草或枯枝。隔着薄膜上的水滴看很近的字,会看到通过水滴形成的______的虚像(具体描述像的性质);如果想让看到的字再变大点,应让水滴______ (选填“靠近字、远离字”或“面积增大”)。
18.如图是张老师利用手机直播网课的情景。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当手机取景框内只看到电子白板时,为了让同学们同时看到两边黑板上板书的文字,手机应该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黑板,黑板上文字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19.如图,用铁丝围成一个内径约4mm的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用这个水膜透镜贴近课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为____(实像/虚像);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楼房倒立缩小了,这种成像情况与_______(照相机/幻灯机)成像原理相同;轻轻甩去一些水(保持水膜完好),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成正立缩小的像,此时水膜透镜相当于_______(凸透镜/凹透镜)
20.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像机)若再将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将光屏_____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
21.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眼睛的示意图,远视眼是______图,远视眼矫正是______图。
三、作图题
22.在图中的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请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23.请画出下列透镜的光路图______
四、综合题
24.阅读短文,问答问题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
小红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着以下这段内容:最近我十分苦恼,因为我家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墙就好像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墙的反光也使我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我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1)光照射到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_____(选填“镜面”“漫”)反射,物体经过玻璃幕墙反射所成的像是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文中有一处出现科学性错误,请把错误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
(3)从上文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_____。
(4)凹形玻璃幕墙会导致对面的建筑物局部温度升高,对光线的作用与_____(选填“太阳灶”或“汽车后视镜”)原理相同;放大镜也能聚光,两者的原理是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放大镜是利用光的_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原理。
(5)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
五、实验题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
(1)如图甲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若将甲中蜡烛向左移动5cm,蜡烛的像相对于蜡烛将___________(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保持不动”)。移动后为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的光学原理。
(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3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___________(选填“1”、“2”或“3”)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3)在图甲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_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D
6.A
7.C
8.B
9.C
10.A
11.C
12.B
13. 凸透 会聚
14. 凸 会聚
15. 凸透镜 乙 丙
16. 凸 虚
17. 凸透镜 正立的放大 远离字
18. 凸透镜 远离 缩小
19. 虚像 照相机 凹透镜
20. 投影仪 靠近
21. 丁 乙
22.
23.
24. 镜面 虚 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 房间就被强烈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 太阳灶 不同 折射 尽量减少用玻璃幕墙
25. 向右运动 照相机 2 近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