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阶段练习: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自我综合评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阶段练习: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自我综合评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6 18:5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导体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长度长的导体,电阻一定大
B.横截面积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大
C.导体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
D.导体电阻由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来决定
2.小华想用滑动变阻器控制小灯泡的亮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3.由欧姆定律公式可知 (  )
A.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因为没有电流通过,所以导体的电阻为零
C.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D.导体电阻的大小,可以用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来计算
4.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
A.开关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 B.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没有必要接地
C.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将人拉开 D.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5.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两灯均正常发光,电流表A1的示数为0.8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5 A,电压表V的示数为8 V。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灯L1和L2并联 B.电源电压为8 V
C.通过灯L1的电流为0.3 A D.灯L1的电阻为10 Ω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 V且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约为3 V,由此可以判断 (  )
A.灯L1短路 B.灯L1开路 C.灯L2开路 D.灯L2短路
7.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电阻甲为定值电阻,其阻值为5 Ω
B.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2 V时,R甲=0.4 Ω
C.将电阻甲和乙串联接入电路,若电路电流为0.2 A,则电路总电阻为15 Ω
D.将电阻甲和乙并联接入电路,若电源电压为2 V,此时甲、乙阻值之比为1∶2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闭合后,滑片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电压表测的是R1两端电压
B.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
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的示数为6 V,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断开S2后,电压表的示数变为2 V,则R2的阻值和电源电压分别是 (  )
A.10 Ω 9 V B.20 Ω 6 V C.20 Ω 9 V D.10 Ω 6 V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2 Ω,R3=10 Ω。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为5 V和9 V。则R2的阻值应为 (  )
A.2 Ω B.4 Ω C.6 Ω D.8 Ω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1.某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增加1 V,流过的电流就增大0.1 A,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Ω,如图果改变该电阻两端的电压,该电阻阻值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2.如图所示是一种调节收音机音量兼开关的调节器,若要使现在的音量减小,应该向    点方向移动滑片P;若要使音量最大,滑片P应该与    点接触;若要关闭收音机,滑片P应该与    点接触。(均选填“A”“B”或“C”)
13.家庭电路中,电冰箱、电饭煲、日光灯等家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     联。如图所示电路中,A点是灯头接导线的螺丝(灯丝完好),当开关S断开时,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手接触电路中的A点    (选填“会”或“不会”)触电。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20 Ω,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电流表的示数是0.3 A;若再闭合S1,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2 A,则电源电压为   V,R2的阻值为   Ω。
1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 V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是6 Ω,定值电阻R2=3 Ω,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R1最右端移到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       。
三、作图题(4分)
16.中虚线框内是一台灯旋钮开关的内部电路简图,通过它可控制台灯的通断和亮度。请将电路图连接完整,使其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四、实验探究题(共26分)
17.(12分)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有如图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两节新干电池,定值电阻R(阻值分别为5 Ω、10 Ω、15 Ω、20 Ω、25 Ω),导线若干。小明在实验时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①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    (选填“A”或“B”)端;电路中滑动变阻器起到保护电路元件安全和                     的作用。
②闭合开关S,无论如图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的示数约为3 V,此时,电路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小明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
(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①电路中滑动变阻器起到保护电路元件安全和  的作用。
②小明先将R=10 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压表示数为2.5 V,记下电流表的示数;接着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把R换为15 Ω的电阻时,应向    (选填“A”或“B”)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才能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同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③若要使所给的5个定值电阻分别接入电路中都能正常进行实验,应该选取至少标有
   Ω的滑动变阻器。
④根据多次测量数据描绘出电流随电阻变化的曲线如图图乙所示,小明由图像得出的结论是                          。
(3)若继续使用该实验电路,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有          。(只要求填写一个实验名称即可)
18.(14分)小明同学在“测未知电阻Rx”的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甲所示电路图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    (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示数约为电源电压,故障的原因是
      (选填“Rx短路”或“Rx开路”)。
(4)排除故障后,小明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下表所示数据,其中第1次实验的电流表示数如图图丙所示,为    A,则所测电阻Rx的阻值是    Ω。
实验序号 1 2 3
电压U/V 1.0 1.5 2.0
电流I/A 0.15 0.20
(5)若在实验中电压表不能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0,当滑片置于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未知电阻阻值的表达式:Rx=      。
五、计算题(共18分)
19.(9分)如图所示电路中,R1=20 Ω,电路总电阻为12 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为0.3 A,求:
  
(1)电阻R2的阻值。
(2)电源电压。
(3)通过R2的电流。
20.(9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S2、S3闭合,S1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6 V。(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1)电源电压是多少
(2)当S1、S3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 V,则R1两端的电压为多少
(3)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A和A1的示数分别为0.5 A和0.2 A,则通过R2的电流为多少
答案
1.C 2.A
3.D
4.A  开关应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故A正确;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当用电器的外壳和火线间的绝缘体破损而使外壳带电时,此时电流就会流入大地,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故B错误;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应切断电源,使触电的人迅速脱离电源,故C错误;使用测电笔时,手应触及笔尾金属体,否则容易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故D错误。
5.D 6.D 
7.B  由图可知,电阻甲的I-U图像为一条直线,故R甲===5 Ω,故A正确。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2 V时,I甲=0.4 A,甲的电阻仍为5 Ω,故B错误。电阻甲和乙串联,当电流为0.2 A时,U总=U甲+U乙=1 V+2 V=3 V,R总===15 Ω,故C正确。将电阻甲和乙并联,电源电压为2 V时,I甲=0.4 A,I乙=0.2 A,因此两电阻之比为R甲∶R乙=I乙∶I甲=1∶2,故D正确。
8.B  R1、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故A正确;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故B错误;根据U=IR,R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故C正确;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等于R1的阻值,所以比值不变,故D正确。
9.B  闭合S1、S2时,电阻R2短路,电路中只有电阻R1工作,故此时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即电源电压U=6 V,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1===10 Ω;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中R1和R2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R1两端的电压,U1=2 V,则R2两端电压为U2=U-U1=6 V-2 V=4 V,根据===可得,电阻R2的阻值为R2=2R1=2×10 Ω=20 Ω。
10.D  三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V1测R1和R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和R3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即=,解得R2=8 Ω。
11.10 不变 12.B C A
13.并 不会  家庭电路中,电冰箱、电饭煲、日光灯等是并联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断开开关,火线被切断,A处不再和火线相连,故接触A点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14.6 30 15.不变 3~9 V
16.如图图所示
根据安全用电原则可知,用电器的开关应该接到火线和用电器之间,台灯与零线相接。
17.(1)①A 改变电阻两端电压,进行多次测量 ②定值电阻R开路
(2)①控制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不变 ②A ③5 ④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伏安法测电阻
18.(1)断开 如图图所示 
(2)B (3)Rx开路 
(4)0.1 10 (5)R0
19.(1)由于R1和R2并联,则有=+,即=+,解得R2=30 Ω。
(2)电源电压:U=I1R1=0.3 A×20 Ω=6 V。
(3)通过R2的电流:I2===0.2 A。
20.(1)当S2、S3闭合,S1断开时,电阻R1短路,电路中只有R2,电压表示数为6 V,即电源电压为6 V。
(2)当S1、S3断开,S2闭合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此时电压表示数为4 V,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可知,R1两端的电压为U1=U-U2=6 V-4 V=2 V。
(3)当S1、S3闭合,S2断开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测总电流,电流表A1测通过R1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得,通过R2的电流:I2=I-I1=0.5 A-0.2 A=0.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