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紫藤萝瀑布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紫藤萝瀑布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15 00:00:0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紫藤萝瀑布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C.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D.“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答案】C
【知识点】引号;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引号用法如下: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通常说后面加上原话就属于直接引用要加引号,而想则不是);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C项中引号不必使用。
【点评】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______________。
①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无限魅力
②所以,我们不能任梦想流失
③也不会因人的成败得失而停滞
④而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
A.②④③① B.③②④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从语意“不会也不会”可辨析③可为第一句;②是对以上所述的小结,可作为第二句;④可从“而“,思考是针对上一句的语意表述的,可作为第三句;①“这样”一词,可以辨析为对以上分析的总结,可作为尾句 。综合以上分析,可排序为:③②④①,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此题,可依据逻辑顺序排序。
3.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ù     líng dīng     jīn
   立 依傍     酒酿 忍俊不   
    bèng        
琼浆    溅 宗璞 盘虬卧龙
【答案】伫;bàng;伶仃;niàng;禁;qióng;迸;pú;qiú
【知识点】汉字或汉字拼音;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汉字注音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注意此题中的“伫立”和“伶仃”的正确书写。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4.根据下面各句意思写出相应词语。
①观察别人的言语、脸色,揣度其心意。   
②形容孤独没有依靠。   
③长时间地站立。   
④忍不住笑。   
【答案】察言观色;伶仃;伫立;忍俊不禁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能力。理解字词的意思,可结合句子来理解。平时要多查工具书,注意分类积累,加强记忆。察言观色:观察别人的言语、脸色,揣度其心意。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伶仃:形容孤独没有依靠。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5.修改下列病句。
(1)语文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紫藤萝瀑布》,感慨颇多。
(2)通过阅读《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使我认识到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前进。
【答案】(1)修改方法:把“讨论”和“阅读”对调位置。
(2)修改方法:去掉“通过”或“使”。
【知识点】紫藤萝瀑布;语序不当;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1)语序不当,应把“讨论”和“阅读”对调位置。(2)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
【点评】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6.读下面这幅漫画,说说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答案】家长做孩子成长路上的保护伞,使孩子免受挫折的做法是错误的。
【知识点】图表信息;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此题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根据本图中家长撑起保护伞,“挫折”都被挡在了伞外,可以分析作者意思是:家长做孩子成长路上的保护伞,使孩子免受挫折的做法是错误的。
二、现代文阅读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两棵金银花
赵元波
①朋友两年前送给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四月份就迫不及待地开放了,千万朵金银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微风细雨中轻轻地摇曳着。有的含苞欲放,羞答答的细小的白色花蕾散发出若有若无的淡淡香味;有的正在盛开,一簇簇的小花在它们洁白的椭圆形细碎花瓣中伸出小小的花蕊,悠悠的清香,白黄两种颜色既不失单调,又高雅清洁,小雨滴沾在上面,为金银花增添几分姿色,就像邻家的小女孩活泼可爱;有一些花朵开的时间长了,白色的花朵已经变成金黄色,就像姑娘头上戴着的黄色发髻,一枝数朵,给人一种惊喜,一缕清爽,实在是标致极了。这些开放着的花朵在雨中默默地散发着它们特有的香气,把芳香送给从这里经过的每一个人,微风吹来,花枝花朵摇摆起伏,袭人香气简直可迷醉万人。想不到两年的时间,这棵金银花就由纤弱的一棵小苗长成了亭亭玉立的美少女,主干已经有两米来高了,足有大拇指那么粗,在主干上还发出了一些枝桠,这些枝桠柔柔的、嫩嫩的,伸着毛绒绒的头,吐出一丝绿意,左摆右摆地在风中摇着摇着就攀附在了桃树上,一个劲地噌噌直往上长,密密麻麻的卵形的绿叶非常茂盛,以白色的围墙做背景,配合着粉红色的桃花,桃树下一盆盆茉莉、竹子、山茶、文竹、玫瑰、水仙,姹紫嫣红,绿叶红花,色彩鲜丽,显得格外的娇艳动人,特别逗人喜爱,是入画的一景。
②看着金银花长得那么盛,花开得那么多,我心里有些后悔。其实朋友把金银花送给我之后,我就只把它栽在院子的一角,想起的话,就给它浇点水,有时连水都忘了浇,更不用说施肥了。超强的生命也让金银花显得不起眼,平凡的花,平凡的花香,甚至常被人忽略,就好像人们总是想得到天山雪莲的高洁,却忘记了山脚下狗尾巴草的万般风情。
③钟情于金银花叶子的绿,花儿的美,那淡淡的香味儿,去年我在花盆又扦插了一棵金银花,准备长大后放在客厅里。我希望这棵金银花能够带给我一片葱茏的绿色,淡淡的花香。曾经,我为我的这个设计充满了赏心悦目的憧憬和希冀。为此,我选用了树林里的基土,埋入了最好的基肥,随时不忘给它浇水,精心呵护,一如母亲精心照料刚出生的婴儿。甚至冬天还把它从院子里搬到房子里,白天又从房子里搬到院子里,让它充分享受阳光,乐此不疲。但很遗憾,一年来,它只是窝在花盆里,不长高,也不长粗,它所报答于我的便只是若干枝条和绿叶,看来连花都不会开。
④然而,我对它却没有丝毫的抱怨,因为我就知道:它已经尽力了。就是说,它所能够报答于我的,也就是这些了。是的,它有着充足得过分的肥料供应,充足得过分的水的供应,充足得过分的主人的关怀……但没有足够的风,没有足够的地气,更是没有足够的成长的自由,没有足够让根自由伸张的空间!而那些自由,作为主人的我,竟然在很长的时间里茫然无知——居然不知道它还要自由!
⑤两棵金银花,一棵在院子里无拘无束自由生长,越长越高,绿树成荫,盘虬卧龙,花香四溢;一棵长在花盆里,虽然受到精心呵护,却似一棵长不高长不大的小草。我们应该知道: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
(选自《新华副刊》,略有改动)
(1)【要点概括】“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理解文意】第②段中“我心里有些后悔”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探究写法及用意】作者还写了“去年我在花盆又扦插了一棵金银花”的用意是什么?
(4)【句子含义的理解】联系人的成长谈一谈你对“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这句话的理解。
(5)【比较探究】散文作品描写景物时,常通过精当的用词或恰当的修辞,对静态的事物作动态化的描写。下面是《紫藤萝瀑布》中运用这种写法的句子及其赏析,请你从本文中找出一个相似写法的句子并作赏析。
句子: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赏析:在作者笔下,紫藤萝花开得极为繁盛,色调上深深浅浅、错落有致,在阳光下跳跃闪烁,给人一种在不停流动、不停生长的感觉,所以作者将一株静静盛开着的紫藤萝比作一条不停流淌着人的瀑布,栩栩如生地表现其辉煌灿烂、气势非凡,而“欢笑”等词语又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紫藤萝以人的情感、性格,表现其勃勃生机,表达出由衷的喜爱之情。(“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紫藤萝花的繁盛,“瀑布”的气势,以及生生不息的蓬勃生机,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答案】(1)①花期早;②开得多(盛);③花朵美;④花味香;⑤叶子绿;⑥生长快。
(2)①一开始并未重视,随意栽在院子一角,毫不关心。②经常忽略具有超强生命力却显得不起眼的平凡的花和平凡的花香。
(3)作者此处运用了对比(衬托、反衬)的写法,有意把院中的金银花和室内花盆里的金银花这两个寓意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对照比较着写(或:以室内花盆里的金银花衬托院中的金银花),以突出“自由的空间对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这一主旨,给人以极鲜明的感受和极深刻的启示,增强了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4)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自由的成长环境、自由的发展空间。过分的呵护,过于优越的物质条件,反而不利于一个人的成长。
(5)如“朋友两年前送给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四月份就迫不及待地开放了,千万朵金银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微风细雨中轻轻地摇曳着”一句,运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以“迫不及待”表现金银花花期较早、生机盎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形象地、动态化地表现了花儿争先恐后、竞相绽放的情态,这些拟人化了的词句赋予金银花以人的情感、性格,深化了景物描写的内涵,生动形象,引人入胜,也表达了作者的惊喜、欣赏之情。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对比;借物喻人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与概括能力。做题时,要仔细阅读选文,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理清选文结构,理解选文内容。此题要求归纳“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的特点,对象要明确,不能与那株栽在盆里的金银花相混淆。抓住花、叶及生长等来归纳其特点,尤其是要突出花的特点,可从花期、花势、花色、花香等方面来归纳。注意条理清晰,概括全面。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做题时,要仔细阅读选文,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理解选文内容,本题中,阅读选文第③段,结合第③段内容,“我心里有些后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开始并未对金银花重视,所以随意栽在院子一角,毫不关心。 第二是我经常忽略具有超强生命力却显得不起眼的平凡的花和平凡的花香。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表现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的能力。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等,同学们平时要多加积累,对每种写法都能做出准确判断。分析写法效果,要结合文章看所用写法对应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有什么效果,并能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的效果。文章重点写的是院子一角的金银花,那么写花盆中的一棵金银花很显然是对比衬托院子一角的金银花的,明确了这一点,结合文意体会这样写的作用即可。
(4)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语言、风格或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的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均可。 此题考查探究能力。解答时要扣住“自由”“长成一棵树”理解句意,同时要注意题干提示“联系人的成长”。
(5)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加点词语所运用的表达手法,并分析这些手法的作用和妙处。此题加点词语“迫不及待”、“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是拟人,表现出金银花花期早的特点,以及生机勃勃、争相开放的情态,生动形象。拟人手法的运用,化静为动,赋予了金银花以人的情感、性格,使金银花更可爱,自然也流露出作者的欣喜之情。
【点评】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①~②),写朋友送我的那棵金银花,我栽种于院中墙角下,它生长旺盛总在春末就开出花儿来;第二部分(③~④),写我扦插于花盆中,放置于客厅中的那棵精神照料的金银花,不长高不长粗,也没有开出花儿来;第三部分(⑤),作者将两棵金银花对比,告诉我们: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
本阅读题第(3)题较难,考查的是文章表现手法的知识。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
1、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中,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2、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3、对比手法: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
4、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赞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6、以动衬静是写作的一种手法是一种对比的方式.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
三、写作题
8.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性格品质。本文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表达对人生意义全新的深刻理性认识。请你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种食物,表达对人生意义的认识。
【课文片段在线】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写法分析】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这与经历生死迷、手足情的作者何其相似。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由花到人,心情豁然开朗。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描述事物的特点时,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的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借物要赞誉怎样的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借物喻人的写法也就失去了意义。
【答案】【参考例文】
山中的老杏树
杏子成熟时,正赶上农村收麦。麦收过后的一天,我才抽空儿扛着木棍儿,棍儿上挑着篮儿,上了南山。
半路碰上邻居二婶儿。二婶儿见我也去采杏,忙告诉我:“我都找遍了,只有山梁南面第二个山沟里那棵树上还有杏儿,只是杏子又青又小,还不好吃!”说完,二婶便走下山去。
我登上山梁,老远就看到了那棵树。它是那条山沟里仅有的一棵杏树。走近了才望见树上绿绿的叶子中颗颗半红不绿的杏子,成串成串地 挤满枝头。随着一阵微风,杏树抖动起枝叶,像是在和我打招呼。
这是一棵老杏树,它长在沟底缺土少水的岩石旁,树干又高又曲又粗,疤痕累累,显然它已历尽沧桑。我把木棍儿插在腰间攀到树上。坐 在粗大的树杈上,我看得更清楚了:枝条上,每个叶窝儿都挂着一个圆溜溜的杏子。大多杏子又都长着“阴阳脸”——一面绿中透黄,一面黄 里带红;个头儿也不小,个个儿都像个小苹果儿。望着这绿叶间压串枝的杏子,我比喻不出它们像珍珠、像宝石,还是像翡翠、像玛瑙。捏开一个一看,哎呀,金色的果肉浸满果汁,放到嘴里,酸溜溜,甜滋滋,沁人心脾。
一抬头,无意中发现两个树杈之间卡着一块石头。哦!我全明白了:二婶儿说这杏子又青又小不好吃,是因为树太高,她看不见结在上面的杏子,只摘些下面小的。她不会上树,够不着,用石头又砸不下来。显然,她着实冤枉了这棵老杏树。
望着满树伸手可及的果实,再俯视一下这棵饱经风霜的老杏树,一种敬慕之情油然而生。老杏树啊老杏树,你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独自扎根于这深山岩石之中,老而不衰。一年又一年,你为人们结下多少杏子?可你对人却无半点所求。当你受了委屈或遇到冷眼、非礼时,脚跟仍是那样坚定,胸怀仍是那样坦荡、无私。多么可敬的老杏树啊!我轻轻地取下石块,抽出腰间的木棍儿,可怎么也不肯打下去,唯恐因打杏儿而折损老树的枝叶,伤害它的身心。于是,我下了树,挎上篮儿,再爬上树,坐在老杏树的怀抱中,尽情地摘着杏子,尽情地享受着它奉献的果实。
【知识点】自命题作文;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作文时,描述的事物的特点, 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地认识到,本文借物要说明什么,要借物赞誉怎样的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借物喻人”的方法,也就失去了使用的意义。
【点评】这是一篇优美、生动、感人至深的文章。相信每一个同学读了此文之后,都一定会认识到:本文决不单纯是状“物”;作者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借山中老杏树的特点,热情讴歌了具有老杏树品格(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扎根深山,饱经风霜,老而不衰,只讲奉献,胸怀 坦荡、无私)的人,同时从心底抒发了对具有老杏树品格的人的无比敬爱之情。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紫藤萝瀑布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C.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D.“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______________。
①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无限魅力
②所以,我们不能任梦想流失
③也不会因人的成败得失而停滞
④而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
A.②④③① B.③②④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3.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ù     líng dīng     jīn
   立 依傍     酒酿 忍俊不   
    bèng        
琼浆    溅 宗璞 盘虬卧龙
4.根据下面各句意思写出相应词语。
①观察别人的言语、脸色,揣度其心意。   
②形容孤独没有依靠。   
③长时间地站立。   
④忍不住笑。   
5.修改下列病句。
(1)语文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紫藤萝瀑布》,感慨颇多。
(2)通过阅读《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使我认识到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前进。
6.读下面这幅漫画,说说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二、现代文阅读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两棵金银花
赵元波
①朋友两年前送给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四月份就迫不及待地开放了,千万朵金银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微风细雨中轻轻地摇曳着。有的含苞欲放,羞答答的细小的白色花蕾散发出若有若无的淡淡香味;有的正在盛开,一簇簇的小花在它们洁白的椭圆形细碎花瓣中伸出小小的花蕊,悠悠的清香,白黄两种颜色既不失单调,又高雅清洁,小雨滴沾在上面,为金银花增添几分姿色,就像邻家的小女孩活泼可爱;有一些花朵开的时间长了,白色的花朵已经变成金黄色,就像姑娘头上戴着的黄色发髻,一枝数朵,给人一种惊喜,一缕清爽,实在是标致极了。这些开放着的花朵在雨中默默地散发着它们特有的香气,把芳香送给从这里经过的每一个人,微风吹来,花枝花朵摇摆起伏,袭人香气简直可迷醉万人。想不到两年的时间,这棵金银花就由纤弱的一棵小苗长成了亭亭玉立的美少女,主干已经有两米来高了,足有大拇指那么粗,在主干上还发出了一些枝桠,这些枝桠柔柔的、嫩嫩的,伸着毛绒绒的头,吐出一丝绿意,左摆右摆地在风中摇着摇着就攀附在了桃树上,一个劲地噌噌直往上长,密密麻麻的卵形的绿叶非常茂盛,以白色的围墙做背景,配合着粉红色的桃花,桃树下一盆盆茉莉、竹子、山茶、文竹、玫瑰、水仙,姹紫嫣红,绿叶红花,色彩鲜丽,显得格外的娇艳动人,特别逗人喜爱,是入画的一景。
②看着金银花长得那么盛,花开得那么多,我心里有些后悔。其实朋友把金银花送给我之后,我就只把它栽在院子的一角,想起的话,就给它浇点水,有时连水都忘了浇,更不用说施肥了。超强的生命也让金银花显得不起眼,平凡的花,平凡的花香,甚至常被人忽略,就好像人们总是想得到天山雪莲的高洁,却忘记了山脚下狗尾巴草的万般风情。
③钟情于金银花叶子的绿,花儿的美,那淡淡的香味儿,去年我在花盆又扦插了一棵金银花,准备长大后放在客厅里。我希望这棵金银花能够带给我一片葱茏的绿色,淡淡的花香。曾经,我为我的这个设计充满了赏心悦目的憧憬和希冀。为此,我选用了树林里的基土,埋入了最好的基肥,随时不忘给它浇水,精心呵护,一如母亲精心照料刚出生的婴儿。甚至冬天还把它从院子里搬到房子里,白天又从房子里搬到院子里,让它充分享受阳光,乐此不疲。但很遗憾,一年来,它只是窝在花盆里,不长高,也不长粗,它所报答于我的便只是若干枝条和绿叶,看来连花都不会开。
④然而,我对它却没有丝毫的抱怨,因为我就知道:它已经尽力了。就是说,它所能够报答于我的,也就是这些了。是的,它有着充足得过分的肥料供应,充足得过分的水的供应,充足得过分的主人的关怀……但没有足够的风,没有足够的地气,更是没有足够的成长的自由,没有足够让根自由伸张的空间!而那些自由,作为主人的我,竟然在很长的时间里茫然无知——居然不知道它还要自由!
⑤两棵金银花,一棵在院子里无拘无束自由生长,越长越高,绿树成荫,盘虬卧龙,花香四溢;一棵长在花盆里,虽然受到精心呵护,却似一棵长不高长不大的小草。我们应该知道: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
(选自《新华副刊》,略有改动)
(1)【要点概括】“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理解文意】第②段中“我心里有些后悔”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探究写法及用意】作者还写了“去年我在花盆又扦插了一棵金银花”的用意是什么?
(4)【句子含义的理解】联系人的成长谈一谈你对“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这句话的理解。
(5)【比较探究】散文作品描写景物时,常通过精当的用词或恰当的修辞,对静态的事物作动态化的描写。下面是《紫藤萝瀑布》中运用这种写法的句子及其赏析,请你从本文中找出一个相似写法的句子并作赏析。
句子: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赏析:在作者笔下,紫藤萝花开得极为繁盛,色调上深深浅浅、错落有致,在阳光下跳跃闪烁,给人一种在不停流动、不停生长的感觉,所以作者将一株静静盛开着的紫藤萝比作一条不停流淌着人的瀑布,栩栩如生地表现其辉煌灿烂、气势非凡,而“欢笑”等词语又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紫藤萝以人的情感、性格,表现其勃勃生机,表达出由衷的喜爱之情。(“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紫藤萝花的繁盛,“瀑布”的气势,以及生生不息的蓬勃生机,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三、写作题
8.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性格品质。本文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表达对人生意义全新的深刻理性认识。请你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种食物,表达对人生意义的认识。
【课文片段在线】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写法分析】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这与经历生死迷、手足情的作者何其相似。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由花到人,心情豁然开朗。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描述事物的特点时,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的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借物要赞誉怎样的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借物喻人的写法也就失去了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引号;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引号用法如下: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通常说后面加上原话就属于直接引用要加引号,而想则不是);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C项中引号不必使用。
【点评】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从语意“不会也不会”可辨析③可为第一句;②是对以上所述的小结,可作为第二句;④可从“而“,思考是针对上一句的语意表述的,可作为第三句;①“这样”一词,可以辨析为对以上分析的总结,可作为尾句 。综合以上分析,可排序为:③②④①,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此题,可依据逻辑顺序排序。
3.【答案】伫;bàng;伶仃;niàng;禁;qióng;迸;pú;qiú
【知识点】汉字或汉字拼音;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汉字注音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注意此题中的“伫立”和“伶仃”的正确书写。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4.【答案】察言观色;伶仃;伫立;忍俊不禁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能力。理解字词的意思,可结合句子来理解。平时要多查工具书,注意分类积累,加强记忆。察言观色:观察别人的言语、脸色,揣度其心意。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伶仃:形容孤独没有依靠。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5.【答案】(1)修改方法:把“讨论”和“阅读”对调位置。
(2)修改方法:去掉“通过”或“使”。
【知识点】紫藤萝瀑布;语序不当;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1)语序不当,应把“讨论”和“阅读”对调位置。(2)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
【点评】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6.【答案】家长做孩子成长路上的保护伞,使孩子免受挫折的做法是错误的。
【知识点】图表信息;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此题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根据本图中家长撑起保护伞,“挫折”都被挡在了伞外,可以分析作者意思是:家长做孩子成长路上的保护伞,使孩子免受挫折的做法是错误的。
7.【答案】(1)①花期早;②开得多(盛);③花朵美;④花味香;⑤叶子绿;⑥生长快。
(2)①一开始并未重视,随意栽在院子一角,毫不关心。②经常忽略具有超强生命力却显得不起眼的平凡的花和平凡的花香。
(3)作者此处运用了对比(衬托、反衬)的写法,有意把院中的金银花和室内花盆里的金银花这两个寓意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对照比较着写(或:以室内花盆里的金银花衬托院中的金银花),以突出“自由的空间对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这一主旨,给人以极鲜明的感受和极深刻的启示,增强了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4)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自由的成长环境、自由的发展空间。过分的呵护,过于优越的物质条件,反而不利于一个人的成长。
(5)如“朋友两年前送给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四月份就迫不及待地开放了,千万朵金银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微风细雨中轻轻地摇曳着”一句,运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以“迫不及待”表现金银花花期较早、生机盎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形象地、动态化地表现了花儿争先恐后、竞相绽放的情态,这些拟人化了的词句赋予金银花以人的情感、性格,深化了景物描写的内涵,生动形象,引人入胜,也表达了作者的惊喜、欣赏之情。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对比;借物喻人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与概括能力。做题时,要仔细阅读选文,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理清选文结构,理解选文内容。此题要求归纳“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的特点,对象要明确,不能与那株栽在盆里的金银花相混淆。抓住花、叶及生长等来归纳其特点,尤其是要突出花的特点,可从花期、花势、花色、花香等方面来归纳。注意条理清晰,概括全面。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做题时,要仔细阅读选文,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理解选文内容,本题中,阅读选文第③段,结合第③段内容,“我心里有些后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开始并未对金银花重视,所以随意栽在院子一角,毫不关心。 第二是我经常忽略具有超强生命力却显得不起眼的平凡的花和平凡的花香。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表现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的能力。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等,同学们平时要多加积累,对每种写法都能做出准确判断。分析写法效果,要结合文章看所用写法对应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有什么效果,并能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的效果。文章重点写的是院子一角的金银花,那么写花盆中的一棵金银花很显然是对比衬托院子一角的金银花的,明确了这一点,结合文意体会这样写的作用即可。
(4)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语言、风格或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的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均可。 此题考查探究能力。解答时要扣住“自由”“长成一棵树”理解句意,同时要注意题干提示“联系人的成长”。
(5)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加点词语所运用的表达手法,并分析这些手法的作用和妙处。此题加点词语“迫不及待”、“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是拟人,表现出金银花花期早的特点,以及生机勃勃、争相开放的情态,生动形象。拟人手法的运用,化静为动,赋予了金银花以人的情感、性格,使金银花更可爱,自然也流露出作者的欣喜之情。
【点评】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①~②),写朋友送我的那棵金银花,我栽种于院中墙角下,它生长旺盛总在春末就开出花儿来;第二部分(③~④),写我扦插于花盆中,放置于客厅中的那棵精神照料的金银花,不长高不长粗,也没有开出花儿来;第三部分(⑤),作者将两棵金银花对比,告诉我们: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
本阅读题第(3)题较难,考查的是文章表现手法的知识。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
1、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中,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2、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3、对比手法: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
4、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赞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6、以动衬静是写作的一种手法是一种对比的方式.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
8.【答案】【参考例文】
山中的老杏树
杏子成熟时,正赶上农村收麦。麦收过后的一天,我才抽空儿扛着木棍儿,棍儿上挑着篮儿,上了南山。
半路碰上邻居二婶儿。二婶儿见我也去采杏,忙告诉我:“我都找遍了,只有山梁南面第二个山沟里那棵树上还有杏儿,只是杏子又青又小,还不好吃!”说完,二婶便走下山去。
我登上山梁,老远就看到了那棵树。它是那条山沟里仅有的一棵杏树。走近了才望见树上绿绿的叶子中颗颗半红不绿的杏子,成串成串地 挤满枝头。随着一阵微风,杏树抖动起枝叶,像是在和我打招呼。
这是一棵老杏树,它长在沟底缺土少水的岩石旁,树干又高又曲又粗,疤痕累累,显然它已历尽沧桑。我把木棍儿插在腰间攀到树上。坐 在粗大的树杈上,我看得更清楚了:枝条上,每个叶窝儿都挂着一个圆溜溜的杏子。大多杏子又都长着“阴阳脸”——一面绿中透黄,一面黄 里带红;个头儿也不小,个个儿都像个小苹果儿。望着这绿叶间压串枝的杏子,我比喻不出它们像珍珠、像宝石,还是像翡翠、像玛瑙。捏开一个一看,哎呀,金色的果肉浸满果汁,放到嘴里,酸溜溜,甜滋滋,沁人心脾。
一抬头,无意中发现两个树杈之间卡着一块石头。哦!我全明白了:二婶儿说这杏子又青又小不好吃,是因为树太高,她看不见结在上面的杏子,只摘些下面小的。她不会上树,够不着,用石头又砸不下来。显然,她着实冤枉了这棵老杏树。
望着满树伸手可及的果实,再俯视一下这棵饱经风霜的老杏树,一种敬慕之情油然而生。老杏树啊老杏树,你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独自扎根于这深山岩石之中,老而不衰。一年又一年,你为人们结下多少杏子?可你对人却无半点所求。当你受了委屈或遇到冷眼、非礼时,脚跟仍是那样坚定,胸怀仍是那样坦荡、无私。多么可敬的老杏树啊!我轻轻地取下石块,抽出腰间的木棍儿,可怎么也不肯打下去,唯恐因打杏儿而折损老树的枝叶,伤害它的身心。于是,我下了树,挎上篮儿,再爬上树,坐在老杏树的怀抱中,尽情地摘着杏子,尽情地享受着它奉献的果实。
【知识点】自命题作文;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作文时,描述的事物的特点, 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地认识到,本文借物要说明什么,要借物赞誉怎样的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借物喻人”的方法,也就失去了使用的意义。
【点评】这是一篇优美、生动、感人至深的文章。相信每一个同学读了此文之后,都一定会认识到:本文决不单纯是状“物”;作者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借山中老杏树的特点,热情讴歌了具有老杏树品格(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扎根深山,饱经风霜,老而不衰,只讲奉献,胸怀 坦荡、无私)的人,同时从心底抒发了对具有老杏树品格的人的无比敬爱之情。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