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2007~2013浙江省中考试题精选一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2007~2013浙江省中考试题精选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8-22 21:3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下第二章2007~2013浙江省中考试题精选一
一、选择题
1、(2007宁波14)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声是一种波 B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D超声波常用于医学上的辅助诊断
2、(2007绍11)下列图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阳光透过树林 B.人在镜里成像 C.筷子在水中“形’’变 D.投在屏上的手影
3、(2007丽7)我市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的庆元后坑木拱廊桥,其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由于 (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漫反射
4、(2007温7)如图所示为验证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光线沿路径PO入射至平面镜上的O点,那么,反射光线沿下列哪条路径射出 ( )
A.OA
B.OB
C.OC
D.OD
5、(2007温9)光线经眼球的晶状体折射后,能成像于视网膜。右上图是小亮设计的正常眼球成像模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凸透镜相当于视网膜
B.蜡烛相当于晶状体
C.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
D.光屏相当于晶状体
6、(2007 宁波7)如图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下列关于该人远、近视跟的判断及矫正所需配戴的眼镜镜片的选择正确的是 ( )
A近视眼;乙 B远视眼;乙 C近视眼;丙 D远视眼;丙
7、(2008杭12)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D.③④
8、(2008湖17)如图所示,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桥孔看上去是原形的。当水面上升时,看到桥孔的形状的是下图中的 ( )
A B C D
9、(2008金2)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A、湖岸边的树在平静的水面形成倒影
B、阳光下,茂密树林的地面有许多小圆形光斑
C、夜晚,路灯下看到自己的影子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
10、(2008温13)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下图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所成的倒影的是 ( )
11、(2009浙教杭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12、(09浙温6)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A.笔“断”了 B.水中倒影 C.邮票放大 D.手影
13、(09浙金16)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仪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4、(2010温州19)“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可能击中目标 ( )
A.沿OA方向
B.沿OB方向
C.沿OC方向
D.沿OD方向
15、(2010嘉兴16)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16、(2010宁波17)以下为某地区中小学生2001年与2009年近视率调查分析表:
年份 小学阶段 初中阶段 高中阶段
检查人数 近视人数 近视率% 检查人数 近视人数 近视率% 检查人数 近视人数 近视率%
2001 15377 994 6.5 19401 4091 21.1 6483 3370 52.0
2009 24748 2315 9.4 19251 8379 43.5 16767 12131 72.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近视是先天性疾病,由遗传决定
B.两次调查比较可知,检查人数越多,近视率越高
C.两次调查比较可知,初中生的近视率增加幅度最大
D.矫正近视的方法是配戴凸透镜片的眼镜
17、(2011金丽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
18、(2011嘉舟9)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19、(2011绍兴卷4)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20、(2011温州卷)10.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 A( )
21、(2012绍兴7)图中人手持的是一枚 ( )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C.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22、(2013金丽-7)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
23、(2013舟嘉-7)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 )
A.向外旋转 B.向内旋转 C.向下旋转 D.向上旋转
24、(2013杭州-20)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凸透镜前l. 5倍焦距的地方,当它向与它同侧的距离透镜3倍焦距的地方移动时,它所成的像 (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变小
25、(2013义乌-3)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到硬币(如图甲所示).人位置不变,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看到硬币了(如图乙所示),这主要是由于 (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
二、简答题
26、(2007台24)人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正常人远处物体在眼球视网膜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物距(u)与眼球折光系统焦距(f)的关系为 。如图为物体在某人眼球内的成像情况,则此人所患的眼睛疾病为 。
U>2f 近视眼
27、(2008绍22)患近视眼病的人,应配戴___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校正;戴眼镜的人冬天进入暖和的房问时,常常发生镜片模糊的现象,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
凹 房间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引起
28、(09浙台22)200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上午,在我省北部将能观察到日全食。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的两种简便方法:如图甲所示,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 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对着阳光,在白纸上也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利用了光沿 传播的原理。
平面镜 直线
29、(2010义乌21)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
(1)全部由女飞行员驾驶的战斗机编队首次亮相国庆阅兵,备受大家关注。如图,当编队以稳定的队形飞过天安门上空时,若以领航机为参照物,随队战斗机是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如图是女兵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正从天安门前走过,判断队伍是否对齐的光学原理是__ __ __ 。
(1)静止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回答出光沿直线传播即可得分)
30、(2010台州23)2008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在空气中沿 传播的光,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衣服“流走”,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 ,让旁人看不到它。
直线 反射(或漫反射)
31、(2010义乌24)互联网作为一只信息交流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少数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而过度用眼,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 __ ,形成了一个倒立、缩小的 __ __ __ 像,导致了近视。
前 实
32、(2011台州卷26)如果物体离眼睛近,来自它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是发散的;如果物体远离眼睛,来自这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发散程度便会降低。因此,我们把来自遥远物体上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视作平行,如图甲所示。
(1)我们作上述推断的前提是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是沿 传播;
(2)当物体远离眼睛时,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会减小。图乙表示物体在眼球中的不同成像情况,其中表示视觉正常的人观看远处物体的是 。
33、(2011宁波卷22)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形式。遥控器发出的信号被电视机接收,电视机发出的声音被人听到,这两个过程中,能量分别是以光波和 的形式传播。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电视画面在观众的视网膜上成一个 (填“倒立”或“正立”)、缩小的实像。
声波 倒立
34、(2012嘉兴22)如图是一种常见的红外线感应水龙头,当手对着红外线感应窗时,水会自动流出。
⑴使用该水龙头时,感应窗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到手上发生了 感应窗内的红外线接收管接收到信号后控制出水。
⑵当手一直处在感应范围内时,该水龙头在连续出水4秒后
即自动停水6秒。如此反复。某人用20秒洗一次手,则使用该
水龙头比使用持续出水的普通水龙头能节水 毫升。
(设水龙头的水流量均为30毫升/秒)
(1)反射(2)360
35、(2012宁波22)将蜡烛、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移动蜡烛使烛焰距凸透镜25厘米,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根据这一成像规律,请举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
缩小 照相机
三、探究题
36、(2008温3l)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出: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放置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1)影子长度可能与点光源的高度有关;
(2)减小;
(3)控制点光源的高度和短木条的长度不变,改变短木条的位置,测出多组L和s。
37、(2013湖州-32)小唐了解到电视机遥控是通过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来传愉信号的。他想进一步了解红外线是否具有可见光的某些传播规律.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在遥控器前面分别用相同厚度和大小的硬纸板与玻璃板遮挡,保持遥控器方向、遥控器和电视机的距离相间,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用硬纸板遮挡时不能控制电视机,用玻璃板遮挡时能控制电视机。
实脸二:将遥控器对准天花板,调整遥控器的方向并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遥控器处于某些方向时能控制电视机。
(1)小唐进行实验一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脸二现象能证明_________________。
A.红外线遇障碍物会发生反射 B.红外线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红外线能否透过透明或不透明的物体(合理即可)(2)A
四、作图题
38、(2010杭州36)右图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O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AB(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c点。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司机眼睛看到C点的光路图。
光路图(如图所示)
·
A
(第16题图)
陶罐在镜中成像
D
铅笔好像在
水面断了
C
树荫下形成
圆形光斑
A
竹在水中
的倒影
B
A.平面镜成像 B.塔在水中的“倒影” 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D.手的影子
(第25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