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我看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6 我看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6 14:0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集体备课教案纸
课 题 《《5.我看》 主备人 执教者
课 型 诗歌 课 时 一课时 时 间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学习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知识与技能 理解诗歌主要内容。2.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主要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2.分析诗歌意象,感受诗歌的美。3.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品味陌生化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主要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2.分析诗歌意象,感受诗歌的美。
难点 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品味陌生化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法与学法 合作探究 美读赏析
教学准备 ppt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一)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活跃于 20世纪40年代后期国民党统治区的诗坛。九叶诗派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1981年7月出版了一本9位诗人的合集《九叶集》,“九叶诗派”得名。穆旦就是九叶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赞美》《诗八首》。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我看》去欣赏云南小城蒙自的美景以及作者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悟。
目标引领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主要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2.分析诗歌意象,感受诗歌的美。3.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品味陌生化语言的表达效果。
检查预习 检查预习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枉然:白白地。飘逸:漂浮,飘散。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坦荡 :宽广平坦;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畅。
过渡:《我看》这首诗是穆旦在昆明西南联大的大学时代所写。其中充沛的激情、博大的胸怀,是他青春时代的色彩。20岁,是人生的春天。
春天的傍晚,在瑰丽大自然面前,诗人激情澎湃。
前两节是“我所看”,后面三节是“我所思”。
看什么?大自然的美。
思什么?人生的意义。(二)二读《我看》,描绘诗歌的画面美,1,题目为《我看》,那诗人“看”到了什么?请将你脑海涌现出的画面描绘出来。(三)三读《我看》,品悟诗歌的情感美2,诗歌主要借助于哪些意象来抒发感情?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意象:春风、青草、春水、飞鸟、天空、流云、大地春天夕阳中的种种意象,春天自然的美丽与涌动的生命激情深深吸引了诗人,所以有了诗人“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的生命感叹。过渡:伤春悲秋是文人创作的传统,穆旦也不例外,他在欣赏完瑰丽的大自然后,在春风晚霞中想到了些什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1)欢乐和忧伤都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欣然地接受生命所赋予的一切。(2)远古哲人的咏赞叹息,感叹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3)飞奔的生命,激发出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的愿望。师小结,明确文章的主旨本文主旨:诗人描写大自然中春风春草、飞鸟流云等意象,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敬畏,要与大自然融合一体的情感。本诗在写实中语言也有许多新意,你发现了吗?------陌生化的语言表达效果(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句写出自己的赏析)1、如写春风“揉过”“丰润的青草”,好像人的轻轻揉动而使青草“丰润”起来,“揉”字造成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2、“我看流云慢慢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大跨度的隐喻似乎缺乏必要的情感逻辑,殊不知,这几乎就是对云南红土高原春之风景的真实写照----天边的夕阳、地上的红土,好像让流云染上了像小姑娘害羞一般的“红晕”;“凝望”着的大地,又好像是为夕阳与流云的美所“沉醉”,静静地依偎在天空的怀抱中。在诗人笔下,流云与大地好像一对痴情的恋人,互相应和又深情款款。 韵律美源于押韵韵律美源于“我看”的反复使用(照应题目,丰富春日夕阳图的内容,增强节奏感)1.运用描绘画面之法,描绘了春风抚绿草,飞鸟入晴空,红霞染大地三幅画面,构成一幅傍晚时分柔美恬静、充满生机的壮美春景图。画面描绘:春风吹拂着如波浪一般起伏的青草,遥远的湖水也似乎荡起了“绿潮”,飞鸟在天空展翅逐渐滑翔至远空深处,夕阳染红的流云映照着绿色的大地——这是一幅多么美的春日夕阳图。抓关键句:“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的生命,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敬畏自然、生命品读最后一节---生命的常态,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自由自在、愉快地生活。3、又如“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说季节把花朵“燃起”又“吹熄”,虽然看似不合事理,但却让读者形象地感受到花朵的自然荣枯,感受到生命的不断变化,语言的陌生化增强了表意的丰富性,增加了诗意。
布置作业 背诵诗歌,仿写诗歌。
板书设计: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