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推敲》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8-23 21:0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 9 推 敲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对比这两个句子,体会“推”与“敲”。
A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B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学读生字词
qiāo shàng shuì lǘ
敲 门 和 尚 沉 睡 毛 驴
推 敲 高 尚 睡 觉 骑 驴
敲 打 风 尚 睡 醒 驴 子
tuǒ jiē chuǎng mào
妥 帖 大 街 闯 进 礼 貌
妥 当 街 道 闯 荡 面 貌
妥 善 街 市 闯 关 容 貌
jiǎ hán cù zhēn zhuó
贾 岛 韩 愈 簇 拥 斟 酌
shù mǎng jiǎo shuān
宽 恕 莽 撞 皎 洁 门 闩
 形近字辨析:
敲(敲门) 向(方向) 垂(下垂) 护(保护)
搞(搞好) 尚(和尚) 睡(睡觉) 驴(毛驴)
采(采花) 衍(繁衍) 貌(礼貌) 闪(闪光)
妥(稳妥) 街(上街) 豹(豹子) 闯(闯关)
多音字组词:
jiān(中间) sù(住宿)
间 宿 xiǔ(半宿)
jiàn(间接) xiù(星宿)
   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了解贾岛:  (  )有个诗人叫(  ),早年因(    ),出家当了和尚。   (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用“——”划出写贾岛所见所闻的句子。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用“——”划出写贾岛所见所闻的句子。   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
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
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
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再看图,体会当时环境的幽静、迷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贾岛在路上斟酌诗中的字眼儿。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从贾岛的“所想”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找出描写他所想的词语。  即兴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从贾岛的“所想”中,你们读懂了什么?“想起”“觉得”“或许”写出了贾岛的专心致志,反复推敲。   “不够妥帖”、“更恰当些”可见贾岛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追求
准确、传神、完美。 即兴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
都感到十分好笑。  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 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两个差人把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韩愈
怎么问,贾岛怎么答?   韩愈 问:“你为何冲撞我的仪仗队?”
  贾岛 回答道:“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  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听了贾岛诚心诚意、请求宽恕的
回答,如果你是韩愈,会怎么想,怎
么说呢? 韩愈
唐代文学家。十九岁
前便已博览群书,通六经
百家之学。韩愈被列为唐
宋八大家之首,后人又将
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
文之称。在诗歌创作上开
创了“说理诗派”的诗风。  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听了韩愈的解释,大家有没有想起
前文哪句话?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     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以下填空题。1、贾岛去()不巧(),结果留下()。
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 )这个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 )。
3、结果他冲撞了( ),和( )商量了起来。
4、韩愈认为还是用( )好,理由有三:一:( )二:( )三:( )      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以下填空题。1、贾岛去(拜访李凝)不巧(李凝不在家),结果留下(一首诗)。
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推 )这个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
3、结果他冲撞了(仪仗队 ),和( 韩愈)商量了起来。
4、韩愈认为还是用(敲 )好,理由有三:一:(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礼貌的人 )二:( 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三:( 敲字读起来也响亮些)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什么叫“推敲”?试着比较下列句子,看用哪一个字更贴切。
春风又(到 )江南岸
春风又( 过 )江南岸
春风又( 入 )江南岸
春风又( 绿 )江南岸
宋 王安石 《泊船瓜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