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课题与课时】
课题:《皇帝的新装》(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19课)
课时:1课时
【课标要求】
1.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目标】
1.学习训练快速阅读,掌握速读技巧。通过速读,理清课文内容。
2.通过想象,揣摩分析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3.增加对“童话”的了解,体会并说出童话中运用夸张和想象手法的表达效果。
4.结合阅读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童话的现实意义。
【评价任务】
1.通过活动一,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1。
2.通过活动二,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2。
3.通过活动三,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3。
4.通过活动四,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4。
【学习过程】
预习检测:学生展示《知行稿》完成情况。
活动一:训练快速阅读,理清课文内容
1.快速阅读指导训练。(指向目标1)
快速阅读要求:⑴七年级每分钟400字以上;⑵准确掌握关键信息;⑶以词句为单位进行整体阅读;⑷静下心来,排除杂念,抓取关键词语;⑸不指读,不回读,不在心里默读。
在规定时间内阅读下列文字,并解答问题:
①文段介绍的对象是谁?哪国人?②列举了他的哪些作品?③你还读到了哪些信息?
(提示:153字,限时23秒。完成知行稿4)
安徒生(1805-1875), 丹麦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被翻译成150多种语言,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2.回顾概述故事,明确故事情节。(检测目标1)
(根据预习限时快速阅读任务,结合《知行稿》4,完成故事情节概括)
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评价标准:能准确概括情节。每一条越准确用字越少得分越高。
活动二:揣摩人物心理,学习描写方法
1.为什么骗子行骗能够最终得逞?
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人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评价标准:找出依据并简要分析。
2.研读人物心理描写,分析学习描写方法(指向目标2)
学习任务:
⑴细读课文第7-14自然段,思考: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刻画老大臣的?老大臣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依据?
⑵细读课文第15-17自然段,思考: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刻画官员的?官员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依据?
明确: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可以看出两个人都是虚伪、阿谀奉承、自欺欺人的人。
想象人物的语言:
①老大臣(官员)走后,两个骗子说: 。
②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他们说 。
明确: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等。
评价标准:在3分钟内完成研读,每完成一项任务得2分,前两空1分,第3空2分。
评价任务:1.作者通过( )等方法刻画了老大臣这一形象,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样的人。我的依据是( )。
2.作者通过( )等方法刻画了官员这一形象,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样的人。我的依据是( )。
补充:心理描写(293字,速读提要,做出标画)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心理描写还可以细腻、生动、真实地展示人物的心路历程,从而更好地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有新意,并且能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让文章更充实。跟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相比,心理描写能够直接叙写人物的七情六欲,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体化,从而显得更为完整和真实。
⑶跳读3-6和19-23自然段,揣摩皇帝的心理,通过想象深刻分析人物形象。(检测目标2)
①“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是不称职的;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
评价任务:能看出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愚昧无知、自作聪明
②他(皇帝)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
评价任务:皇帝心里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你如何理解? ——承上启下 愚蠢、自欺欺人
③“这是怎么一回事儿?”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评价任务:演读皇帝心理,揣摩丰富皇帝内心,体味分析心理描写的作用。 ——写出了皇帝的心虚和恐惧,刻画了他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狡诈的特点,使人物形象鲜明,深化了中心。
补充:心理描写的其它形式动作暗示、神态显示
①于是他就点头表示出他的满意。
②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评价任务:通过想象,补充皇帝的心理。
①于是他就 地点头表示出他的满意。他想: 。
②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他想: 。
明确:对人物的描写能够推动情节发展。
评价标准:能积极思考并根据理解回答问题,根据关键词的准确程度得分。每项最高8分。
活动三:研读“夸张、想象”,体会童话特点
补充介绍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童话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以及家具、玩具等都可被赋予生命,注入人的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评价任务:分析下列夸张的作用(指向检测目标3)
①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②他们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明确:
①突出皇帝虚荣愚蠢的性格特点,推出整个骗局故事。
②突出新衣服得特点,目的是让皇帝相信这衣服是确实存在得,表现了骗子得狡猾。
总结:夸张能够凸显故事的主题,更鲜明地暴露对象的本质,加强艺术的感染力。
评价标准:能结合文本分析夸张的作用,准确概括夸张的表达效果,即可得4-6分。从文中找出夸张并分析,每一处得最高分6分。
③“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评价任务:分角色读结局部分,思考:人们为什么要说“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指向检测目标3)
明确:表现出人们对真相的逐渐接受。“小孩子”寄托着作者对于改变现实、戳穿虚伪的理想。老百姓在小孩子的带动下有了说真话的勇气,而统治者们却仍然装模作样,两相对比,显得后者更加可笑、腐朽。
补充:生活在那个社会里,有许多人——甚至勤劳善良的人,都免不了染上自私自利、欺骗、虚荣等恶习。在揭露和批评现实的丑恶的同时,安徒生不断地追求光明和美丽的生活。
活动四:结合自己体验,体会现实意义
补充创作背景: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当时,丹麦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封建统治阶级,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速读背景资料,了解创作背景。思考:童话世界和真实生活的关系。
评价任务:如果你当时也在游行现场,会怎样做?生活中,遇到“皇帝的新装”,你会怎样做?(指向目标4)
明确:做人要保持一颗童心,保持心地的纯真,做一个诚信、友善的人,敢讲真话,愿讲真话,善讲真话,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恶、丑,让真、善、美充满人间。
评价标准:能认真思考并流畅的谈自己的看法,观点正确,表达清晰,即可得3-5分。
【检测与作业】
(可选做其一)
1.面对生活中的某一现象,写一篇童话。(不少于300字)
2.展开想象,续写童话。(不少于300字)
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回到宫中……
【学后反思】
1.要全面的表现人物,可以综合使用多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包括: 。这些方法的作用分别是: 。熟读《皇帝的新装》一课中描写人物的语段。
2.夸张而又合理地 是本文的一个鲜明特点。在阅读中它能够激发我们阅读的兴趣,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章;在写作中它能够使我们的文章内容丰富。
3.限时训练快速阅读,争取每分钟达到400字。做好计划和记录,坚持训练,总结快速阅读方法,提升快速阅读能力。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