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十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
呼吸系统的组成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
鼻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1
2
3
6
4
5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
跑步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
正方:用鼻腔呼吸好
反方:用口腔呼吸好
辩论赛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
呼吸道第一站——鼻
鼻腔内有鼻毛和黏膜,空气进入鼻腔,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小颗粒,黏膜能使冷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也能粘连空气中的小颗粒。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更卫生。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
呼吸道第二站——咽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
讨论:痰从哪来?为什么又不能随地吐痰 ?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
肺的结构
肺泡
讨论:肺的功能是什么?
肺的结构特点如何与其功能相适应呢
毛细
血管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
肺泡
在细支气管的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
肺泡的外面都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
死亡的第一杀手——肺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全世界每年的新增病例超过120万,目前中国肺癌死亡率为40.57/10万,在因癌症死去的每3至4人中,即有1人是肺癌。到2025年,我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将超过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眼下,肺癌已成了造成死亡的“第一杀手”。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
思考: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
预防肺癌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1.尽量不吸烟
对于有吸烟史的朋友而言,50~60岁是肺癌的高发年龄段。有不少人甚至因吸二手烟而患上了肺癌。因为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至少有2000种有害成分。烟中大量致癌物和促癌物的协同作用,会损害肺的正常细胞,使患肺癌的危险性提高。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
2.保持空气流通 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与患肺癌的概率成正比。在室内,不良通风条件下燃煤取暖或烹饪食物时产生的油烟也有致癌性。
3.饮食要均衡 在致癌的环境因素中,饮食和营养是很重要的构成部分,营养状况能够通过改变遗传来导致癌症发生,尤其是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这些营养物质的缺乏都可以改变DNA遗传物质的变化,从而导致遗传改变,进而发生癌症。
4.坚持体育锻炼 肺癌的危险因素比较多,现在医学界推测肺癌应该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免疫力低下、内分泌失调、心情抑郁及家庭遗传都可能导致肺癌的发生。此时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锻炼,锻炼除了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还可缓解精神上的压力,可有效的调理身心健康。
预防肺癌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
1.空气进入肺的正确路径是( )
①鼻 ②支气管 ③喉 ④肺泡 ⑤气管 ⑥咽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⑥→③→②→⑤→④
C.①→⑥→③→⑤→②→④
D.①→⑤→⑥→③→②→④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C
2.吞咽食物和呼吸空气时都经过的器官是( )
A.咽 B.鼻 C.口 D.喉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A
3.肺的基本结构为肺泡,一个肺由很多的肺泡构成,这种结构有什么好处?起到什么作用?
一个肺分成很多个肺泡,这样的好处是大大增加了肺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作用是有利于呼吸作用的进行。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4.肺还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有什么好处?
肺泡数目多,肺泡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布满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有利于气体交换和使肺具有良好的弹性。(共19张PPT)
第十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用手按在胸部两侧,然后尽力的吸气和呼气,感觉一下胸廓和肋骨的变化!它们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吸气时,肋骨上抬,胸廓扩大!
呼气时,肋骨下垂,胸廓缩小!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胸骨
肋骨
脊柱
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1.胸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起伏变化, 胸廓的容积分别发生怎么的变化?
3.是什么力量使得胸廓运动的?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1.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 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
2.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肋间肌
膈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观察呼吸运动的媒体动画,演示呼吸运动模型。
讨论交流:
1.呼吸运动时主要由哪些肌肉的收缩、舒张引起了胸廓容积的变化?
2.在呼吸肌收缩和舒张时,肋骨和膈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胸廓容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3.随着胸廓容积的变化,肺的容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肺容积的变化导致了气体的吸入和呼出吗?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肋间肌收缩
膈肌收缩
肋骨向上、向外运动
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胸廓容积增大
膈顶部下降
肺扩张
胸廓的前后、左右径增大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肋间肌舒张
膈肌舒张
肋骨向下、向内运动
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胸廓容积缩小
膈顶部回升
肺回缩
胸廓的前后、左右径缩小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思考与讨论:
1.橡皮膜、两个气球、玻璃钟罩 分别代表什么?
2.手向下拉橡皮膜时,气体是进入气球还是排出?
橡皮膜回缩时,气体是进入气球还是排出?
3.是肺容积的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肺容积扩大?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吸气 呼气
肋间肌
膈肌
肋骨
膈
胸廓
肺
收缩
向上向外运动
收缩
顶部下降
扩张
扩张
舒张
向下向内运动
舒张
顶部回升
缩小
缩小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它反映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
一个人肺活量的大小与其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等因素有关。成年人的肺活量大约是2500~4000 mL。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每位同学在体检时常常要测量一个指标——肺活量,你还记得是如何进行测量的吗?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思考与讨论:
根据现有的器材(大塑料瓶、胶皮管、水槽、水),自制肺活量测量工具。结合数学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出肺活量。(肺活量=πr2×h)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感想或触动?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1.呼吸系统包括_______和肺,前者是_____________的通道,
肺是___________的场所。
2.肺活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的人比不经常参加的人的肺活量______。
3.人在剧烈运动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表现为( )
A.都增加 B.频率变快,深度减小
C.都减小 D.频率变慢,深度加大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呼吸道
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
气体进出人体
气体交换
A
大
4.下列关于平静状态时吸气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胸部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
B.胸部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上升,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
C.胸部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
D.胸部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上升,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A
5.右下图表示人体呼吸时,隔的下同活动状态,请据图回答(填字母)。
肺内气压最大的状态是_________;
膈收缩最紧张的状态是_________;
肺处于呼气状态的是___________。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A
C
C
人工呼吸: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暂时停止呼吸或呼吸运动减弱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在急救中,人工呼吸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某人不小心溺水导致呼吸中断,你会采取什么急救措施呢?
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