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记秦的暴政主要表现;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知道巨鹿之战和楚汉之争。
2、通过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让学生知道要一分为二的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
3、通过秦的灭亡和刘邦的胜利,让学生能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是历史的真正主宰;陈胜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为后来农民反抗残暴统治树立了榜样。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陈胜、吴广起义
难点:陈胜、吴广起义
三、教法学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导入
秦朝建立后,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认为他开创的帝业可以传之万世。然而,秦始皇死后仅三年,秦朝就灭亡了。为什么当年这个横扫六国、气吞万里的秦朝在短短十几年里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共同学习本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新课教授
秦的暴政(2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本50—51页内容,找一找秦的暴政有哪些?)
通过PPT结合学生所归纳,逐一引导总结。
材料一: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到一起要占去农民获物的三分之二。
——选自中国历史七上《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赋税沉重
徭役兵役繁重
材料二:秦朝的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戮(先刑辱、后斩首)腰斩、剖腹、车裂、活埋等。 ——《部编版七上教科书》
连坐:一人有罪,全家、邻里或有关之人同受刑罚。
族诛:一人有罪,灭绝其宗族。有时还会牵涉到母族、妻族。
法律严苛
材料三: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 ——《部编版七上教科书相关史事》
(4)焚书坑儒
材料四:秦二世在埋葬秦始皇时下令将大量宫女殉葬,把墓室的所有工匠闷死在墓里,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文武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并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使人民处于无法生活的境地。 ——《部编版七上教科书》
(5)秦二世更加残酷
2、陈胜、吴广起义
(1)观看5分钟视频思考,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个原因,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直接原因—遇雨误期
起义还是会爆发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起义过程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攻占陈县—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起义—起义失败
历史意义(2分钟,通过前面的学习同桌二人讨论)
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具有首创精神,鼓舞后世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后来的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近代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秋收起义等的出现都有借鉴作用)
沉重打击了秦王朝。
3、项羽、刘邦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停止,项羽、刘邦等起义军接过了他们手中反秦的大旗。
项羽: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以少胜多,击败秦军主力,秦朝再也无力挽回败局。(破釜沉舟)
刘邦:抓住时机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思考:强盛一时的秦朝为什么短短十几年就灭亡了?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钟,学生自主思考)
灭亡原因:秦的暴政: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焚书坑儒”;秦二世更加残暴。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才是历史的主宰者。
楚汉之争
秦朝终于被推翻了,老百姓可以过上好日子了么?
没有,各地起义军开始争夺皇帝宝座。(战争性质从农民起义变成了封建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斗争)。阅读52页,找一找这时争夺双方是谁?目的是什么?结果又怎样了?
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楚汉之争(BC206—BC202),争夺帝位。
鸿沟—楚河汉界
刘邦胜利,建立西汉。
根据材料思考刘邦能够获胜的原因?
项羽:刚愎自用,失民心
刘邦:善用人才,得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
5、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