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第17课《紫藤萝瀑布》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紫藤萝瀑布)选出下列各项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翡翠(fēi) 蜿蜒(wàn) 海鸥(oū) 飞翔(xiāng)
B.倦怠(dài) 无垠(yīng) 婆娑(suō) 旁逸斜出(yì)
C.煦暖(xù) 秀颀(qí) 甬路(yǒng) 嫣花(yān)
D.迸溅(bìng) 伫立(zhù) 臭味(cù) 绝徼(jiào)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
A 翡翠fěi 、蜿蜒:wān、飞翔 xiáng B 无垠 yín C正确 D迸溅bèng、臭味chòu。
故答案为:C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紫藤萝瀑布)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花仓 船帆 蜂围蝶阵 遮住
B.终极 发端 辉煌灿烂 凝望
C.藤萝 条幅 活拔热闹 摘花
D.稀零 笼罩 春虹秋实 沉浸
【答案】B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 花仓——花苍 B 正确 C 活拔热闹——活泼热闹 D 春虹秋实——春华秋实 。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紫藤萝瀑布)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B.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C.春节联欢晚会上,潘长江的小品真逗,连一向严肃的爸爸看了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看他喝水的样子,仿佛喝的是仙露琼浆。不过,这也难怪,他刚从沙漠里逃出来,不知道几天没喝水了。
【答案】C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C“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和后面的“笑起来”意思重复。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词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4.(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5.17 紫藤萝瀑布 同步练习)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
B.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
C.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D.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答案】C
【知识点】紫藤萝瀑布;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C出现的语病是成分残缺,“沉浸在……中”搭配才合理,应该在“光辉”一词后面加一个“中”字。
【点评】考查学生对语病的分析能力
5.(紫藤萝瀑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C.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D.“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答案】C
【知识点】紫藤萝瀑布;引用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C“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是“我”当时的想法,不是引用,所以不需要加引号。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6.(紫藤萝瀑布)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____________;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___________;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___________。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A.微风拂面 萤火流逝 屋檐滴水
B.萤火流逝 屋檐滴水 微风拂面
C.微风拂面 屋檐滴水 萤火流逝
D.萤火流逝 微风拂面 屋檐滴水
【答案】C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此题可结合题干中的关键词,联系其与选项中语句的相似点做出选择。“狂风”“呼啸”对应着“微风拂面”,“暴雨”“倾泻”对应着“屋檐滴水”,“闪电”“肆虐”对应着“萤火流逝”
故答案为:C。
【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词语,学会恰当的使用。
7.(紫藤萝瀑布)下列句子中最能表达全文主旨的一项是( )
A.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B.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C.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D.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答案】B
【知识点】紫藤萝瀑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析】【分析】A句只点明了当时情景,B 正确 C句、D句虽含有作者的感悟,但只是针对某个方面,不能算是全文主旨句。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把握的能力、
8.(紫藤萝瀑布)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因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抒怀,写成此文。
B.文章中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
C.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是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D.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答案】B
【知识点】紫藤萝瀑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象征;比喻;比拟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情节,比较判断正误。
B象征不是修辞手法,而是表现手法。A、C、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及修辞的掌握的能力。
9.(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5.17 紫藤萝瀑布 同步练习)读课文《紫藤萝瀑布》,对“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不只是看到,也在心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紫藤萝瀑布的美丽。
B.紫藤萝瀑布不只是让我大饱眼福,也让我干渴的心田得到了滋润。
C.紫藤萝瀑布的美丽让我赏心悦目,它那顽强不息,流动不止的生命力更引发了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D.紫藤萝花就像美丽的瀑布一样长流不息。
【答案】C
【知识点】紫藤萝瀑布;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在对具体句子进行分析的时候,一是要抓住句子的内容,二是是结合课文的整体内容和感情倾向。在分析这一句时,要抓住“不只在眼前,也在我心上”这一点,在眼前的自然是紫藤萝瀑布的魅力,那么在心里的就是对生命的思考。
【点评】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10.(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5.17 紫藤萝瀑布 同步练习)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方法,分别以“大树”“鲜花”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述,要求与前一组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添上一点嫩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夏日洒下一片阴凉,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我愿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
【知识点】续写式仿写;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仿句是以相同的句式造句,一定要把握的是一是句式相同,二是句子要符合逻辑。就第二点而言,那就要抓住仿句的主语“大树”“鲜花”与生命的共同特点,写一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点评】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
二、综合题
11.(17 紫藤萝瀑布练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中午12点过,趁着午间休息,简阳市三岔中学17岁的叶富源,背起爸爸叶春柏在学校附近的小路上散步。阳光透过枝丫,照在两人的笑脸上,仿佛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四年前,一场事故之后,叶春柏高位截瘫。两年后,无法忍受生活压力的妻子离家出走,只剩下一对儿女。姐姐叶东梅在外上大学,为了方便照顾爸爸,弟弟叶富源到三岔中学上高中后,就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民房,背着爸爸去上学。尽管每天安顿好爸爸,深夜11点过后才能坐在床上靠着墙壁复习功课,但叶富源的成绩却很优秀,经常考到年级第一名。父子俩对未来充满希望:“熬过这几年,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
(摘自《华西都市报》)
(1)给这段文字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叶富源的事迹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下面是三位网友发帖的内容,请你以“热爱生活”的网友身份跟帖,写几句赞美、鼓励的话。要求不少于3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书虫:养育恩,不能忘。亲情浓于水,孝心感天地!相比那些忘恩负义的人,你是巨人!相信困难是暂时的,祝愿你们一家幸福!
读来读去:感念爱,懂得爱。好娃娃,想捐钱给你!
观天下:不懈的努力,点燃亲情的颂歌,一路的跋涉不仅担起了一个家庭,担起了照顾父亲的重任,而且树立了品学兼优、自强自立、坚强乐观的典范。叶富源,你的奋斗感人至深!
【答案】(1)17岁的叶富源背着爸爸上学
(2)热爱生活:示例:为了父亲的生活,你背负压力;为了家庭的未来,你勤奋读书;为了人生的梦想,你自强不息。你的行动温暖了亲人,感动了世人!——叶富源,没有困难能难倒你!
【知识点】新闻概括;紫藤萝瀑布;语言生动;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考生概括标题的能力。应该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要素。因此我们阅读材料时,就要筛选出这些要素,采用“人物(或事物)+何时何地做什么(或怎样)”的形式表述出来即可。抓住文段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句子,概括回答。如:17岁的叶富源背着父亲上学 。
(2)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跟帖内容要紧密联系叶富源的事迹,要赞美他高尚的品质,还要根据所写内容,用上恰当修辞。围绕主题,赞颂叶富源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可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也可以做到散句和整句相结合。使句式错落有致,总之要做到用词准确,富有文采。
三、现代文阅读
12.(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5.17 紫藤萝瀑布 同步练习)(一)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和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上文写盛开的藤萝,作者从 的角度,由 及 ,由 到 ,写出了花的盛。
(2)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比喻句的妙处。
【答案】(1)视觉;远;近;面;点
(2)示例:它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盛开的紫藤萝花饱满的生机。
【知识点】紫藤萝瀑布;托物言志
【解析】【分析】在分析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效果时,第一步要找出句子的本体和喻体,句中把花比作船帆和笑容;第二步是分析句子想要表达的内容,一是为了写出花的姿态,二是要凸显出花开时的生机;第三步则是要写出作者想要借此表达的思想感情。
【点评】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13.(17 紫藤萝瀑布练习)阅读“但是我没有摘……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回答后面的问题。
(1)“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指的是 。
(2)文中哪句话将眼前花与心中事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最能体现作者陶醉于花的芬芳的句子是哪一句?
(3)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②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4)选段中有“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一句,为什么说紫藤萝瀑布“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答案】(1)失去小弟的悲伤
(2)“我只是伫立凝望……生死谜、手足情的。”“这里除了光彩……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3)①把“香气”写成“浅紫色的”,是味觉与视觉的相通,更突出紫藤萝的紫色光彩,使花色与花香融为一体,造成一种无所不在、笼罩一切的感觉。②紫藤萝的紫色和芳香使作者感悟到生命的活力与永恒,促使她振奋精神、阔步向前。
(4)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感染了“我”,使“我”的内心对生命有所感悟,从而领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知识点】紫藤萝瀑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分析】(1)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紫藤萝瀑布》是宗璞的文章,选自《福建文学》1982年第7期。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心头。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感到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2)本题考查记叙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答题时应先找出“眼前花”指的是什么,“心中事”指的是什么(需要联系写作背景),再找文中哪句话把二者联系在一起。也可以直接找哪句话既写了花,又写了心中的感情。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和修辞作用的掌握,属于语言赏析题。划线句把属于嗅觉的香气,转变成为属于视觉的浅紫色,这种修辞叫通感,这种修辞并不常见,学生在学习时可以特殊记忆。
(4)本题考查对散文内容和主题的理解。答题时要先理解作者是以花的生命写人的生命,再从人如果像藤萝一样遭遇不幸而坚强生存乐观向上这一点来理解。
【点评】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14.(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5.17 紫藤萝瀑布 同步练习)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独树的追求
杨勃森
①我曾去过云南西双版纳的打洛镇。
②打洛镇有一棵大榕树,左右两侧的主干上生有三十余条气生支柱根,垂直而下,扎入土地,形成根部相连的丛生状支柱根,俨然一片葱茏挺秀的小树林。站在它的面前,你不得不为大自然的睿智和机巧所折服。它似乎不再是一棵形态奇异的树,而是大自然造就的精灵。
③当年,它向大地垂下第一条气生根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或许只是对生的本能的渴望。当它垂下第二条、第三条气根时,或许除了求生的欲念之外,便萌生了要结束那难挨的孤独和寂寞的想法。随着一条条根的形成和壮大,它的生命王国构筑坚固了,便很精心地有意识地编织着每一条新的根,追求一种自然、协调的关,于是便在生命的内核里生发出艺术的光环。人们便称颂它营造了一道风景,并为它盖起围墙,起了一个别致的名字——独树成林,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④十余年前,我也曾在内蒙古的一片戈壁滩上看到一棵孤独的树,那是一棵胡杨。
⑤茫茫戈壁无边无际,像是永远也走不到头,残阳如血,泼洒下来,为凄泣的秋风染上几分悲壮。我们五个人挤在一辆吉普车内,在黄土地上已经走了整整一天,口干舌燥,精疲力竭,昏昏欲睡。不知谁喊了一声:“树!快看,树!”果然在茫茫戈壁滩上闪出一丝苍翠。
⑥我们跳下车,奔过去,被面前的场景惊呆了。它曾经遭过雷击,伤口仍然呈焦煳状。他那粗糙的躯体一半横陈在地上,另一半仍然挺立着。那倒地的一半几乎与黄土地的砂石融为一体。原本的枝头已有一部分化作了根深深扎入土中,而另一部分依然昂扬向上擎着几多苍翠。它的根几乎全部裸露出地面,像传说中龙的爪,奋力地抓着碎石和干涸的地面。在褐黄和血红的烘托渲染中,这棵胡杨像一位披着铠甲遍体鳞伤的斗士,悲壮和惨烈。
⑦或许几十年、几百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胡杨林,为保护人类及一些高贵的树种抵御着风沙。然而,它在人们的眼中是低贱的,或者人们为满足一点点的贪欲,或者只是为了最简单的目的——当柴烧,它们被一批一批地砍伐。胡杨林变得稀疏了,在风沙中一排一排地倒下去……最后只剩下这棵身经百战、历经沧桑,依然傲立的胡杨。它用生命凝结成一座墓碑,或许为了警示人类,或许只是为了生存,或许这便是它毕生的追求吧。
⑧朋友告诉我,胡杨有“长成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腐”的神誉。
⑨生存和追求有时是很难分辨清的,那棵榕树给人以新奇的愉悦,那棵胡杨给人以悲壮的警示,很难说哪个更有价值,更完美。然而却都留下了令人遐想的空间。
⑩最终是成为一道风景,还是成为一座墓碑?虽然自己难以预料,然而生命的价值始终握在自己手中。
(选自《社区》2010年第8期)
(1)仔细阅读全文,把表格补充完整。
对象 生长地 外形特点 带给人的感受
大榕树 云南西双版纳的打洛镇 ① 给人以新奇的愉悦
胡杨 ② 遭过雷击,伤口呈焦煳状,躯体粗糙残缺,根几乎全不裸露出地面 ③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答案】(1)①两侧的气生支柱根,扎入土地,形成根部相连的丛生状支柱根,形态奇异 ②内蒙古的一片戈壁滩上 ③给人以悲壮的警示
(2)示例:虽然由于家庭环境、身份、地位的不同,每个人的人生也是不一样的,但不论选择了哪一种人生,都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实现生命的价值。如当演艺明星活跃在荧幕之上,固然能受万人瞩目,为人们所追捧;但作为一个平凡的劳动者,每天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也有自己的快乐。
【知识点】紫藤萝瀑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学生首先需要结合文段说出自己对最后一段的理解,道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一个思想,其次还要结合生活实际,开展知识迁移,写出自己的观点,由文章及生活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也这类题考查的一个目的。
【点评】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 / 1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第17课《紫藤萝瀑布》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紫藤萝瀑布)选出下列各项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翡翠(fēi) 蜿蜒(wàn) 海鸥(oū) 飞翔(xiāng)
B.倦怠(dài) 无垠(yīng) 婆娑(suō) 旁逸斜出(yì)
C.煦暖(xù) 秀颀(qí) 甬路(yǒng) 嫣花(yān)
D.迸溅(bìng) 伫立(zhù) 臭味(cù) 绝徼(jiào)
2.(紫藤萝瀑布)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花仓 船帆 蜂围蝶阵 遮住
B.终极 发端 辉煌灿烂 凝望
C.藤萝 条幅 活拔热闹 摘花
D.稀零 笼罩 春虹秋实 沉浸
3.(紫藤萝瀑布)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B.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C.春节联欢晚会上,潘长江的小品真逗,连一向严肃的爸爸看了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看他喝水的样子,仿佛喝的是仙露琼浆。不过,这也难怪,他刚从沙漠里逃出来,不知道几天没喝水了。
4.(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5.17 紫藤萝瀑布 同步练习)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
B.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
C.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D.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5.(紫藤萝瀑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C.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D.“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6.(紫藤萝瀑布)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____________;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___________;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___________。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A.微风拂面 萤火流逝 屋檐滴水
B.萤火流逝 屋檐滴水 微风拂面
C.微风拂面 屋檐滴水 萤火流逝
D.萤火流逝 微风拂面 屋檐滴水
7.(紫藤萝瀑布)下列句子中最能表达全文主旨的一项是( )
A.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B.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C.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D.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8.(紫藤萝瀑布)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因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抒怀,写成此文。
B.文章中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
C.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是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D.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9.(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5.17 紫藤萝瀑布 同步练习)读课文《紫藤萝瀑布》,对“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不只是看到,也在心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紫藤萝瀑布的美丽。
B.紫藤萝瀑布不只是让我大饱眼福,也让我干渴的心田得到了滋润。
C.紫藤萝瀑布的美丽让我赏心悦目,它那顽强不息,流动不止的生命力更引发了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D.紫藤萝花就像美丽的瀑布一样长流不息。
10.(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5.17 紫藤萝瀑布 同步练习)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方法,分别以“大树”“鲜花”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述,要求与前一组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添上一点嫩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综合题
11.(17 紫藤萝瀑布练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中午12点过,趁着午间休息,简阳市三岔中学17岁的叶富源,背起爸爸叶春柏在学校附近的小路上散步。阳光透过枝丫,照在两人的笑脸上,仿佛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四年前,一场事故之后,叶春柏高位截瘫。两年后,无法忍受生活压力的妻子离家出走,只剩下一对儿女。姐姐叶东梅在外上大学,为了方便照顾爸爸,弟弟叶富源到三岔中学上高中后,就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民房,背着爸爸去上学。尽管每天安顿好爸爸,深夜11点过后才能坐在床上靠着墙壁复习功课,但叶富源的成绩却很优秀,经常考到年级第一名。父子俩对未来充满希望:“熬过这几年,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
(摘自《华西都市报》)
(1)给这段文字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叶富源的事迹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下面是三位网友发帖的内容,请你以“热爱生活”的网友身份跟帖,写几句赞美、鼓励的话。要求不少于3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书虫:养育恩,不能忘。亲情浓于水,孝心感天地!相比那些忘恩负义的人,你是巨人!相信困难是暂时的,祝愿你们一家幸福!
读来读去:感念爱,懂得爱。好娃娃,想捐钱给你!
观天下:不懈的努力,点燃亲情的颂歌,一路的跋涉不仅担起了一个家庭,担起了照顾父亲的重任,而且树立了品学兼优、自强自立、坚强乐观的典范。叶富源,你的奋斗感人至深!
三、现代文阅读
12.(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5.17 紫藤萝瀑布 同步练习)(一)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和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上文写盛开的藤萝,作者从 的角度,由 及 ,由 到 ,写出了花的盛。
(2)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比喻句的妙处。
13.(17 紫藤萝瀑布练习)阅读“但是我没有摘……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回答后面的问题。
(1)“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指的是 。
(2)文中哪句话将眼前花与心中事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最能体现作者陶醉于花的芬芳的句子是哪一句?
(3)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②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4)选段中有“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一句,为什么说紫藤萝瀑布“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14.(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5.17 紫藤萝瀑布 同步练习)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独树的追求
杨勃森
①我曾去过云南西双版纳的打洛镇。
②打洛镇有一棵大榕树,左右两侧的主干上生有三十余条气生支柱根,垂直而下,扎入土地,形成根部相连的丛生状支柱根,俨然一片葱茏挺秀的小树林。站在它的面前,你不得不为大自然的睿智和机巧所折服。它似乎不再是一棵形态奇异的树,而是大自然造就的精灵。
③当年,它向大地垂下第一条气生根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或许只是对生的本能的渴望。当它垂下第二条、第三条气根时,或许除了求生的欲念之外,便萌生了要结束那难挨的孤独和寂寞的想法。随着一条条根的形成和壮大,它的生命王国构筑坚固了,便很精心地有意识地编织着每一条新的根,追求一种自然、协调的关,于是便在生命的内核里生发出艺术的光环。人们便称颂它营造了一道风景,并为它盖起围墙,起了一个别致的名字——独树成林,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④十余年前,我也曾在内蒙古的一片戈壁滩上看到一棵孤独的树,那是一棵胡杨。
⑤茫茫戈壁无边无际,像是永远也走不到头,残阳如血,泼洒下来,为凄泣的秋风染上几分悲壮。我们五个人挤在一辆吉普车内,在黄土地上已经走了整整一天,口干舌燥,精疲力竭,昏昏欲睡。不知谁喊了一声:“树!快看,树!”果然在茫茫戈壁滩上闪出一丝苍翠。
⑥我们跳下车,奔过去,被面前的场景惊呆了。它曾经遭过雷击,伤口仍然呈焦煳状。他那粗糙的躯体一半横陈在地上,另一半仍然挺立着。那倒地的一半几乎与黄土地的砂石融为一体。原本的枝头已有一部分化作了根深深扎入土中,而另一部分依然昂扬向上擎着几多苍翠。它的根几乎全部裸露出地面,像传说中龙的爪,奋力地抓着碎石和干涸的地面。在褐黄和血红的烘托渲染中,这棵胡杨像一位披着铠甲遍体鳞伤的斗士,悲壮和惨烈。
⑦或许几十年、几百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胡杨林,为保护人类及一些高贵的树种抵御着风沙。然而,它在人们的眼中是低贱的,或者人们为满足一点点的贪欲,或者只是为了最简单的目的——当柴烧,它们被一批一批地砍伐。胡杨林变得稀疏了,在风沙中一排一排地倒下去……最后只剩下这棵身经百战、历经沧桑,依然傲立的胡杨。它用生命凝结成一座墓碑,或许为了警示人类,或许只是为了生存,或许这便是它毕生的追求吧。
⑧朋友告诉我,胡杨有“长成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腐”的神誉。
⑨生存和追求有时是很难分辨清的,那棵榕树给人以新奇的愉悦,那棵胡杨给人以悲壮的警示,很难说哪个更有价值,更完美。然而却都留下了令人遐想的空间。
⑩最终是成为一道风景,还是成为一座墓碑?虽然自己难以预料,然而生命的价值始终握在自己手中。
(选自《社区》2010年第8期)
(1)仔细阅读全文,把表格补充完整。
对象 生长地 外形特点 带给人的感受
大榕树 云南西双版纳的打洛镇 ① 给人以新奇的愉悦
胡杨 ② 遭过雷击,伤口呈焦煳状,躯体粗糙残缺,根几乎全不裸露出地面 ③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
A 翡翠fěi 、蜿蜒:wān、飞翔 xiáng B 无垠 yín C正确 D迸溅bèng、臭味chòu。
故答案为:C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答案】B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 花仓——花苍 B 正确 C 活拔热闹——活泼热闹 D 春虹秋实——春华秋实 。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答案】C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C“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和后面的“笑起来”意思重复。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词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4.【答案】C
【知识点】紫藤萝瀑布;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C出现的语病是成分残缺,“沉浸在……中”搭配才合理,应该在“光辉”一词后面加一个“中”字。
【点评】考查学生对语病的分析能力
5.【答案】C
【知识点】紫藤萝瀑布;引用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C“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是“我”当时的想法,不是引用,所以不需要加引号。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6.【答案】C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此题可结合题干中的关键词,联系其与选项中语句的相似点做出选择。“狂风”“呼啸”对应着“微风拂面”,“暴雨”“倾泻”对应着“屋檐滴水”,“闪电”“肆虐”对应着“萤火流逝”
故答案为:C。
【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词语,学会恰当的使用。
7.【答案】B
【知识点】紫藤萝瀑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析】【分析】A句只点明了当时情景,B 正确 C句、D句虽含有作者的感悟,但只是针对某个方面,不能算是全文主旨句。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把握的能力、
8.【答案】B
【知识点】紫藤萝瀑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象征;比喻;比拟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情节,比较判断正误。
B象征不是修辞手法,而是表现手法。A、C、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及修辞的掌握的能力。
9.【答案】C
【知识点】紫藤萝瀑布;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在对具体句子进行分析的时候,一是要抓住句子的内容,二是是结合课文的整体内容和感情倾向。在分析这一句时,要抓住“不只在眼前,也在我心上”这一点,在眼前的自然是紫藤萝瀑布的魅力,那么在心里的就是对生命的思考。
【点评】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10.【答案】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夏日洒下一片阴凉,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我愿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
【知识点】续写式仿写;紫藤萝瀑布
【解析】【分析】仿句是以相同的句式造句,一定要把握的是一是句式相同,二是句子要符合逻辑。就第二点而言,那就要抓住仿句的主语“大树”“鲜花”与生命的共同特点,写一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点评】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
11.【答案】(1)17岁的叶富源背着爸爸上学
(2)热爱生活:示例:为了父亲的生活,你背负压力;为了家庭的未来,你勤奋读书;为了人生的梦想,你自强不息。你的行动温暖了亲人,感动了世人!——叶富源,没有困难能难倒你!
【知识点】新闻概括;紫藤萝瀑布;语言生动;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考生概括标题的能力。应该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要素。因此我们阅读材料时,就要筛选出这些要素,采用“人物(或事物)+何时何地做什么(或怎样)”的形式表述出来即可。抓住文段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句子,概括回答。如:17岁的叶富源背着父亲上学 。
(2)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跟帖内容要紧密联系叶富源的事迹,要赞美他高尚的品质,还要根据所写内容,用上恰当修辞。围绕主题,赞颂叶富源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可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也可以做到散句和整句相结合。使句式错落有致,总之要做到用词准确,富有文采。
12.【答案】(1)视觉;远;近;面;点
(2)示例:它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盛开的紫藤萝花饱满的生机。
【知识点】紫藤萝瀑布;托物言志
【解析】【分析】在分析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效果时,第一步要找出句子的本体和喻体,句中把花比作船帆和笑容;第二步是分析句子想要表达的内容,一是为了写出花的姿态,二是要凸显出花开时的生机;第三步则是要写出作者想要借此表达的思想感情。
【点评】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13.【答案】(1)失去小弟的悲伤
(2)“我只是伫立凝望……生死谜、手足情的。”“这里除了光彩……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3)①把“香气”写成“浅紫色的”,是味觉与视觉的相通,更突出紫藤萝的紫色光彩,使花色与花香融为一体,造成一种无所不在、笼罩一切的感觉。②紫藤萝的紫色和芳香使作者感悟到生命的活力与永恒,促使她振奋精神、阔步向前。
(4)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感染了“我”,使“我”的内心对生命有所感悟,从而领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知识点】紫藤萝瀑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分析】(1)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紫藤萝瀑布》是宗璞的文章,选自《福建文学》1982年第7期。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心头。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感到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2)本题考查记叙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答题时应先找出“眼前花”指的是什么,“心中事”指的是什么(需要联系写作背景),再找文中哪句话把二者联系在一起。也可以直接找哪句话既写了花,又写了心中的感情。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和修辞作用的掌握,属于语言赏析题。划线句把属于嗅觉的香气,转变成为属于视觉的浅紫色,这种修辞叫通感,这种修辞并不常见,学生在学习时可以特殊记忆。
(4)本题考查对散文内容和主题的理解。答题时要先理解作者是以花的生命写人的生命,再从人如果像藤萝一样遭遇不幸而坚强生存乐观向上这一点来理解。
【点评】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14.【答案】(1)①两侧的气生支柱根,扎入土地,形成根部相连的丛生状支柱根,形态奇异 ②内蒙古的一片戈壁滩上 ③给人以悲壮的警示
(2)示例:虽然由于家庭环境、身份、地位的不同,每个人的人生也是不一样的,但不论选择了哪一种人生,都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实现生命的价值。如当演艺明星活跃在荧幕之上,固然能受万人瞩目,为人们所追捧;但作为一个平凡的劳动者,每天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也有自己的快乐。
【知识点】紫藤萝瀑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学生首先需要结合文段说出自己对最后一段的理解,道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一个思想,其次还要结合生活实际,开展知识迁移,写出自己的观点,由文章及生活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也这类题考查的一个目的。
【点评】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