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3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3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6 16:1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论语》十二章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论纂,编纂 zuǎn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学:?
时:时常。
习:演习,练习。
说:同“悦”,愉快。
“学”字源
“学”在整部《论语》中地位非常特殊,一方面,孔子平生,不敢以“圣”或“仁”自诩,而只敢以“学”(学习者)自诩,说自己“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又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学: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春秋》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内容包括了:法律和社交规则;音乐;武术;驾驶证;写作;数学;公文;历史;诗歌修辞及外交辞令;占卜(似已经处于即将废弃的状态)……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最好的学习状态是建立在学生自己内在的逾越体验上,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必须通过刻意练习,获得成就。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
朋:一起学习的人。
友:有共同志向的人。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知:了解。
愠:生气,恼怒。
君子:有德性的人。
“那些心怀真理的人,从不付诸言语。在这些人的胸中,灵魂寄居在节奏和谐的静谧里。”——《论说话》
孔子本人,多才多艺,“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擅长御马,射箭,弹琴,据说还在委吏等小差事上也做得相当出色。
他有“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分,所谓君子儒,就是以仁为内在标尺的,有处世原则的士人;而所谓小人儒,就是仅仅凭着技艺谋生的儒人——成为某一特定的“器”(用具)。孔子对儒者这一职业的道德要求,使他成为儒家学派的真正开创者。
仁:爱。
孔子要求弟子们既熟习这六艺,又要以仁心和求道之心,超越技艺和职业。
君子
孔丘在儒家学院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同学们好!
  儒学院今天开学了,本院长想说几句话。
  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儒家以格物致知为求知之道;读书学习,当是在院同学的首要任务。读一本好书,如《诗经》《周易》,不断温习之,揣摩之,沉潜反复,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家从各地而来,但同门曰朋,既然坐在一起,就是同窗好友了。我希望大家要珍惜这份因缘,同窗间多多切磋琢磨。用几千年后西人哈贝马斯的话说,就是要用交往来追求真理真知。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每个人禀赋既然如此相异,追求学问又方式不一,内容有异,自然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可能会导致一些观点上的对立。正如后人所谓,“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大家不能因为自己认为别人不理解自己的意思,误解了自己观点,不知道自己的抱负和心意,就心生愤怒。真正的君子,就是尊重他人的自由如自己的自由,尊重他人的权利如自己的权力,承认世界上存在着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承认这些观点可能比自己的观点更准确,这是一种普遍的伦理道德,具备这种思想并以此而行,方为未来之君子。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吧。下面就请曾参发言,大家欢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日:每天
三:多次
省:自我检查,反省(自讼)
为:替
谋:谋划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信:诚信(打开自己,交出自己,走进对方)
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怀念老师教授的知识)
曾子—子思—孟子一派
为人谋而不忠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生气了,我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忠”,有没有用尽自己的心力,“忠”了,我就问心无愧。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条件)
传不习乎(作为老师,我做到了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传习是快乐的。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旨意。
耳顺: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逾:越过。
矩:法度。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他幼年丧父,家境平平,先祖当年的荣耀与辉煌早已经成为传说。据说他哥哥是庶出而且残疾,那么家族复兴的希望,自然就落在他的身上。十五岁,正是一个人人生关键时期,即我们今天所谓青春后期,正是道德思想和世界观形成的时刻。孔子面对母病兄残家道中落的处境,以及先祖的辉煌,油然而生大“志”,孔子有志于承先祖辉煌,弘扬孔家之名,似乎惟一的出路就只能是“仕”,而求仕的唯一出路,只能是“学”。
三十而立
这种“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人的自我(以声望为标志)被社会所承认。这种承认在不同社会有不同的标准:在原始社会,也许是狩猎的能力,也许是杀敌的能力,而在今天,则可能是财富、权力、智慧、绯闻等因素。这是一种更为根本的人在社会上的“立”。
“立”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人在社会关系中,以一种合适的方式“站立”。这一点尤其是在制度化社会的上层,体现得更为明显。“位”这个字,最能体现出“立”的这一层含义:位,在最初并不是我们今天所想像的是坐的位子,而是一个人在朝廷上站立的特定地方——据字形,位即是人所立之所。
三十而立
孔子17岁前丧母,19岁娶妻(并官氏),20岁生子孔鲤(字伯鱼)。据孟子说,孔子开始时做过一些小吏的差使,后来开馆收徒,以教学为业。公元前517年,孔子三十五岁,鲁昭公遭三桓攻击投奔到齐国,孔子也随后去齐国,见齐景公。齐景公问政,欲用而止。孔子在齐闻《韶》。约两年后孔子返鲁,继续从事教育。
孔子讲自己“三十而立”,应当指的是自己在社会上有了影响,即“卓然立于世间”的意思。当然我们知道,他之所以有影响,是因为他“知礼”,是一个礼方面的大行家。
四十而不惑
“惑”,据其字形(古今未变),上面“或”为城池攻守之战,下面为“心”,意谓心是若有战争,矛盾的意见相执不下。
“惑”就是对具体某事事物的无知,“不惑”就是全知。
“惑”与“不惑”是一个道德实践问题.这里的“不惑”,就是你想明白了之后,能坚定地守住自己的立场,但也许是既能守住原则又能灵活便宜地处事。
“惑”与不“不惑”是一个道德哲学问题。
譬如后人在困惑于为什么孔子求仁而在活着时屡屡败北,秦始皇不讲仁义而大获成功时,对诸如此类的道德伦理问题,有了一套言之有据的解释系统,就可以说是“不惑”了。
干国祥译文
先生说:“我十五岁开始立下人生志向,发奋于学;约三十至四十那段时间里,我因深谙礼法而名声渐隆;约四十至五十那段等候出仕的时间里,我想明白了出仕与正义的关系,不再为此迷惑;五十至六十,也就是我在鲁国出仕,“隳三都”之壮举终于功败于垂成之后,也就是我带着弟子们在各国颠沛流离寻找政治机会、宣讲周朝礼制的那段时间,我终于知道了自己此生天命之所在——那就是传播盛世所传下的仁义礼乐,教化天下;然后,我在游历中听到了各种批评、嘲讽的声音,但对这些声音我越来越能理解说者的心曲,所以不怨恨、不恼怒,同时又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动摇;到七十岁之际,我做到了能够从心所欲,一言一行都符合礼的制约,体现仁的真谛,达到了自然而然,而合乎中庸的境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旨意。
耳顺: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逾:越过。
矩:法度。
早熟,早慧。
即使大器晚成,但是要早起步。
成功的起点,人头攒动。成功的路途,遥远。成功的出口,很窄。
走着走着,有的人,他就迷路了,他就掉队了,他就转弯了,他就放弃了。
孔子一条道走到底,没有放弃。
成就自己,爱自己。“仁”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一个人若能够重温过去的成败得失,从而知道现在和将来,那么他就有资格去做别人的老师了。
每个人,每个国家,每个组织都有历史。对自己历史的温故,就是一种人生的自我省察。而据说历史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那么对历史的省察,就是对那只看不见大手的操纵规律的敬畏与了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疑惑。
不要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叔本华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堪:能忍受
有些人认为,经济富裕了,人生就幸福了。当经济富裕的时候,幸福却没有来。
幸福与经济没有直接关系,幸福是内心的满足。
我们不必返回贫穷,但是,我们不要让自己的幸福依赖经济的好坏。即使我们贫穷,也不会不快乐。
人是否快乐与人是否物质丰富之间没有必然关系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者:代词,……的人。
好:喜爱,爱好。
乐:以……为快乐。
“好”于这里,差不多相当于,可以被旁人观察到的外在特征。
“乐”就要内在许多了,“当我读诗时,我感到快乐。因为山水,我感到快乐。鲦( 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饭:吃。
疏食:粗粮。
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
肱:指胳膊。
于我如浮云:对于我就像浮云一样。
内心的快乐跟富贵无关。
富贵了,快乐,人性。
贫穷的日子,守住快乐,真正的修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三人:多人。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你的优点,就是我没有意识到的优点。
你的缺点,也就是我的缺点。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shè)昼夜。”(《子罕》)
川:河流。
逝:往,离去。
斯:代词,这,指河水。
舍:休息,止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的前进。
不要中断。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三军:指军队。
夺:改变。
匹夫:泛指平民百姓。
人没有目的感,自我意识就会沉睡。人就完全是潜意识的玩偶,只能接受环境的摆弄。
没有目的感,时间也没有价值,精力也可以任意挥霍,任何事情都可以让你上瘾。就像没有方向的船,任何风都是逆风。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漫目目的地看电视剧,电视未必好看,但还是一直看下去。漫不经心地刷微博,虽然没什么多大意思,就是愿意一直刷下去。知乎也是,没什么精彩的贴子,还是看个不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目的感就是让你保持清醒的东西。人的目的感越强,头脑就越清醒,人就越能胜任复杂的任务。在各项业顶尖的人们,都是有强烈持续目的感的人。
目的感就是放风筝的那一根线,看着不起眼,但必不可少。
如何提高目的感?
人不一定需要伟大的、今人心潮澎湃的志向,但人需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需要在做事的时候保持一定的目的感。
警惕漫无目的。人如果漫无目的,就像梦游一样。一旦发现自己梦游,就好好打扫房间,洗个澡,睡一觉吧。
问自己为什么?即可以提高目的感,还可以提升效率。何乐不为?
做一些可视化的提醒。比如自己想要买的别墅的照片,自己的身材照片,成绩单,工资单等等。
长期处于舒适区,会让人没有目的感。
子夏:“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罕》)
笃:坚定。
切:恳切。
仁:仁德。
准备去北京,去北京就是“志”;向很多人了解他们用什么方式、什么路线去的北京,有什么注意事项等等,就是“博学”;在向别人学习的过程中改变了目的地,最后决定去上海了,就是“志不笃”。面临黄金周假期,票不好买,路上堵车,这是“切问”,决定在在假期前出发,结束前返回,错过高峰期,这是“近思”;指望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解决黄金周拥堵问题,这是“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