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北师大版三上2.1《看一看(一)》(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北师大版三上2.1《看一看(一)》(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24 14:1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课时《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课题 看一看(一) 单元 二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
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内容是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在小学阶段学生经历三次观察物体的过程,分别是一年级下从不同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三年以上,体会不同方向观察两个物体的范围和形状不同;四年级下,从三个方向: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由四个以内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因此三年级上,既是对不同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顺承,又将是把事物抽象成立体图形做铺垫,在培养学生空间能力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共安排两道例题,第一道例题三个小朋友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盒子。第二道题,通过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观察玩具熊。要求学生在实验与相应事物间建立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直观思考能力。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竖式计算方法的过程,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渗透转化思想,发展推理能力。2.学习内容分析:本课共安排两道例题,第一道例题三个小朋友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盒子。第二道题,通过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观察玩具熊。要求学生在实验与相应事物间建立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直观思考能力。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的数学价值,通过合作探究,在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
重点 能正确观察物体并指出物体的正面,反面和侧面。
难点 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分钟) 1、媒体图片:美丽的庐山。2、教师谈话:这些都是庐山的照片,虽然庐山只有一个,但是却有这么多种形态,为什么呢,因为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你发现了这个问题,诗人苏轼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写了一首著名的诗:题西林壁。出示古诗: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2、说一说:说一说: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庐山的景色是不同的。那从不同的角度看物体,你觉得会怎样?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观察物体之一——看一看(一)板书课题。 学生观看图片。指名说一说。 通过观看图片,感知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是不同的。通过说一说,引出本课内容。
讲授新课(20分钟) 1、标 一 标。 2、说一说:他们分别看到物体的哪一面?教师订正:笑笑——左面淘气——上面 妙想——前面他们在补同的地方看到了什么?想一想,连一连。 教师订正。4、小组合作看一看,说一说。合作要求:1)站在不同的位置看自己组准备的的长方体盒子。2)说说你最多看到了几个面。5、说一说。 教师总结:1)站在正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只看到一个面。 2)站在对着一条棱的地方看,可以看到两个面。 3)站在对着一个顶点的位置看,可以看到三个面。6、想一想,填一填 。 站在不同的位置,最多看到( )个面,最少可以看到( )个面。 教师订正。7、课件出示: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奇思看到的熊的嘴巴应该在左边 淘气看到的应该和奇思相反。 妙想在前面,看到的是小熊的脸。 笑笑在后面,看到的是小熊的后脑勺。8、说一说:在经过刚才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相同的。 1、学生独立标一标。2、指名说一说。3、学生独立连一连。4、学生小组合作,看一看,说一说。5、指名说一说。6、指名填一填。7、学生独立填一填。8、指名说一说。 1、通过标一标,初步感知观察物体的位置。2、通过说一说,明确题目看到物体的哪一面。3、通过连一连,明确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4、通过合作完成,感知观察物体时,什么情况下看到一个面,什么情况下看到三个面。5、通过说一说,总结从不同位置看到的面数。6、通过填空,总结出最少看到1个面,最多看到两个面。7、通过独立填一填,感知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不同。8、通过说一说,总结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相同的。
课堂练习(10分钟) 1、下面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2、想一想,连一连。3、看 一 看 填 一 填。小猴看到的是图( ),小鹿看到的是图( ),小兔看到的是图( )。4、你能把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吗?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并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连一连,巩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不同。通过填一填,巩固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课堂小结 说一说: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师跟学学生的汇报总结:站在不同的位置,最多看到三个面,最少可以看到一个面。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相同的。 指名说一说。 通过师生回顾全课,说说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知识,升华认识。
板书 看一看(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