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1.1 认识地球面貌(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1.1 认识地球面貌(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26 16:3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自学指导一
读课本P1—P2,回答: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盖天说”
直觉
推测
麦哲伦海峡
环球航行证明
目睹
经过艰辛的探索,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越来越精确,地球是球形体。
地球的形状是球形体。
生活中,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读图提示】
地球的形状是球体,地表是有一定弧度的,远处的物体就会被遮挡,①处的男孩能够看到的范围是AB, 但是当他升到②处时,他所能看到的范围是CD,看到的范围更大,所以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1.登高望远
A
B

C
D

拓 展 探 究
2.天际线呈弧形
【读图提示】
(1)天际线是指天地相连的交界线,它是地球轮廓。
(2)图中显示天际线有一定的弧度,证明地球是球形体。
NO!
自学指导二
1、读P3页,表示地球大小的三个数据分别是什么?
2、读“信息传递”,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地球的形状。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读图提示】
(1)明确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各个行星名称。
(2)如果把地球的体积看作“1”,对比木星和水星的体积大小。
(3)从宏观的角度描述地球的大小。
拓 展 探 究
从图中体会地球的大小:在太阳系中找到地球,并观察对比地球的大小。
最大
1316
体积
1
最小
0.056
拓 展 探 究
地球的形状
探索过程:
直觉
推测
实践证明
目睹
一、地球的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知识点小结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知识点小结
达 标 检 测
一、填空题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 、 、 。
和 的漫长过程。
2.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
3.地球的形状是 。
直觉
目睹
实践证明
推测
杨利伟
球形体
一、选择题
1.如果给地球做一件衣服,需要准备的布料面积最小应为( )
A.6371万平方千米 B.4万平方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51万平方千米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心出发到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距离都是6371千米
B.地球体积约为5.1亿立方千米
C.从北京市出发绕地球一周约为4万千米
D.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C
D
二、地球的大小
达 标 检 测
二、选择题
1.下列同学所吟诵的诗句中,能证明地球形状的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
D.大地测量技术的应用
B
C
一、地球的形状
5.1亿
6371
①表面积约 平方千米
②平均半径约 千米
③赤道周长约 千米
二、填图题
在方框内用数据填注地球的大小
4万
二、地球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