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30 22:45:3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
A.剜肉(wān) 名讳(huì) 呱呱坠地(ɡuā ɡuā)
B.隐匿(nì) 烟囱(tónɡ) 断壁残垣(yuán)
C.荆棘(jí) 荣膺(yīnɡ) 如坐针毡(zhān)
D.捯气(dáo) 烙饼(lào) 咬文嚼字(jué)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手屈一指 先发制人 销声匿迹 斩露头角
B.风尘仆仆 天造地设 司空见贯 心有余悸
C.如失重负 首当其冲 鬼使神猜 与日俱增
D.一劳永逸 弄巧成拙 风度翩翩 脍炙人口
3.下列各句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洌的天宇下,闪闪地旋(xuàn)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灵。
B.何大学问穿起了长衫,把自己打扮成斯斯文文的模(mó)样,说话也咬文嚼字。
C.有一款镜头与屏幕分享的卡片(piàn)相机,可以当摄像头或摄像机使用。
D.人在孤独时会远离暄嚣(xiāo)、芜杂,看到自己的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周末,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临沂书法广场参观浏览,一路上大学沐着阳光谈笑风生,尽享天伦之乐。
B.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大景区人满为患。拥堵的车流、攒动的人头令许许多多的芸芸众生纷纷慨叹出行的困难。
C.5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再次发生了严重暴恐案,导致大量无辜市民死伤。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激起了国际社会对暴徒罪行的强列谴责。
D.歌手李代沫因聚众吸毒被北京警方抓捕,其形象也跌至谷底。面对媒体的批评,李代沫的粉丝却义愤填鹰,百般袒护他们心中的偶像。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A.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随着国产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成功起降,使海外对中国航母的关注持续升温。
C.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单方面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此举引发了中国政府和海外华人的强烈抗议。
D.开展“文明交通进校园”,是保障学生出行安全、减少学生交通事故的需要。
6.下列语句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明天在新街口活动,你是坐地铁去,还是坐公共汽车去?
B.写研究性文章和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C.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D.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我国当代作家刘绍棠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刘绍棠是著名的乡土作家,主要作品有《青枝绿叶》《中秋节》等。
B.《蒲柳人家》主要描写了几个普通农家人的多情重义,体现了中国农民的淳朴善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C.本文主要写了三个人物,其中何满子是线索人物。
D.本文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采用了插叙的方式,使内容丰富,主线简约。
8.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
二、现代文阅读
9.阅读,回答文后问题。
那一年是1936年。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
奶奶叫东隔壁的望日莲姑姑给何满子做了一条大红兜肚,兜肚上还用五彩细线绣了一大堆花草。人配衣裳马配鞍,何满子穿上这条花红兜肚,一定会在小伙伴们中间出人头地。可是,何满子一天也不穿。
何满子整天在运河滩上野跑,头顶着毒热的阳光,身上再裹起兜肚,一不风凉,二又窝汗,穿不了一天,就得起大半身痱子。再有,全村跟他一般大的小姑娘,谁的兜肚也没有这么花儿草儿的鲜艳,他穿在身上,男不男,女不女,小姑娘们要用手指刮破脸蛋儿,臊得他得找个田鼠窝钻进去;小小子儿们也要敲起锣鼓似的叫他小丫头儿,管叫他一辈子抬不起头。
何满子不穿花红兜肚,奶奶气得咬牙切齿地骂他,手握着擀面杖要梆他,还威吓要三天不给他饭吃。原来,这条兜肚大有讲究。何满子是个娇哥儿,奶奶老是怕阎王爷打发白无常把他勾走;听说阎王爷非常重男轻女,何满子穿上花红兜肚,男扮女妆,阎王爷老眼昏花的看不真切,也就起不了勾魂索命的恶念。
……
一丈青大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
不过,别看一丈青大娘能镇八方,她可管不了何满子。何家世代单传,辈辈一棵苗,何满子的爷爷就是老生儿,他父亲也是在一丈青大娘将近四十岁时才落生的;偏是何满子不同凡响,是他母亲头一胎生下来的贵子。一丈青大娘一听见孙子呱呱坠地的啼声,喜泪如雨,又烧香又上供,又拜佛又许愿。洗三那天,亲手杀了一只羊和三只鸡,摆了个小宴;满月那天,更杀了一口猪和六只鸭,大宴乡亲。她又跑遍沿河几个村落,挨门挨尸乞讨零碎布头儿,给何满子缝了一件五光十色的百家衣;百日那天,给何满子穿上,抱出来见客,博得一片彩声。到一周岁生日,还打造了一个分量不小的包铜镀金长命锁,金光闪闪,差一点把何满子勒断了气。
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这一来,一丈青大娘可就跟儿媳妇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1)“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这句话是说何满子的皮肤   。
(2)“何满子穿上这条花红兜肚,一定会在小伙伴们中间出人头地。”这是谁的想法?
(3)“可是,何满子一天也不穿。”为什么?
(4)奶奶逼着何满子穿这件肚兜的原因是什么?
(5)“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在这句话的上一段中写了哪几件事来说明这一点?
10.阅读,回答文后问题。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她家坐落在北运河岸上,门口外就是大河。有一回,一只外江大帆船打门口路过,也正是歇晌时分。一丈青大娘站在篱笆外的伞柳阴下放鸭子,一见几个纤夫赤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便断喝一声:“站住!”这几个纤夫头顶着火盆子,拉了百八十里路,顶水又逆风,还没有歇脚打尖,个顶个窝着一肚子饿火。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断喝,他们只当耳旁风。一丈青大娘见他们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气更大了,又吆喝了一声:“都给我穿上裤子!”有个年轻不知好歹的纤夫,白瞪了一丈青大娘一眼,没好气地说:“一大把岁数儿,什么没见过;不爱看合上眼,掉过脸去!”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戮着他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那个不知好歹的年轻纤夫,是个生楞儿,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说:“好狗不挡道!”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唿哨而上;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1)一丈青大娘为什么要同一帮纤夫打架,由此可见她具有怎样的性格?
(2)简述节选文字刻画一丈青大娘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3)“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这个结局,能否改为“最后,在众人的劝说下,一丈青大娘才开恩放行”,为什么?
(4)请从上面这段文字中挑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处,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5)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
(6)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句的妙处。
①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②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7)找出选文中与“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相对应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8)你还在哪部作品中读到与主人公类似的人物形象,试分析她们性格的共同之处。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但是,这一趟回来,何大学问好像苍老了几岁,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眉头子挽成个鸡蛋大的疙瘩。何满子吱吱喳喳欢迎爷爷,爷爷一点也不欢喜,没有抱他,也没有亲他,捎马子空空荡荡只有两层皮。
何满子对爷爷心怀不满,拿白眼珠儿翻瞪爷爷,闷坐在窗根下,小嘴噘得能挂个油瓶儿。
后来,他听见奶奶跟爷爷吵了起来:
“你一进家就丧门神似的,没一点喜色,要是你嫌弃我们娘儿俩,就留在口外别回来,死外丧也没人去给你收尸!”
“好的,我差一点扔了这把老骨头,你还咒我!”这一回吵架,爷爷却不肯向奶奶低头服软儿,忍气吞声,“日本鬼子把咱们中国大卸八块啦!先在东三省立了个小宣统的满洲国,又在口外立了个德王的蒙疆政府,往后没有殷汝耕的公文护照,不许出口一步。这一趟,蒙疆军把我跟掌柜的扣住,硬说我们是共产党,不过是为了没收那几百匹马。掌柜的在牢房里上吊了,他们看我是个榨不出油水的穷光蛋,白吃他们的狱粮不上算,才把我放了。”
何满子听不大懂,可是他听说过殷汝耕这个名字。去年冬天,一个下大雪的日子,乡下哄传殷汝耕在通州坐了龙庭,另立国号,天怒人怨,大地穿白挂孝。寒假里周檎回来,大骂殷汝耕是儿皇帝,管殷汝耕叫石敬瑭,还给何满子讲了一段五代残唐的故事。
原来爷爷坐了牢,还险些扔了命,何满子心疼起爷爷来了。他正想进屋把爷爷哄得开了心,谁想爷爷竟把满腔怒火发泄到他身上,不但将他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而且还硬逼他在石板上写一百个字。何满子一看见老秀才留下的这些手迹,就想起老秀才那一张阴沉沉的长脸和斑竹白铜锅的长杆烟袋,心里烦透了。
爷爷喝了一壶酒,四脚八叉躺在北房东屋土炕上,打着呼噜睡大觉,天塌了也惊不醒他;奶奶哭丧着脸,坐在外屋锅台上,拨动着一支牛拐骨捻麻绳,依然怒气不息。
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但是,何满子望眼欲穿,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疙瘩 噘 榨 周檎 葡萄 四脚八叉
(2)“何满子对爷爷心怀不满,拿白眼珠儿翻瞪爷爷,闷坐在窗根下,小嘴噘得能挂个油瓶儿。”谈谈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3)从以上文段可知,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何大学问的心情也产生了不小的变化,他为什么迁怒于何满子呢?
(4)“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但是,何满子望眼欲穿,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
①“望眼欲穿”的含义是什么?
②“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你认为是谁呢?猜一猜。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米饭,小米饭
戴晓军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
父亲哥儿两个。我6岁那年,老叔结婚,父亲被迫搬出去住,连房子都是借的。穷人的天空都是灰白的,带着一丝腐烂的气息。我记忆中蜷缩的炕头,昏暗的油灯……它们在我脑海中深深地扎根。
我的曾祖母那时还在世,分家那会儿,她正赶上身染重病。她的下巴鼓鼓地伸在脸的外边,脖子异样地粗大,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缺碘引起的。她很喜欢我的母亲,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母亲精心地伺候她,家里唯一的营养品是那只老母鸡下的蛋……
母亲后来常说,如果有现在一半的条件,曾祖母就不会去世那么快了。
我喜欢在老母鸡的咯咯声后把还热乎着的鸡蛋捡回来递给母亲,而母亲却总怪我,说小孩子的手没准儿,怕把蛋弄打了。她接鸡蛋的时候总是小心翼冀,像教徒那样虔诚。
细粮在那时是很奢侈的东西。一日三餐都是大柿饼、玉米粥和小米饭。为了曾祖母的病,父亲借来了一升大米。每天早上,母亲蒸一碗白花花的略稠的大米饭,然后一口口给曾祖母喂下。
孝敬的定义就是留给曾祖母好吃的东西,那时的我常这样想。母亲那个时候有一张愁苦的脸,那是在看我大口大口地吃硌牙的玉米粥的时候。
一天有个亲戚来串门。家里并没有因为来了客人而多做一个鸡蛋,父亲只能搓着手叹叹气。那天做的是小米饭,但曾祖母的那碗大米饭依然没变。早上,曾祖母身体不舒服,没有起来吃饭。因为学校离家有一段路程,所以我每天都带饭上学。那天是那个亲戚给我装的饭,装好后,母亲叮嘱了几句,我就背着书包走了。
天气晴朗得可爱。
中午的时候,饥饿席卷了我的身体。饭盒还透着热气。我打开饭盒,一下子愣住了……饭盒里竟然是白花花的大米饭!
我并不晓得那个亲戚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简单的思维使我想不到那么多。这是曾祖母的饭,我不能吃。我也知道,那些大米借得不易。面前的大米饭在我的眼里一点点变大,我的口水不经允许就分泌出许多许多。周围的说话声、打闹声一会儿模糊一会儿清晰。我悄悄地环视了一下周围……没人注意我,于是我盖上饭盒,站起来擦擦嘴,似乎我已经吃饱了。
整个下午,我在极度饥饿中度过。几次我有打开饭盒的冲动,毕竟那时我是个孩子。老师的话,窗外的阳光,统统变成了那盒大米饭,一遍遍地诱惑、冲击着我,我有些不知所措。
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学,我的腿好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书包里那盒饭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走进家门的时候,母亲正在烧火,火光映红了母亲的脸。
我走到母亲面前,从书包里拿出那盒饭,递给母亲。那一刻我嘴一撇,要哭。母亲接过饭盒——她感受到了饭盒的分量,她不解地看着我。
我告诉母亲,早上饭装错了,曾祖母的饭,我没有吃。母亲打开饭盒,是一盒动都没动的大米饭。
母亲直直地盯着我,黯然的眼神中有一种沧桑和无奈。过了一会儿,她突然抱紧我,大滴大滴的泪珠滴在我的脖子上。
我任由母亲在我的肩头啜泣。黄昏的阳光斜斜地射进来,整个屋子变成了一种惨淡的红色。
那一瞬间,我忽然觉得自己长大了。我感觉母亲作为女人的脆弱,感觉到自己终于承受母亲的眼泪了。我用稚嫩的手擦着母亲的眼泪,可不一会儿,我终于也吓得哭了起来。“妈,你别哭,我长大了挣钱养活你……”
我想我那时能说的只有这些。
后来我知道那个亲戚为什么会装错饭了。他以为和别人家一样,好的要留给小孩子吃。
一天放学,我看见很多人在我家,曾祖母去世了。我和大人们一样跪在灵柩前,母亲哭得很伤心。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我梦见了曾祖母,手里端着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饭。
(1)本文以“一碗大米饭”为线索,叙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面对大米饭的诱惑,我一直没有吃,是因为在我的心中始终有一种朴素的想法。这种想法是:   (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3)“母亲直直地盯着我,黯然的眼神中有一种沧桑和无奈。过了一会儿,她突然抱紧我,大滴大滴的泪珠滴在我的脖子上。”这一细节,写出了母亲当时复杂的心理。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4)《孝经》上说:“夫孝者,德之本也。”《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有孝敬老人的规定。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请你结合实例谈谈对孝敬老人的看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蒲柳人家
【解析】【分析】A项中“呱呱”应读ɡū ɡū;B项中“囱”应读cōnɡ;D项中“嚼”应读jiáo。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2.【答案】D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近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蒲柳人家
【解析】【分析】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A项“手屈一指”的“手”应为“首”;“斩露头角”的“斩”为“崭”;“如失重负”的“失”应为“释”;
B项“司空见贯”的“贯”应为“惯”;
C项“鬼使神猜”的“猜”应为“差”。
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尤其是四字词语(成语),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
3.【答案】C
【知识点】多音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蒲柳人家
【解析】【分析】此题综合考查学生辨析字音字形的能力。
A项,“洌”应写作“冽”,“旋”应读xuán。
B项,“模”应读mú。
C项正确
D项,“暄”应写作“喧”。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两个知识点,必须字音字形全部正确才是最终答案。
4.【答案】C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蒲柳人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A.“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盼快乐。
B.“芸芸众生”指众多的平常人,与“许许多多”语意重复。
C正确。
D.“义愤填膺”是指胸中充满义愤。
故答案为:C
【点评】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5.【答案】C
【知识点】蒲柳人家;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做此题时,只要判断出病句类型即可。A项中明显前后搭配不当,B项句子为无主句, D项属于成分残缺,只有C项无错误,故选C。
【点评】判断病句,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所以,平时多阅读培养语感是很重要的。
6.【答案】D
【知识点】顿号;蒲柳人家
【解析】【分析】D项中“东华门、和西华门”中的“、”很明显不对,“和”与“、”意思重复,所以选D。此类题型要做好,首先要清楚各种标点的用法与作用,同时要结合具体句子来进行判断。
【点评】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7.【答案】A
【知识点】蒲柳人家;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文是中篇小说节选。故选A。
8.【答案】空中的彩虹,你何必与坚固的拱桥比恒久呢?你白有你的绚丽。
天上的星星,你何必与火热的太阳比辉煌呢?你自有你的璀璨。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蒲柳人家
【解析】【分析】仿照例句写句子,一定要掌握例句的形式。原句式是先指出一事物,然后和其他事物进行比较,得出前一事物的特点。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
9.【答案】(1)晒黑了
(2)奶奶的想法
(3)①穿上太热;②他觉得不好看。
(4)①何满子是个娇哥儿,奶奶老是怕阎王爷打发白无常把他勾走;②何满子穿上花红兜肚,阎王爷起不了勾魂索命的恶念。
(5)第一,出生时拜佛;第二,洗三摆小宴;第三,满月时摆大宴;第四,跑遍沿河几个村落给何满子缝了一件百家衣;第五,百日打造了分量不小的包铜镀金长命锁。
【知识点】蒲柳人家;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1)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这句话是说何满子的皮肤晒黑了。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点评】(1)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4)、(5)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10.【答案】(1)因为这帮纤夫“赤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一丈青大娘不允许他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不怕天,不畏地,爱管闲事,敢于打抱不平的刚直泼辣的性格。
(2)外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等。
(3)不能。原文的结尾,通过一个细节的描写,更能突出一丈青大娘泼辣、刚正不阿,敢于打抱不平的性格。
(4)略
(5)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
(6)①口语化的表述中加入书面语,诙谐幽默。②这段话中的动词用得非常生动传神,“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栽倒”“捯气”“呻吟”,则写出了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7)从“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到“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怒打纤夫,纤夫毫无招架之力。
(8)如《水浒传》中的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共同点:泼辣能干厉害,有正义感。
【知识点】蒲柳人家;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外貌描写
【解析】【分析】(1)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
(2)描写方法按人物描写概括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等。结合刻画一丈青大娘句子可知,运用了外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等。
(3)考查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4)找出喜欢的句子,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6)赏析词语的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在分析效果和情感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才行。
(7)考查照应句。解题思路引导: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要根据文章整体意思找相照应的句子。
(8)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然后找出共同之处。
【点评】(1)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2)此题主要考查对常用描写方法的掌握能力。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3)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4)此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的赏析能力。(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6)本题考查赏析文章精妙词语的能力。(7)此题考查对照应句的把握能力。(8))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11.【答案】(1)gē da;juē;zhà;qín;pú táo;chā
(2)从一个六岁男孩的眼睛看世界,从一个六岁男孩的眼睛里看爷爷,爷爷没像往常回来那样:“他每趟赶马回来,一心盼家,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天伦之乐。他满脸胡茬,就像根根松针,最喜欢磨蹭孙子的脸蛋儿,逗得孙子吱儿喳乱叫,笑成一团儿,打成一团儿。而且,每趟回来,都要给孙子带回一捎马子吃食。”这次却不然,自然会引起何满子的不满了。
(3)何大学问希望孙子能争气要强,好学上进。
(4)①形容盼望殷切。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蒲柳人家;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1)题为考查字音题。字音题的考查要求拼写,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本题中,疙瘩gē da、 噘juē、 榨zhà 、 周檎qín、 葡萄pú táo、 四脚八叉chā。
(2)学生应培养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①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意思表述正确即可。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②从文中“忽然,隔墙花影动,从东篱笆上的豆角秧和喇叭花藤萝里,露出一张俊俏的脸儿,轻轻地叫了一声:“满子!”何满子一抬头,原来是望日莲姑姑,救命星光临了。“莲姑!”何满子一肚子委屈,好容易盼来了亲人,哇的一声哭了。”可知救星就是望日莲姑姑。
【点评】(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3)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12.【答案】(1)本文围绕“一碗大米饭”,主要写了母亲善良无私、孝敬老人的美德,也写出了“我”的懂事、孝顺。
(2)这是曾祖母的饭,我不能吃。(或:孝敬的定义就是留给曾祖母好吃的东西。)
(3)母亲此时百感交集,看到儿子挨饿,却无力改变现状,心疼、内疚、痛苦和无奈一起袭来。
(4)陈毅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探望母亲,反映出陈毅敬爱母亲、关心母亲的深厚感情,说明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知识点】蒲柳人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2)“我”之所以没有吃那盒大米饭,是因为“我”知道这大米饭是留给曾祖母吃的,结合这一点可以从原文中找到同样含意的语句。(3)作为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挨饿,自己无力改变现状,那种复杂的内心让母亲泪流满面,心疼、内疚、无奈都交织在一起。(4)结合实例,谈自己对孝敬的认识和理解,言之有理即可。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考查对课文句子的理解能力。(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
A.剜肉(wān) 名讳(huì) 呱呱坠地(ɡuā ɡuā)
B.隐匿(nì) 烟囱(tónɡ) 断壁残垣(yuán)
C.荆棘(jí) 荣膺(yīnɡ) 如坐针毡(zhān)
D.捯气(dáo) 烙饼(lào) 咬文嚼字(jué)
【答案】C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蒲柳人家
【解析】【分析】A项中“呱呱”应读ɡū ɡū;B项中“囱”应读cōnɡ;D项中“嚼”应读jiáo。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手屈一指 先发制人 销声匿迹 斩露头角
B.风尘仆仆 天造地设 司空见贯 心有余悸
C.如失重负 首当其冲 鬼使神猜 与日俱增
D.一劳永逸 弄巧成拙 风度翩翩 脍炙人口
【答案】D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近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蒲柳人家
【解析】【分析】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A项“手屈一指”的“手”应为“首”;“斩露头角”的“斩”为“崭”;“如失重负”的“失”应为“释”;
B项“司空见贯”的“贯”应为“惯”;
C项“鬼使神猜”的“猜”应为“差”。
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尤其是四字词语(成语),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
3.下列各句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洌的天宇下,闪闪地旋(xuàn)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灵。
B.何大学问穿起了长衫,把自己打扮成斯斯文文的模(mó)样,说话也咬文嚼字。
C.有一款镜头与屏幕分享的卡片(piàn)相机,可以当摄像头或摄像机使用。
D.人在孤独时会远离暄嚣(xiāo)、芜杂,看到自己的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
【答案】C
【知识点】多音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蒲柳人家
【解析】【分析】此题综合考查学生辨析字音字形的能力。
A项,“洌”应写作“冽”,“旋”应读xuán。
B项,“模”应读mú。
C项正确
D项,“暄”应写作“喧”。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两个知识点,必须字音字形全部正确才是最终答案。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周末,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临沂书法广场参观浏览,一路上大学沐着阳光谈笑风生,尽享天伦之乐。
B.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大景区人满为患。拥堵的车流、攒动的人头令许许多多的芸芸众生纷纷慨叹出行的困难。
C.5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再次发生了严重暴恐案,导致大量无辜市民死伤。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激起了国际社会对暴徒罪行的强列谴责。
D.歌手李代沫因聚众吸毒被北京警方抓捕,其形象也跌至谷底。面对媒体的批评,李代沫的粉丝却义愤填鹰,百般袒护他们心中的偶像。
【答案】C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蒲柳人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A.“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盼快乐。
B.“芸芸众生”指众多的平常人,与“许许多多”语意重复。
C正确。
D.“义愤填膺”是指胸中充满义愤。
故答案为:C
【点评】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A.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随着国产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成功起降,使海外对中国航母的关注持续升温。
C.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单方面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此举引发了中国政府和海外华人的强烈抗议。
D.开展“文明交通进校园”,是保障学生出行安全、减少学生交通事故的需要。
【答案】C
【知识点】蒲柳人家;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做此题时,只要判断出病句类型即可。A项中明显前后搭配不当,B项句子为无主句, D项属于成分残缺,只有C项无错误,故选C。
【点评】判断病句,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所以,平时多阅读培养语感是很重要的。
6.下列语句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明天在新街口活动,你是坐地铁去,还是坐公共汽车去?
B.写研究性文章和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C.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D.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答案】D
【知识点】顿号;蒲柳人家
【解析】【分析】D项中“东华门、和西华门”中的“、”很明显不对,“和”与“、”意思重复,所以选D。此类题型要做好,首先要清楚各种标点的用法与作用,同时要结合具体句子来进行判断。
【点评】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我国当代作家刘绍棠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刘绍棠是著名的乡土作家,主要作品有《青枝绿叶》《中秋节》等。
B.《蒲柳人家》主要描写了几个普通农家人的多情重义,体现了中国农民的淳朴善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C.本文主要写了三个人物,其中何满子是线索人物。
D.本文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采用了插叙的方式,使内容丰富,主线简约。
【答案】A
【知识点】蒲柳人家;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文是中篇小说节选。故选A。
8.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
【答案】空中的彩虹,你何必与坚固的拱桥比恒久呢?你白有你的绚丽。
天上的星星,你何必与火热的太阳比辉煌呢?你自有你的璀璨。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蒲柳人家
【解析】【分析】仿照例句写句子,一定要掌握例句的形式。原句式是先指出一事物,然后和其他事物进行比较,得出前一事物的特点。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9.阅读,回答文后问题。
那一年是1936年。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
奶奶叫东隔壁的望日莲姑姑给何满子做了一条大红兜肚,兜肚上还用五彩细线绣了一大堆花草。人配衣裳马配鞍,何满子穿上这条花红兜肚,一定会在小伙伴们中间出人头地。可是,何满子一天也不穿。
何满子整天在运河滩上野跑,头顶着毒热的阳光,身上再裹起兜肚,一不风凉,二又窝汗,穿不了一天,就得起大半身痱子。再有,全村跟他一般大的小姑娘,谁的兜肚也没有这么花儿草儿的鲜艳,他穿在身上,男不男,女不女,小姑娘们要用手指刮破脸蛋儿,臊得他得找个田鼠窝钻进去;小小子儿们也要敲起锣鼓似的叫他小丫头儿,管叫他一辈子抬不起头。
何满子不穿花红兜肚,奶奶气得咬牙切齿地骂他,手握着擀面杖要梆他,还威吓要三天不给他饭吃。原来,这条兜肚大有讲究。何满子是个娇哥儿,奶奶老是怕阎王爷打发白无常把他勾走;听说阎王爷非常重男轻女,何满子穿上花红兜肚,男扮女妆,阎王爷老眼昏花的看不真切,也就起不了勾魂索命的恶念。
……
一丈青大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
不过,别看一丈青大娘能镇八方,她可管不了何满子。何家世代单传,辈辈一棵苗,何满子的爷爷就是老生儿,他父亲也是在一丈青大娘将近四十岁时才落生的;偏是何满子不同凡响,是他母亲头一胎生下来的贵子。一丈青大娘一听见孙子呱呱坠地的啼声,喜泪如雨,又烧香又上供,又拜佛又许愿。洗三那天,亲手杀了一只羊和三只鸡,摆了个小宴;满月那天,更杀了一口猪和六只鸭,大宴乡亲。她又跑遍沿河几个村落,挨门挨尸乞讨零碎布头儿,给何满子缝了一件五光十色的百家衣;百日那天,给何满子穿上,抱出来见客,博得一片彩声。到一周岁生日,还打造了一个分量不小的包铜镀金长命锁,金光闪闪,差一点把何满子勒断了气。
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这一来,一丈青大娘可就跟儿媳妇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1)“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这句话是说何满子的皮肤   。
(2)“何满子穿上这条花红兜肚,一定会在小伙伴们中间出人头地。”这是谁的想法?
(3)“可是,何满子一天也不穿。”为什么?
(4)奶奶逼着何满子穿这件肚兜的原因是什么?
(5)“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在这句话的上一段中写了哪几件事来说明这一点?
【答案】(1)晒黑了
(2)奶奶的想法
(3)①穿上太热;②他觉得不好看。
(4)①何满子是个娇哥儿,奶奶老是怕阎王爷打发白无常把他勾走;②何满子穿上花红兜肚,阎王爷起不了勾魂索命的恶念。
(5)第一,出生时拜佛;第二,洗三摆小宴;第三,满月时摆大宴;第四,跑遍沿河几个村落给何满子缝了一件百家衣;第五,百日打造了分量不小的包铜镀金长命锁。
【知识点】蒲柳人家;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1)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这句话是说何满子的皮肤晒黑了。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点评】(1)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4)、(5)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10.阅读,回答文后问题。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她家坐落在北运河岸上,门口外就是大河。有一回,一只外江大帆船打门口路过,也正是歇晌时分。一丈青大娘站在篱笆外的伞柳阴下放鸭子,一见几个纤夫赤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便断喝一声:“站住!”这几个纤夫头顶着火盆子,拉了百八十里路,顶水又逆风,还没有歇脚打尖,个顶个窝着一肚子饿火。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断喝,他们只当耳旁风。一丈青大娘见他们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气更大了,又吆喝了一声:“都给我穿上裤子!”有个年轻不知好歹的纤夫,白瞪了一丈青大娘一眼,没好气地说:“一大把岁数儿,什么没见过;不爱看合上眼,掉过脸去!”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戮着他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那个不知好歹的年轻纤夫,是个生楞儿,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说:“好狗不挡道!”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唿哨而上;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1)一丈青大娘为什么要同一帮纤夫打架,由此可见她具有怎样的性格?
(2)简述节选文字刻画一丈青大娘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3)“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这个结局,能否改为“最后,在众人的劝说下,一丈青大娘才开恩放行”,为什么?
(4)请从上面这段文字中挑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处,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5)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
(6)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句的妙处。
①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②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7)找出选文中与“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相对应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8)你还在哪部作品中读到与主人公类似的人物形象,试分析她们性格的共同之处。
【答案】(1)因为这帮纤夫“赤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一丈青大娘不允许他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不怕天,不畏地,爱管闲事,敢于打抱不平的刚直泼辣的性格。
(2)外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等。
(3)不能。原文的结尾,通过一个细节的描写,更能突出一丈青大娘泼辣、刚正不阿,敢于打抱不平的性格。
(4)略
(5)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
(6)①口语化的表述中加入书面语,诙谐幽默。②这段话中的动词用得非常生动传神,“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栽倒”“捯气”“呻吟”,则写出了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7)从“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到“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怒打纤夫,纤夫毫无招架之力。
(8)如《水浒传》中的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共同点:泼辣能干厉害,有正义感。
【知识点】蒲柳人家;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外貌描写
【解析】【分析】(1)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
(2)描写方法按人物描写概括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等。结合刻画一丈青大娘句子可知,运用了外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等。
(3)考查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4)找出喜欢的句子,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6)赏析词语的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在分析效果和情感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才行。
(7)考查照应句。解题思路引导: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要根据文章整体意思找相照应的句子。
(8)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然后找出共同之处。
【点评】(1)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2)此题主要考查对常用描写方法的掌握能力。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3)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4)此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的赏析能力。(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6)本题考查赏析文章精妙词语的能力。(7)此题考查对照应句的把握能力。(8))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但是,这一趟回来,何大学问好像苍老了几岁,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眉头子挽成个鸡蛋大的疙瘩。何满子吱吱喳喳欢迎爷爷,爷爷一点也不欢喜,没有抱他,也没有亲他,捎马子空空荡荡只有两层皮。
何满子对爷爷心怀不满,拿白眼珠儿翻瞪爷爷,闷坐在窗根下,小嘴噘得能挂个油瓶儿。
后来,他听见奶奶跟爷爷吵了起来:
“你一进家就丧门神似的,没一点喜色,要是你嫌弃我们娘儿俩,就留在口外别回来,死外丧也没人去给你收尸!”
“好的,我差一点扔了这把老骨头,你还咒我!”这一回吵架,爷爷却不肯向奶奶低头服软儿,忍气吞声,“日本鬼子把咱们中国大卸八块啦!先在东三省立了个小宣统的满洲国,又在口外立了个德王的蒙疆政府,往后没有殷汝耕的公文护照,不许出口一步。这一趟,蒙疆军把我跟掌柜的扣住,硬说我们是共产党,不过是为了没收那几百匹马。掌柜的在牢房里上吊了,他们看我是个榨不出油水的穷光蛋,白吃他们的狱粮不上算,才把我放了。”
何满子听不大懂,可是他听说过殷汝耕这个名字。去年冬天,一个下大雪的日子,乡下哄传殷汝耕在通州坐了龙庭,另立国号,天怒人怨,大地穿白挂孝。寒假里周檎回来,大骂殷汝耕是儿皇帝,管殷汝耕叫石敬瑭,还给何满子讲了一段五代残唐的故事。
原来爷爷坐了牢,还险些扔了命,何满子心疼起爷爷来了。他正想进屋把爷爷哄得开了心,谁想爷爷竟把满腔怒火发泄到他身上,不但将他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而且还硬逼他在石板上写一百个字。何满子一看见老秀才留下的这些手迹,就想起老秀才那一张阴沉沉的长脸和斑竹白铜锅的长杆烟袋,心里烦透了。
爷爷喝了一壶酒,四脚八叉躺在北房东屋土炕上,打着呼噜睡大觉,天塌了也惊不醒他;奶奶哭丧着脸,坐在外屋锅台上,拨动着一支牛拐骨捻麻绳,依然怒气不息。
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但是,何满子望眼欲穿,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疙瘩 噘 榨 周檎 葡萄 四脚八叉
(2)“何满子对爷爷心怀不满,拿白眼珠儿翻瞪爷爷,闷坐在窗根下,小嘴噘得能挂个油瓶儿。”谈谈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3)从以上文段可知,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何大学问的心情也产生了不小的变化,他为什么迁怒于何满子呢?
(4)“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但是,何满子望眼欲穿,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
①“望眼欲穿”的含义是什么?
②“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你认为是谁呢?猜一猜。
【答案】(1)gē da;juē;zhà;qín;pú táo;chā
(2)从一个六岁男孩的眼睛看世界,从一个六岁男孩的眼睛里看爷爷,爷爷没像往常回来那样:“他每趟赶马回来,一心盼家,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天伦之乐。他满脸胡茬,就像根根松针,最喜欢磨蹭孙子的脸蛋儿,逗得孙子吱儿喳乱叫,笑成一团儿,打成一团儿。而且,每趟回来,都要给孙子带回一捎马子吃食。”这次却不然,自然会引起何满子的不满了。
(3)何大学问希望孙子能争气要强,好学上进。
(4)①形容盼望殷切。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蒲柳人家;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1)题为考查字音题。字音题的考查要求拼写,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本题中,疙瘩gē da、 噘juē、 榨zhà 、 周檎qín、 葡萄pú táo、 四脚八叉chā。
(2)学生应培养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①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意思表述正确即可。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②从文中“忽然,隔墙花影动,从东篱笆上的豆角秧和喇叭花藤萝里,露出一张俊俏的脸儿,轻轻地叫了一声:“满子!”何满子一抬头,原来是望日莲姑姑,救命星光临了。“莲姑!”何满子一肚子委屈,好容易盼来了亲人,哇的一声哭了。”可知救星就是望日莲姑姑。
【点评】(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3)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米饭,小米饭
戴晓军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
父亲哥儿两个。我6岁那年,老叔结婚,父亲被迫搬出去住,连房子都是借的。穷人的天空都是灰白的,带着一丝腐烂的气息。我记忆中蜷缩的炕头,昏暗的油灯……它们在我脑海中深深地扎根。
我的曾祖母那时还在世,分家那会儿,她正赶上身染重病。她的下巴鼓鼓地伸在脸的外边,脖子异样地粗大,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缺碘引起的。她很喜欢我的母亲,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母亲精心地伺候她,家里唯一的营养品是那只老母鸡下的蛋……
母亲后来常说,如果有现在一半的条件,曾祖母就不会去世那么快了。
我喜欢在老母鸡的咯咯声后把还热乎着的鸡蛋捡回来递给母亲,而母亲却总怪我,说小孩子的手没准儿,怕把蛋弄打了。她接鸡蛋的时候总是小心翼冀,像教徒那样虔诚。
细粮在那时是很奢侈的东西。一日三餐都是大柿饼、玉米粥和小米饭。为了曾祖母的病,父亲借来了一升大米。每天早上,母亲蒸一碗白花花的略稠的大米饭,然后一口口给曾祖母喂下。
孝敬的定义就是留给曾祖母好吃的东西,那时的我常这样想。母亲那个时候有一张愁苦的脸,那是在看我大口大口地吃硌牙的玉米粥的时候。
一天有个亲戚来串门。家里并没有因为来了客人而多做一个鸡蛋,父亲只能搓着手叹叹气。那天做的是小米饭,但曾祖母的那碗大米饭依然没变。早上,曾祖母身体不舒服,没有起来吃饭。因为学校离家有一段路程,所以我每天都带饭上学。那天是那个亲戚给我装的饭,装好后,母亲叮嘱了几句,我就背着书包走了。
天气晴朗得可爱。
中午的时候,饥饿席卷了我的身体。饭盒还透着热气。我打开饭盒,一下子愣住了……饭盒里竟然是白花花的大米饭!
我并不晓得那个亲戚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简单的思维使我想不到那么多。这是曾祖母的饭,我不能吃。我也知道,那些大米借得不易。面前的大米饭在我的眼里一点点变大,我的口水不经允许就分泌出许多许多。周围的说话声、打闹声一会儿模糊一会儿清晰。我悄悄地环视了一下周围……没人注意我,于是我盖上饭盒,站起来擦擦嘴,似乎我已经吃饱了。
整个下午,我在极度饥饿中度过。几次我有打开饭盒的冲动,毕竟那时我是个孩子。老师的话,窗外的阳光,统统变成了那盒大米饭,一遍遍地诱惑、冲击着我,我有些不知所措。
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学,我的腿好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书包里那盒饭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走进家门的时候,母亲正在烧火,火光映红了母亲的脸。
我走到母亲面前,从书包里拿出那盒饭,递给母亲。那一刻我嘴一撇,要哭。母亲接过饭盒——她感受到了饭盒的分量,她不解地看着我。
我告诉母亲,早上饭装错了,曾祖母的饭,我没有吃。母亲打开饭盒,是一盒动都没动的大米饭。
母亲直直地盯着我,黯然的眼神中有一种沧桑和无奈。过了一会儿,她突然抱紧我,大滴大滴的泪珠滴在我的脖子上。
我任由母亲在我的肩头啜泣。黄昏的阳光斜斜地射进来,整个屋子变成了一种惨淡的红色。
那一瞬间,我忽然觉得自己长大了。我感觉母亲作为女人的脆弱,感觉到自己终于承受母亲的眼泪了。我用稚嫩的手擦着母亲的眼泪,可不一会儿,我终于也吓得哭了起来。“妈,你别哭,我长大了挣钱养活你……”
我想我那时能说的只有这些。
后来我知道那个亲戚为什么会装错饭了。他以为和别人家一样,好的要留给小孩子吃。
一天放学,我看见很多人在我家,曾祖母去世了。我和大人们一样跪在灵柩前,母亲哭得很伤心。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我梦见了曾祖母,手里端着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饭。
(1)本文以“一碗大米饭”为线索,叙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面对大米饭的诱惑,我一直没有吃,是因为在我的心中始终有一种朴素的想法。这种想法是:   (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3)“母亲直直地盯着我,黯然的眼神中有一种沧桑和无奈。过了一会儿,她突然抱紧我,大滴大滴的泪珠滴在我的脖子上。”这一细节,写出了母亲当时复杂的心理。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4)《孝经》上说:“夫孝者,德之本也。”《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有孝敬老人的规定。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请你结合实例谈谈对孝敬老人的看法。
【答案】(1)本文围绕“一碗大米饭”,主要写了母亲善良无私、孝敬老人的美德,也写出了“我”的懂事、孝顺。
(2)这是曾祖母的饭,我不能吃。(或:孝敬的定义就是留给曾祖母好吃的东西。)
(3)母亲此时百感交集,看到儿子挨饿,却无力改变现状,心疼、内疚、痛苦和无奈一起袭来。
(4)陈毅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探望母亲,反映出陈毅敬爱母亲、关心母亲的深厚感情,说明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知识点】蒲柳人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2)“我”之所以没有吃那盒大米饭,是因为“我”知道这大米饭是留给曾祖母吃的,结合这一点可以从原文中找到同样含意的语句。(3)作为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挨饿,自己无力改变现状,那种复杂的内心让母亲泪流满面,心疼、内疚、无奈都交织在一起。(4)结合实例,谈自己对孝敬的认识和理解,言之有理即可。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考查对课文句子的理解能力。(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