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2022年中考真题汇编 七上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A卷(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3】2022年中考真题汇编 七上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A卷(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6 16:19:2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七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A卷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按照单元精选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一.选择题
1.(2022聊城中考2.)我国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大体有三种:第一,取全称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第二,因境内山、河、湖而得名;第三,由古地名或古国名演化而来。下列省份简称的由来属于第三种的是( D )
A. 河南湖南 B. 江西陕西 C. 辽宁浙江 D. 山东山西
2.(2022河池中考1.)“武王克商、尤其周公东征以后:周王朝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封邦建围活动。荀子说,周公当政时曾封建71国,其中与周王同姓(姬)者就有53国。”材料中与“封邦建国”相适应的制度是(C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3.(2022成都中考1.)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廪”(指粮仓)、“畎”(指田间水沟)、“园田”(指为农田施肥)等字,这反映出商代( C )
A. 手工业的新发展 B. 私有观念的产生 C. 农业技术的进步 D. 赋税负担的繁重
4.(2022北京中考1.)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在东进过程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翼,东控徐准。(见图)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C )
A. 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 B. 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
C. 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 D. 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
5.(2022昆明中考1.)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统治格局。由此,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B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6.(2022泸州中考1.)台湾历史学家许停云先生在《万古江河》中指出:“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土众民,不能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封建亲成,以藩屏周’的制度”。这一制度是( C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7.(2022广元中考1.)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陕西省简称“秦”。这些省的简称与周朝哪一项政治制度有渊源( C )
A. 郡县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世袭制
8.(2022东营中考2)古时《三字经》“夏传子,家天下”的描述,反映出夏朝开创了(B)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9.(2022广安中考1.)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一部殷墟发掘史,半部中国考古史。“殷墟”发掘有助于研究( A )
A. 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历史 B. 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管理
C. 玉米、甘薯、马铃薯等的引进 D. 中外陆路和海路交通
10.(2022达州中考1.) 2022年春晚舞台上亮相的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青铜面具,让国人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夺目璀璨。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青铜器中最重的是( C )
A. 四羊方尊 B. 利簋 C. 司母戊鼎 D. 青铜面具
11.(2022包头中考1.)实物史料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图1和图2集中展示了( B )
A. 铸造工艺的高超 B. 早期文明的成就
C. 石器时代的风貌 D. 文字演变的历程
12.(2022盘锦中考1.)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同、语音不通,但当这些话语成为形声表意的方块字时,却人人都能心领神会,彼此沟通。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B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13.(2022湘潭中考1.) 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C )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A. 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 B. 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 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14.(2022眉山中考1.)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 A )
A. 多处春秋墓葬发掘出的铁农具 B. 影视剧作品里的有关生产场景
C. 民俗研究学者的相关学术文章 D. 有关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传说
15.(2022陕西中考1.)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A )
A. 铁农具 B. 耧车 C. 翻车 D. 筒车
16.(2022沈阳中考1.)战国中期各国变法之后,铁制农具在全国各地大规模涌现。众多出土的战国铁农具(见下图),展示出当时己经发明的层叠铸造技术。上述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 A )
A.治铁业 B.青铜业 C.纺织业 D.煮盐业
17.(2022常德中考20.)常德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战国时期,常德属于( D )
A. 秦国 B. 齐国 C. 燕国 D. 楚国
18.(2022重庆中考A卷2.)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B )
A.周平王迁都洛邑 B.社会生产力发展 C.齐桓公称霸中原 D.百家争鸣的出现
19.(2022山西中考.)追溯三晋历史,走进春秋战国。下面图文信息晋国公室君主晋烈公仍在位,晋国公室身处三家的夹缝中。到晋孝公时,韩、赵两国抢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C )
A.桐叶封晋 B.城濮之战 C.三家分晋 D.长平之战
20.(2022泰安中考1.)下列材料探究的主题是( C )
政局动荡不安 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农业继续发展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各国进行变法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A. 夏商周的更替 B. 分封制的实施 C.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D. 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21.(2022东营中考3)下图为我国古代造福千秋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历经2200多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该水利枢纽是(A)
A.都江堰 B.灵渠 C.通济渠 D.永济渠
22.(2022江西中考3.)支持商鞅变法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商鞅变法( B )
A. 得到了旧贵族势力的支持 B.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 维护了旧的政治经济秩序 D. 遏制了地主阶级势力
23.(2022聊城中考3.)古代民本思想是人本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集中体现。下列语句最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A )
A.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B. 法与时变,礼与俗化
C.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24.(2022北京中考2.)春秋后期,某学派首倡“仁爱”,以“爱”释“仁”,开创“仁爱”思想教化的先河。这一学派是( B )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25.(2022云南省中考2.)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硕大壮实的主根。主张要有爱心和同情心,提倡“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态度的历史人物是( C )
A 华佗 B. 岳飞 C. 孔子 D. 司马迁
26.(2022宿迁中考1.)右图中的言论来自( C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27.(2022绍兴中考2.)孔子招收学生不受贵贱、贫富、老幼等条件限制,很多学生出身于贫贱之家。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 )
A. 有教无类 B. 崇尚“自然” C. 克己复礼 D. 民贵君轻
28.(2022天津中考1.)主张以德治国的是( B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二.非选择题
1.(2022东营中考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百家争鸣”本身是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产物,反过来对社会变革又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唐朝处理对外关系的时候,强调制度文化的传播和对周邻国家的开放;通过人员、物质、文化的广泛流动,充分吸收各国之长,维持自身的先进性和活力,形成对周邻的优势和吸引力,确保自身的中心地位。
—《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繁华的都市生活,滋生了各类以娱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说话、杂剧、影剧、傀儡戏、诸宫调等艺术迅速兴起和发展……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1)结合所学知识,支出材料一的“社会变革”指什么?试从战国的“百家”中选一家并指出其治国主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要指出唐朝“对周邻的优势和吸引力”有哪些?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都市“各类以娱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或社会制度变革)。墨子(墨家):兼爱,非攻,贤人治国,孟子(儒家):仁政;荀子(儒家):礼治;庄子(道家):顺应自然和民心;韩非(法家):以法治国。
(2)繁荣的经济;先进的制度;先进的文化;开放的政策。
(3)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
2.(2022营口中考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凝结着丰富的历史智慧。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礼德文化 育人铸魂】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1)根据材料一,这两则名言体现的是哪个学派的思想?请结合所学知识,在材料一中任选一位人物简述他的思想主张。
【科技创新 共同发展】
材料二
(2)请根据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推动欧洲社会变革的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于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医学瑰宝 健康固本】
材料三 华佗对他的学生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他模仿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一套体操。吴普长期坚持,“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中医总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健康养生的理念和实践经验。请根据材料三,写出华佗为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而创编的的体操名称。
(4)丰厚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答案】(1)儒家(儒家学派);孔子:仁(仁者爱人;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或孟子:实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得民心者得天下)(选择材料中一位思想家,答出他的任意一点主张,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2) ①. 火药(火器;火药武器;图四);(答出一点即可得分); ②. 造纸术(图一)或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图二) ③. 指南针(罗盘;图三)
(3)五禽戏 (4)保护、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面向未来,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2022泰州中考27.)东西方的思想智慧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来自各诸侯国活跃了一百余年的儒家王者师、道家传人、法家骨干、朗阳家领袖,他们互相对立、互相争鸣、互相吸收、互相促进,共同培养了特殊的理想人格民采、留下了示范后世的良言淑行。 ——摘编自王立(百家争鸣与大一统》
(1)根据材料说明各思想流派之间的关系。写出儒家代表示范后世的一句良言。
材料二 (它)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程格下解放出来……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断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关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2)材料中“新的时代精神”指什么?根据材料指出这一运动的实质。以上两场运动有什么共同作用?
材料三 马克思主又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3)阅读上面示意图,回答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在俄国的革命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哪些特点使其富有强大的生命力?
【答案】(1)互相对立、互相争鸣、互相吸收、互相促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人文主义;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促进思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社会进步。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先进性、辩证性、实践性。
4.(2022怀化中考2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是在漫长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它以非凡的包容和会通精神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东学西渐”是指古代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高潮: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明时期。公元16、17世纪以前的欧洲在文明的发展中与中国有比较大的差距,而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即先从科学技术开始,包括四大发明、陶瓷、冶金、纺织等,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摘编自《“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之分》
材料三 京师大学堂的办学方针遵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原则,强调“中西并重”,务使二者“会通”,缺一不可。课程设置仿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办法,分普通学科和专门学科两类。普通学科为全体学生必修课,包括经学、理学、掌故、诸子、初等算学、格致、政治、地理、文学、体操10科。专门学科由学生任选其中一或两门,包括高等算学、格致、政治、地理、农矿、工程、商学、兵学、卫生学等科,另设英、法、俄、德、日5种外语。
——百度百科《京师大学堂》
材料四 湖湘文化由生活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共同创造,逐渐积淀而成。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湖湘文化具有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务实求新,博学海纳、兼容并蓄,果敢自信、爱国奋斗等诸多鲜明特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
——摘編自《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分别是哪些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期出现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被后世称为什么?
(2)阅读材料二,写出两例隋唐时期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并说明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京师大学堂的课程设置特点,指出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怎样的时代需求?
(4)阅读材料四,写出两例近代中国湖湘子弟中的杰出代表并说出他们的主要事迹。
【答案】(1)老子是道家代表人物,孔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代表人物。百家争鸣。
(2)鉴真、玄奘。
影响:鉴真是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玄奘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3)学习西方,救亡图存。
(4)曾国藩、左宗棠,事迹,曾国藩是洋务运动创始人,创办了洋务派的第一个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创立湘军;左宗棠是洋务运动创始人,收复新疆。
5.(2022齐齐哈尔中考26.) 材料一: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日,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摘编自李定一《中华史纲》
材料二: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时,在胡适、鲁迅等人的倡导下,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当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指出哪位历史人物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他是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哪部书籍?
(2)材料二中三位人物是欧洲哪一场运动的代表人物?该运动提倡的思想是什么?图一A是哪位历史人物?身为这场运动的先驱,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使白话文逐断普及开来的是哪次运动?哪位人物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写出这次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倍。
【答案】(1)孔子;儒家;“仁”、“礼”;《论语》。
(2)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但丁、《神曲》。
(3)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民主与科学。
(4)①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②思想推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③思想领域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为杜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6.(2022牡丹江、鸡西中考28.)思想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个词很适合表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主张的多元性以及彼此之间的不同、分歧和冲突。如儒、道对立早就为大家所熟知,墨家从一开始就是儒家的对立物,至于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对于各家都有尖锐的批评……但在彼此的冲突和批评中,不同思想之间的融合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种分化趋势和统一趋势并存的局面在战国后期表现得越加明显。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在15、16世纪,西欧发生了两场重要的文化运动,一场是南方拉丁文化圈的文艺复兴运动,另一场是北方日耳曼文化圈的宗教改革运动……从时代精神的角度来看,它们虽然客观上导致了西欧社会的一系列变化,但并没有开创出西方现代文化赖以生长的理性精神……。对于西方文化来说,正是经过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洗礼,一个全新意义上的西方现代文化才得以产生。
——摘编自赵林《西欧启蒙思想的发展历程》
材料三: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16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这些内容都被用于揭露法国文化和制度的非理性。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很适合的“这个词”是什么?据材料一归纳该局面所呈现的特征。
(2)材料二认为,15、16世纪西欧的文化运动存在什么不足?这些不足后来被哪场“思想运动”所弥补?
(3)材料三认为“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试据材料三概括该认识的依据。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事件所产生的共同影响。
【答案】(1)“百家争鸣”。特征:学术流派多;思想主张多元化,且存在分歧和冲突;分化趋势和统一趋势并存。
(2)缺乏理性精神;启蒙运动。
(3)材料三认为后蒙运动的出现受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有识之士的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
(4)推动了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转型;丰富了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遗产。
7.(2022白银中考12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真正爱好和平的民族。在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中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学派是哪家
(2)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迹。请选择其中一项发明,说出它们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贡献。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答案】(1)墨家。 (2)指南针传入欧洲后,促进了远洋航行,使世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说其他三大发明也可)
(3)中华民族是和平友善的民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世界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8.(2022龙东中考28.)民主与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让我们回顾历史,一同探究人类民主与法治的发展历程。
【古代民主与法治】
(1)人类法治历史源远流长。图一的人物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强调以法治国。他是谁?
(2)图二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是哪个奴隶制国家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3)希腊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谁主政时期把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资本主义民主与法治】
(4)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使英国最终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5)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什么?
(6)拿破仑为了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颁布了哪一法律文献?
(7)图三的文件是哪次革命的重要成果?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宪法,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莫定了基础。
(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什么?
【答案】(1)韩非子 (2)古巴比伦
(3)伯利克里 (4)君主立宪制
(5)1787年美国宪法
(6)《拿破仑法典》 (7)辛亥革命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2022衡阳中考26.)2022年6月6日,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目前我国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1万亿元。阅读有关水利工程的材料,探究历史,完成答题。
【水沃天府】
材料一 秦孝文王以李冰为郡守。……冰乃壅江作堋(分水的堤坝)……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形容蜀地物产丰饶,像大海一样富有)。故……曰:“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千里通波】
材料二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苏联奇迹】
材料三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在第聂伯河上修建的水电站
【新政工程】
材料四 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项目。田纳西河流域面积广阔,但由于无节制的开发,这一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活困苦。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建立田纳西流城管理局,允许该局建造和管理田纳西河流域的水坝。田纳西流域局管理局不仅解决了大量工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刺激了经济的恢复和增长。经过综合开发和治理,田纳西河流城的土地得到了保护,许多土地恢复耕种。田纳西河流域居民的收入也大福提高。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它的修建发挥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大运河中心城市的名称,并分析大运河修建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为什么能在短期内完成这一伟大工程?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设立的背景及发挥的作用。
【你建议】
(5)入夏,南方进入汛期,出现洪涝灾害:各个地方也会存在不同的水利问题。请就本地水利问题谈谈你的建议。
【答案】(1)都江堰;防洪、灌溉、水运。
(2)洛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3)当时苏联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投入大部分精力建设重工业。
(4)背景:田纳西河流域面积广阔,但由于无节制的开发,这一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活困苦。
作用:不仅解决了大量工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刺激了经济的恢复和增长;田纳西河流城的土地得到了保护,许多土地恢复耕种。田纳西河流域居民的收入也大福提高。
(5)结合当地实际兴修水利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的管理制度,增强防洪意识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10.(2022绥化中考36.)识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是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_。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朝开始。
(2)图二是战国时期________(填人名)主持修建的著名的水利工程________,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3)图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作者是________。
【答案】(1) ①. 甲骨文商 ②. (商朝、商代、殷朝、殷商、殷)
(2) ①. 李冰 ②. 都江堰
(3)司马迁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七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A卷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按照单元精选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一.选择题
1.(2022聊城中考2.)我国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大体有三种:第一,取全称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第二,因境内山、河、湖而得名;第三,由古地名或古国名演化而来。下列省份简称的由来属于第三种的是( )
A. 河南湖南 B. 江西陕西 C. 辽宁浙江 D. 山东山西
2.(2022河池中考1.)“武王克商、尤其周公东征以后:周王朝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封邦建围活动。荀子说,周公当政时曾封建71国,其中与周王同姓(姬)者就有53国。”材料中与“封邦建国”相适应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3.(2022成都中考1.)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廪”(指粮仓)、“畎”(指田间水沟)、“园田”(指为农田施肥)等字,这反映出商代( )
A. 手工业的新发展 B. 私有观念的产生 C. 农业技术的进步 D. 赋税负担的繁重
4.(2022北京中考1.)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在东进过程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翼,东控徐准。(见图)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
A. 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 B. 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
C. 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 D. 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
5.(2022昆明中考1.)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统治格局。由此,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6.(2022泸州中考1.)台湾历史学家许停云先生在《万古江河》中指出:“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土众民,不能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封建亲成,以藩屏周’的制度”。这一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7.(2022广元中考1.)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陕西省简称“秦”。这些省的简称与周朝哪一项政治制度有渊源( )
A. 郡县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世袭制
8.(2022东营中考2)古时《三字经》“夏传子,家天下”的描述,反映出夏朝开创了()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9.(2022广安中考1.)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一部殷墟发掘史,半部中国考古史。“殷墟”发掘有助于研究( )
A. 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历史 B. 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管理
C. 玉米、甘薯、马铃薯等的引进 D. 中外陆路和海路交通
10.(2022达州中考1.) 2022年春晚舞台上亮相的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青铜面具,让国人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夺目璀璨。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青铜器中最重的是( )
A. 四羊方尊 B. 利簋 C. 司母戊鼎 D. 青铜面具
11.(2022包头中考1.)实物史料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图1和图2集中展示了( )
A. 铸造工艺的高超 B. 早期文明的成就
C. 石器时代的风貌 D. 文字演变的历程
12.(2022盘锦中考1.)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同、语音不通,但当这些话语成为形声表意的方块字时,却人人都能心领神会,彼此沟通。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13.(2022湘潭中考1.) 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A. 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 B. 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 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14.(2022眉山中考1.)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 )
A. 多处春秋墓葬发掘出的铁农具 B. 影视剧作品里的有关生产场景
C. 民俗研究学者的相关学术文章 D. 有关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传说
15.(2022陕西中考1.)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A. 铁农具 B. 耧车 C. 翻车 D. 筒车
16.(2022沈阳中考1.)战国中期各国变法之后,铁制农具在全国各地大规模涌现。众多出土的战国铁农具(见下图),展示出当时己经发明的层叠铸造技术。上述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 )
A.治铁业 B.青铜业 C.纺织业 D.煮盐业
17.(2022常德中考20.)常德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战国时期,常德属于( )
A. 秦国 B. 齐国 C. 燕国 D. 楚国
18.(2022重庆中考A卷2.)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
A.周平王迁都洛邑 B.社会生产力发展 C.齐桓公称霸中原 D.百家争鸣的出现
19.(2022山西中考.)追溯三晋历史,走进春秋战国。下面图文信息晋国公室君主晋烈公仍在位,晋国公室身处三家的夹缝中。到晋孝公时,韩、赵两国抢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
A.桐叶封晋 B.城濮之战 C.三家分晋 D.长平之战
20.(2022泰安中考1.)下列材料探究的主题是( )
政局动荡不安 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农业继续发展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各国进行变法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A. 夏商周的更替 B. 分封制的实施 C.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D. 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21.(2022东营中考3)下图为我国古代造福千秋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历经2200多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该水利枢纽是()
A.都江堰 B.灵渠 C.通济渠 D.永济渠
22.(2022江西中考3.)支持商鞅变法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商鞅变法( )
A. 得到了旧贵族势力的支持 B.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 维护了旧的政治经济秩序 D. 遏制了地主阶级势力
23.(2022聊城中考3.)古代民本思想是人本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集中体现。下列语句最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
A.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B. 法与时变,礼与俗化
C.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24.(2022北京中考2.)春秋后期,某学派首倡“仁爱”,以“爱”释“仁”,开创“仁爱”思想教化的先河。这一学派是( )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25.(2022云南省中考2.)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硕大壮实的主根。主张要有爱心和同情心,提倡“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态度的历史人物是( )
A 华佗 B. 岳飞 C. 孔子 D. 司马迁
26.(2022宿迁中考1.)右图中的言论来自(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27.(2022绍兴中考2.)孔子招收学生不受贵贱、贫富、老幼等条件限制,很多学生出身于贫贱之家。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
A. 有教无类 B. 崇尚“自然” C. 克己复礼 D. 民贵君轻
28.(2022天津中考1.)主张以德治国的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二.非选择题
1.(2022东营中考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百家争鸣”本身是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产物,反过来对社会变革又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唐朝处理对外关系的时候,强调制度文化的传播和对周邻国家的开放;通过人员、物质、文化的广泛流动,充分吸收各国之长,维持自身的先进性和活力,形成对周邻的优势和吸引力,确保自身的中心地位。
—《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繁华的都市生活,滋生了各类以娱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说话、杂剧、影剧、傀儡戏、诸宫调等艺术迅速兴起和发展……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1)结合所学知识,支出材料一的“社会变革”指什么?试从战国的“百家”中选一家并指出其治国主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要指出唐朝“对周邻的优势和吸引力”有哪些?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都市“各类以娱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2022营口中考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凝结着丰富的历史智慧。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礼德文化 育人铸魂】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1)根据材料一,这两则名言体现的是哪个学派的思想?请结合所学知识,在材料一中任选一位人物简述他的思想主张。
【科技创新 共同发展】
材料二
(2)请根据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推动欧洲社会变革的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于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医学瑰宝 健康固本】
材料三 华佗对他的学生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他模仿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一套体操。吴普长期坚持,“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中医总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健康养生的理念和实践经验。请根据材料三,写出华佗为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而创编的的体操名称。
(4)丰厚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2022泰州中考27.)东西方的思想智慧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来自各诸侯国活跃了一百余年的儒家王者师、道家传人、法家骨干、朗阳家领袖,他们互相对立、互相争鸣、互相吸收、互相促进,共同培养了特殊的理想人格民采、留下了示范后世的良言淑行。 ——摘编自王立(百家争鸣与大一统》
(1)根据材料说明各思想流派之间的关系。写出儒家代表示范后世的一句良言。
材料二 (它)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程格下解放出来……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断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关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2)材料中“新的时代精神”指什么?根据材料指出这一运动的实质。以上两场运动有什么共同作用?
材料三 马克思主又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3)阅读上面示意图,回答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在俄国的革命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哪些特点使其富有强大的生命力?
4.(2022怀化中考2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是在漫长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它以非凡的包容和会通精神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东学西渐”是指古代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高潮: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明时期。公元16、17世纪以前的欧洲在文明的发展中与中国有比较大的差距,而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即先从科学技术开始,包括四大发明、陶瓷、冶金、纺织等,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摘编自《“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之分》
材料三 京师大学堂的办学方针遵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原则,强调“中西并重”,务使二者“会通”,缺一不可。课程设置仿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办法,分普通学科和专门学科两类。普通学科为全体学生必修课,包括经学、理学、掌故、诸子、初等算学、格致、政治、地理、文学、体操10科。专门学科由学生任选其中一或两门,包括高等算学、格致、政治、地理、农矿、工程、商学、兵学、卫生学等科,另设英、法、俄、德、日5种外语。
——百度百科《京师大学堂》
材料四 湖湘文化由生活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共同创造,逐渐积淀而成。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湖湘文化具有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务实求新,博学海纳、兼容并蓄,果敢自信、爱国奋斗等诸多鲜明特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
——摘編自《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分别是哪些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期出现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被后世称为什么?
(2)阅读材料二,写出两例隋唐时期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并说明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京师大学堂的课程设置特点,指出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怎样的时代需求?
(4)阅读材料四,写出两例近代中国湖湘子弟中的杰出代表并说出他们的主要事迹。
5.(2022齐齐哈尔中考26.) 材料一: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日,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摘编自李定一《中华史纲》
材料二: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时,在胡适、鲁迅等人的倡导下,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当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指出哪位历史人物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他是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哪部书籍?
(2)材料二中三位人物是欧洲哪一场运动的代表人物?该运动提倡的思想是什么?图一A是哪位历史人物?身为这场运动的先驱,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使白话文逐断普及开来的是哪次运动?哪位人物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写出这次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倍。
6.(2022牡丹江、鸡西中考28.)思想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个词很适合表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主张的多元性以及彼此之间的不同、分歧和冲突。如儒、道对立早就为大家所熟知,墨家从一开始就是儒家的对立物,至于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对于各家都有尖锐的批评……但在彼此的冲突和批评中,不同思想之间的融合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种分化趋势和统一趋势并存的局面在战国后期表现得越加明显。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在15、16世纪,西欧发生了两场重要的文化运动,一场是南方拉丁文化圈的文艺复兴运动,另一场是北方日耳曼文化圈的宗教改革运动……从时代精神的角度来看,它们虽然客观上导致了西欧社会的一系列变化,但并没有开创出西方现代文化赖以生长的理性精神……。对于西方文化来说,正是经过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洗礼,一个全新意义上的西方现代文化才得以产生。
——摘编自赵林《西欧启蒙思想的发展历程》
材料三: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16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这些内容都被用于揭露法国文化和制度的非理性。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很适合的“这个词”是什么?据材料一归纳该局面所呈现的特征。
(2)材料二认为,15、16世纪西欧的文化运动存在什么不足?这些不足后来被哪场“思想运动”所弥补?
(3)材料三认为“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试据材料三概括该认识的依据。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事件所产生的共同影响。
7.(2022白银中考12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真正爱好和平的民族。在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中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学派是哪家
(2)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迹。请选择其中一项发明,说出它们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贡献。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8.(2022龙东中考28.)民主与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让我们回顾历史,一同探究人类民主与法治的发展历程。
【古代民主与法治】
(1)人类法治历史源远流长。图一的人物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强调以法治国。他是谁?
(2)图二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是哪个奴隶制国家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3)希腊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谁主政时期把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资本主义民主与法治】
(4)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使英国最终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5)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什么?
(6)拿破仑为了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颁布了哪一法律文献?
(7)图三的文件是哪次革命的重要成果?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宪法,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莫定了基础。
(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什么?
9.(2022衡阳中考26.)2022年6月6日,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目前我国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1万亿元。阅读有关水利工程的材料,探究历史,完成答题。
【水沃天府】
材料一 秦孝文王以李冰为郡守。……冰乃壅江作堋(分水的堤坝)……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形容蜀地物产丰饶,像大海一样富有)。故……曰:“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千里通波】
材料二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苏联奇迹】
材料三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在第聂伯河上修建的水电站
【新政工程】
材料四 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项目。田纳西河流域面积广阔,但由于无节制的开发,这一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活困苦。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建立田纳西流城管理局,允许该局建造和管理田纳西河流域的水坝。田纳西流域局管理局不仅解决了大量工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刺激了经济的恢复和增长。经过综合开发和治理,田纳西河流城的土地得到了保护,许多土地恢复耕种。田纳西河流域居民的收入也大福提高。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它的修建发挥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大运河中心城市的名称,并分析大运河修建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为什么能在短期内完成这一伟大工程?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设立的背景及发挥的作用。
【你建议】
(5)入夏,南方进入汛期,出现洪涝灾害:各个地方也会存在不同的水利问题。请就本地水利问题谈谈你的建议。
10.(2022绥化中考36.)识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是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_。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朝开始。
(2)图二是战国时期________(填人名)主持修建的著名的水利工程________,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3)图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作者是________。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