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1.4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1.4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27 11:5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节名称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继续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
3. 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具学具 Ppt
教学过程看做议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3分钟)春天到了,桃花开了,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就可以摘桃子了。今天这节课老师邀请了一位新的小伙伴皮皮和我们一起学习,皮皮是个爱思考的小猴子,故事就发生在皮皮家的果园里。展开(15分钟)提出问题师:猴妈妈和皮皮在干什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呢?(猴妈妈摘了23个桃,树上还剩下5个桃)师:爱思考的皮皮就在想了: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呢?师:谁能用三句话完整的和我们说说看题目的意思和问题呢?(猴妈妈和皮皮摘桃,已经摘了23个桃,树上还剩5个桃,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解决问题师:你知道原来是什么意思吗?(原来是桃子没摘之前)引导学生思考树上的桃被分成了哪两个部分(已经摘得和还剩的)。提问:谁能用完整的话说说看,怎样算出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呢?(同桌之间先说一说)你会列式计算吗?23+5=282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28呢?小结:把已经摘得23个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就是树上原来的桃子。指导单位名称,口答师;我们以前已经知道算式列完了要有单位名称,从今天起,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同学么要自己在得数的后面加上单位名称(先写一个括号,然后再括号里面写上 个 )解决完问题以后,除了要加上单位名称,还要回答题目的问题,要口头作答,所以叫口答师:这里的问题是什么?谁会答?(树上原来有28个桃)(1)检查一下,你想的对吗?算的对吗?(2)刚才是怎样求出原来有多少个桃子的?谁能再来说一说?三、练习平行练习(11分钟)1.想想做做第1题。(1)拼图分成了哪两部分?已经拼好的和还有的合起来就是一共有的。(2)列示计算。(3)提示学生:得数算出来,要在后面标上单位。2.想想做做第2题。带着学生读题,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3.想想做做第3题。明确是把苹果分成了两个部分,要求总数,就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综合练习(8分钟)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提问:“兵兵又送给她十条”和“送给兵兵十条”两句话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观察图片,要求把公鸡和母鸡一一对应起来。四、评价全课(3分钟) 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呀?谁来说一说。我们学习了求原来有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就是要把已经用去的和还剩的合起来,用加法,列算式后还要记得加单位名称,还要口答。 生观察情境图,思考:从图片里可以获取有哪些数学信息。说一说有哪些条件。尝试提出问题。(指明同学反复说)思考:树上的桃被分成了哪两个部分?把已经摘得和树上还剩下的桃合起来就是原来有多少个桃)生尝试列式计算。说说口算过程。生检查自己的算式和得数是否正确。再次说说是怎么求出原来有多少个桃子的。说说拼图被分成了哪两部分。列示计算。标上单位。独立列式计算。读题,理解题意。思考第(1)、(2)小题有什么区别。将公鸡和母鸡一一对应。学生畅谈收获。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图片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在练习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