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8 09:1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同学们,大家有没有见过《清明上河图》这副图?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 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导入新课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学习目标:
1.分析该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了解该时期商业与城市的繁荣;
3.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
4.理解该时期社会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2.难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聚焦教学目标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
社会的变化
(一)、农业的发展
1.原因:
(1)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2)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战乱较少
(3)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1)耕种制度:一年两熟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还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粮食产量。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2)经济结构: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北宋自越南引进的良种——占城稻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2.具体表现
特点:稻麦复种制普遍
①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②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
为丰饶的粮仓,谚语称:苏
湖(常)熟,天下足
水稻:
①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②北宋时将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南
方农民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③南方水稻在宋朝政府的大力提倡下被推广到北方
占城稻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黄道婆
(4)边疆地区开发: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东北、西北、云南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3)棉花的种植和推广:棉花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2)经济作物
特点:在南方有很大发展
茶树:南方各地普遍种植,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棉花: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南宋后期推进到江淮、川蜀一带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相关链接
黄道婆,又名黄婆或黄母,宋末元初知名棉纺织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南宋棉毯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特点: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
泉州湾宋代海船模型
“号为冠天下”的
蜀地丝织品
缠枝牡丹纹梅瓶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1)制瓷业
①宋朝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色彩多变,质感浑厚。
②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
③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继丝绸之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汝窑 官窑 定窑 哥窑 钧窑
洗 贯耳瓶 划花萱草葵瓣口碗 葵口盘 玫瑰紫大花盆
◎宋朝五大名窑的瓷器
◎元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开光镂花罐
二、手工业的兴盛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汝窑
定窑
钧窑
官窑
哥窑
景德镇
元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开光镂花罐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钧窑 月白釉碗
官窑 穿戴瓶
定窑 孩儿枕
 哥窑 海棠式花盆
宋朝五大名窑
汝窑
天蓝釉长颈镶金瓶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元代瓷器的代表产品:青花瓷和釉里红
元青花“鬼谷下山”
该器物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德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2.手工业
(2)矿冶、冶炼业:
①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的开采量很大,首都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②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宋代采煤示意图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到北宋时代,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等省,已大量开采煤炭,作为冶铁原料和家用燃料。
元朝初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于1275年来到中国,看见中国人烧煤炼铁,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看到煤做燃料。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记载了这件新鲜事。书中写道,中国有一种黑石头,能够燃烧,着起火来象木柴一样,而且终夜不灭。当时,欧洲人读了马可·波罗的游记,都觉得十分新奇,他们哪里知道,中国人用煤做燃料,都已经有一千二三百年了,我们的祖先在世界上最早发现了煤这种燃料。
(2)矿冶、冶炼业
“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3)造船业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造 船 业
广州、泉州、明州水平很高,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配备先进指南针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2.手工业
(4)印刷业
印刷业是宋朝新兴的手工业,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1.商业发展
(1)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为大众服务成为商业的主流,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2)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不仅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
◎南宋、金、西夏榷场
分布示意图
(3)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导致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开始出现纸币(交子)。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2、货币:
(1)北宋钱币铸造量大
(2)北宋交子
(3)元朝纸币作为主币。
◎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
南宋会子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3.城市繁荣
(1)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出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2)元朝恢复临安的旧称杭州,被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
(3)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元大都城复原平面图
◎北宋娱乐场所——瓦子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4.海外贸易
(1)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
(2)大型远洋海船装载丝织品、瓷器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
(3)外贸港口:广州、泉州、明州等。
丝织品、瓷器等
香料、珠宝等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①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②北民南迁,不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③江南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以增强国家实力
④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共同开发江南
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北方优越
思考点:
你能理解北宋科举考试中南北分卷的做法吗?其利弊如何?
三、经济重心南移
1、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淮 河
秦岭
北方
南方
④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
②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2、过程
③北宋至南宋:奠定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1.两宋时期
(1)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2)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寡的格局也已定型。
(3)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2.元朝时期
(1)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
(2)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航线,大大缩短了航程。
(3)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任务也是运输江南的粮食。
◎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航线,大大缩短了航程。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任务也是运输江南的粮食。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三、经济重心南移
2.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历史趣闻】两宋时期的全国Ⅰ、Ⅱ、Ⅲ卷
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明宣德年间,科举考试正式实行南北分卷录取制度: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归入南卷;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归入北卷;一些文化较落后、士子登第困难的地区归入中卷。每录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
岳麓书院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①从南方考生角度来看,并不完全公平。
②从国家全局角度来看,南北分卷解决了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占有明显优势的问题,有利于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平衡南北利益。
③当今高考制度各高校按照地区分配录取名额,也可以看到这项制度的影子。
如何认识北宋科举考试中南北分卷的做法?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三、经济重心南移
【知识梳理】
朝代 表现 特征 规律
魏晋南北朝 (永嘉南渡) 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出现了拥有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江南得到初步开发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一是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二是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中唐以后 (安史之乱) 南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 南方经济总量基本持平 南宋时期 (靖康之变) 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阶段(标志)和规律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四、社会的变化
1.平民社会的到来
(1)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
(2)宋朝,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不仅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了活力。
(3)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2.人身束缚的松弛
(1)宋以前,社会上长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贱民阶层,至宋朝数量显著减少。
(2)宋以前,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承担,宋朝更多地来自雇佣。
(3)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3.国家对社会控制的松懈
(1)朝廷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
(2)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4.金元时期,受女真、蒙古族自身社会发展进度的影响,上述变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逆转。但从长时段来看,发展趋势没有大的改变。
四、社会的变化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四、社会的变化
【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1)宋代科举考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
(2)宋代科举考试方法实行糊名法,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大大增加。
(3)宋代科举考试为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政权的基础进一步扩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堂总结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经济中心南移
社会的变化
农业
耕种制度、经济结构
棉花的种植和推广
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
宋:五大名窑
元:青花瓷、釉里红
瓷器大量出口海外
制瓷业
矿冶业——煤
印刷业
手工业
商业发展
海外贸易
城市繁荣
宋元时期的南移进程
经济中心南移的影响
平民社会的到来【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人身束缚的松弛
国家对社会控制的松懈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