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课练:8.3 空气的“力量”(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课练:8.3 空气的“力量”(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6 23:0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一、选择题
1.(2021枣庄)如图所示的现象均与大气压有关,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
2.小明同学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换用细玻璃管做实验,管内汞柱的高度将减小
B.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则管内外汞液面的高度差将变小
C.将此装置从地面移至山顶,玻璃管内的汞液面会上升
D.若换用水来做该实验,则大气压能支持的水柱的高度将大于760 mm
3.(2021绍兴)用真空采血管抽血时,将采血针一端刺入人体静脉后,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的胶塞,血液便会自动流入采血管。血液能够流进真空采血管的动力来自 (  )
A.大气压
B.人体内血压
C.护士的拉力
D.血液自身重力
二、填空题
4.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     ,意大利科学家      第一个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的值,1个标准大气压等于     Pa,相当于    mm高汞柱所产生的压强。
5.氢气球升到高空时就会破裂,其主要原因是高空大气压强    ,气球体积    ,将气球胀破。(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6.如图所示,浸在水中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是      (选填“空的”“有水,但不满的”或“充满水的”)。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7.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玻璃瓶,橡皮塞上插进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其中甲瓶内装满水,乙瓶没有装满,玻璃管内水面距瓶底20 cm,则甲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Pa;要探究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应选用的是   (选填“甲”或“乙”)装置;当该装置随电梯从一楼上升到二十楼,管内的液面会     (选填“上升”或“下降”)。(g取
10 N/kg,ρ水=1.0×103 kg/m3)
8.(2020黔南州)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大气压随海拔高度变化的情况时,查阅到如图下表的资料:(g取10 N/kg)
海拔高度/km 0 1 2 3 4 5
大气压/kPa 101 90 80 70 62 54
(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
(2)海拔3 km处的大气压值与    m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3)在海拔1 km处,10 m2水面受到的大气压力是    N。
三、实验探究题
9.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如图所示,设实验过程中管口不离开汞液面,试回答:(ρ汞=
13.6×103 kg/m3,g=9.8 N/kg)
(1)此时此地大气压支持着   mm高的汞柱,大气压的值为    Pa。
(2)将玻璃管下压1.5 cm时,管内汞柱的高度为    mm。
(3)将玻璃管倾斜时,管中汞柱的长度将    ,高度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换用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做此实验,管中汞柱的高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若在实验过程中,不慎使少量的空气混入管中,则管中汞柱的高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若在管的顶端开一个小孔,则根据    原理可知,管中的汞    (选填“会”或“不会”)喷出。
10.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大气压强的大小,他们拿来一个带挂钩的圆形吸盘,将吸盘紧压在厚玻璃板的下表面,用一个可装细沙的购物袋(质量不计)挂在挂钩下。如图所示,向袋里逐渐注入细沙直至吸盘被拉下来,由此可得到大气压的值。
(1)本实验主要用到的测量器材:    、弹簧测力计。
(2)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        。
(3)大气压的表达式p=  。
(4)如图果测出的大气压仅为0.8×105 Pa,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
11.(2020益阳)“拔火罐”是我国传统医疗的一种手段。如图所示,医生先用点燃的酒精球加热小罐内的空气,随后迅速把小罐倒扣在需要治疗的部位,小罐冷却后便紧贴在皮肤上。已知大气压为1.0×105 Pa,小罐底部和开口部位的面积均为10 cm2,罐内空气冷却变为室温时其压强为9.0×104 Pa,不计小罐的重力。求:
(1)罐内空气对皮肤的压力。
(2)皮肤对小罐的支持力。
答案
第八章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1.C  拔火罐、吸饮料、吸盘紧贴在墙面这三项均利用了大气压,高压锅是根据气压越高沸点越高的原理工作的,故C符合题意。
2.D  换用粗玻璃管做实验,管内汞柱的高度不变,故A错误。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进入玻璃管内的汞增加,但是管内外汞液面的高度差不变,故B错误。山顶海拔高,气压低,将此装置从地面移至山顶,玻璃管内的汞液面会下降,故C错误。大气压不变时,用水做实验,水柱产生的压强和汞柱产生的压强相等,根据p水=p汞,则ρ水gh水=ρ汞gh汞,汞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水的高度大于汞柱的高度,故D正确。
3.B  真空采血管在组装后应保持一定的负压,即真空采血管内气体的压强低于大气压,针头插入检查者的静脉时,在检查者体内血压的压力下,血液流入真空采血管。
4.大气压的存在 托里拆利 1.013×105 760
5.减小 增大
6.充满水的 大气压  向上提起量筒的过程中,量筒露出的体积增大,由于外界的空气不能进入量筒中,导致了量筒内是真空的,其内部没有气体压强,容器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量筒中,1个标准大气压能够支撑大约10 m高的水柱,所以水柱能够充满整个量筒。
7.2000 乙 上升
8.(1)减小 (2)7 (3)9×105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海拔升高时,大气压是减小的,即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根据p=ρgh可知,海拔3 km处的大气压:p=70000 Pa,产生70000 Pa压强的水柱的高度:
h===7 m。
(3)在海拔1 km处的大气压:p'=90000 Pa;
根据p=可知,10 m2水面受到的大气压力:
F=p'S=90000 Pa×10 m2=9×105 N。
9.(1)750 0.9996×105 (2)750 (3)变大 不变 (4)不变
(5)变小 (6)连通器 不会
10.(1)刻度尺
(2)细沙受到的重力G 吸盘的直径D(或吸盘的半径r)
(3)(或)
(4)吸盘中的空气没有完全被挤出
11.(1)罐内空气对皮肤的压力:
F内=pS=9.0×104 Pa×10×10-4 m2=90 N。
(2)皮肤受到外界的大气压力:
F外=p外S=1.0×105 Pa×10×10-4 m2=100 N,
由力的平衡得,小罐对皮肤的压力:
F压=F外-F内=100 N-90 N=10 N,
因为小罐对皮肤的压力和皮肤对小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皮肤对小罐的支持力:F支=F压=10 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