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6课智取生辰纲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选出注音全对的一项( )
A.尴尬(gà) 带挚(qì) 嗔怪(chēn) 揣摩(chuāi)
B.伺机(sì) 辕门(yuán) 避讳(huì) 窥望(kuī )
C.絮语(xù) 佯装(yáng) 绰刀(chuō) 行事(háng)
D.腼腆(diǎn) 桑梓(zǐ) 画缯(zēng) 鳏夫(guān)
【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智取生辰纲
【解析】【分析】A 带挚(zhì )、揣摩(chuǎi) B 正确 C 绰刀(chāo)、 行事(xíng)D腼腆(tiǎn)。
故答案为:B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 部以 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是 在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因此,它的叙述方法带有明显的 的痕迹。如“话说”“且把闲话休提,只说正话”等。这部作品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从 到 直至 的全过程,热情歌颂了农民起义者的智慧、反抗精神和优秀品质。课文《智取生辰纲》中的“纲”是指 的组织,也就是“为运送大批货物而编的队”。
【答案】一;农民起义;施耐庵;说书人说书;发生;发展;失败;运送大批货物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水浒》内容、人物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学过的《水浒》的文章,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点评 】《水浒》是“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3.趣味性能力训练
①《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是 。
②《水浒传》中着重描写了 位英雄好汉,试列举几位: 、 、 、 。
③《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刮骨疗毒·千里走单骑的是 。
【答案】鲁智深;108;宋江;晁盖;林冲;武松等;曹操;关羽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水浒》内容、人物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学过的《水浒》的文章,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点评 】《水浒》、《三国演义》是“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4.阅读课文《智取生辰纲》,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智取生辰纲》一文暗写吴用等人的定计,明写杨志的精明对策;有大矛盾,也有小矛盾。
B.施耐庵的代表作《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
C.八条好汉获得全盘胜利主要是因为充分利用了天时与地利。
D.虐待军健,性格暴躁,激化矛盾,是导致杨志失败的内部原因。
【答案】C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C八条好汉获得全盘胜利主要是因为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战斗。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对与“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5.《智取生辰纲》一文中反复提到押送路上的炎热天气,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烘托气氛,激化杨志一方的内部矛盾,为杨志日渐孤立以至最后失败作准备。
B.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因炎热而口渴,因口渴而买酒,以至人人圈套。
C.为杨志一行后来在黄泥冈买酒中计埋下伏笔。
D.纯客观的描写,与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无关。
【答案】D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D不是纯客观的描写,与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有关。A、B、C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水浒》是“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6.小说在结尾才点明。“智取生辰纲”的计策,对这样的结构安排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采用补叙手法,突出吴用等人的智谋,对全文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B.采用补叙手法,既收束全文,又点明题意,公开谜底,揭示主题,使行文错综复杂,纵横捭阖,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C.采用补叙手法,可以使文章集中凝练,生动有趣,造成悬念,比直陈其事,更具有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
D.补叙不是事件本身的一部分,删去它,虽然会影响主题的深刻性,但不影响事件的完整性。
【答案】D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记叙顺序
【解析】【分析】D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如果删去补叙,影响事件的完整性。A、B、C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对补叙及其作用的掌握能力。
7.班里开展读《水浒传》的活动,下面是检查阅读效果的两个步骤,请一一完成。
(1)从梁山好汉中任选一位,填写人物知识卡片(人物相关故事名称不能少于两个)。
分类:《水浒传》人物编号(8) 人物姓名: 性格特点: 相关故事: 。
(2)从卡片上的相关故事中选取你喜欢的一个,在班上交流。将交流内容写在下面。
要求:叙述简明,情节概括清晰。
【答案】(1)鲁智深;仗义豪爽,疾恶如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2)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号称镇关西的屠户欺压金氏父女,疾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后,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
【知识点】分析概括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智取生辰纲;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水浒》内容、人物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学过的《水浒》的文章,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点评 】《水浒》是“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二、现代文阅读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呸!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得,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说一声也不打紧。(不打紧:不要紧)
B.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晓事:明事理)
C.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左右:不久)
D.我一了不说价。(一了:向来,从来)
(2)指出文中划线的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七个客人”是指 。
②两处“一个客人”中,前一处指 ;后一处指 。
③“那汉”指 。
(3)对这段话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白胜挑酒装作路过,故意不卖,只是为了增强诱惑力。
B.“贩枣人”买下一桶酒,当面吃尽,以此来显示酒中无药,借以迷惑杨志。
C.“贩枣人”故意在另一桶舀酒,一面吃一瓢以此来消除杨志的疑虑,另一人再来舀酒,已巧下蒙汗药。
D.“贩枣人”与“卖酒汉”假戏真做,把杨志撇在一边,让他当观众。这一幕精彩的表演,不由杨志不信,终于上了圈套。
(4)读了此段,你认为是哪一个人什么时候将蒙汗药放进桶里的?
(5)这段文字向我们刻画描写了一个群像,请简要概述一下选段中群像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
(6)《智取生辰纲》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 ,另一条是 ,这两条线索没有明、暗之分,因为两股势力的斗智斗勇始终在正面进行着,而两条线在 相交合,就形成了故事的高潮。
【答案】(1)C
(2)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吴用;白胜
(3)A
(4)当白胜去追刘唐时,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拿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
(5)以晁盖为首的八条好汉是一个紧密团结、足智多谋、善于攻心的群体。
(6)杨志一行的押送行为;晁盖等人的智取行动;黄泥冈的松林里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智取生辰纲;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1)“左右”在这里的意思是“反正”。(2)此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和课文的熟悉程度,结合课文最后一段,就能很容易地作答。(3)白胜挑酒装作路过,一开始是为了诱惑军汉和杨志,但当即遭到杨志的质疑,此时,那伙枣贩子(晁盖等七人)过来要买,于是他才假装不卖,以增强真实性和说服力,迷惑杨志。(4)此题考查对小说的熟悉程度。如未读过原小说,对教材中入选的这篇课文很熟悉,结合最后一段的相关内容,也很容易作答。其实此题和第(2)题的②③两题紧密相关,只要一题会做,另一题也就会做了。(5)主要考查我们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6)考查对故事线索的把握能力。《智取生辰纲》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杨志一行的押送行为,另一条是晁盖等人的智取行动,这两条线索没有明、暗之分,因为两股势力的斗智斗勇始终在正面进行着,而两条线在黄泥冈的松林里相交合,就形成了故事的高潮。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行了一日,看看渐晚,却早望见一座高山。杨志道:“俺去林子里且歇一夜,明日却上山去。”转入林子里来,吃了一惊。只见一个胖大和尚,脱的赤条条的,背上刺着花绣,坐在松树根头乘凉。那和尚见了杨志,就树根头绰了禅杖,跳将起来,大喝道:“兀那撮鸟,你是那里来的?”杨志听了道:“原来也是关西和尚。俺和他是乡中,问他一声。”杨志叫道:“你是那里来的僧人?”那和尚也不回说,抢起手中禅杖,只顾打来。杨志道:“怎奈那秃厮无礼,且把他来出口气。”挺起手中朴刀来奔那和尚。两个就在林子里一来一往,一上一下,两个放对。但见:
两条龙竞宝,一对虎争餐。朴刀举露半截金蛇,禅杖起飞全身玉蟒。两条龙竞宝,搅长江,翻大海,鱼鳖惊惶;一时虎争餐,奔翠岭,撼青林,豺狼乱窜。崒嵂嵂,忽喇喇,天崩地塌,黑云中玉爪盘旋;恶狠狠,雄赳赳,雷吼风呼,杀气内金睛闪烁。两条龙竞宝,吓的那身长力壮、仗霜锋周处眼无光;一对虎争餐,惊的这胆大心粗、施雪刃卞庄魂魄丧。两条龙竞宝,眼珠放彩,尾摆得水母殿台摇;一对虎争餐,野兽奔驰,声震的山神毛发竖。花和尚不饶杨制使,抵死交锋;杨制使欲捉花和尚,设机力战。
当时杨志和那僧人斗到四五十合,不分胜败。那和尚卖个破绽,托地跳出圈子外来,喝一声:“且歇!”两个都住了手。杨志暗暗地喝彩道:“那里来的这个和尚,真个好本事,手段高,俺却刚刚地只敌的他住。”那僧人叫道:“兀那青面汉子,你是甚么人?”杨志道:“洒家是在东京制使杨志的便是。”那和尚笑道:“你不是在东京卖刀杀了破落户牛二的?”杨志道:“你不见俺脸上金印?”那和尚笑道:“却原来在这里相见。”杨志道:“不敢问师兄却是谁?缘何知道洒家卖刀?”那和尚道:“洒家不是别人,俺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军官鲁提辖的便是。为因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却去五台山净发为僧。人见洒家背上有花绣,都叫俺做花和尚鲁智深。”
(1)杨志与鲁智深初次相见,并无冲突,为何二人一见面就先一场恶斗?
(2)我们曾学过有关鲁智深的课文 ,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是 。
(3)鲁智深的语言很有特色,试举例说明。
(4)细读文中描写两人恶斗的精彩片段,说说此段描写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5)你还知道《水浒传》中其他人物的绰号吗?试举两例。
【答案】(1)一方面为了突出两人武艺高强;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梁山好汉直率、豪爽、鲁莽的英雄气概。
(2)《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疾恶如仇、粗中有细等
(3)“兀那撮鸟,你是那里来的”,“兀那青面汉子,你是甚么人”等。
(4)本段是骈体文,主要运用比喻、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目的是尽力渲染两人的武艺高强。
(5)“智多星”吴用、“鼓上蚤”石迁、“母夜叉”孙二娘等。
【知识点】分析、评价人物形象;智取生辰纲;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解析】【分析】(1)无冲突而战,一定带有表演性质,这是作者的刻意安排,进而达到表现性格,吸引读者的目的。(2)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3)语言描写是一种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鲁智深的语言很有特色“兀那撮鸟,你是那里来的”,“兀那青面汉子,你是甚么人”等。
(4)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5)《水浒传》中人物的绰号很多:“智多星”吴用、“鼓上蚤”石迁、“母夜叉”孙二娘等。
【点评 】《水浒》是“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6课智取生辰纲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选出注音全对的一项( )
A.尴尬(gà) 带挚(qì) 嗔怪(chēn) 揣摩(chuāi)
B.伺机(sì) 辕门(yuán) 避讳(huì) 窥望(kuī )
C.絮语(xù) 佯装(yáng) 绰刀(chuō) 行事(háng)
D.腼腆(diǎn) 桑梓(zǐ) 画缯(zēng) 鳏夫(guān)
2.《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 部以 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是 在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因此,它的叙述方法带有明显的 的痕迹。如“话说”“且把闲话休提,只说正话”等。这部作品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从 到 直至 的全过程,热情歌颂了农民起义者的智慧、反抗精神和优秀品质。课文《智取生辰纲》中的“纲”是指 的组织,也就是“为运送大批货物而编的队”。
3.趣味性能力训练
①《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是 。
②《水浒传》中着重描写了 位英雄好汉,试列举几位: 、 、 、 。
③《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刮骨疗毒·千里走单骑的是 。
4.阅读课文《智取生辰纲》,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智取生辰纲》一文暗写吴用等人的定计,明写杨志的精明对策;有大矛盾,也有小矛盾。
B.施耐庵的代表作《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
C.八条好汉获得全盘胜利主要是因为充分利用了天时与地利。
D.虐待军健,性格暴躁,激化矛盾,是导致杨志失败的内部原因。
5.《智取生辰纲》一文中反复提到押送路上的炎热天气,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烘托气氛,激化杨志一方的内部矛盾,为杨志日渐孤立以至最后失败作准备。
B.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因炎热而口渴,因口渴而买酒,以至人人圈套。
C.为杨志一行后来在黄泥冈买酒中计埋下伏笔。
D.纯客观的描写,与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无关。
6.小说在结尾才点明。“智取生辰纲”的计策,对这样的结构安排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采用补叙手法,突出吴用等人的智谋,对全文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B.采用补叙手法,既收束全文,又点明题意,公开谜底,揭示主题,使行文错综复杂,纵横捭阖,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C.采用补叙手法,可以使文章集中凝练,生动有趣,造成悬念,比直陈其事,更具有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
D.补叙不是事件本身的一部分,删去它,虽然会影响主题的深刻性,但不影响事件的完整性。
7.班里开展读《水浒传》的活动,下面是检查阅读效果的两个步骤,请一一完成。
(1)从梁山好汉中任选一位,填写人物知识卡片(人物相关故事名称不能少于两个)。
分类:《水浒传》人物编号(8) 人物姓名: 性格特点: 相关故事: 。
(2)从卡片上的相关故事中选取你喜欢的一个,在班上交流。将交流内容写在下面。
要求:叙述简明,情节概括清晰。
二、现代文阅读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呸!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得,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说一声也不打紧。(不打紧:不要紧)
B.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晓事:明事理)
C.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左右:不久)
D.我一了不说价。(一了:向来,从来)
(2)指出文中划线的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七个客人”是指 。
②两处“一个客人”中,前一处指 ;后一处指 。
③“那汉”指 。
(3)对这段话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白胜挑酒装作路过,故意不卖,只是为了增强诱惑力。
B.“贩枣人”买下一桶酒,当面吃尽,以此来显示酒中无药,借以迷惑杨志。
C.“贩枣人”故意在另一桶舀酒,一面吃一瓢以此来消除杨志的疑虑,另一人再来舀酒,已巧下蒙汗药。
D.“贩枣人”与“卖酒汉”假戏真做,把杨志撇在一边,让他当观众。这一幕精彩的表演,不由杨志不信,终于上了圈套。
(4)读了此段,你认为是哪一个人什么时候将蒙汗药放进桶里的?
(5)这段文字向我们刻画描写了一个群像,请简要概述一下选段中群像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
(6)《智取生辰纲》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 ,另一条是 ,这两条线索没有明、暗之分,因为两股势力的斗智斗勇始终在正面进行着,而两条线在 相交合,就形成了故事的高潮。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行了一日,看看渐晚,却早望见一座高山。杨志道:“俺去林子里且歇一夜,明日却上山去。”转入林子里来,吃了一惊。只见一个胖大和尚,脱的赤条条的,背上刺着花绣,坐在松树根头乘凉。那和尚见了杨志,就树根头绰了禅杖,跳将起来,大喝道:“兀那撮鸟,你是那里来的?”杨志听了道:“原来也是关西和尚。俺和他是乡中,问他一声。”杨志叫道:“你是那里来的僧人?”那和尚也不回说,抢起手中禅杖,只顾打来。杨志道:“怎奈那秃厮无礼,且把他来出口气。”挺起手中朴刀来奔那和尚。两个就在林子里一来一往,一上一下,两个放对。但见:
两条龙竞宝,一对虎争餐。朴刀举露半截金蛇,禅杖起飞全身玉蟒。两条龙竞宝,搅长江,翻大海,鱼鳖惊惶;一时虎争餐,奔翠岭,撼青林,豺狼乱窜。崒嵂嵂,忽喇喇,天崩地塌,黑云中玉爪盘旋;恶狠狠,雄赳赳,雷吼风呼,杀气内金睛闪烁。两条龙竞宝,吓的那身长力壮、仗霜锋周处眼无光;一对虎争餐,惊的这胆大心粗、施雪刃卞庄魂魄丧。两条龙竞宝,眼珠放彩,尾摆得水母殿台摇;一对虎争餐,野兽奔驰,声震的山神毛发竖。花和尚不饶杨制使,抵死交锋;杨制使欲捉花和尚,设机力战。
当时杨志和那僧人斗到四五十合,不分胜败。那和尚卖个破绽,托地跳出圈子外来,喝一声:“且歇!”两个都住了手。杨志暗暗地喝彩道:“那里来的这个和尚,真个好本事,手段高,俺却刚刚地只敌的他住。”那僧人叫道:“兀那青面汉子,你是甚么人?”杨志道:“洒家是在东京制使杨志的便是。”那和尚笑道:“你不是在东京卖刀杀了破落户牛二的?”杨志道:“你不见俺脸上金印?”那和尚笑道:“却原来在这里相见。”杨志道:“不敢问师兄却是谁?缘何知道洒家卖刀?”那和尚道:“洒家不是别人,俺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军官鲁提辖的便是。为因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却去五台山净发为僧。人见洒家背上有花绣,都叫俺做花和尚鲁智深。”
(1)杨志与鲁智深初次相见,并无冲突,为何二人一见面就先一场恶斗?
(2)我们曾学过有关鲁智深的课文 ,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是 。
(3)鲁智深的语言很有特色,试举例说明。
(4)细读文中描写两人恶斗的精彩片段,说说此段描写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5)你还知道《水浒传》中其他人物的绰号吗?试举两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智取生辰纲
【解析】【分析】A 带挚(zhì )、揣摩(chuǎi) B 正确 C 绰刀(chāo)、 行事(xíng)D腼腆(tiǎn)。
故答案为:B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答案】一;农民起义;施耐庵;说书人说书;发生;发展;失败;运送大批货物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水浒》内容、人物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学过的《水浒》的文章,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点评 】《水浒》是“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3.【答案】鲁智深;108;宋江;晁盖;林冲;武松等;曹操;关羽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水浒》内容、人物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学过的《水浒》的文章,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点评 】《水浒》、《三国演义》是“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4.【答案】C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C八条好汉获得全盘胜利主要是因为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战斗。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对与“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5.【答案】D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D不是纯客观的描写,与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有关。A、B、C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水浒》是“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6.【答案】D
【知识点】智取生辰纲;记叙顺序
【解析】【分析】D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如果删去补叙,影响事件的完整性。A、B、C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对补叙及其作用的掌握能力。
7.【答案】(1)鲁智深;仗义豪爽,疾恶如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2)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号称镇关西的屠户欺压金氏父女,疾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后,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
【知识点】分析概括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智取生辰纲;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水浒》内容、人物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学过的《水浒》的文章,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点评 】《水浒》是“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8.【答案】(1)C
(2)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吴用;白胜
(3)A
(4)当白胜去追刘唐时,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拿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
(5)以晁盖为首的八条好汉是一个紧密团结、足智多谋、善于攻心的群体。
(6)杨志一行的押送行为;晁盖等人的智取行动;黄泥冈的松林里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智取生辰纲;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1)“左右”在这里的意思是“反正”。(2)此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和课文的熟悉程度,结合课文最后一段,就能很容易地作答。(3)白胜挑酒装作路过,一开始是为了诱惑军汉和杨志,但当即遭到杨志的质疑,此时,那伙枣贩子(晁盖等七人)过来要买,于是他才假装不卖,以增强真实性和说服力,迷惑杨志。(4)此题考查对小说的熟悉程度。如未读过原小说,对教材中入选的这篇课文很熟悉,结合最后一段的相关内容,也很容易作答。其实此题和第(2)题的②③两题紧密相关,只要一题会做,另一题也就会做了。(5)主要考查我们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6)考查对故事线索的把握能力。《智取生辰纲》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杨志一行的押送行为,另一条是晁盖等人的智取行动,这两条线索没有明、暗之分,因为两股势力的斗智斗勇始终在正面进行着,而两条线在黄泥冈的松林里相交合,就形成了故事的高潮。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9.【答案】(1)一方面为了突出两人武艺高强;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梁山好汉直率、豪爽、鲁莽的英雄气概。
(2)《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疾恶如仇、粗中有细等
(3)“兀那撮鸟,你是那里来的”,“兀那青面汉子,你是甚么人”等。
(4)本段是骈体文,主要运用比喻、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目的是尽力渲染两人的武艺高强。
(5)“智多星”吴用、“鼓上蚤”石迁、“母夜叉”孙二娘等。
【知识点】分析、评价人物形象;智取生辰纲;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解析】【分析】(1)无冲突而战,一定带有表演性质,这是作者的刻意安排,进而达到表现性格,吸引读者的目的。(2)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3)语言描写是一种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鲁智深的语言很有特色“兀那撮鸟,你是那里来的”,“兀那青面汉子,你是甚么人”等。
(4)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5)《水浒传》中人物的绰号很多:“智多星”吴用、“鼓上蚤”石迁、“母夜叉”孙二娘等。
【点评 】《水浒》是“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