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
3 复式统计表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将二年级学生按照各自喜欢的颜色分类,情况如下表所示。
颜色 黑色 红色 黄色 绿色 其他颜色
人数 50人 80人 60人 30人 30人
1.上表是按照( )进行分类的。
A.喜欢的颜色 B.男生女生 C.二年级
2.( )是最受学生喜爱的颜色。
A.黑色 B.红色 C.黄色
3.喜欢红色的人数比喜欢黄色的人数多( )。
A.10 B.20 C.30
4.下表是某公关公司2014年三个不同职位的员工2月份工资收入和消费情况(单位:元)
注:该公司所在的城市2013年最低工资标准为1100元。
分析表,我们可以获得的正确判断是( )。
①该公司未能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存在分配不公现象
②收入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
③按照消费结构,消费结构优化程度为 A>B>C
④该公司员工的收入受到劳动技能和付出的劳动数量与质量的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5.全班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
A.茄子 B.西红柿 C.青菜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6.根据统计表填空。
某地区5月份和9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
晴天 阴天 多云 雨天
5月份 10 7 8 6
9月份 7 5 10 8
(1)这个统计表的表头有( )、( )和( )三项内容。
(2)5月份( )天数最少,9月份( )天数最多。
(3)9月份阴天比5月份少( )天,5月份睛天比9月份多( )天。
(4)5月份一共有( )天,其中有( )天下雨。
(5)9月份一共有( )天,其中有( )天不下雨。
7.下面是望小学三、六年级学生的视力统计表。
(1)视力5.0及以上的同学,两个年级一共有( )人。
(2)视力4.2以下的同学,六年级比三年级多( )人。
(3)5.0的视力是正常的,低于5.0的三年级有( )人,六年级有( )人。
8.下面是某超市一、二月份销售某种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
(1)一月份( )味的酸奶销量最多,( )味的酸奶销量最少。
(2)二月份( )味的酸奶销量最多,( )味的酸奶销量最少。
(3)一月份和二月份一共销售( )箱酸奶。
9.三年级同学报名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情况如下表。
(1)三(1)班参加( )组的人最少,三(2)班参加( )组的人最多。
(2)三( )班总人数多,两个班报名参加( )组的人最多,一共有( )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评卷人 得分
三、判断题
10.复式统计表由标题、日期、线条和表格等内容组成。 ( )
11.有联系的几个表可以合成一个表,可以更简洁地表示信息。( )
12.下表是小朋友们对文具盒颜色的喜好调查情况,根据下表得知蓝色的文具盒最受欢迎.( )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9 6 15 8
评卷人得分 四、解答题
13.小星对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做了一个关于“我最喜欢的零食或速冻食品”的调查,下面是他统计的调查结果。(每人只能选一项)21cnjy.com
男生:火腿肠:正正 方便面:正正正正正 汤圆:正 速冻水饺:正正
女生:火腿肠:正正 方便面:正 汤圆:正正正正正 速冻水饺:正正一
食品人数性别 火腿肠 方便面 汤圆 速冻水饺
男生 ( ) ( ) ( ) ( )
女生 ( ) ( ) ( ) ( )
(1)把上面调查的结果整理在表中。
(2)男生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女生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
(3)参与调查的三年级男生一共有( )人,女生一共有( )人。
(4)小强特别喜欢吃方便面,他连着3天都吃了方便面,如果你是他的老师,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14.根据下面统计图解决问题。
身高班级 110厘米以下 110~119厘米 120~129厘米 130~139厘米 139厘米以上
三年一班 5 18 16 7 2
三年二班 6 13 19 7 3
(1)三年级学生身高在( )的人数最多,身高在( )的人数最少。
(2)三年二班身高在厘米的学生比三年一班少( )人。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15.下面是三年级同学爱好情况统计表,观察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三(1)班同学喜欢( )的人数最多。
(2)三(2)班同学喜欢( )的人数最少。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6.下面是三(1)班学生仰卧起坐达标测试的成绩统计表。
(1)男生的成绩好还是女生的成绩好?
(2)三(1)班一共有多少个学生不及格?
17.下面是三年级各班人数统计表。
班级 三(1)班 三(2)班 三(3)班 三(4)班
男生人数 23 26 25 22
女生人数 21 20 20 22
(1)( )班的男生人数最多;( )班的女生人数最多。
(2)( )班男生和女生人数同样多;( )班和( )班女生人数同样多。
(3)请你根据上面的统计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参考答案:
1.A
2.B
3.B
【解析】
1.
题目中给出了“将二年级学生按照各自喜欢的颜色分类”,说明是按照喜欢的颜色进行分类的。
2.
喜欢红色的人数是80人,是最多的。
3.
喜欢红色的人比喜欢黄色的人多80-60=20人。
4.B
【解析】
【详解】
材料没有体现正常工资增长机制的问题,故排除①;
保安、秘书、公关经理的收入不同,因此其消费质量和水平也有所不同,故②正确;
按照消费结构来看,消费结构优化程度为C>B>A,故排除③,而④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5.B
【解析】
【分析】
每种蔬菜喜欢吃的人数,都求出来,再比较大小。
【详解】
5+6=11(人)
11+6=17(人)
5+3=8(人)
4+7=11(人)
1+2=3(人)
17>11>8>3
所以喜欢吃西红柿的人数最多
故答案为:B
6.(1) 天气 天数 月份
(2) 雨天 多云
(3) 2 3
(4) 31 6
(5) 30 22
【解析】
【分析】
(1)复式统计表的表头就是表格中竖着的第一栏最上面的三项内容;
(2)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把5、9月份各种天气的天数分别进行比较即可;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用减法解答;
(4)5月份是大月,一共有31天,其中有6天下雨;
(5)6月份是小月,一共有30天,其中不下雨的天数就是晴天、阴天和多云天数的和,把这三个数相加即可解答。21·cn·jy·com
(1)
这个统计表的表头有天气、天数和月份三项内容。
(2)
10>8>7>6
10>8>7>5
5月份雨天天数最少,9月份多云天数最多。
(3)
7-5=2(天)
10-7=3(天)
9月份阴天比5月份少2天,5月份睛天比9月份多3天。
(4)
5月份一共有31天,其中有6天下雨。
(5)
7+5+10
=12+10
=22(天)
9月份一共有30天,其中有22天不下雨。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7. 201 12 62 99
【解析】
【分析】
(1)将三年级和六年级视力为5.0的人数加起来;
(2)将视力在4.2以下的六年级人数减去三年级人数即可;
(3)分别将六年级、三年级4.9~4.7、4.6~4.3、4.2以下的人数加起来即可得到两个年级视力低于5.0的人数。www.21-cn-jy.com
【详解】
(1)115+86=201(人)
视力5.0及以上的同学,两个年级一共有201人。
(2)19-7=12(人)
视力4.2以下的同学,六年级比三年级多12人。
(3)三年级:
39+16+7
=55+7
=62(人)
六年级:
58+22+19
=80+19
=99(人)
5.0的视力是正常的,低于5.0的三年级有62人,六年级有99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复式统计表的实际应用,看懂统计图,根据题干找到有用的信息。
8. 草莓 芒果 原 黄桃 204
【解析】
【分析】
(1)将一月份每种口味酸奶的数量进行比较即可;
(2)将二月份每种口味酸奶的数量进行比较即可;
(3)将两个月销售每种酸奶的数量全部加起来即可;
【详解】
(1)45>30>25>10,因此一月份草莓味的酸奶销量最多,芒果味的酸奶销量最少。
(2)35>34>15>10,因此二月份原味的酸奶销量最多,黄桃味的酸奶销量最少。
(3)一月:30+45+10+25=110(箱)
二月:35+15+34+10=94(箱)
110+94=204(箱)
【点睛】
熟练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书法 滑轮 (1) 滑轮 42
【解析】
【分析】
(1)观察表中数据可知,三(1)班参加书法组的人最少,三(2)班参加滑轮组的人最多。
(2)先分别算出三(1)班和三(2)班的总人数,再比较一下,就知道哪个班的人数多;观察表中数据可知,三(1)班和三(2)班都是参加滑轮组的人数最多,把这两个班参加滑轮组的人数相加即可。2·1·c·n·j·y
【详解】
(1)观察表中数据可知,三(1)班参加书法组的人最少,三(2)班参加滑轮组的人最多。
(2)
9+15+20=44(人)
7+14+22=43(人)
44>43
20+22=42(人)
所以,三(1)班总人数多,两个班报名参加滑轮组的人最多,一共有42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复式统计表,分析表中数据时,不可看错看漏。
10.√
【解析】
【详解】
根据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可知:复式统计表由标题、日期、线条和表格等内容组成。
故答案为:√
11.√
【解析】
【分析】
根据复式统计表的作用,复式统计表能反映两个或多个数据,它能更清晰、明了地表示信息。
【详解】
统计时,我们把有关联的几个统计表合成一个表,更简洁的表示信息,这样的表叫复式统计表。因此,有联系的几个表可以合成一个表,可以更简洁地表示信息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
12.√
【解析】
【详解】
仔细观察上面的统计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得知,喜欢红色文具盒的用9人,喜欢黄色文具盒的有6人,喜欢蓝色文具盒的有15人,喜欢白色文具盒的有8人;15>9>8>6,得知喜欢蓝色文具盒的人最多,则蓝色文具盒最受小朋友的欢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3.(1)见详解
(2)方便面;汤圆
(3)64;56
(4)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一个正字表示5人,数出对应的人数并填入相对应的栏目中;
(2)比较男生喜欢4种零食或速冻食品的人数多少,找出最大值,比较女生喜欢4种零食或速冻食品的人数多少,找出最大值;21·世纪*教育网
(3)第一空把男生喜欢4种零食或速冻食品的人数相加,第二空把女生喜欢4种零食或速冻食品的人数相加;
(4)方便面不能提供足够全面的营养,不利于身体发育,说法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
(1)
食品人数性别 火腿肠 方便面 汤圆 速冻水饺
男生 14 28 9 13
女生 12 8 25 11
(2)28>14>13>8
25>12>11>8
男生最喜欢方便面的人数最多,女生最喜欢汤圆的人数最多。
(3)14+28+9+13
=42+9+13
=51+13
=64(人)
12+8+25+11
=20+25+11
=45+11
=56(人)
参与调查的三年级男生一共有64人,女生一共有56人。
(4)我想对小强说:方便面不能提供足够全面的营养,不利于身体发育。
【点睛】
将符号转换成数字,使用这些数字填补统计表,运用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问题。
14.(1) 120~129厘米 139厘米以上
(2)5
(3)三年级一班有多少人;48人
【解析】
【分析】
(1)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求出两个班各身高段的人数,然后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把各身高段的人数进行比较即可。www-2-1-cnjy-com
(2)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用减法解答。
(3)提出的问题是:三年级一班有多少人?(答案不唯一)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解答。
(1)
(人)
(人)
(人)
(人)
(人)
三年级学生身高在厘米的人数最多,身高在139厘米以上的人数最少。
(2)
(人)
三年二班身高在厘米的学生比三年一班少5人。
(3)
三年级一班有多少人?
(人)
答:三年级一班有学生48人。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5.(1)看书
(2)看电视
(3)三年级(2)班喜欢看书的人数比三年级(1)班多几人;2人
【解析】
【分析】
(1)把三年级(1)班同学各种爱好人数做比较,即可找出喜欢什么的人数最多。
(2)把三年级(2)班同学各种爱好人数做比较,即可找出喜欢什么的人数最少。
(3)三年级(2)班喜欢看书的人数比三年级(1)班多几人?(答案不唯一)
用三年级(2)班喜欢看书的人数减三年级(1)班喜欢看书的人数即可。
【详解】
(1)三(1)班同学喜欢(看书)的人数最多。
(2)三(2)班同学喜欢(看电视)的人数最少。
(3)三年级(2)班喜欢看书的人数比三年级(1)班多几人?
18-16=2(人)
答:三年级(2)班喜欢看书的人数比三年级(1)班多2人。
【点睛】
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几个有联系的统计表合并成一个统计表,这就是复式统计表。
16.(1)男生的成绩好;
(2)4个
【解析】
【分析】
(1)比较成绩为优的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大小,以及比较成绩为不及格的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大小。可知男生得优的比女生多,男生得不及格的比女生少,男生成绩好。
(2)将成绩为不及格的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解答。
【详解】
(1)8>4,1<3,则男生的成绩好。
(2)1+3=4(个)
则三(1)班一共有4个学生不及格。
【点睛】
本题考查复式统计表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根据统计表找出需要的数据,列式计算即可。
17.(1)三(2);三(4);
(2)三(4);三(2);三(3);
(3)三年级一共有学生多少人?179人
【解析】
【分析】
(1)通过观察统计表可知:三(2)班的男生人数最多,三(4)班的女生人数最多。
(2)通过观察统计表可知:三(4)班的男生和女生人数同样多,三(2)班和三(3)班的女生人数同样多。21教育网
(3)三年级一共有学生多少人?根据加法的意义,把4个班人数合并起来即可。
【详解】
(1)26>25>23>22
答:三(2)班的男生人数最多,三(4)班的女生人数最多。
(2)答:三(4)班的男生和女生人数同样多,三(2)班和三(3)班的女生人数同样多。
(3)三年级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人)
答:三年级一共有学生179人。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