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本节教学内容通过与学生一起剖析探究活动的案例,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过程,通过亲自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探究性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节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方法。
【知识与能力目标】
准确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2.认同科学探究需要与人交流、合作,并且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养成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等。
【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许多有关生物的问题,例如,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找到答案,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是怎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学习探究》
打开课件第2页。
【讲授新课】
1、引导同学们阅读课本16页中小明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了解探究的基本方法。
2、讨论分析小明探究蚂蚁食性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教师引导分析:小明的探究活动是怎么开始的?
教师总结: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解疑心理。教师抓住这一时机,提出紧扣主题的问题,使学生主动去探索。
提出问题后要做什么呢?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
假设是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因为是探究活动,在被检验之前,就属于预测,既假设。
要检验假设是否成立,再看看小明下一步是怎样做的。
设计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
播放课件(1)小明对实验的设计。强调设计实验的原则:可行性原则;设置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帮助学生分析理解。
引导学生从小明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总结出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并按照顺序填入教材的图中。
教师强调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1)提出问题(2)提出假设(3)设计实验(4)完成实验(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
布置课后探究活动
从生活中寻找问题如:手表为什么停了?录音机为什么不响了 家里养的花为什么萎蔫了?完成科学探究过程。并写出探究报告。
结束语
科学探究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能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发现、解决许多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联系实际
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包括( )、做出假设、( )、完成实验、得出结论、( )等六个步骤。
2、“黑面琵鹭目前是全世界只剩下数百只,这可能是人类滥杀的结果。”此叙述属于( )
A、推论 B、观察 C、假设 D、实验
3、(1)(甲)小民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浮动,仔细观察很久,(乙)心想“这是生物吗?”(丙)于是他取了一滴池水,作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丁)发现小白点原来是草履虫。以上叙述中,哪一个属于实验过程?( )
A、甲 B、乙 C、丙 D、丁
(2)以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时,第一步是( )
A、假设 B、推论 C、实验 D、观察
【课堂小结】
本节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科学探究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能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发现、解决许多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