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课件(共33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课件(共33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7 13:30:05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2.2 我们怎样区分
声音(续)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1
课堂讲解
2
课时流程
响度
用波形比较振幅
音色
课后作业
逐点
导讲练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振动会发出声音,可是,在生活中,你听到过蝴
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吗?听到过蚊子发出的声
音吗?你猜想是什么原因呢?
不同的声音有强弱、高低之分,这就是我们这节
课所要探究的内容。
知1-讲
1
知识点
响度
知1-讲
思考:用锤敲鼓,用力不同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结论: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也叫做音量。
决定响度强弱的因素是什么呢?
1、振幅决定响度。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
知1-讲
【例2】
男低音歌手独唱时,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关于二人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D
知1-讲
【解析】
学生往往认为男低音的响度小,女高音的响度大。
此题中,男低音独唱,女高音伴唱,说明以男低音为
主,“男声”响度大,“女声” 响度小;伴唱的是
女高音,主唱的是男低音,这里的高低指音调,即“
男声”音调低,“女声”音调高。故选D。
总 结
知1-讲
1. 响度
定义 声音的强弱
影响因素 发声体振幅,声音传播的距离,传播过程中的发散情况等
响度的描述 用大小来区别声音响度的强弱。声音大时,不能说声音高
知1-讲
2. 增大听到声音响度的常用方法:
(1)增大发声体振 动的幅度;
(2)减小声音传播的距离;
(3)让声音尽可能集中传播,即尽量减少发散,如医生
用的听诊器;
(4)通过共鸣增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如听诊器、弦乐器;
(5)利用回声来增大原声。
知1-练
1
《文明公约》中第七条是“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频率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B
知1-练
2
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
A.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B.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B
知2-讲
2
知识点
用波形比较振幅
用波形比较振幅
知2-讲
甲音叉振动的幅度小,它产生的声波经示波器显示
出来,其振幅较小,响度也较小;
乙音叉振动的幅度大,它的声波显示出来的振幅较
大,响度也较大。
知2-讲
响度的单位——分贝(dB)
响度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
知2-讲
甲、乙、丙、丁四个发声体在相同时间内的振动波形如图所示,其中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_,响度最大的是________。(各图中坐标轴对应刻度的疏密程度相同)。
【例2】


知2-讲
【解析】
利用图形比较频率时,在同样时间内甲振动的次
数多,频率高,音调高,再利用图形比较振幅时,
丙图振幅最大,响度最大。
总 结
知2-讲
用波形图比较频率和响度,振动次数多的,
频率大,音调高; 振幅大的,响度大。
知1-练
1
【信息题】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度较________,音调较________。图中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呐系统收录的500 kg的海豚和100 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________(填“甲”或“乙”)是蓝鲸发出叫声的波形图。



知3-导
3
知识点
音色
思考:两个声音相同吗?为什么?
【解析】
不同;一个是二胡声,一个是钢琴声。
发声体不同。
知3-导
归 纳
知3-讲
音色—声音的特色,也叫做音品。
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定义
知3-导
1. 音色反映了物体发出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的发
声体即使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响度都相同,它们的声
波也有所区别,这是由于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
色不同。
2. 决定音色的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自身因
素。
知3-讲
【例3】
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歌声时,小红大声说:“是刘欢在演唱!”她作出判断的原因是不同歌唱家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声速不同  D.音色不同
【解析】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人耳或有关仪器能区分不同的
发声体,最主要是通过音色来辨别。对于这样的选择题
(或填空题),都可以采用直接判断法进行解答。
D
总 结
知3-讲
(1)每个人发出声音的音色都不相同,是由于不同人
的声带和发音习惯不同。同一个人的音色会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改变,为保持优美的音色,歌唱家、
戏曲演员等要经常练声。
(2)音色是区分不同发声体(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等)
的重要依据,“闻其声而知其人”就是这个道理。
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知3-练
1
C
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打击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声音是由树干的________产生的,人们能区分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知3-练
2
振动
音色
1. 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对比:
含义 示例 影响因素
音调 音高 飙高音 发声体的振动频率
响度 音量 大点声 发声体的振幅、与发声体的距离
音色 音品 真动听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2. 声音特性中的波形图:对于乐音的波形图,图线上
某个最低点到下一个最低点,表示发声体振动了一
次,判断音调高低,可数相同时间内最低点的个数,
或者观察图线的疏密程度,越密说明发声体振动频
率越高,音调越高;图线上最高点(或最低点)离横
轴的竖直距离越大,说明发声体振幅越大,响度越
大;波的形状表示音色,即使波形图中振动频率和
振幅相同,波的形状不同,音色也就不同。
人们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物体发出的声音,这是描述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以上三个特性
1
B
“女高音”“男低音”和“高声呼叫” “低声细语”、这两组词语中的“高”和 “低”的物理含义( )
A. 相同
B. 不同,前者指音调 ,后者指响度
C. 不同,前者指响度 ,后者指音调
D. 不同,前者指音色 ,后者指响度
2
C
3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用不同的力度拨动,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调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
B
4
《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也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唱歌类娱乐节目。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们说:“某某某,你的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说法均正确
C
5
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