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快乐和谐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古老的铜钟,洁白的粉墙,还有摇曳的凤尾竹,是那么美丽。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在祖国的大家族里,共同学习生活,是那么团结。他们上课认真读书,下课开心玩耍,小动物的出现增添了趣味。课文配有一幅插图。教室里,穿戴不同的小学生正在读书。教室外,大青树上挂着古老的铜钟,两只调皮的猴子正好奇地听着小学生的朗读。植物、动物、小学生,构成了和谐美丽的画面,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艳”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球等”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并积累运用。
3.通过与自己学校生活对比,能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
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并积累运用。能借助提示,说说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过程】
单元导读
1.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梦想启航的地方。提示本单元内容是围绕校园这个话题。
2.阅读时,要关注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新鲜感”词句是指运用比拟、比喻等等修辞手法的有关词句,使用修饰限定方法写具体形象的有关词句,以及进行细致描述细节的有关词句。而这样的词句,读后感到写得生动有趣、具体形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3.体会习作的快乐。这是本单元的新的课题也是任务。
二、课题导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的地方好些民族聚居一起,和睦相处。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这么一个地方。(板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三、介绍作者
吴然:云南人,现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春城晚报社高级编辑。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
四、学习生字
展示“坝、汉”等10个生字并标注拼音。
再从文中截取它们的词语(若无则找出常见词语),加以理解字的意思。
借助词典或课本插图对坪坝、凤尾竹加深理解。
五、自由朗读
提示同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阅读后画出你觉得具有新鲜感的词句。
六、对陌生词语进行解释
鲜艳:鲜明而美丽。
绚丽多彩:绚丽,灿烂美丽。形容色彩丰富华丽。
敬爱:尊敬热爱。
飘扬:在空中随风飘动。
招引:吸引。
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七、梳理课文内容
1.(第1自然段):写早晨,各民族的孩子穿着不同的服饰把学校装扮得绚丽多彩。
2.(第2、3自然段):写课上、课下同学们一起友好快乐地生活学习。
3.(第4自然段):写这所边疆可爱的小学环境优美。
八、同学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老师补充)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
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这句话描绘各民族学生从各个方向由远及近汇集而来的壮观景象了。
关注句式“从……,从……,从……”和“有……,有……,有……,还有……”。
2.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大家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共同过着幸福的学习生活。
3.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写出了学校的生活的美好,孩子们来到学校时的欢快心情。
关注句式“向……,向……,向……”
4.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拟人化,把猴子、小鸟、松鼠、山狸写成了会看热闹的人,小动物们的出现更加突出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也突出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九、推出课文主题
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民族小学的自豪与赞美之情。
十、知识拓展——介绍文中提到的少数名族(图片展示)
十一、提出问题
1.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上学路,绚丽多彩,多民族学校。
(2)上课时,安静,小动物们听课。
(3)下课时,热闹,动物们看热闹。
(4)……
2.课文中写孩子们上课下课的情景时,为什么要写小动物的表现
一是这些小动物的出现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二是从侧面写出了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连小动物们都被吸引住了;三是突出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引得小动物们心生羡慕,前来看热闹,从而说明这是一所充满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
3.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从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图书室里、教学楼前、大树下选一个场景)以下为示例。
(1)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安静地听老师上课,他们时而冥思苦想,时而踊跃发言,时而合作谈论,真是一节有趣的课。
(2)操场上“丢沙包”的同学玩得很起劲。两头丢沙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起猛攻。中间躲包的同学非常沉着,眼睛盯着沙包飞来的方向,左躲右闪,蹦来跳去。沙包飞来了,只见一个同学轻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沙包双从背后飞来了,他猛一转身来了个海底捞月,抓住了沙包。躲包的同学胜利了,他们跺啊跳啊,心里多么欢畅。
(3)花坛边,聚集了好多小朋友,他们有的凑到鲜花边上,闻闻花香;有的摆上画架,画画盛开的花朵;还有的像快乐的小蝴蝶一样,绕着花坛翩翩起舞。
(4)图书室里,同学们安静地阅读,没有交谈、没有走动,只听见纸张翻动和笔尖滑动的沙沙声。
(5)上课了,同学们一个个坐得像松树一样挺直。语文老师拿着教材和备课本急匆匆地走进教室。老师亲切地说:“上课。”班长高声地说:“起立。”同学们齐声说:“老师好。”老师和蔼地说:“同学们好。”班长说:“坐下。”一节有趣的语文课开始了。
十二、学习写字
展示“晨、绒”等字书写顺序,并提示书写技巧。
十三、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写字表里的13个字。
2.写一写“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
格式:我所在的校园……而大青树下的小学……
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 ”。
扬起(yánɡ yán) 汉族(hàn hàng) 摔跤(jiáo jiāo)
坪坝(bà pà) 打扮(bàn pàn) 凤尾竹(fèn fèng)
二、看拼音,写词语。
xiān yàn cū zhuàng
(鲜 ) ( 壮)
fú zhuāng dú shū zǎo chén
( ) ( 书) ( )
三、选字组词。
1.盼 扮 纷 粉
( )望 米( ) 打( ) 缤( )
2.静 净 情 睁
干( ) 安( ) 感( ) ( )开
四、照样子,把句子换一种说法。
例:小明和小丽把教室里的桌椅擦得干干净净。
教室里的桌椅被小明和小丽擦得干干净净。
1.同学们把校园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2.老师把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yáng hàn jiāo bà bàn fèng
二、艳 粗 服装 读 早晨
三、1.盼 粉 扮 纷 2.净 静 情 睁
四、1.校园被同学们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2.古老的铜钟被老师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