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5.1相交线(第1课时) 年级学科 数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究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的过程;2、了解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3、知道“对顶角相等”并会运用它进行简单的说理。 2、过程与方法 1、猜测,进一步体会学会推理的必要性,发展学生初步推理能力; 2、通过揭示一些概念和性质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体验数学活动的趣味性,以感受推理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2、开展探究性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乐于探索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关键 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讲授法
运用的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多媒体电子白板软件:PPT幻灯片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需要掌握两个基本概念“领补角”和“对顶角”,以及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教师通过自学——汇报——检测——巩固为教学主线,让学生感受探索发现的过程,实践——总结——实践的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在学生头脑中构建起基础模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激发好奇 观察剪刀剪纸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出示一张纸和一把剪刀,表演剪纸过程,提出问题:剪纸时,用力握紧把手,两个把手之间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开的口又怎么变化?二、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AOC与∠AOD有一条公共边OA,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AOC与∠BOD有公共的顶点O,而且∠AOC的两边分别是∠BOD两边的反向延长线.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结论:相邻关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三、初步应用例题:如图,直线a,b相交,∠1 = 40 ,求∠2,∠3,∠4的度数.分析:两条相交直线,与∠1构成邻补角的有两个∠2和∠4,构成对顶角的则是∠3,因此由∠1 = 40 ,不难求出∠2,∠3,∠4各自的度数.练习:已知,如图,∠AOC = 35 ,∠COF = 80 ,求:∠AOD和∠DOF的度数.分析:∠AOD与∠AOC互为邻补角,∠DOF与∠COF互为邻补角,因此,根据邻补角的定义不难求出∠AOD与∠DOF的度数.四、小结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五、作业布置 从剪刀引入相交线,从相交线引导学生发现对顶角并探究其关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探索,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让学生量角,作图画角,直观感知对顶角的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探究中获得知识,教师辅助学习。通过例题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进一步用练习题的设置来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加强学生的理解。 对所学进行小结,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5.1.1 相交线邻补角的定义: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邻补角的特征:1.两个角相邻;2.两个角互为补角(两个角和为180° ) 对顶角的定义: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两边分别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对顶角的特征:1.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2.对顶角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