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四单元第13课《金色的鱼钩》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四单元第13课《金色的鱼钩》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4 16:05:23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四单元第13课《金色的鱼钩》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quán bìn kē áo
   骨 双    青       夜
liǎn chān xiù gē da
收       扶 上       
【答案】颧;鬓;稞;熬;敛;搀;绣;疙瘩
【知识点】拼音;字形;金色的鱼钩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颧、鬓、稞、熬、敛、搀、绣、瘩”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颧、鬓、稞、熬、敛、搀、绣、疙瘩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鱼汤    的草地    的声音    的脸
   的情绪    的毅力    的手    的光芒
【答案】新鲜;弥漫;低沉;严峻;饱满;惊人;粗糙;金色
【知识点】语言表达;金色的鱼钩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运用修饰语的能力,在于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此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比如:新鲜的鱼汤、弥漫的草地、低沉的声音、严峻的脸、饱满的情绪、惊人的毅力、粗糙的手、金色的光芒。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   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   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②   没加作料,   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③   多么艰苦,   把他们带出草地。
④   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   会起不来
【答案】因为;所以;尽管;但是;无论;也要;只要;就
【知识点】句式衔接;金色的鱼钩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分句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②分句前后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 “尽管……但是……”;③分句前后之间是条件关系。故选“无论……也要……”;④分句前后之间是条件关系。故选“只要……就……”。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4.给句子加标点。
   不行   太少啦   他轻轻地摇摇头   小梁   说真的   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   有时候等了半夜   也不见鱼上钩   为了弄一点儿鱼饵   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
蚓   还有   我的眼睛坏了   天色一暗   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答案】“;,;。”;,“;,;,;!;,;。;,;……;,;,;,;……”
【知识点】标点符号;金色的鱼钩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故:“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点评】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说说句中省略号的作用。
①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②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   
【答案】说话时断时续;话未说完
【知识点】标点符号;金色的鱼钩
【解析】【分析】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省略号的作用:列举的省略、表示说话吞吐、话未说完、语意未尽、语意的跳跃、说话时断时续。依据句意可知,①处省略号是表示说话时断时续。②处省略号是表示话未说完。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及应用。
6.查字典填空。
(1)“稞”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2)“吾”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答案】(1)禾;8;K;kē;青稞
(2)口;4;W;wú;支吾
【知识点】金色的鱼钩;汉字查字典
【解析】【分析】此题不仅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组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查。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
7.按课文内容填空。
《金色的鱼钩》讲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一位   牢记党的嘱托,为照顾三个   的战士走出草地,而不惜   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   、忠于   和忘我   的革命精神。
【答案】炊事班长;生病;牺牲生命;党;人民;牺牲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金色的鱼钩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要注意“炊、事、牺”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8.课文内容我知道
《金色的鱼钩》运用了   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等手法,塑造了   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让我们为老班长   和   的革命精神而深受感动,鼓舞和震撼。
【答案】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知识点】修辞手法;金色的鱼钩
【解析】【分析】描写方法按人物描写概括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等。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结合句子来判断。
评价人物形象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常用描写方法的掌握能力。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考查评价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9.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做题目?
【答案】“鱼钩”,本文是指老班长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老班长曾用它给病号钓鱼吃,挽救了三个年轻战士的生命。“金色的”,是借指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和舍己为人的精神。文章以此为题,点名了中心。金色的鱼钩代表老班长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将在我们的心里永远放射着金色的光芒。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金色的鱼钩
【解析】【分析】理解文题(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题目)一定要着眼于全篇,对一些含有比喻、象征性意味的题目,要透过字面把握它内在的含义。“鱼钩”,本文是指老班长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老班长曾用它给病号钓鱼吃,挽救了三个年轻战士的生命。“金色的”,是借指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和舍己为人的精神。文章以此为题,点名了中心。金色的鱼钩代表老班长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将在我们的心里永远放射着金色的光芒。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课题的理解能力。
二、阅读理解
10.课内阅读。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的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 收敛”的意思。
(2)用横线画出老班长的神态。
(3)用波浪线画出老班长的语言。
(4)从老班长的表情、语言中,可以看出老班长是怎样一个人?
【答案】(1)收敛指的是(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本课是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
(2)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
(3)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
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
(4)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3)语言描写是一种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收敛指的是(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本课是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
(2)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
(3)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 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
(4)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2)、(3)了解什么是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11.课外阅读。
亲口尝一尝
红军来到一座草木茂盛的山脚下。大家采了许多灰灰菜。这是同志们在长征途中经常吃的一种野菜。
灰灰菜要下锅的时候,贺龙来到事务班。他抓起几棵灰灰菜来,仔细地看了看。
“事务长,这种野菜吃得?”贺龙问。
“吃得,吃得,吃过多少次了,没有毒。”
“还是小心一点好,先别下锅。”贺龙说着,拿起一棵灰灰菜亲口尝了尝,感到特别苦。他咽下去后,又拿起几棵灰灰菜来,仔细地观察,发现这种菜与以前吃的灰灰菜叶子虽然很像,但根部多了一些细毛毛,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贺龙怕这种野菜有毒,又吩咐道:“先别下锅!”
这种野菜果然有毒!过了半个钟头,贺龙就呕吐起来,脸色也变得很难看。“贺老总吃野菜中毒了!”同志们急忙找来了卫生员。好在贺龙吃得少,没过多久,他就渐渐地恢复正常了。
幸亏贺龙亲口尝了尝这种野菜,使部队避免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从此,事务长把检验野菜的关把得更严了,经常亲口尝一尝。
(1)“果然”的近义词是   。
(2)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描写,表现了   
(4)“从此,事务长把检验野菜的关把得更严了……”这句话中的“此”是指什么?为什么事务长把检验野菜的关把得更严了?
【答案】(1)果真
(2)主要讲了贺龙同志亲口尝野菜中毒,使部队避免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事。
(3)动作;贺龙同志细心观察,为战士们的生命安全着想
(4)“此”是指贺龙亲口尝野菜中毒了,使部队避免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因为贺龙亲口尝野菜中毒,这让事务长再也不敢马虎了,这毕竟关系到战士们的生命安全。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3)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 果真 (2) 主要讲了贺龙同志亲口尝野菜中毒,使部队避免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事。 (3)1、动作 2、贺龙同志细心观察,为战士们的生命安全着想。(4) “此”是指贺龙亲口尝野菜中毒了,使部队避免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因为贺龙亲口尝野菜中毒,这让事务长再也不敢马虎了,这毕竟关系到战士们的生命安全。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3)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三、语言表达
12.口语交际。
红军长征共历时368天,平均每天有一次遭遇战,每15天打一次大决战。235天用于白天行军,18天夜行军,平均走365华里休整一次,日平均行军74华里。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山常年积雪。渡过4条河。经过11个省,攻下大小62个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封锁包围,经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总人数从开始的30万到最后只剩3万。
读了上面的内容,你会想到长征中动人的故事和成千上万的英雄。请你和别人交流一下。
【答案】略
【知识点】语言表达;金色的鱼钩
【解析】【分析】主要通过书面形式的表述题来评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常见的考查方式是设置特定的情境,要求学生写出别人讲话的言外之意,或写出人物当时可能说的话,或写出讨论的焦点和不同意见,或围绕话题谈自己的看法。
【点评】言之有"物",即有具体内容,不讲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话;言之有"序",即按一定的顺序说,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
言之有"节",即话要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
13.《金色的鱼钩》一文中,怎么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指的是什么 鱼钩为什么是金色?
【答案】“这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指的是老班长忠于党的事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这是老班长所用的鱼钩,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在小同志们的眼里,这些鱼钩就是金色的!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金色的鱼钩
【解析】【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这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指的是老班长忠于党的事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这是老班长所用的鱼钩,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在小同志们的眼里,这些鱼钩就是金色的!
【点评】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1 / 1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四单元第13课《金色的鱼钩》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quán bìn kē áo
   骨 双    青       夜
liǎn chān xiù gē da
收       扶 上       
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鱼汤    的草地    的声音    的脸
   的情绪    的毅力    的手    的光芒
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   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   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②   没加作料,   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③   多么艰苦,   把他们带出草地。
④   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   会起不来
4.给句子加标点。
   不行   太少啦   他轻轻地摇摇头   小梁   说真的   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   有时候等了半夜   也不见鱼上钩   为了弄一点儿鱼饵   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
蚓   还有   我的眼睛坏了   天色一暗   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5.说说句中省略号的作用。
①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②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   
6.查字典填空。
(1)“稞”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2)“吾”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7.按课文内容填空。
《金色的鱼钩》讲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一位   牢记党的嘱托,为照顾三个   的战士走出草地,而不惜   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   、忠于   和忘我   的革命精神。
8.课文内容我知道
《金色的鱼钩》运用了   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等手法,塑造了   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让我们为老班长   和   的革命精神而深受感动,鼓舞和震撼。
9.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做题目?
二、阅读理解
10.课内阅读。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的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 收敛”的意思。
(2)用横线画出老班长的神态。
(3)用波浪线画出老班长的语言。
(4)从老班长的表情、语言中,可以看出老班长是怎样一个人?
11.课外阅读。
亲口尝一尝
红军来到一座草木茂盛的山脚下。大家采了许多灰灰菜。这是同志们在长征途中经常吃的一种野菜。
灰灰菜要下锅的时候,贺龙来到事务班。他抓起几棵灰灰菜来,仔细地看了看。
“事务长,这种野菜吃得?”贺龙问。
“吃得,吃得,吃过多少次了,没有毒。”
“还是小心一点好,先别下锅。”贺龙说着,拿起一棵灰灰菜亲口尝了尝,感到特别苦。他咽下去后,又拿起几棵灰灰菜来,仔细地观察,发现这种菜与以前吃的灰灰菜叶子虽然很像,但根部多了一些细毛毛,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贺龙怕这种野菜有毒,又吩咐道:“先别下锅!”
这种野菜果然有毒!过了半个钟头,贺龙就呕吐起来,脸色也变得很难看。“贺老总吃野菜中毒了!”同志们急忙找来了卫生员。好在贺龙吃得少,没过多久,他就渐渐地恢复正常了。
幸亏贺龙亲口尝了尝这种野菜,使部队避免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从此,事务长把检验野菜的关把得更严了,经常亲口尝一尝。
(1)“果然”的近义词是   。
(2)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描写,表现了   
(4)“从此,事务长把检验野菜的关把得更严了……”这句话中的“此”是指什么?为什么事务长把检验野菜的关把得更严了?
三、语言表达
12.口语交际。
红军长征共历时368天,平均每天有一次遭遇战,每15天打一次大决战。235天用于白天行军,18天夜行军,平均走365华里休整一次,日平均行军74华里。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山常年积雪。渡过4条河。经过11个省,攻下大小62个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封锁包围,经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总人数从开始的30万到最后只剩3万。
读了上面的内容,你会想到长征中动人的故事和成千上万的英雄。请你和别人交流一下。
13.《金色的鱼钩》一文中,怎么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指的是什么 鱼钩为什么是金色?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颧;鬓;稞;熬;敛;搀;绣;疙瘩
【知识点】拼音;字形;金色的鱼钩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颧、鬓、稞、熬、敛、搀、绣、瘩”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颧、鬓、稞、熬、敛、搀、绣、疙瘩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新鲜;弥漫;低沉;严峻;饱满;惊人;粗糙;金色
【知识点】语言表达;金色的鱼钩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运用修饰语的能力,在于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此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比如:新鲜的鱼汤、弥漫的草地、低沉的声音、严峻的脸、饱满的情绪、惊人的毅力、粗糙的手、金色的光芒。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3.【答案】因为;所以;尽管;但是;无论;也要;只要;就
【知识点】句式衔接;金色的鱼钩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分句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②分句前后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 “尽管……但是……”;③分句前后之间是条件关系。故选“无论……也要……”;④分句前后之间是条件关系。故选“只要……就……”。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4.【答案】“;,;。”;,“;,;,;!;,;。;,;……;,;,;,;……”
【知识点】标点符号;金色的鱼钩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故:“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点评】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答案】说话时断时续;话未说完
【知识点】标点符号;金色的鱼钩
【解析】【分析】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省略号的作用:列举的省略、表示说话吞吐、话未说完、语意未尽、语意的跳跃、说话时断时续。依据句意可知,①处省略号是表示说话时断时续。②处省略号是表示话未说完。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及应用。
6.【答案】(1)禾;8;K;kē;青稞
(2)口;4;W;wú;支吾
【知识点】金色的鱼钩;汉字查字典
【解析】【分析】此题不仅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组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查。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
7.【答案】炊事班长;生病;牺牲生命;党;人民;牺牲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金色的鱼钩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要注意“炊、事、牺”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8.【答案】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知识点】修辞手法;金色的鱼钩
【解析】【分析】描写方法按人物描写概括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等。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结合句子来判断。
评价人物形象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常用描写方法的掌握能力。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考查评价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9.【答案】“鱼钩”,本文是指老班长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老班长曾用它给病号钓鱼吃,挽救了三个年轻战士的生命。“金色的”,是借指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和舍己为人的精神。文章以此为题,点名了中心。金色的鱼钩代表老班长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将在我们的心里永远放射着金色的光芒。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金色的鱼钩
【解析】【分析】理解文题(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题目)一定要着眼于全篇,对一些含有比喻、象征性意味的题目,要透过字面把握它内在的含义。“鱼钩”,本文是指老班长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老班长曾用它给病号钓鱼吃,挽救了三个年轻战士的生命。“金色的”,是借指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和舍己为人的精神。文章以此为题,点名了中心。金色的鱼钩代表老班长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将在我们的心里永远放射着金色的光芒。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课题的理解能力。
10.【答案】(1)收敛指的是(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本课是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
(2)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
(3)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
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
(4)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3)语言描写是一种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收敛指的是(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本课是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
(2)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
(3)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 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
(4)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2)、(3)了解什么是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11.【答案】(1)果真
(2)主要讲了贺龙同志亲口尝野菜中毒,使部队避免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事。
(3)动作;贺龙同志细心观察,为战士们的生命安全着想
(4)“此”是指贺龙亲口尝野菜中毒了,使部队避免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因为贺龙亲口尝野菜中毒,这让事务长再也不敢马虎了,这毕竟关系到战士们的生命安全。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3)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 果真 (2) 主要讲了贺龙同志亲口尝野菜中毒,使部队避免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事。 (3)1、动作 2、贺龙同志细心观察,为战士们的生命安全着想。(4) “此”是指贺龙亲口尝野菜中毒了,使部队避免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因为贺龙亲口尝野菜中毒,这让事务长再也不敢马虎了,这毕竟关系到战士们的生命安全。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3)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12.【答案】略
【知识点】语言表达;金色的鱼钩
【解析】【分析】主要通过书面形式的表述题来评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常见的考查方式是设置特定的情境,要求学生写出别人讲话的言外之意,或写出人物当时可能说的话,或写出讨论的焦点和不同意见,或围绕话题谈自己的看法。
【点评】言之有"物",即有具体内容,不讲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话;言之有"序",即按一定的顺序说,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
言之有"节",即话要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
13.【答案】“这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指的是老班长忠于党的事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这是老班长所用的鱼钩,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在小同志们的眼里,这些鱼钩就是金色的!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金色的鱼钩
【解析】【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这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指的是老班长忠于党的事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这是老班长所用的鱼钩,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在小同志们的眼里,这些鱼钩就是金色的!
【点评】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