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度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6 15:45:27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崇左期末)如图是380mL装的小瓶农夫山泉,小新想检验瓶里的实际装水量,他选用量筒时,最合适的量程是(  )
A.1000mL B.500mL C.380mL D.250mL
2.(2021八上·遵化期中)为了增强体质,适量的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同学对有关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1000m跑的成绩是20s B.跳绳时跳起的高度大约4cm
C.立定跳远成绩是5m D.跑完1000m后心跳是每分钟40次
3.(2021八上·宁远期中)如图所示,测量玻璃球的直径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21八上·佛山期中)2013年1月11日到1月1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μm=2.5×10﹣7cm B.2.5μm=2.5×10﹣5dm
C.2.5μm=2.5μm×10﹣6m D.2.5μm=2.5×10﹣9m
5.(2020八上·乐亭期末)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量筒,如图所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6.(2020八上·洛川期末)利用仪器测量物理量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前,应看清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B.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凹面底部垂直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D.测量造成的错误是不能避免的
7.(2021八上·普宁期中)如图所示,是服装店内贴在墙壁上的刻度尺,可以方便儿童测量身高,该刻度尺的数字对应的单位是(  )
A.mm B.cm C.dm D.m
8.实验室中的量筒通常做的细而高主要是因为(  )
A.美观好看 B.便于操作,使用方便
C.为了提高稳定度 D.为了提高精确程度
9.(2021八上·烟台期中)用刻度尺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四次的记录数据分别为:30.72厘米、30.72厘米、30.74厘米、32.72厘米,关于实验中用到刻度尺的分度值和圆柱体的直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1mm(0.1cm) 30.73cm B.1mm(0.1cm) 30.7267cm
C.1cm 30.7cm D.1cm 30.73cm
10.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相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容液体积(  )
A.小于6毫升 B.大于6毫升
C.等于6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
11.(2021八上·丹棱期末)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B.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C.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
D.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12.(2021八上·东台月考)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的结果尽量准确,下列方法中最好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取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硬币的厚度,然后取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量出10个硬币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1个硬币的厚度
13.(2021八上·江州期中)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曲线段MN的长度,较合理的方法是(  )
A.用刻度尺从M端一点一点地移动到N端,分段求和
B.用一段弹性棉绳,使之与MN重合,在两端做好标记,拉直后测出两标记间的长度
C.用一刻度尺从M端直接量到N端,再随意修正一下
D.用一段弹性很小的棉绳,使之与MN重合,在两端做好标记,拉直后测出两标记间的长度
14.(2021八上·亳州月考)物理学中“质量、长度、时间”是基本物理量,即将初中毕业的同学们应该对常见物品的质量、长度,常见运动的时间能作出大致的估计。在教室里学习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内容,胳膊肘不小心将文具从课桌上挤落到地上是常有的事。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 (  )
A.1min B.4s C.2s D.0.5s
15.(2021八上·新余月考)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不出来,这时可将许多相同的纸叠起来,使之有足够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总长度除以张数,就可间接测出一张纸的厚度了,在下列测量中,与这一方法类似的是(  )
A.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一圆锥体的高度
B.用天平测量100mL水的质量
C.用刻度尺测细铜丝的直径
D.测地图上某段曲线的长度
16.(2020八上·英德期中)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一元硬币直径的方法中不采用的是
A. B.
C. D.
17.(2020八上·延津期中)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小明穿40码的鞋子,鞋码与鞋长的关系是: (鞋码单位为码,鞋长单位为 ),以脚长等于鞋长估算,则小明(  )
A.脚长为 ,身高是 B.脚长为 ,身高是
C.脚长为 ,身高是 D.脚长为 ,身高是
18.(2020八上·枣庄月考)一本无皮书共300页。用刻度尺测得它的总厚度是9mm,则这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  )
A.0.12mm B.0.06mm C.0.03mm D.6×13-3mm
19.(2020八上·南昌月考)小雨想要测出青岛市到济南市的距离,他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你认为比较科学而简单的方法是(  )
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打开地图,用一根细线测量出青岛市到济南市的图上距离,然后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细线的长度,再根据比例尺进行换算
C.利用汽车行驶时里程表计数的变化进行测量
D.从青岛市走到济南市,用所走的步数乘以一步的长度
20.(2020八上·邯郸月考)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点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
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二、填空题
21.(2021八上·双辽期中)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你选用恰当的单位填在横线上
(1)一位同学的身高175   ;
(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mm,合   m;
(3)某校一节课45min=   s。
22.(2020八上·乾安期末)如图中圆的直径是   cm。
23.(2020八上·深圳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位同学在量筒读数时正确的是   。(选填“甲”、“乙”或“丙”)
24.(2021八上·紫金期末)如图甲所示,被测圆柱体的直径为   cm,对同一物体长度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如图乙所示,停表的示数为   s。
25.(2021八上·惠州期中)某同学用量程为10mL的量筒量取某液体,读数时视线如图所示,该同学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正确读数是   mL。
26.(2021八上·长丰期中)某学生为测定物理书的纸张厚度,采取如下步骤:
(a)量出一叠纸的厚度L;
(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检查了零刻度是否磨损;
(c)计算每页纸的厚度d=L/100;
(d)取得语文书内100页叠齐压紧。
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用序号字母)是   ;上述步骤(c)是错误的,应改为    。
27.(2021八上·宁远期中)测量任何物理量除了知道它的数值外还必须知道它的   ,如图所示,林红同学在铅笔杆上密绕30匝金属丝,则金属丝的直径是   mm。
28.(2020八上·柳州期末)研究影响单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时,用卷尺测量摆线长,卷尺零刻度与摆线的一端对齐,摆线的另一端所对位置如图甲中虚线所示,则摆线长为    ;用电子停表测量单摆摆动 次时,记录的时间如图乙所示,则时间读数为     ,摆动一次平均所需时间为   (用题中字母表示),这样做与直接测量单摆摆动一次所用时间相比,可以有效减小时间的测量   (选填“误差”、“单位”或“大小”)。
29.(2020八上·六安期中)测不规则金属块的体积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金属块的体积为   cm3。
30.(2019八上·涡阳期中)某同学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读数时由于仰视,测得读数是85.7毫升,他倒出部分水后,采用俯视读数,测得量筒里的读数为40.7毫升,那么他倒出的水的体积   45.0毫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实验探究题
31.(2021八上·滦州期中)在某次测量活动中,小明同学对一个圆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并将五次测量的数据记录如下:
(1)请在图中把测量圆的直径画完整。
(2)表中测量数据中有两个是错误的,错误数据1是
   cm。理由是    ;错误数据2是
   cm,理由是    。
(3)他这次测量的结果应该为
   cm。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测量值(cm) 1.32 1.31 1.3 1.11 1.31
32.(2021八上·长丰月考)某同学家里装修,所用墙纸的规格是“0.53m×10m(宽×长),厚度0.63mm”,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铅笔的直径为D1(如图所示);
②把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数出圈数为n;
③______;
(1)请帮该同学完成实验步骤3   ;
(2)墙纸的厚度的表达式是   ;
(3)该同学一共测了三次,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33.(2020八上·南陵期末)某同学要测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总长度 l1;
B.用刻度尺测出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绕圈的总长度 l2;
C.用细铜丝的总长度除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为 ;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1)以上实验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填写步骤字母);有错误的步骤应改正为:   。
(2)改正错误后,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应是   。
(3)该同学在绕细铜丝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会偏   。
34.(2020八上·江阴月考)如图为小亮在做“长度的测量”实验:
(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选填“A”或“B”)。
A. B.
35.(2020八上·宁明期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的长度是   cm;某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   cm;
(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块木板的长度,方法如图丙所示,请指出他在测量中存在的错误有:①   ;②   ;③    。
36.(2018八上·九江月考)如图所示,测量一小蜡块的体积,步骤如下:
⑴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 =    ;
⑵用细线拴住一枚铁钉;
⑶将铁钉慢慢的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量筒示数为     ,则铁钉的体积为    ;
⑷用细线将铁钉和蜡块栓在一起;
⑸将铁钉和蜡块慢慢的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量筒读数为     ,则蜡块体积为    .
⑹分析上述步骤,其中不必要的步骤是   (填字母代码),蜡块的体积可表示为    (用 中的某些量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500mL的量筒能一次测量380mL 的水,小新想检验380mL装的小瓶农夫山泉的实际装水量,选择500mL的量筒是比较合适的,1000mL太大,250mL太小,380mL量筒没有,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及数据大小判断即可。
2.【答案】B
【知识点】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A.1000m跑的成绩约为200s,A不符合题意;
B.跳绳时跳起的高度大约4cm,符合实际,B符合题意;
C.立定跳远成绩是2m,C不符合题意;
D.正常情况下,人每分钟心脏的跳动速度在60次到100次之间,跑完1000m后心跳速度要快一些,每分钟约为140次左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长度、时间,结合数据解答。
3.【答案】C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磨损,一般从零刻度线开始测量。图中刻度尺未从零刻度线开始,所测长度会偏小,A不符合题意;
B.刻度尺未从零刻度线开始,所测长度会偏小,且被测物体没有靠近刻度,测量不准确,B不符合题意;
C.此方法中的三角板和地面均与刻度尺垂直,这就确保了刻度尺所测长度等于圆柱体的直径大小,且刻度尺是从零刻度线开始的,C符合题意;
D.此方法不能确定三角板的长直角边与刻度尺垂直,故刻度尺对应的长度不一定等于圆柱体的直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测量圆的直径时,根据根据直角将圆的直径平移到刻度尺上;刻度尺使用时从某一整刻度开始。
4.【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A.因为1μm=10﹣4cm
所以2.5μm=2.5×10﹣4cm
A不符合题意;
B.因为1μm=10﹣5dm
所以2.5μm=2.5×10﹣5dm
B符合题意;
CD.因为1μm=10﹣6m
所以2.5μm=2.5×10﹣6m
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长度的单位换算解答。
5.【答案】B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量筒读取示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相平,此题量筒内液面是凹面,所以与凹液面底部相平,B的使用方法是正确的,A和C的使用方法会造成读数偏大,B的使用方法会造成读数偏小。
故答案为:B。
【分析】读取量筒中的液面时,视线正对凹液面的最低处。
6.【答案】A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A.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前,应看清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A符合题意;
B.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B不符合题意;
C.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所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不可以消除误差的,C不符合题意;
D.误差不可避免,但是测量造成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使用量筒时,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误差是测量中不可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7.【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测量身高的刻度尺,分度值一般为,故刻度尺的数字对应的单位是。
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体的长度,结合数据填写单位。
8.【答案】D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量筒的示数是均匀的,做得细而高,表示体积的刻度线间隔较大,可以提高精确程度.
【分析】 从量筒的特点(刻度均匀)和刻度线的距离上来考虑.
9.【答案】A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由于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测量值的倒数第二位可得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所以,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0.1cm);32.72厘米与前面三次测量差距较大,为错误数据,删去;圆柱体的直径为 。
故答案为:A。
【分析】去掉差距较大的数据,求平均值即可。
10.【答案】B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第一次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相平,读数准确,第二次读数时俯视凹液面的处,此时读数偏大,所以读数差值偏小,即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读数差值,所以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关于量筒的读数,俯视时,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之上,故读数偏大,仰视相反。
11.【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A.一张纸的厚度太小甚至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准确测量,所以测量纸的厚度时,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线要靠紧被测部分,所以无法仅利用刻度尺的测量乒乓球的直径,B错误,符合题意;
C.细金属丝的直径太小,甚至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准确测量,所以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
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自行车车轮可以测出,要测量自行车行驶的路程,可以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长度的几种特殊测量方法,体现的是等效替换思想。 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12.【答案】D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所以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对于不易直接测量的较小物体的长度(如硬币的厚度、一张纸的厚度等),可采取累积法,或称测多算少法;即测出多个物体的长度后,除以物体的个数。
13.【答案】D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找一段弹性很小的棉线与曲线AB重合,记下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拉直后用刻度尺测出长度,此长度等于曲线AB的长度,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棉线和弯曲的物体重合,利用棉线长度代替完全物体的长度。
14.【答案】D
【知识点】时间的估测;时间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 课桌高度大约高70cm,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大概就是一眨眼的时间,即约1s.
故选D。
【分析】对一些不太熟悉的物理量估算,可以根据一些我们比较熟悉的物理量对比进行估算。
15.【答案】C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由于一张纸的厚度和铜丝的直径和质量都非常小,不能直接测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所以要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求平均值从而达到测量的目的.
故答案为:C.
【分析】对被测物理量太小,不便于直接测量则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求平均值从而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
16.【答案】C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A. 从零刻线开始,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示数即为圆柱体直径的大小,可以采用;B. 要用刻度尺测量硬币直径,可先用滚动法测出硬币的周长,再算出硬币的直径,可以采用;C.图中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硬币的直径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刻度尺不一定与硬币直径重合,不能采用;D.由图可知,两三角板直角边所对应的位置之间的长度就是硬币的直径,可以采用.
故答案为:C.
【分析】测量圆的直径时,利用三角板的直角和刻度尺测量。
17.【答案】C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脚长等于鞋长,根据鞋码与鞋长的关系式可知
由于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则其身高为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鞋码和长度关系,计算脚长;结合脚长和人体身高的关系计算身高。
18.【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一本300页的书有150张张,总厚度为9mm,则每张纸厚度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总长度和总数量的比值计算单个厚度。
19.【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由于青岛市到济南市的距离很长,如果实地测量则费时费力.
A. 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与分析不符,A项错误;
B. 打开地图,用一根细线测量出青岛市到济南市的图上距离,然后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细线的长度,再根据比例尺进行换算,B项正确;
C. 利用汽车行驶时里程表计数的变化进行测量,费时费力,C项错误;
D. 从青岛市走到济南市,用所走的步数乘以一步的长度,费时费力,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测量弯曲的线的长度,利用细棉线替代被测长度,再结合比例尺计算实际长度。
20.【答案】D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A正确,不符合题意;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点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B正确,不符合题意;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C正确,不符合题意;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因为橡皮筋有弹性,故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不是圆柱体的周长,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有很多种,像A、B、C这三种办法都能用,只是有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减小误差。通过绳子等物体测量圆柱体周长时,要特别注意,绳子不能有弹性。
21.【答案】(1)cm
(2)10-4
(3)2700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1)中学生的平均身高在160cm左右,个别同学身高大于此数值,可以达到175cm;
(2)一张纸的厚度为0.1mm=0.1×1mm=0.1×10-3m=10-4m
(3)一节课时长为45min=45×1min=45×60s=2700s
【分析】(1)根据常见物体的长度,结合数据填写单位;
(2)根据物体的厚度,结合数据填写单位;
(3)根据常见的时间,结合数据填写单位。
22.【答案】1.54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由图知道,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在2.5cm和2.6cm中间,估读为2.54cm,所以圆的直径d=2.54cm-1.00cm=1.54cm
【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相邻两刻度的距离,观察刻度尺求解即可;用刻度尺读数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
23.【答案】乙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由图知道 ,甲俯视,读的数据比实际偏大;丙仰视,读的数据比实际偏小;乙的读数方法是正确的。
【分析】读取量筒中的液面高度时,视线正对刻度线。
24.【答案】1.20;减小误差;92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由图甲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柱体左侧与8.00cm对齐,右侧与9.20cm对齐,所以被测圆柱体的直径为
被测圆柱体的直径为1.20cm。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所以对同一物体长度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由图乙知,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更靠近2min,分针示数为1min=60s,且大盘示数应读后半分钟,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2s,因此秒表读数为
停表的示数为92s。
【分析】根据三角板的直角间的距离,测量圆的直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根据停表的分钟盘和秒钟盘的指针,计算时间。
25.【答案】偏大;5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由图知,量筒的每一个大格代表1mL,每一个小格代表0.2mL,正确读数时视线和凹面的底部相平,应该是5mL,所以俯视时偏大。
【分析】结合量筒的分度值读数即可。
26.【答案】bdac;d=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首先检查三角尺零刻度是否磨损,再取一定数量的纸张,用三角尺测量这叠纸的厚度L,最后用所测厚度除以纸张的张数就可以了;故顺序是:bdac,取了100页的纸张,即50张纸,每张纸的厚度应该是: 。
【分析】测量微小量时,测量较多数量,再利用总量与数量的比值,计算单个的多少,可以减小误差。
27.【答案】单位;1.0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任何物理量都是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的,所以测量任何物理量除了知道它的数值外还必须知道它的单位。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
线圈左侧与5.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8.00cm刻度线对齐;所以线圈的长度为L=8.00cm-5.00cm=3.00cm
金属丝的直径为d= =0.10cm=1.0mm
【分析】测量的数据要有单位;根据测量的多个微小量的总长度,除以个数,计算微小物体的长度。
28.【答案】97.80( 之间);57.90或57.9;;误差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由图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摆线长为97.80cm。由图乙可知,时间为57.90s。单摆摆动一次所用时间为 单摆摆动一次所用时间较短不易计时,产生误差较大,这样计量多次计算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分析】根据物体对应的刻度尺的位置测量长度;根据停表显示的数字测量时间;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29.【答案】5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量筒上10mL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体积是1mL,即量筒的分度值为1mL,左图中,水的体积V水=10mL,右图中,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V总=15mL,则金属块的体积
【分析】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观察量筒的分度值读数即可,利用排水法,即末状态的体积减初状态的体积即为石块的体积。
30.【答案】大于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仰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小,但量取的实际液体偏大,所以仰视读数为85.7毫升,液体的实际体积大于85.7毫升,俯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的实际体积正好偏小,所以俯视,读数为40.7毫升,剩余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40.7毫升,所以倒出的液体体积一定大于
85.7毫升-40.7毫升=45.0毫升。
【分析】俯视和仰视刻度线时,读取示数有偏差。
31.【答案】(1)
(2)1.3;测量结果没有估计值;1.11;测量的准确值错误
(3)1.31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1)因为是圆,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圆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测量方法如下图:
(2)由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数据1.3cm与其他四个数值不同,没有估计值。
第4次数据1.11cm与其他三个相差太大,测量的准确值错误。
(3)测量的结果应该为其它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1.31cm
【分析】(1)对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时,需要借助于一些其他器材。因为是球直径不好测量,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圆夹在中间找出它的直径,再通过两块直角三角板在刻度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用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的刻度值求出圆的直径。
(2)刻度尺读数时注意分度值和物体两端与刻度尺刻线对齐的位置,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在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求平均值时,要先对所有数据进行判断,把错误数据删除,然后进行平均,并且平均值的有效数字与原始数据保持一致。
32.【答案】(1)用刻度尺测出圆环的直径为D2
(2)
(3)减小误差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1)正确测量一张墙纸的方法,①用刻度尺测出铅笔的直径为D1;②把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数出圈数为n圈;③用刻度尺测出圆环的直径D2。
(2)用圆环的直径D2减去铅笔的直径D1除以2n就是墙纸的厚度,所以墙纸的厚度的表达式
(3)该同学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分析】(1)测量物体的厚度时,需要测量总厚度;
(2)根据内外直径的差,可以计算薄物体的厚度;
(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33.【答案】(1)A;C.用细铜丝绕圈总长度除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为
(2)DBEC或DEBC(填其中一种就算正确)
(3)大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1)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正确测量方法是: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拉直,将细铜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2,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细铜丝的直径,即得细铜丝的直径为 ,由以上可知,没有必要的步骤是A,错误的步骤是C。
(2)改正错误后,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DEBC或DBEC。
(3)若在绕细铜丝时,没有密绕而是留有间隙,会使测量的线圈长度偏大,导致测得的直径偏大。
【分析】(1)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不需要测量铜丝的长度;测量直径时,需要利用多圈的长度除以圈数;
(2)测量细丝直径时,需要缠绕多圈,并记录圈数,再测量总长度,处于圈数后计算直径;
(3)圈数间有空隙,测量的数据偏大。
34.【答案】(1)1.55;0.1
(2)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圆的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2.55cm对齐,所以圆的直径为d=2.55cm﹣1.00cm=1.55cm(2)由于纸带的厚度太小,所以无法直接用刻度尺来进行测量,因此要用累积法来完成实验;可将纸带紧密绕在铅笔上,直到刚好套入圆环中,然后数出纸带的圈数n;n圈纸带的厚度为圆环内径与圆柱形铅笔的内径差的二分之一,即为 (D2﹣D1)。
故答案为:B。
【分析】(1)利用三角板和刻度尺,可以测量圆的直径;刻度尺上最小的单位长度是分度值;(2)根据圆的内径和外径差计算总厚度,再除以个数,计算单个的厚度。
35.【答案】(1)1mm;3.15;1.85
(2)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与物体边缘对齐;读数的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1)由图甲可知,刻度尺每一大格代表1cm,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2.00cm的刻线,物体的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5.15cm,所以物体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L=5.15cm 2.00cm=3.15cm
物体的长度为3.15cm。由图乙可知,刻度尺每一大格代表1cm,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始端从零开始,右端对的刻度是7.40cm,4个硬币直径的长度之和为7.40cm,所以硬币的直径D= =1.85cm
硬币的直径为1.85cm。(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从零刻线或某一整刻度线量起,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由图看出,测量中存在以下错误:①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与物体边缘对齐;②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③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
【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相邻两刻度的距离,观察刻度尺求解即可;用刻度尺读数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应放正,与被测物体应紧贴在一起,视线与尺面垂直。
36.【答案】24;26;2;49;23;(1);V3-V2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据题意可知,⑴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此量筒的分度值是1mL,故读出水的体积V1=24毫升;(2).用细线拴住一枚铁钉;(3).将铁钉慢慢地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量筒示数为V2=26毫升,则铁钉体积为: (4).用细线将铁钉和蜡块拴在一起;(5).将铁钉和蜡块慢慢的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量筒读数为V3=49毫升,则蜡块体积为: (6)根据题意可知,测量出水的体积是没有用的,故其中不必要读数的步骤是(1),蜡块的体积可表示为 。
故答案为:24;26;2;49;23;(1);V3-V2。
【分析】结合量筒的示数得到体积,进一步分析解答即可.
1 / 12022-2023学年度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崇左期末)如图是380mL装的小瓶农夫山泉,小新想检验瓶里的实际装水量,他选用量筒时,最合适的量程是(  )
A.1000mL B.500mL C.380mL D.250mL
【答案】B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500mL的量筒能一次测量380mL 的水,小新想检验380mL装的小瓶农夫山泉的实际装水量,选择500mL的量筒是比较合适的,1000mL太大,250mL太小,380mL量筒没有,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及数据大小判断即可。
2.(2021八上·遵化期中)为了增强体质,适量的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同学对有关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1000m跑的成绩是20s B.跳绳时跳起的高度大约4cm
C.立定跳远成绩是5m D.跑完1000m后心跳是每分钟40次
【答案】B
【知识点】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A.1000m跑的成绩约为200s,A不符合题意;
B.跳绳时跳起的高度大约4cm,符合实际,B符合题意;
C.立定跳远成绩是2m,C不符合题意;
D.正常情况下,人每分钟心脏的跳动速度在60次到100次之间,跑完1000m后心跳速度要快一些,每分钟约为140次左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长度、时间,结合数据解答。
3.(2021八上·宁远期中)如图所示,测量玻璃球的直径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磨损,一般从零刻度线开始测量。图中刻度尺未从零刻度线开始,所测长度会偏小,A不符合题意;
B.刻度尺未从零刻度线开始,所测长度会偏小,且被测物体没有靠近刻度,测量不准确,B不符合题意;
C.此方法中的三角板和地面均与刻度尺垂直,这就确保了刻度尺所测长度等于圆柱体的直径大小,且刻度尺是从零刻度线开始的,C符合题意;
D.此方法不能确定三角板的长直角边与刻度尺垂直,故刻度尺对应的长度不一定等于圆柱体的直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测量圆的直径时,根据根据直角将圆的直径平移到刻度尺上;刻度尺使用时从某一整刻度开始。
4.(2021八上·佛山期中)2013年1月11日到1月1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μm=2.5×10﹣7cm B.2.5μm=2.5×10﹣5dm
C.2.5μm=2.5μm×10﹣6m D.2.5μm=2.5×10﹣9m
【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A.因为1μm=10﹣4cm
所以2.5μm=2.5×10﹣4cm
A不符合题意;
B.因为1μm=10﹣5dm
所以2.5μm=2.5×10﹣5dm
B符合题意;
CD.因为1μm=10﹣6m
所以2.5μm=2.5×10﹣6m
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长度的单位换算解答。
5.(2020八上·乐亭期末)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量筒,如图所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量筒读取示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相平,此题量筒内液面是凹面,所以与凹液面底部相平,B的使用方法是正确的,A和C的使用方法会造成读数偏大,B的使用方法会造成读数偏小。
故答案为:B。
【分析】读取量筒中的液面时,视线正对凹液面的最低处。
6.(2020八上·洛川期末)利用仪器测量物理量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前,应看清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B.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凹面底部垂直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D.测量造成的错误是不能避免的
【答案】A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A.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前,应看清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A符合题意;
B.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B不符合题意;
C.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所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不可以消除误差的,C不符合题意;
D.误差不可避免,但是测量造成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使用量筒时,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误差是测量中不可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7.(2021八上·普宁期中)如图所示,是服装店内贴在墙壁上的刻度尺,可以方便儿童测量身高,该刻度尺的数字对应的单位是(  )
A.mm B.cm C.dm D.m
【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测量身高的刻度尺,分度值一般为,故刻度尺的数字对应的单位是。
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体的长度,结合数据填写单位。
8.实验室中的量筒通常做的细而高主要是因为(  )
A.美观好看 B.便于操作,使用方便
C.为了提高稳定度 D.为了提高精确程度
【答案】D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量筒的示数是均匀的,做得细而高,表示体积的刻度线间隔较大,可以提高精确程度.
【分析】 从量筒的特点(刻度均匀)和刻度线的距离上来考虑.
9.(2021八上·烟台期中)用刻度尺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四次的记录数据分别为:30.72厘米、30.72厘米、30.74厘米、32.72厘米,关于实验中用到刻度尺的分度值和圆柱体的直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1mm(0.1cm) 30.73cm B.1mm(0.1cm) 30.7267cm
C.1cm 30.7cm D.1cm 30.73cm
【答案】A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由于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测量值的倒数第二位可得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所以,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0.1cm);32.72厘米与前面三次测量差距较大,为错误数据,删去;圆柱体的直径为 。
故答案为:A。
【分析】去掉差距较大的数据,求平均值即可。
10.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相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容液体积(  )
A.小于6毫升 B.大于6毫升
C.等于6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
【答案】B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第一次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相平,读数准确,第二次读数时俯视凹液面的处,此时读数偏大,所以读数差值偏小,即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读数差值,所以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关于量筒的读数,俯视时,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之上,故读数偏大,仰视相反。
11.(2021八上·丹棱期末)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B.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C.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
D.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A.一张纸的厚度太小甚至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准确测量,所以测量纸的厚度时,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线要靠紧被测部分,所以无法仅利用刻度尺的测量乒乓球的直径,B错误,符合题意;
C.细金属丝的直径太小,甚至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准确测量,所以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
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自行车车轮可以测出,要测量自行车行驶的路程,可以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长度的几种特殊测量方法,体现的是等效替换思想。 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12.(2021八上·东台月考)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的结果尽量准确,下列方法中最好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取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硬币的厚度,然后取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量出10个硬币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1个硬币的厚度
【答案】D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所以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对于不易直接测量的较小物体的长度(如硬币的厚度、一张纸的厚度等),可采取累积法,或称测多算少法;即测出多个物体的长度后,除以物体的个数。
13.(2021八上·江州期中)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曲线段MN的长度,较合理的方法是(  )
A.用刻度尺从M端一点一点地移动到N端,分段求和
B.用一段弹性棉绳,使之与MN重合,在两端做好标记,拉直后测出两标记间的长度
C.用一刻度尺从M端直接量到N端,再随意修正一下
D.用一段弹性很小的棉绳,使之与MN重合,在两端做好标记,拉直后测出两标记间的长度
【答案】D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找一段弹性很小的棉线与曲线AB重合,记下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拉直后用刻度尺测出长度,此长度等于曲线AB的长度,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棉线和弯曲的物体重合,利用棉线长度代替完全物体的长度。
14.(2021八上·亳州月考)物理学中“质量、长度、时间”是基本物理量,即将初中毕业的同学们应该对常见物品的质量、长度,常见运动的时间能作出大致的估计。在教室里学习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内容,胳膊肘不小心将文具从课桌上挤落到地上是常有的事。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 (  )
A.1min B.4s C.2s D.0.5s
【答案】D
【知识点】时间的估测;时间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 课桌高度大约高70cm,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大概就是一眨眼的时间,即约1s.
故选D。
【分析】对一些不太熟悉的物理量估算,可以根据一些我们比较熟悉的物理量对比进行估算。
15.(2021八上·新余月考)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不出来,这时可将许多相同的纸叠起来,使之有足够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总长度除以张数,就可间接测出一张纸的厚度了,在下列测量中,与这一方法类似的是(  )
A.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一圆锥体的高度
B.用天平测量100mL水的质量
C.用刻度尺测细铜丝的直径
D.测地图上某段曲线的长度
【答案】C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由于一张纸的厚度和铜丝的直径和质量都非常小,不能直接测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所以要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求平均值从而达到测量的目的.
故答案为:C.
【分析】对被测物理量太小,不便于直接测量则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求平均值从而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
16.(2020八上·英德期中)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一元硬币直径的方法中不采用的是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A. 从零刻线开始,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示数即为圆柱体直径的大小,可以采用;B. 要用刻度尺测量硬币直径,可先用滚动法测出硬币的周长,再算出硬币的直径,可以采用;C.图中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硬币的直径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刻度尺不一定与硬币直径重合,不能采用;D.由图可知,两三角板直角边所对应的位置之间的长度就是硬币的直径,可以采用.
故答案为:C.
【分析】测量圆的直径时,利用三角板的直角和刻度尺测量。
17.(2020八上·延津期中)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小明穿40码的鞋子,鞋码与鞋长的关系是: (鞋码单位为码,鞋长单位为 ),以脚长等于鞋长估算,则小明(  )
A.脚长为 ,身高是 B.脚长为 ,身高是
C.脚长为 ,身高是 D.脚长为 ,身高是
【答案】C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脚长等于鞋长,根据鞋码与鞋长的关系式可知
由于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则其身高为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鞋码和长度关系,计算脚长;结合脚长和人体身高的关系计算身高。
18.(2020八上·枣庄月考)一本无皮书共300页。用刻度尺测得它的总厚度是9mm,则这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  )
A.0.12mm B.0.06mm C.0.03mm D.6×13-3mm
【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一本300页的书有150张张,总厚度为9mm,则每张纸厚度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总长度和总数量的比值计算单个厚度。
19.(2020八上·南昌月考)小雨想要测出青岛市到济南市的距离,他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你认为比较科学而简单的方法是(  )
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打开地图,用一根细线测量出青岛市到济南市的图上距离,然后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细线的长度,再根据比例尺进行换算
C.利用汽车行驶时里程表计数的变化进行测量
D.从青岛市走到济南市,用所走的步数乘以一步的长度
【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由于青岛市到济南市的距离很长,如果实地测量则费时费力.
A. 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与分析不符,A项错误;
B. 打开地图,用一根细线测量出青岛市到济南市的图上距离,然后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细线的长度,再根据比例尺进行换算,B项正确;
C. 利用汽车行驶时里程表计数的变化进行测量,费时费力,C项错误;
D. 从青岛市走到济南市,用所走的步数乘以一步的长度,费时费力,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测量弯曲的线的长度,利用细棉线替代被测长度,再结合比例尺计算实际长度。
20.(2020八上·邯郸月考)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点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
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答案】D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A正确,不符合题意;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点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B正确,不符合题意;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C正确,不符合题意;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因为橡皮筋有弹性,故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不是圆柱体的周长,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有很多种,像A、B、C这三种办法都能用,只是有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减小误差。通过绳子等物体测量圆柱体周长时,要特别注意,绳子不能有弹性。
二、填空题
21.(2021八上·双辽期中)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你选用恰当的单位填在横线上
(1)一位同学的身高175   ;
(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mm,合   m;
(3)某校一节课45min=   s。
【答案】(1)cm
(2)10-4
(3)2700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1)中学生的平均身高在160cm左右,个别同学身高大于此数值,可以达到175cm;
(2)一张纸的厚度为0.1mm=0.1×1mm=0.1×10-3m=10-4m
(3)一节课时长为45min=45×1min=45×60s=2700s
【分析】(1)根据常见物体的长度,结合数据填写单位;
(2)根据物体的厚度,结合数据填写单位;
(3)根据常见的时间,结合数据填写单位。
22.(2020八上·乾安期末)如图中圆的直径是   cm。
【答案】1.54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由图知道,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在2.5cm和2.6cm中间,估读为2.54cm,所以圆的直径d=2.54cm-1.00cm=1.54cm
【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相邻两刻度的距离,观察刻度尺求解即可;用刻度尺读数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
23.(2020八上·深圳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位同学在量筒读数时正确的是   。(选填“甲”、“乙”或“丙”)
【答案】乙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由图知道 ,甲俯视,读的数据比实际偏大;丙仰视,读的数据比实际偏小;乙的读数方法是正确的。
【分析】读取量筒中的液面高度时,视线正对刻度线。
24.(2021八上·紫金期末)如图甲所示,被测圆柱体的直径为   cm,对同一物体长度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如图乙所示,停表的示数为   s。
【答案】1.20;减小误差;92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由图甲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柱体左侧与8.00cm对齐,右侧与9.20cm对齐,所以被测圆柱体的直径为
被测圆柱体的直径为1.20cm。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所以对同一物体长度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由图乙知,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更靠近2min,分针示数为1min=60s,且大盘示数应读后半分钟,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2s,因此秒表读数为
停表的示数为92s。
【分析】根据三角板的直角间的距离,测量圆的直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根据停表的分钟盘和秒钟盘的指针,计算时间。
25.(2021八上·惠州期中)某同学用量程为10mL的量筒量取某液体,读数时视线如图所示,该同学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正确读数是   mL。
【答案】偏大;5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由图知,量筒的每一个大格代表1mL,每一个小格代表0.2mL,正确读数时视线和凹面的底部相平,应该是5mL,所以俯视时偏大。
【分析】结合量筒的分度值读数即可。
26.(2021八上·长丰期中)某学生为测定物理书的纸张厚度,采取如下步骤:
(a)量出一叠纸的厚度L;
(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检查了零刻度是否磨损;
(c)计算每页纸的厚度d=L/100;
(d)取得语文书内100页叠齐压紧。
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用序号字母)是   ;上述步骤(c)是错误的,应改为    。
【答案】bdac;d=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首先检查三角尺零刻度是否磨损,再取一定数量的纸张,用三角尺测量这叠纸的厚度L,最后用所测厚度除以纸张的张数就可以了;故顺序是:bdac,取了100页的纸张,即50张纸,每张纸的厚度应该是: 。
【分析】测量微小量时,测量较多数量,再利用总量与数量的比值,计算单个的多少,可以减小误差。
27.(2021八上·宁远期中)测量任何物理量除了知道它的数值外还必须知道它的   ,如图所示,林红同学在铅笔杆上密绕30匝金属丝,则金属丝的直径是   mm。
【答案】单位;1.0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任何物理量都是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的,所以测量任何物理量除了知道它的数值外还必须知道它的单位。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
线圈左侧与5.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8.00cm刻度线对齐;所以线圈的长度为L=8.00cm-5.00cm=3.00cm
金属丝的直径为d= =0.10cm=1.0mm
【分析】测量的数据要有单位;根据测量的多个微小量的总长度,除以个数,计算微小物体的长度。
28.(2020八上·柳州期末)研究影响单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时,用卷尺测量摆线长,卷尺零刻度与摆线的一端对齐,摆线的另一端所对位置如图甲中虚线所示,则摆线长为    ;用电子停表测量单摆摆动 次时,记录的时间如图乙所示,则时间读数为     ,摆动一次平均所需时间为   (用题中字母表示),这样做与直接测量单摆摆动一次所用时间相比,可以有效减小时间的测量   (选填“误差”、“单位”或“大小”)。
【答案】97.80( 之间);57.90或57.9;;误差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由图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摆线长为97.80cm。由图乙可知,时间为57.90s。单摆摆动一次所用时间为 单摆摆动一次所用时间较短不易计时,产生误差较大,这样计量多次计算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分析】根据物体对应的刻度尺的位置测量长度;根据停表显示的数字测量时间;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29.(2020八上·六安期中)测不规则金属块的体积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金属块的体积为   cm3。
【答案】5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量筒上10mL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体积是1mL,即量筒的分度值为1mL,左图中,水的体积V水=10mL,右图中,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V总=15mL,则金属块的体积
【分析】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观察量筒的分度值读数即可,利用排水法,即末状态的体积减初状态的体积即为石块的体积。
30.(2019八上·涡阳期中)某同学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读数时由于仰视,测得读数是85.7毫升,他倒出部分水后,采用俯视读数,测得量筒里的读数为40.7毫升,那么他倒出的水的体积   45.0毫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大于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仰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小,但量取的实际液体偏大,所以仰视读数为85.7毫升,液体的实际体积大于85.7毫升,俯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的实际体积正好偏小,所以俯视,读数为40.7毫升,剩余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40.7毫升,所以倒出的液体体积一定大于
85.7毫升-40.7毫升=45.0毫升。
【分析】俯视和仰视刻度线时,读取示数有偏差。
三、实验探究题
31.(2021八上·滦州期中)在某次测量活动中,小明同学对一个圆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并将五次测量的数据记录如下:
(1)请在图中把测量圆的直径画完整。
(2)表中测量数据中有两个是错误的,错误数据1是
   cm。理由是    ;错误数据2是
   cm,理由是    。
(3)他这次测量的结果应该为
   cm。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测量值(cm) 1.32 1.31 1.3 1.11 1.31
【答案】(1)
(2)1.3;测量结果没有估计值;1.11;测量的准确值错误
(3)1.31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1)因为是圆,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圆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测量方法如下图:
(2)由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数据1.3cm与其他四个数值不同,没有估计值。
第4次数据1.11cm与其他三个相差太大,测量的准确值错误。
(3)测量的结果应该为其它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1.31cm
【分析】(1)对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时,需要借助于一些其他器材。因为是球直径不好测量,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圆夹在中间找出它的直径,再通过两块直角三角板在刻度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用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的刻度值求出圆的直径。
(2)刻度尺读数时注意分度值和物体两端与刻度尺刻线对齐的位置,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在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求平均值时,要先对所有数据进行判断,把错误数据删除,然后进行平均,并且平均值的有效数字与原始数据保持一致。
32.(2021八上·长丰月考)某同学家里装修,所用墙纸的规格是“0.53m×10m(宽×长),厚度0.63mm”,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铅笔的直径为D1(如图所示);
②把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数出圈数为n;
③______;
(1)请帮该同学完成实验步骤3   ;
(2)墙纸的厚度的表达式是   ;
(3)该同学一共测了三次,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答案】(1)用刻度尺测出圆环的直径为D2
(2)
(3)减小误差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1)正确测量一张墙纸的方法,①用刻度尺测出铅笔的直径为D1;②把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数出圈数为n圈;③用刻度尺测出圆环的直径D2。
(2)用圆环的直径D2减去铅笔的直径D1除以2n就是墙纸的厚度,所以墙纸的厚度的表达式
(3)该同学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分析】(1)测量物体的厚度时,需要测量总厚度;
(2)根据内外直径的差,可以计算薄物体的厚度;
(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33.(2020八上·南陵期末)某同学要测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总长度 l1;
B.用刻度尺测出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绕圈的总长度 l2;
C.用细铜丝的总长度除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为 ;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1)以上实验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填写步骤字母);有错误的步骤应改正为:   。
(2)改正错误后,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应是   。
(3)该同学在绕细铜丝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会偏   。
【答案】(1)A;C.用细铜丝绕圈总长度除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为
(2)DBEC或DEBC(填其中一种就算正确)
(3)大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1)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正确测量方法是: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拉直,将细铜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2,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细铜丝的直径,即得细铜丝的直径为 ,由以上可知,没有必要的步骤是A,错误的步骤是C。
(2)改正错误后,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DEBC或DBEC。
(3)若在绕细铜丝时,没有密绕而是留有间隙,会使测量的线圈长度偏大,导致测得的直径偏大。
【分析】(1)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不需要测量铜丝的长度;测量直径时,需要利用多圈的长度除以圈数;
(2)测量细丝直径时,需要缠绕多圈,并记录圈数,再测量总长度,处于圈数后计算直径;
(3)圈数间有空隙,测量的数据偏大。
34.(2020八上·江阴月考)如图为小亮在做“长度的测量”实验:
(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选填“A”或“B”)。
A. B.
【答案】(1)1.55;0.1
(2)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圆的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2.55cm对齐,所以圆的直径为d=2.55cm﹣1.00cm=1.55cm(2)由于纸带的厚度太小,所以无法直接用刻度尺来进行测量,因此要用累积法来完成实验;可将纸带紧密绕在铅笔上,直到刚好套入圆环中,然后数出纸带的圈数n;n圈纸带的厚度为圆环内径与圆柱形铅笔的内径差的二分之一,即为 (D2﹣D1)。
故答案为:B。
【分析】(1)利用三角板和刻度尺,可以测量圆的直径;刻度尺上最小的单位长度是分度值;(2)根据圆的内径和外径差计算总厚度,再除以个数,计算单个的厚度。
35.(2020八上·宁明期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的长度是   cm;某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   cm;
(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块木板的长度,方法如图丙所示,请指出他在测量中存在的错误有:①   ;②   ;③    。
【答案】(1)1mm;3.15;1.85
(2)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与物体边缘对齐;读数的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1)由图甲可知,刻度尺每一大格代表1cm,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2.00cm的刻线,物体的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5.15cm,所以物体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L=5.15cm 2.00cm=3.15cm
物体的长度为3.15cm。由图乙可知,刻度尺每一大格代表1cm,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始端从零开始,右端对的刻度是7.40cm,4个硬币直径的长度之和为7.40cm,所以硬币的直径D= =1.85cm
硬币的直径为1.85cm。(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从零刻线或某一整刻度线量起,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由图看出,测量中存在以下错误:①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与物体边缘对齐;②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③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
【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相邻两刻度的距离,观察刻度尺求解即可;用刻度尺读数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应放正,与被测物体应紧贴在一起,视线与尺面垂直。
36.(2018八上·九江月考)如图所示,测量一小蜡块的体积,步骤如下:
⑴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 =    ;
⑵用细线拴住一枚铁钉;
⑶将铁钉慢慢的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量筒示数为     ,则铁钉的体积为    ;
⑷用细线将铁钉和蜡块栓在一起;
⑸将铁钉和蜡块慢慢的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量筒读数为     ,则蜡块体积为    .
⑹分析上述步骤,其中不必要的步骤是   (填字母代码),蜡块的体积可表示为    (用 中的某些量表示)
【答案】24;26;2;49;23;(1);V3-V2
【知识点】量筒的使用
【解析】【解答】据题意可知,⑴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此量筒的分度值是1mL,故读出水的体积V1=24毫升;(2).用细线拴住一枚铁钉;(3).将铁钉慢慢地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量筒示数为V2=26毫升,则铁钉体积为: (4).用细线将铁钉和蜡块拴在一起;(5).将铁钉和蜡块慢慢的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量筒读数为V3=49毫升,则蜡块体积为: (6)根据题意可知,测量出水的体积是没有用的,故其中不必要读数的步骤是(1),蜡块的体积可表示为 。
故答案为:24;26;2;49;23;(1);V3-V2。
【分析】结合量筒的示数得到体积,进一步分析解答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