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7-26 20:1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来自不同蚁穴的蚂蚁相遇后会( )。
A.用触角与对方交流
B.没有任何反应
C.会打架
2.太阳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将热“发射”到地球上来,这种热的传递方式是(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3.下列不属于水中微生物的是( )。
A.鼻涕虫
B.草履虫
C.变形虫
D.船型硅藻
4.在制造霜和露的实验中,杯子下面垫一块毛巾的作用是( )。
A.灭火
B.增加水蒸气
C.防止水滴流下来弄脏桌子
5.有关显微镜的发展历史,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早期显微镜—放大镜一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B.放大镜—早期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早期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二.填空题(共5题,共26分)
1.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分别标有5×、20×、50×,则这台显微镜放大的最大倍数是( )倍。
2.组合凸透镜可以使图像放得更( ),其中位于上方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 ) ,位于下方的凸透镜则相当于显微镜中的( )。
3.放大镜的特点是( )、( ),所以也叫( )。只要具有这种的结构,就同样具有放大功能,比如( )、( )。
4.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 ),那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5.热总是从温度较( )的物体传递到温度较( )的物体。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草履虫、眼虫、喇叭虫、变形虫、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
2.取一些池塘或鱼缸里的水,倒入装有干草的烧杯中,几天后发现水面上出现了霉点,这些霉点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结集而成的。( )
3.装满水的烧杯、锥形瓶、广口瓶等都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4.微波炉就是应用了热辐射的原理把食物加热的。(  )
5.通过放大镜和显微镜对观察到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就越大,视野也越大。( )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把下面实验器材与作用连线。
五.简答题(共1题,共4分)
1.热量在传递的过程中会不会消失,为什么?
六.综合题(共3题,共34分)
1.选择正确的显微镜部件名称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载物台 目镜 物镜 反光镜 准焦螺旋
(1)把显微镜移至平坦的桌面上,将低倍________转到镜筒下。
(2)调节载物台下面的________,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3)调节准焦螺旋抬起镜筒,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________上。
(4)从________往下看,调整________,将镜筒慢慢抬升至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尽可能地看清标本。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它们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这种病毒疾病2020年2月11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COVID -19,简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的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病毒在10~15℃的空气中,能存活240分钟之久;在25℃时,却只能存活2~30分钟。
1.下列工具能对新冠病毒进行有效观察的是( )。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2.人体内负责和细菌、病毒作战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皮下脂肪
3.新冠病毒在( ) 下容易存活。
A.低温 B.高温 C.超高温
3.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以下器材,请选择正确的器材填在横线上。
载玻片 盖玻片 碘酒 滴管 清水 小刀 吸水纸 镊子
(1)先用________把洋葱切开。
(2)在一块干净的________的中央用________滴一滴________。
(3)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轻轻划“#”字,用________轻轻撕取内表皮。
(4)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________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不要有________。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_________, 然后用________从另一侧吸引,直至整个标本染上颜色,临时装片标本制作完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A
4.C
5.B
二.填空题
1.500
2.大;目镜;物镜
3.中央厚边缘薄;透明;凸透镜;加满水后的烧杯;小水滴等。
4.叶绿体
5.高;低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简答题
1.热量在传递的过程中不会消失。
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当热量传递给一个物体时,这个物体的热能就会增加,其温度也会逐步升高。热量总是会不断的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或两个亦或是更多的物体上,因此热量不会真的消失。
六.综合题
1.物镜 反光镜 载物台 目镜 准焦螺旋
2.1.C
2.B
3.A
3.小刀;载玻片;滴管;清水;镊子;盖玻片;气泡;碘酒;吸水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