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四单元复习 教案(表格式 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四单元复习 教案(表格式 共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7 10:3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执教者
课题 第四单元复习
教 学 设 计 目标 复习第四单元字词,回顾49个新学的生字和5个偏旁积累词语,学习正确的词语搭配。 能联系生活,把句子说完整,学会表达美好的愿望。
, 重难点 复习第二单元字词,回顾49个新学的生字和5个偏旁。 积累词语,学习正确的词语搭配。 3.能联系生活,把句子说完整,学会表达美好的愿望。
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要去知识王国逛一逛。看,小明开着小火车来接我们了。 复习字词句(6分钟) 二、生字王国:首先,我们来到了生字王国。 这些生字你都会读吗?请开麦读一读它们。 下面老师请四个小朋友来读一读这些生字,每个小朋友读一行。 红色的字都是后鼻音的生字。(指名读) 这个单元我们新学了五个偏旁,请五个小朋友来读一读他们的名字,并书空。注意立和米最后一划,再一起书空一遍。 第四课中要求会写的字中有一些容易写错的字,读一读,讲解。 出示“再”,讲解。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同音字。把它们放到句子中,你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吗?(完成选一选,读一读句子) 最后,我们来看形近字。(完成选一选,读一读) 词汇王国:小火车呜呜呜,现在我们来到了词语王国。(6分钟) 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你们认识吗?(请个小朋友,每人读一组) 不同的量词也可以描述不同的事物。你能为它们选择正确的量词吗?(请3个小朋友来选一选) 用对量词很重要,跟着老师一起念念这首小儿歌。(加上动作,活动一下) (3)仿写词语,说一说。 3、句子王国:词汇王国顺利通过,下面我们来到了句子王国。(8分钟) 仿写两句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 三、小结: 知识王国里面的还有许多地方值得一看,下午,我们将乘坐小明的专列火车去信息王国游览一番。 第二课时 引导:小朋友们,今天下午,我们又要去知识王国逛一逛。看,小火车又来接我们了。 回顾第四单元课文《静夜思》(8分钟) 师:我们先来看看《静夜思》,《静夜思》这首诗描写了在寂静的夜晚,诗人仰望窗外的明月从而思念家乡。请你们借助填空说一说。 根据译文,说出对应的诗句。 复习长句方法,古诗:正确停顿法 师:古人写古诗是没有句读,不断句的。句中短暂停顿,大多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这样停顿方法,我们叫做正确停顿法。请小朋友们借助停顿符号,注意有停顿符号的地方要停顿一下哦,读正确并读出古诗的节奏。先听老师读一读。(范读,指名3,点评停顿) 现在让我们一起用正确停顿法读一读《寻隐者不遇》,注意古诗的正确停顿。(评价) 来做做小诗人背诵两首古诗(指名站起来,手放身后背诵) 回顾第四单元课文《夜色》(8分钟) 课文《夜色》讲的是“我”从小胆子小到胆子大的故事。母亲和父亲通过什么方法呢?说一说。 像课文《夜色》中,这样的句子我们可以在一个完整的词语后面停顿。(指名读词语) 这些句子可以用“词语连读法”就能读好它,在一个完整的词语后面停顿。(师范读,指名3,师评) 我们用这样的方法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指名3,师评) 四、回顾第四单元课文《端午粽》(10分钟) 1.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2.传统节日我知道。(填序号) 3.①正月初一②九月初九③八月十五④五月初五 端午()重阳()中秋()春节() 4.回答问题 5.让我们再次回顾这句话,作者介绍粽子是从外到里顺序,像这样的句子层次分明,我们可以根据它的内容采用“内容分解法”来朗读。指导学生掌握读好长句子的方法(指名3) 让我们实际操练一下,读好的小朋友能得到笑脸哦! (课间操1分钟) 五、回顾第四单元课文《彩虹》(14分钟) 1.师:还有一种方法是把长句子改写成“小诗”,这种方法新颖有趣。在读“诗”的过程中理解感悟,也降低了朗读难度,有助于我们把握好句子的停顿与语气,更好地读出句子的味道与意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方法就是理解感悟法。请你们自己读一读(自读后指名) 2.你能用理解感悟法改一改这些句子,让它们成为“小诗”吗?听听谁的小诗读得最美!读好的小朋友能得到笑脸哦!(指名) 3.小朋友可真是厉害!四种读长句的方法(正确停顿、 词语连读、内容分解、理解感悟法)一下子就学会了!4.接下来要来考一考我们啦,做好准备了吗?(找句子后读) 总结:对今天和大家一起复习了很多词语,复习了长句朗读方法,大家都学会了吗?
课堂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 设计
反馈
课堂反馈 应参与人数 32 未参与名单
未参与原因
跟进措施
作业反馈 课堂作业未完成名单及原因:
课后作业未完成名单及原因:
跟进措施:
薄弱学生指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