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四章第一节:油脂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四章第一节:油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4-19 10:12:25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四章第一节:油脂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油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的油脂大多数为混甘油酯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更彻底,工业应用该反应制肥皂
C.油脂分为液态的油和固体的脂肪
D.油脂没有不饱和双键,所以,油脂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答案】D
【知识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A.天然油脂大多是由混甘油酯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故A正确;
B.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能够与碱中和,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为肥皂主要成分,所以工业上用该反应制肥皂,故B正确;
C.油脂分为油和脂肪,油为液体,脂肪为固体,故C正确;
D.油脂中的油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有碳碳双键,能够被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高锰酸钾褪色,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天然油脂是甘油与不同高级脂肪酸反应生成的混甘油酯;
B.依据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解答;
C.油脂分为油和脂肪;
D.油脂中的油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2.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
A. B.
C. D.润滑油
【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油脂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
A.对应的酸为丙酸,不是高级脂肪酸,故A错误;
B.对应的醇为乙二醇,不是甘油,故B错误;
C.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属于油脂,故C正确;
D.润滑油为烃类物质,不是酯类,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油脂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对应的化合物中含有3个酯基,以此解答该题.
3.(2017高一下·惠来期末)下列属于油脂用途的是(  )
①人类的营养物质 ②制取肥皂 ③制取甘油 ④制备高级脂肪酸 ⑤制备汽油.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答案】C
【知识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①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故①正确.
②油脂含有酯基,能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所以能制取肥皂,故②正确.
③油脂含有酯基能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以能制取甘油,故③正确.
④油脂含有酯基能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以能制备高级脂肪酸,故④正确.
⑤油脂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汽油属于烃,所以油脂不能制备汽油,故⑤错误.
故选C.
【分析】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油脂中含有酯基,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油脂能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油脂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
4.天然油脂水解后的共同产物是(  )
A.硬脂酸 B.油酸 C.软脂酸 D.甘油
【答案】D
【知识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油脂都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得到的共同产物为甘油,
故选:D.
【分析】油脂都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所以都油脂都能水解,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5.(2016高二下·锦州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
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
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
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答案】A
【知识点】相似相溶原理及其应用;有机物的鉴别;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A.含﹣OH越多,溶解性越大,卤代烃不溶于水,则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故A正确;
B.HCOOCH3中两种H,HCOOCH2CH3中有三种H,则用核磁共振氢谱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故B错误;
C.CH3COOH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气泡,而Na2CO3溶液与CH3COOCH2CH3会分层,因此可以用Na2CO3溶液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故C错误;
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水解产物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含﹣OH越多,溶解性越大,卤代烃不溶于水; B.HCOOCH3中两种H,HCOOCH2CH3中有三种H; C.CH3COOH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而CH3COOCH2CH3不能; 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6.肥皂溶于热的蒸馏水中,冷却后加入盐酸,得到的沉淀是(  )
A.氯化钠 B.高级脂肪酸钠
C.高级脂肪酸 D.甘油
【答案】C
【知识点】肥皂、合成洗涤剂
【解析】【解答】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解题,肥皂的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和氯化钠溶液,高级脂肪酸是沉淀.
故选C.
【分析】肥皂的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能与盐酸反应.
7.实验室用牛油、乙醇、氢氧化钠等物质,按一定顺序、一定比例混合共热可以制备肥皂,下列有关皂化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醇的作用是为了在微热下溶解牛油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边搅拌边小心加热,反应液逐渐变成黄棕色黏稠状
C.蘸取反应液,滴入热水中,若无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已完全反应
D.完全反应后,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有固体析出,固体沉于液面下
【答案】D
【知识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A、有机物之间的互溶性比较好,即牛油是易溶于乙醇的,故用乙醇是为了溶解牛油,故A正确;
B、牛油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甘油和硬质酸钠的混合物,故B正确;
C、油脂不溶于水,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的硬脂酸钠和甘油易溶于水,故当无油滴浮在液面上时说明已无牛油,即说明已完全反应,故C正确;
D、牛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钠,高级脂肪酸钠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且密度小于水,则析出的肥皂浮在上层,而不是沉于液面下,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有机物之间的互溶性比较好;
B、牛油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
C、油脂不溶于水,硬脂酸钠和甘油易溶于水;
D、根据高级脂肪酸钠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且密度小于水分析;
8.某天然油脂的分子式为C57H106O6.1mol该油脂水解可得到1mol甘油、1mol脂肪酸X和2mol直链饱和脂肪酸Y;经测定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H:O=9:16: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分子式为C18H32O2
B.脂肪酸Y能发生取代反应
C.Y的结构简式可能为CH3CH=CH(CH2)14COOH
D.Y的结构简式为CH3(CH2)16COOH
【答案】C
【知识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天然油脂C57H106O6的水解可以表示成:C57H106O6+3H2O→C3H8O3(甘油)+X+2Y,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H:O=9:16:1,设X的分子式为C9nH16nOn,n= =2,所以X的分子式为:C18H32O2,根据原子守恒知,Y的分子式为:C18H36O2,结合Y是直链饱和脂肪酸,可知Y的结构简式为:CH3﹣(CH2)16﹣COOH,
A.X的分子式为C18H32O2,故A正确;
B.Y的结构简式为:CH3﹣(CH2)16﹣COOH,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B正确;
C.Y是直链饱和脂肪酸,结构简式为:CH3﹣(CH2)16﹣COOH,故C错误;
D.Y的结构简式为CH3(CH2)16COOH,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天然油脂C57H106O6的水解可以表示成:C57H106O6+3H2O→C3H8O3(甘油)+X+2Y,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H:O=9:16:1,设X的分子式为C9nH16nOn,n= =2,所以X的分子式为:C18H32O2,根据原子守恒知,Y的分子式为:C18H36O2,结合Y是直链饱和脂肪酸,可知Y的结构简式为:CH3﹣(CH2)16﹣COOH,以此解答该题.
二、填空题
9.肥皂的制备过程如下
肥皂的去污原理:C17H35COONa═C17H35COO﹣+Na+
亲油基团:   亲水基团   洗涤时,硬脂酸根离子一头   ,另一头   将油污拖下水,从而将衣物洗涤干净.
【答案】﹣C17H35;﹣COO﹣;拉着油;拉着水
【知识点】肥皂、合成洗涤剂
【解析】【解答】解:硬脂酸钠在水溶液中电离成钠离子和硬脂酸根离子(C17H35COO﹣).硬脂酸根离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CH3(CH2)16﹣]与油脂的亲和力大,是亲油基团;另一部分[﹣COO﹣]与水的亲和力大,是亲水基团.将沾了油污的衣物擦上肥皂搓洗时硬脂酸根离子一头“拉着油”,另一头“拉着水”,将油污“拖下水”,从而将衣物洗净,故答案为:﹣C17H35;﹣COO﹣;拉着油;拉着水.
【分析】硬脂酸钠在水溶液中电离成钠离子和硬脂酸根离子(C17H35COO﹣).硬脂酸根离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CH3(CH2)16﹣]与油脂的亲和力大,是亲油基团;另一部分[﹣COO﹣]与水的亲和力大,是亲水基团.
10.从下列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标号填在空格内.
A.乙烯 B.乙醇 C.乙酸 D.油脂 E.氨基酸 F.淀粉
(1)属于烃类的是   .
(2)植物油、动物脂肪的主要成分是   .
(3)能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
(4)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5)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也可以水解,最终生成   .
(6)交通警察险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装置中,含有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当其遇   时由橙色变为绿色.
【答案】(1)A
(2)D
(3)CE
(4)F
(5)E
(6)B
【知识点】乙烯的化学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1)烃只含碳氢两种元素,只有乙烯符合,
故答案为:A;(2)常温下,油脂呈液态的是油,呈固态的是脂肪,植物油、动物脂肪统称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答案为:D;(3)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有机物中要有羧基,乙酸和氨基酸中都含羧基,故答案为:CE;(4)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答案为:F;(5)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故答案为:E;(6)乙醇具有还原性,与酸性重铬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B.
【分析】(1)烃只含碳氢两种元素;(2)植物油、动物脂肪统称油脂;(3)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有机物中要有羧基;(4)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5)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6)乙醇具有还原性,与酸性重铬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三、综合题
11.(2016高二下·石家庄期中)参考下列(a)~(c)项回答问题:
(a)皂化值是使1g油脂皂化所需要的KOH的毫克数.
(b)碘值是使100g油脂加成碘的克数.
(c)各种油脂的皂化值、碘值列表如下:
花生油 亚麻仁油 牛油 黄油 硬化大豆油 大豆油
皂化值 190 180 195 226 193 193
碘值 90 182 38 38 5 126
(1)单纯由(C17H33COO)3C3H5(相对分子质量884)形成的油,皂化值是   
(2)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句:
亚麻仁油比花生油所含的   多,黄油比牛油的   小.硬化大豆油的碘值小的原因是   .
(3)为使碘值为180的鱼油100g硬化所需要的H2的体积为   升(标准状况下)?
(4)结构简式为的酯,若皂化值为430,求n为   .
【答案】(1)190
(2)碳碳双键;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硬化大豆油已经过硬化处理,含碳碳双键很少,所以碘值很小
(3)15.9
(4)4
【知识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1.)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发生皂化时,1 mol油脂消耗3 mol KOH.
油脂 ~ 3KOH
884 3×56
1 g m(KOH)
m(KOH)= ,
即皂化值为190,故答案为:190;
(2.)亚麻仁油和花生油相比,皂化值相近,但碘值要大近两倍,说明亚麻仁油所含的碳碳双键多;黄油比牛油的皂化值大,而碘值相等,说明黄油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分子中碳碳双键较多;硬化大豆油碘值很小,是因为已经经过硬化处理,含有的碳碳双键很少,故答案为:碳碳双键;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硬化大豆油已经过硬化处理,含碳碳双键很少,所以碘值很小;
(3.)碘值是100 g油脂加成碘的克数,不饱和烃基加成碘或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故有:
I2 ~ H2
254 22.4 L
180 g V
V= ,
故答案为:15.9;
(4.)此酯水解时,1mol酯耗1mol KOH
即:
~ KOH
(14n+74)g 56000mg
1g 430mg
解得:n=4,故答案为:4.
【分析】(1)皂化值是指1g油脂发生造化反应需要消耗多少氢氧化钾;(2)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皂化值越大: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皂化值越小.而碘值越大,不饱和键数目越多;碘值越小,不饱和键数目越小;(3)1mol碘单质相当于1mol氢气;(4)此酯水解时,1mol酯耗1mol KOH.
12.
右图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装置图,进行皂化反应时的步骤如下:
(1)在圆底烧瓶中加入7~8g硬脂酸甘油酯,然后加入2~3g的氢氧化钠、5mL水和10mL酒精,加入酒精的作用是   。
(2)隔着石棉网给反应混合物加热约10min,皂化反应基本完成,所得的混合物为   (填“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或“胶体”)。
(3)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   ,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分为上下两层,肥皂在   层,这个操作称为   。
(4)图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为   。
(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溶解硬脂酸甘油酯
(2)胶体
(3)NaCl细粒;上;盐析
(4)导气兼冷凝回流
(5)
【知识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时为了便于硬脂酸甘油酯和NaOH溶液充分混合,使反应彻底,常加入一定量的乙醇作溶剂。题图中的长玻璃导管除导气外还兼有冷凝回流的作用,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实验完成后,需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NaCl细粒,进行盐析。其中上层为硬脂酸钠即肥皂。
【分析】本题考查优质的造化实验操作,熟练掌握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
13.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是常用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其结构可用图形 来表示, 端为链烃基,O端为极性基.根据这一结构特点,试分析和回答下列问题:
(1)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子在其水溶液表面分布的结构示意图应是下列各图中的   图(填写序号),理由是   .
(2)进入介质(水)内部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子,可能会以下列结构形式中的   存在(填写序号),理由是   .
(3)Ⅱ.工业合成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一种路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产品中的亲油基是   .
(4)由十二烷基苯制取对十二烷基苯磺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
(5)在洗涤剂中添加酶制剂能促进污垢中的蛋白质(如奶渍、肉汤)等水解为可溶性的物质而被除去.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水溶液中浸泡10~30min,水温在40~50℃最佳.加酶洗衣粉不宜在高温下、潮湿环境中贮存,也不宜久存.请解释原因   .
(6)过去使用的合成洗涤剂中常加入三聚磷酸钠(Na5P3O10)做助剂,它可使硬度大的洗涤水软化,对微细的无机粒子或油脂具有分散、乳化、胶溶作用,防止污渍再次沉积到衣物上;它还能维持水溶液的弱碱性,提高洗涤剂的去污能力和洗涤效果.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先后提出必须生产和使用无磷洗涤剂.请解释原因   .
【答案】(1)C;水分子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分子的极性基(O端)应溶解于水(亲水基),链烃基( 端)不应溶解于水(憎水基)
(2)AD;A中极性基交替排列,可减少分子之间的斥力;D中极性基(O端)向外、链烃基( 端)向内的排列,在一定程度上使憎水基团脱离与水的接触,使体系能量最低
(3)
(4);取代反应
(5)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温度、酸碱度等),酶自身是蛋白质在不适宜的条件(如高温、水解)下容易变质
(6)三聚磷酸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生态平衡,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知识点】肥皂、合成洗涤剂
【解析】【解答】解:(1)水分子为极性分子,分子的极性基(O端)应溶解于水(亲水基),链烃基( 端)不应溶解于水(憎水基),故答案为:C;水分子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分子的极性基(O端)应溶解于水(亲水基),链烃基( 端)不应溶解于水(憎水基);(2)A中极性基交替排列,可减少分子之间的斥力;D中极性基(O端)向外、链烃基( 端)向内的排列,在一定程度上使憎水基团脱离与水的接触,使体系能量最低,故答案为:AD; A中极性基交替排列,可减少分子之间的斥力;D中极性基(O端)向外、链烃基( 端)向内的排列,在一定程度上使憎水基团脱离与水的接触,使体系能量最低;(3)烃基苯基是亲油基, 是亲油基,故答案为: ;(4)十二烷基苯与硫酸反应生成对十二烷基苯磺酸,方程式: ,属于取代反应,故答案为: ;取代反应;(5)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温度、酸碱度等),酶自身是蛋白质在不适宜的条件下容易变质(如高温),故答案为: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温度、酸碱度等),酶自身是蛋白质在不适宜的条件(如高温、水解)下容易变质;(6)三聚磷酸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生态平衡,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故答案为:三聚磷酸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生态平衡,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分析】(1)分子的极性基(O端)应溶解于水(亲水基),链烃基( 端)不应溶解于水(憎水基);(2)A中极性基交替排列,可减少分子之间的斥力;D中极性基(O端)向外、链烃基( 端)向内的排列,在一定程度上使憎水基团脱离与水的接触;(3)烃基苯基是亲油基;(4)十二烷基苯与硫酸反应生成对十二烷基苯磺酸;(5)发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酶自身是蛋白质在不适宜的条件下容易变质;(6)三聚磷酸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生态平衡.
1 / 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四章第一节:油脂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油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的油脂大多数为混甘油酯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更彻底,工业应用该反应制肥皂
C.油脂分为液态的油和固体的脂肪
D.油脂没有不饱和双键,所以,油脂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2.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
A. B.
C. D.润滑油
3.(2017高一下·惠来期末)下列属于油脂用途的是(  )
①人类的营养物质 ②制取肥皂 ③制取甘油 ④制备高级脂肪酸 ⑤制备汽油.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4.天然油脂水解后的共同产物是(  )
A.硬脂酸 B.油酸 C.软脂酸 D.甘油
5.(2016高二下·锦州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
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
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
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6.肥皂溶于热的蒸馏水中,冷却后加入盐酸,得到的沉淀是(  )
A.氯化钠 B.高级脂肪酸钠
C.高级脂肪酸 D.甘油
7.实验室用牛油、乙醇、氢氧化钠等物质,按一定顺序、一定比例混合共热可以制备肥皂,下列有关皂化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醇的作用是为了在微热下溶解牛油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边搅拌边小心加热,反应液逐渐变成黄棕色黏稠状
C.蘸取反应液,滴入热水中,若无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已完全反应
D.完全反应后,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有固体析出,固体沉于液面下
8.某天然油脂的分子式为C57H106O6.1mol该油脂水解可得到1mol甘油、1mol脂肪酸X和2mol直链饱和脂肪酸Y;经测定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H:O=9:16: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分子式为C18H32O2
B.脂肪酸Y能发生取代反应
C.Y的结构简式可能为CH3CH=CH(CH2)14COOH
D.Y的结构简式为CH3(CH2)16COOH
二、填空题
9.肥皂的制备过程如下
肥皂的去污原理:C17H35COONa═C17H35COO﹣+Na+
亲油基团:   亲水基团   洗涤时,硬脂酸根离子一头   ,另一头   将油污拖下水,从而将衣物洗涤干净.
10.从下列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标号填在空格内.
A.乙烯 B.乙醇 C.乙酸 D.油脂 E.氨基酸 F.淀粉
(1)属于烃类的是   .
(2)植物油、动物脂肪的主要成分是   .
(3)能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
(4)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5)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也可以水解,最终生成   .
(6)交通警察险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装置中,含有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当其遇   时由橙色变为绿色.
三、综合题
11.(2016高二下·石家庄期中)参考下列(a)~(c)项回答问题:
(a)皂化值是使1g油脂皂化所需要的KOH的毫克数.
(b)碘值是使100g油脂加成碘的克数.
(c)各种油脂的皂化值、碘值列表如下:
花生油 亚麻仁油 牛油 黄油 硬化大豆油 大豆油
皂化值 190 180 195 226 193 193
碘值 90 182 38 38 5 126
(1)单纯由(C17H33COO)3C3H5(相对分子质量884)形成的油,皂化值是   
(2)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句:
亚麻仁油比花生油所含的   多,黄油比牛油的   小.硬化大豆油的碘值小的原因是   .
(3)为使碘值为180的鱼油100g硬化所需要的H2的体积为   升(标准状况下)?
(4)结构简式为的酯,若皂化值为430,求n为   .
12.
右图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装置图,进行皂化反应时的步骤如下:
(1)在圆底烧瓶中加入7~8g硬脂酸甘油酯,然后加入2~3g的氢氧化钠、5mL水和10mL酒精,加入酒精的作用是   。
(2)隔着石棉网给反应混合物加热约10min,皂化反应基本完成,所得的混合物为   (填“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或“胶体”)。
(3)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   ,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分为上下两层,肥皂在   层,这个操作称为   。
(4)图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为   。
(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是常用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其结构可用图形 来表示, 端为链烃基,O端为极性基.根据这一结构特点,试分析和回答下列问题:
(1)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子在其水溶液表面分布的结构示意图应是下列各图中的   图(填写序号),理由是   .
(2)进入介质(水)内部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子,可能会以下列结构形式中的   存在(填写序号),理由是   .
(3)Ⅱ.工业合成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一种路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产品中的亲油基是   .
(4)由十二烷基苯制取对十二烷基苯磺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
(5)在洗涤剂中添加酶制剂能促进污垢中的蛋白质(如奶渍、肉汤)等水解为可溶性的物质而被除去.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水溶液中浸泡10~30min,水温在40~50℃最佳.加酶洗衣粉不宜在高温下、潮湿环境中贮存,也不宜久存.请解释原因   .
(6)过去使用的合成洗涤剂中常加入三聚磷酸钠(Na5P3O10)做助剂,它可使硬度大的洗涤水软化,对微细的无机粒子或油脂具有分散、乳化、胶溶作用,防止污渍再次沉积到衣物上;它还能维持水溶液的弱碱性,提高洗涤剂的去污能力和洗涤效果.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先后提出必须生产和使用无磷洗涤剂.请解释原因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A.天然油脂大多是由混甘油酯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故A正确;
B.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能够与碱中和,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为肥皂主要成分,所以工业上用该反应制肥皂,故B正确;
C.油脂分为油和脂肪,油为液体,脂肪为固体,故C正确;
D.油脂中的油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有碳碳双键,能够被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高锰酸钾褪色,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天然油脂是甘油与不同高级脂肪酸反应生成的混甘油酯;
B.依据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解答;
C.油脂分为油和脂肪;
D.油脂中的油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2.【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油脂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
A.对应的酸为丙酸,不是高级脂肪酸,故A错误;
B.对应的醇为乙二醇,不是甘油,故B错误;
C.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属于油脂,故C正确;
D.润滑油为烃类物质,不是酯类,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油脂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对应的化合物中含有3个酯基,以此解答该题.
3.【答案】C
【知识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①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故①正确.
②油脂含有酯基,能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所以能制取肥皂,故②正确.
③油脂含有酯基能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以能制取甘油,故③正确.
④油脂含有酯基能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以能制备高级脂肪酸,故④正确.
⑤油脂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汽油属于烃,所以油脂不能制备汽油,故⑤错误.
故选C.
【分析】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油脂中含有酯基,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油脂能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油脂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
4.【答案】D
【知识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油脂都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得到的共同产物为甘油,
故选:D.
【分析】油脂都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所以都油脂都能水解,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5.【答案】A
【知识点】相似相溶原理及其应用;有机物的鉴别;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A.含﹣OH越多,溶解性越大,卤代烃不溶于水,则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故A正确;
B.HCOOCH3中两种H,HCOOCH2CH3中有三种H,则用核磁共振氢谱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故B错误;
C.CH3COOH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气泡,而Na2CO3溶液与CH3COOCH2CH3会分层,因此可以用Na2CO3溶液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故C错误;
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水解产物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含﹣OH越多,溶解性越大,卤代烃不溶于水; B.HCOOCH3中两种H,HCOOCH2CH3中有三种H; C.CH3COOH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而CH3COOCH2CH3不能; 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6.【答案】C
【知识点】肥皂、合成洗涤剂
【解析】【解答】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解题,肥皂的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和氯化钠溶液,高级脂肪酸是沉淀.
故选C.
【分析】肥皂的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能与盐酸反应.
7.【答案】D
【知识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A、有机物之间的互溶性比较好,即牛油是易溶于乙醇的,故用乙醇是为了溶解牛油,故A正确;
B、牛油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甘油和硬质酸钠的混合物,故B正确;
C、油脂不溶于水,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的硬脂酸钠和甘油易溶于水,故当无油滴浮在液面上时说明已无牛油,即说明已完全反应,故C正确;
D、牛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钠,高级脂肪酸钠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且密度小于水,则析出的肥皂浮在上层,而不是沉于液面下,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有机物之间的互溶性比较好;
B、牛油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
C、油脂不溶于水,硬脂酸钠和甘油易溶于水;
D、根据高级脂肪酸钠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且密度小于水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天然油脂C57H106O6的水解可以表示成:C57H106O6+3H2O→C3H8O3(甘油)+X+2Y,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H:O=9:16:1,设X的分子式为C9nH16nOn,n= =2,所以X的分子式为:C18H32O2,根据原子守恒知,Y的分子式为:C18H36O2,结合Y是直链饱和脂肪酸,可知Y的结构简式为:CH3﹣(CH2)16﹣COOH,
A.X的分子式为C18H32O2,故A正确;
B.Y的结构简式为:CH3﹣(CH2)16﹣COOH,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B正确;
C.Y是直链饱和脂肪酸,结构简式为:CH3﹣(CH2)16﹣COOH,故C错误;
D.Y的结构简式为CH3(CH2)16COOH,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天然油脂C57H106O6的水解可以表示成:C57H106O6+3H2O→C3H8O3(甘油)+X+2Y,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H:O=9:16:1,设X的分子式为C9nH16nOn,n= =2,所以X的分子式为:C18H32O2,根据原子守恒知,Y的分子式为:C18H36O2,结合Y是直链饱和脂肪酸,可知Y的结构简式为:CH3﹣(CH2)16﹣COOH,以此解答该题.
9.【答案】﹣C17H35;﹣COO﹣;拉着油;拉着水
【知识点】肥皂、合成洗涤剂
【解析】【解答】解:硬脂酸钠在水溶液中电离成钠离子和硬脂酸根离子(C17H35COO﹣).硬脂酸根离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CH3(CH2)16﹣]与油脂的亲和力大,是亲油基团;另一部分[﹣COO﹣]与水的亲和力大,是亲水基团.将沾了油污的衣物擦上肥皂搓洗时硬脂酸根离子一头“拉着油”,另一头“拉着水”,将油污“拖下水”,从而将衣物洗净,故答案为:﹣C17H35;﹣COO﹣;拉着油;拉着水.
【分析】硬脂酸钠在水溶液中电离成钠离子和硬脂酸根离子(C17H35COO﹣).硬脂酸根离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CH3(CH2)16﹣]与油脂的亲和力大,是亲油基团;另一部分[﹣COO﹣]与水的亲和力大,是亲水基团.
10.【答案】(1)A
(2)D
(3)CE
(4)F
(5)E
(6)B
【知识点】乙烯的化学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1)烃只含碳氢两种元素,只有乙烯符合,
故答案为:A;(2)常温下,油脂呈液态的是油,呈固态的是脂肪,植物油、动物脂肪统称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答案为:D;(3)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有机物中要有羧基,乙酸和氨基酸中都含羧基,故答案为:CE;(4)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答案为:F;(5)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故答案为:E;(6)乙醇具有还原性,与酸性重铬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B.
【分析】(1)烃只含碳氢两种元素;(2)植物油、动物脂肪统称油脂;(3)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有机物中要有羧基;(4)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5)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6)乙醇具有还原性,与酸性重铬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1.【答案】(1)190
(2)碳碳双键;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硬化大豆油已经过硬化处理,含碳碳双键很少,所以碘值很小
(3)15.9
(4)4
【知识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解:(1.)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发生皂化时,1 mol油脂消耗3 mol KOH.
油脂 ~ 3KOH
884 3×56
1 g m(KOH)
m(KOH)= ,
即皂化值为190,故答案为:190;
(2.)亚麻仁油和花生油相比,皂化值相近,但碘值要大近两倍,说明亚麻仁油所含的碳碳双键多;黄油比牛油的皂化值大,而碘值相等,说明黄油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分子中碳碳双键较多;硬化大豆油碘值很小,是因为已经经过硬化处理,含有的碳碳双键很少,故答案为:碳碳双键;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硬化大豆油已经过硬化处理,含碳碳双键很少,所以碘值很小;
(3.)碘值是100 g油脂加成碘的克数,不饱和烃基加成碘或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故有:
I2 ~ H2
254 22.4 L
180 g V
V= ,
故答案为:15.9;
(4.)此酯水解时,1mol酯耗1mol KOH
即:
~ KOH
(14n+74)g 56000mg
1g 430mg
解得:n=4,故答案为:4.
【分析】(1)皂化值是指1g油脂发生造化反应需要消耗多少氢氧化钾;(2)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皂化值越大: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皂化值越小.而碘值越大,不饱和键数目越多;碘值越小,不饱和键数目越小;(3)1mol碘单质相当于1mol氢气;(4)此酯水解时,1mol酯耗1mol KOH.
12.【答案】(1)溶解硬脂酸甘油酯
(2)胶体
(3)NaCl细粒;上;盐析
(4)导气兼冷凝回流
(5)
【知识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时为了便于硬脂酸甘油酯和NaOH溶液充分混合,使反应彻底,常加入一定量的乙醇作溶剂。题图中的长玻璃导管除导气外还兼有冷凝回流的作用,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实验完成后,需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NaCl细粒,进行盐析。其中上层为硬脂酸钠即肥皂。
【分析】本题考查优质的造化实验操作,熟练掌握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
13.【答案】(1)C;水分子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分子的极性基(O端)应溶解于水(亲水基),链烃基( 端)不应溶解于水(憎水基)
(2)AD;A中极性基交替排列,可减少分子之间的斥力;D中极性基(O端)向外、链烃基( 端)向内的排列,在一定程度上使憎水基团脱离与水的接触,使体系能量最低
(3)
(4);取代反应
(5)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温度、酸碱度等),酶自身是蛋白质在不适宜的条件(如高温、水解)下容易变质
(6)三聚磷酸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生态平衡,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知识点】肥皂、合成洗涤剂
【解析】【解答】解:(1)水分子为极性分子,分子的极性基(O端)应溶解于水(亲水基),链烃基( 端)不应溶解于水(憎水基),故答案为:C;水分子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分子的极性基(O端)应溶解于水(亲水基),链烃基( 端)不应溶解于水(憎水基);(2)A中极性基交替排列,可减少分子之间的斥力;D中极性基(O端)向外、链烃基( 端)向内的排列,在一定程度上使憎水基团脱离与水的接触,使体系能量最低,故答案为:AD; A中极性基交替排列,可减少分子之间的斥力;D中极性基(O端)向外、链烃基( 端)向内的排列,在一定程度上使憎水基团脱离与水的接触,使体系能量最低;(3)烃基苯基是亲油基, 是亲油基,故答案为: ;(4)十二烷基苯与硫酸反应生成对十二烷基苯磺酸,方程式: ,属于取代反应,故答案为: ;取代反应;(5)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温度、酸碱度等),酶自身是蛋白质在不适宜的条件下容易变质(如高温),故答案为: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温度、酸碱度等),酶自身是蛋白质在不适宜的条件(如高温、水解)下容易变质;(6)三聚磷酸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生态平衡,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故答案为:三聚磷酸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生态平衡,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分析】(1)分子的极性基(O端)应溶解于水(亲水基),链烃基( 端)不应溶解于水(憎水基);(2)A中极性基交替排列,可减少分子之间的斥力;D中极性基(O端)向外、链烃基( 端)向内的排列,在一定程度上使憎水基团脱离与水的接触;(3)烃基苯基是亲油基;(4)十二烷基苯与硫酸反应生成对十二烷基苯磺酸;(5)发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酶自身是蛋白质在不适宜的条件下容易变质;(6)三聚磷酸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生态平衡.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