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数以万计的河流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下图为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 )
A.长江中上游 B.长江下游 C.淮河下游 D.黄河中下游
2.顺义区位于北京市东北方。如图为顺义区水系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与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相符合的是( )
A.无结冰期 B.汛期短 C.含沙量大 D.流速快
3.我国向北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
A. 额尔齐斯河 B. 长江 C.塔里木河 D.雅鲁藏布江
4.下列对长江和黄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江、黄河的下游都位于东部平原区
B.长江和黄河流域都存在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的问题
C.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D.水能资源丰富是长江和黄河上游的共同特点
5.湖北省有“千湖之省”的美誉,黑龙江省的大庆市有“百湖之城”的美称。下列有关两地区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无结冰现象
B.湖北省境内的湖泊多内流湖
C.均有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D.大庆市的湖泊全年都可为划龙舟等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场所
6.B地的河流水文特征是( )
A.含沙量大 B.河流水量小 C.汛期短 D.无结冰期
7.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
②青藏高原
③四川盆地
④横断山区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8.“地上河”位于黄河的哪一河段 ( )
A.中游 B. 中上游 C.上游 D.下游
9.我国陆地最低点是( )
A.鄱阳湖 B.艾丁湖 C.东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10.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 )
A.长江 B.松花江 C.珠江 D.黄河
11.我国各河中,长度、流域面积、水量都居第一位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雅鲁藏布江
12.下列河流水位年际变化大的是( )
A. 长江 B. 黄河 C. 珠江 D. 闽江?
13.读甲、乙两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图,R1河段与R2河段比较,R1河段( )
A.含沙量大 B.结冰期长
C.无凌汛 D.无污染
14.下列关于长江、黄河的说法,正确的组是( )
①长江汛期的持续时间长于黄河
②黄河中游易产生水上流失和凌汛现象
③长江荆江河段的治理措施主要是在下游地区加强水土保持
④三峡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
⑤长江、黄河共同发源于青藏高原
A.②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15.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
读我国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发源于A 高原,最终注入D 海。
(2)黄河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是① ,② 。
(3)黄河在青铜峡至河口段,水量明显减少的人为原因是 。
(4)黄河中游流经B 高原,水量明显增加,主要自然原因是:① ,② 。
(5)黄河进入C 平原后,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流速 ,泥沙大量淤积,河床不断 ,形成“地上河”。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通过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以得出此诗句描绘的地区位于长江中上游。
2.答案:B
解析:图示区域属于北京市,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雨季短,所以河流汛期短;由于地形为平原,地势平坦,因此水流缓慢;图示区域湿地面积广,所以含沙量小。
3.答案:A
4.答案:C
解析: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
5.答案:C
解析:黑龙江省纬度高,湖泊冬季有结冰现象;湖北省处于外流区,湖泊多外流湖;湖泊均有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大庆市湖泊冬季有结冰现象,不能全年进行划龙舟活动。
6.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B地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雨季长,降水补给丰富,河流水量大,汛期长;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河流不结冰。
7.答案:B
解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向东经横断山脉进入四川盆地,穿巫山进入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后注入东海。
8.答案:D
9.答案:B
解析: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低于海平面155米,是我国陆地的最低点。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B
解析:长江、珠江、闽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流经地区降水量大而且雨季长。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流经地区降水量小而且雨季短,因此水位年际变化大
13.答案:A
解析:由两省轮廓图可判断,甲是山东省,乙是黑龙江省,R1河段是黄河下游,R2河段是松花江的部分河段。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松花江流域森林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黄河纬度低于松花江,故结冰期短;两河段都有凌汛现象;两河都有污染现象。
14.答案:D
解析:①长江汛期的持续时间长于黄河;②黄河中游易产生水上流失,但没有凌汛现象;③长江荆江河段的治理措施主要是裁弯取直;④三峡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⑤长江、黄河共同发源于青藏高原。故选:D。
15.答案:(1)青藏;渤
(2)支流多,水量较大;落差大
(3)用于农田灌溉
(4)黄土;支流多;降水量增多
(5)华北;变慢;升高
解析: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2.黄河上游支流多,水量较大,落差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3.从青铜峡到河口段,流经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这里用黄河水进行灌溉,水量减少。4.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支流增多,水量变大。因为这里属于季风区,降水量大。5.黄河下游主要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变缓,泥沙淤积,河床升高,形成“地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