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八上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3】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八上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7 14:26:4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八上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按照单元精选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一.选择题
1.(2022襄阳中考6.)鸦片曾是“旧中国最难医治的社会溃疡之一”。为禁鸦片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英雄是( )
A. 陈化成 B. 林则徐 C. 陈独秀 D. 左权
2.(2022聊城中考10.)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A. 西欧手工工场兴起 B. 世界贸易总额骤减
C.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2022内江中考6.)1842年8月,在南京静海寺(明成祖为褒奖郑和之功而建,取意四海平静,天下太平),清朝被迫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是( )
A. 《天津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4.(2022宿迁中考7.)“县城(上海)坐落在南方,东浦西郊道里长。美界独居河以北,法前英后处中央。”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始于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5.(2022昆明中考7.)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英国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済政府于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6.(2022天津中考8.)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
C. 陈化成吴淞口率众抵抗 D.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2022遂宁中考3.)有人评价“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宝岛香港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此战”是指(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雅克萨之战
8.(2022常德中考22.)湖南隆回人魏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以下哪一项属于他的观点?(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变法图强 C. 实业救国 D. 民主科学
9.(2022德阳中考5.) 下图是2018年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以纪念近代民族英雄关天培。关天培抗击的侵略者是( )
A. 英军 B. 英法联军 C. 日军 D. 八国联军
10.(2022山西中考.)“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与材料所述“五口通商”相关的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2022营口中考5.)某校准备编写校本教材《中华民族英烈传》,书稿目承如下。请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人物( )
第二章 近代民族之魂第一节 _______虎门销烟…… ……第五节 佟麟阁血战卢沟桥第六节 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A. 关天培 B. 陈化成 C. 赵登禹 D. 林则徐
12.(2022营口中考6.)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为了谋求“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等特权,使其利益“最大化”,强迫清政府签订( )
A. 《虎门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黄埔条约》 D. 《望厦条约》
13.(2022江西中考9.)“6月3日,实行销毁,先于i门海滩,掘池引水,撒盐成卤,将鸦片剖切抛人泡浸……然后放入大洋,历时二十二日。”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 D. 新文化运动
14.(2022连云港中考6.)下表内容是小宇为研究某一主题选的几个历史人物。下列人物符合他研究主题的是(  )
朝代 人物
明朝 戚继光
明末清初 郑成功
清朝 邓世昌
...... ......
A.祖冲之 B.李清照 C.曹雪芹 D.林则徐
15.(2022湘潭中考4.)“口岸在新的条约制度下只是逐渐开放的——广州开放于1843年7月27日;厦门于11月2日;上海于11月17日;宁波于1844年1月1日;福州于1844年6月。”这些口岸开放依据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6.(2022恩施州中考5.)1987年,联合国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陈化成吴淞抗英 C.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左宝贵平壤御敌
17.(2022大庆中考13.)2022年是看港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我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8.(2022河南中考9.)鸦片战争后,针对英国在广州强行租地的行为,广东人民提出了“不共戴天,誓灭英夷”的口号。这一口号表达了民众( )
A. 对清政府的失望 B. 反抗侵略的决心 C. 变法维新的思想 D. 反帝救国的主张
19.(2022河北中考1.) 它的签订改变了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中国长期独立发展的历史从此结束,被迫融入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的潮流之中。“它”指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九国公约》
20.(2022黔东南州中考13 .) 吸毒,也称“药物滥用”,就是出于______目的,通过注射、口服、鼻吸或其他方式将毒品摄入人体的行为。( )
A. 非医疗 B. 治病 C. 麻醉 D. 交友
21.(2022百色中考4 .) 180年前,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接受协定关税及开放五口通商,便利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该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2.(2022广东中考10 .)上海开埠后不久,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买办、船民、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海,利用乡土关系来上海谋求职业的游民也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上海( )
A. 贸易地位快速提升 B. 自然经济彻底破坏 C. 实践《资政新篇》 D. 成为民主革命中心
23.(2022白银中考 3.)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中写道:“I841—1842年的远征军在1841年8月21日由港出发,首先占领厦门,然后占领了舟山岛,把这个岛作为他们以后军事行动的军事基地"材料中的"远征”是指(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4.(2022云南省中考8.)某校学生在表演近代中国历史剧时,有这样的旁白:“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该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 )
A. 八国联军侵华 B.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25.(2022眉山中考4.)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提出:“准英人随意往内地各处并海滨各城邑”,自由贸易,“往来无碍”,“ 俱不得在内地津关,重行征税”“ 内地完全开放”等。这些要求旨在( )
A. 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 B. 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
C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 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
26.(2022泰安中考4.)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B.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D. 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27.(2022东营中考9)1856年10月,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下面关于这次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A.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B.目的: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
C.借口: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D.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8.(2022江西中考10.) 阅读下列清军兵力调动表,分析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命调时间 调出地 调入地 兵数(名)
1858年4月 京师 大沽 2000
1858年12月 吉林 大沽 1000
1859年4月 黑龙江 天津 1000
1860年5月 宣化镇 大沽 1000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戊戌变法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辛亥革命
29.(2022绥化中考10.)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 德国 B. 意大利 C. 奥匈帝国 D. 沙俄
30.(2022黔东南州中考3 .) “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貴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股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1.(2022苏州中考6.)“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这些诗句描写的是( )
A. 三元里人民抗英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武昌起义
32.(2022齐齐哈尔中考13.) 太平天国运动将衣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
A. 洪秀全 B. 黄兴 C. 秋瑾 D. 徐锡麟
33.(2022龙东中考6.)“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这首歌谣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次农民战争( )
A. 陈胜、吴广起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李自成起义 D. 黄巾起义
二、非选择题
1.(2022凉山中考13.)举出《南京条约》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2.(2022龙东中考29.)2022年5月10日,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激励团员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使广大青年倍受鼓舞。
下面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探究讲话中蕴含的百年历史知识,并从现实的角度去思考当今青年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屈辱篇】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1)鸦片战争后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这次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举出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使“国家蒙辱、文明蒙尘”的史实。
【探索篇】
“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苦苦追寻……”
(3)19世纪中后期,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觉醒篇】
“……一大批先进青年在‘觉醒年代’纷纷觉醒。”
(4)先进青年陈独秀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这里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哪两大口号?
“伟大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5)“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学生运动是什么?
【建设篇】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青团积极参与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祖国建设贡献了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勋!”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是谁?
【感悟篇】
(7)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使命和担当?
3.(2022邵阳中考25.)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史、血泪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经过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抗争、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代表向党抒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1)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时间 侵略战争 影响
1840一1842年 ① 中国逐渐沦为②社会
1856一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一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900一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31—③年 抗日战争 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写出一例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历史事件。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0世纪80年代,为使农民“富起来”,我国在农村推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强国有我”的誓言?
4.(2022常德中考26.)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外国列强的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救亡图存的抗争史,中华民族日渐觉醒,逐渐凝聚出强大的民族精神,并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材料一所指的战争是哪一次战争?马士认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总而言之,这场败仗无可否认地证明了自强运动的失败……这种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现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与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国家,并使之成为一个现代政权,……这场战败标志了清王朝的即将灭亡,并且引发了帝国主义的加紧扩张及国内政治运动的兴起。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败仗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帝国主义是怎样加紧对中国进行扩张的?
材料三 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结果……他们……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军事上的主要表现。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八上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按照单元精选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一.选择题
1.(2022襄阳中考6.)鸦片曾是“旧中国最难医治的社会溃疡之一”。为禁鸦片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英雄是( B )
A. 陈化成 B. 林则徐 C. 陈独秀 D. 左权
2.(2022聊城中考10.)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C )
A. 西欧手工工场兴起 B. 世界贸易总额骤减
C.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2022内江中考6.)1842年8月,在南京静海寺(明成祖为褒奖郑和之功而建,取意四海平静,天下太平),清朝被迫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是( B )
A. 《天津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4.(2022宿迁中考7.)“县城(上海)坐落在南方,东浦西郊道里长。美界独居河以北,法前英后处中央。”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始于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A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5.(2022昆明中考7.)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英国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済政府于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A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6.(2022天津中考8.)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D )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
C. 陈化成吴淞口率众抵抗 D.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2022遂宁中考3.)有人评价“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宝岛香港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此战”是指( A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雅克萨之战
8.(2022常德中考22.)湖南隆回人魏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以下哪一项属于他的观点?( A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变法图强 C. 实业救国 D. 民主科学
9.(2022德阳中考5.) 下图是2018年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以纪念近代民族英雄关天培。关天培抗击的侵略者是( A )
A. 英军 B. 英法联军 C. 日军 D. 八国联军
10.(2022山西中考.)“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与材料所述“五口通商”相关的条约是 ( A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2022营口中考5.)某校准备编写校本教材《中华民族英烈传》,书稿目承如下。请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人物( D )
第二章 近代民族之魂第一节 _______虎门销烟…… ……第五节 佟麟阁血战卢沟桥第六节 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A. 关天培 B. 陈化成 C. 赵登禹 D. 林则徐
12.(2022营口中考6.)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为了谋求“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等特权,使其利益“最大化”,强迫清政府签订( B )
A. 《虎门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黄埔条约》 D. 《望厦条约》
13.(2022江西中考9.)“6月3日,实行销毁,先于i门海滩,掘池引水,撒盐成卤,将鸦片剖切抛人泡浸……然后放入大洋,历时二十二日。”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 D. 新文化运动
14.(2022连云港中考6.)下表内容是小宇为研究某一主题选的几个历史人物。下列人物符合他研究主题的是( D )
朝代 人物
明朝 戚继光
明末清初 郑成功
清朝 邓世昌
...... ......
A.祖冲之 B.李清照 C.曹雪芹 D.林则徐
15.(2022湘潭中考4.)“口岸在新的条约制度下只是逐渐开放的——广州开放于1843年7月27日;厦门于11月2日;上海于11月17日;宁波于1844年1月1日;福州于1844年6月。”这些口岸开放依据的是(A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6.(2022恩施州中考5.)1987年,联合国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A )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陈化成吴淞抗英 C.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左宝贵平壤御敌
17.(2022大庆中考13.)2022年是看港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我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A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8.(2022河南中考9.)鸦片战争后,针对英国在广州强行租地的行为,广东人民提出了“不共戴天,誓灭英夷”的口号。这一口号表达了民众( B )
A. 对清政府的失望 B. 反抗侵略的决心 C. 变法维新的思想 D. 反帝救国的主张
19.(2022河北中考1.) 它的签订改变了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中国长期独立发展的历史从此结束,被迫融入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的潮流之中。“它”指的是( A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九国公约》
20.(2022黔东南州中考13 .) 吸毒,也称“药物滥用”,就是出于______目的,通过注射、口服、鼻吸或其他方式将毒品摄入人体的行为。( A )
A. 非医疗 B. 治病 C. 麻醉 D. 交友
21.(2022百色中考4 .) 180年前,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接受协定关税及开放五口通商,便利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该条约是( A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2.(2022广东中考10 .)上海开埠后不久,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买办、船民、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海,利用乡土关系来上海谋求职业的游民也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上海( A )
A. 贸易地位快速提升 B. 自然经济彻底破坏 C. 实践《资政新篇》 D. 成为民主革命中心
23.(2022白银中考 3.)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中写道:“I841—1842年的远征军在1841年8月21日由港出发,首先占领厦门,然后占领了舟山岛,把这个岛作为他们以后军事行动的军事基地"材料中的"远征”是指( A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4.(2022云南省中考8.)某校学生在表演近代中国历史剧时,有这样的旁白:“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该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 C )
A. 八国联军侵华 B.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25.(2022眉山中考4.)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提出:“准英人随意往内地各处并海滨各城邑”,自由贸易,“往来无碍”,“ 俱不得在内地津关,重行征税”“ 内地完全开放”等。这些要求旨在( C )
A. 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 B. 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
C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 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
26.(2022泰安中考4.)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B )
A.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B.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D. 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27.(2022东营中考9)1856年10月,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下面关于这次战争表述正确的是(A)
A.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B.目的: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
C.借口: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D.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8.(2022江西中考10.) 阅读下列清军兵力调动表,分析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命调时间 调出地 调入地 兵数(名)
1858年4月 京师 大沽 2000
1858年12月 吉林 大沽 1000
1859年4月 黑龙江 天津 1000
1860年5月 宣化镇 大沽 1000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戊戌变法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辛亥革命
29.(2022绥化中考10.)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D )
A. 德国 B. 意大利 C. 奥匈帝国 D. 沙俄
30.(2022黔东南州中考3 .) “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貴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股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 B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1.(2022苏州中考6.)“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这些诗句描写的是( B )
A. 三元里人民抗英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武昌起义
32.(2022齐齐哈尔中考13.) 太平天国运动将衣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A )
A. 洪秀全 B. 黄兴 C. 秋瑾 D. 徐锡麟
33.(2022龙东中考6.)“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这首歌谣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次农民战争( B )
A. 陈胜、吴广起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李自成起义 D. 黄巾起义
二、非选择题
1.(2022凉山中考13.)举出《南京条约》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答案】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任举4个,4分)
2.(2022龙东中考29.)2022年5月10日,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激励团员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使广大青年倍受鼓舞。
下面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探究讲话中蕴含的百年历史知识,并从现实的角度去思考当今青年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屈辱篇】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1)鸦片战争后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这次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举出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使“国家蒙辱、文明蒙尘”的史实。
【探索篇】
“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苦苦追寻……”
(3)19世纪中后期,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觉醒篇】
“……一大批先进青年在‘觉醒年代’纷纷觉醒。”
(4)先进青年陈独秀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这里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哪两大口号?
“伟大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5)“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学生运动是什么?
【建设篇】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青团积极参与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祖国建设贡献了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勋!”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是谁?
【感悟篇】
(7)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使命和担当?
【答案】(1)《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火烧圆明园。 (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4)民主、科学。 (5)五四运动。
(6)雷锋。 (7)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3.(2022邵阳中考25.)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史、血泪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经过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抗争、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代表向党抒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1)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时间 侵略战争 影响
1840一1842年 ① 中国逐渐沦为②社会
1856一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一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900一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31—③年 抗日战争 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写出一例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历史事件。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0世纪80年代,为使农民“富起来”,我国在农村推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强国有我”的誓言?
【答案】(1)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5年。
(2)义和团运动,三民主义。
(3)新中国成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科技兴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2022常德中考26.)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外国列强的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救亡图存的抗争史,中华民族日渐觉醒,逐渐凝聚出强大的民族精神,并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材料一所指的战争是哪一次战争?马士认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总而言之,这场败仗无可否认地证明了自强运动的失败……这种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现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与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国家,并使之成为一个现代政权,……这场战败标志了清王朝的即将灭亡,并且引发了帝国主义的加紧扩张及国内政治运动的兴起。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败仗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帝国主义是怎样加紧对中国进行扩张的?
材料三 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结果……他们……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军事上的主要表现。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案】(1)鸦片战争。马士认为战争的目的是: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根本目的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失败的原因:英国是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达,军事武器先进,中国是落后的封建国家,政治腐败、经济军事落后;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紧扩张: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军事上的表现:国民党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战役;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日,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组织百团大战等;战略上相互配合。基本条件:①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②民族团结和民族抗争。③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