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27 14:5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5.1质量守恒定律




Learning aims
1.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2.
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3.
化学方程式概念、意义和读法
4.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
法国拉瓦锡
0
1774年,拉瓦锡用45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
这是巧合吗 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HgO
加热
Hg + O2
45.0份质量
41.5份质量
3.5份质量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猜想1: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大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猜想2: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猜想3: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小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3.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测定红磷燃烧前后的质量
方案二:测定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
4.进行实验
①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上面放一块红磷,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盖紧,在导管上系一气球,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③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用酒精灯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红磷引燃,观察现象
④待锥形瓶冷却后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小气球鼓起,冷却后,小气球变得更瘪,反应前后托盘天平平衡, m前= m后
结论:红磷在燃烧前后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点燃
=
M1
M2
锥形瓶底部的细沙的作用是什么?
防止锥形瓶底部因受热不均而炸裂
装置密封的目的是什么?
防止锥形瓶内外发生物质交换
玻璃管接触红磷的目的
引燃红磷
为什么要在玻璃管上端系气球?
缓冲气压,防止橡胶塞被冲开
白磷燃烧前后,小气球没有变化原因是什么?
装置气密性不好
红磷燃烧放热,锥形瓶内气压增大,气球变大;燃烧消耗氧气,冷却后气压减小,气球变小。
白磷燃烧后,小气球大小变化原因是什么?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的测定
①在锥形瓶中倒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塞好橡皮塞,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光亮),将其放入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
②将铁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观察现象,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
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反应前后托盘天平平衡
结论: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铁 + 硫酸铜 → 铜 + 硫酸亚铁
Fe CuSO4 Cu FeSO4
分析这两个方案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要点:
1、适用范围是一切化学变化,不包括物理变化
2、只计算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未反应完的、催化剂等没有参与反应的部分物质不计算在内
3、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生成的所有物质,如沉淀、气体等
4、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他方面的守恒
5、反应物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物增加的质量
6、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
①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的粉末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②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进入小烧杯中,观察现象。
③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再把小烧杯放回托盘天平上,天平是否仍然平衡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现象: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物质的称量质量小于反应前物质的称量质量。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二氧化碳 + 水
HCl Na2CO3 NaCl CO2 H2O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后质量为什么减轻了?
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呢?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二氧化碳 + 水
HCl Na2CO3 NaCl CO2 H2O
遵守,反应生成的气体逸散到了空气中,参加反应的盐酸和碳酸钠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总质量。
该实验装置改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避免该问题
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①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
②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观察现象,待燃烧完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
镁 + 氧气 氧化镁
Mg O2 MgO
点燃
现象: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
反应后物质的称量质量大于反应前物质的称量质量。
反应后质量为什么增加了?
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呢?
镁 + 氧气 氧化镁
Mg O2 MgO
点燃
遵守,参加反应的还有氧气。参加反应的氧气和镁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该实验装置改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避免该问题
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以水电解反应为例,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
O
H
H
O
H
H
H
H
H
H
O
O
H
H
H
H
O
O
+
分解
重组
氢气 +氧气 水
点燃
H2 O2 H2O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质量守恒。
宏观 微观
六个一定不变 元素的种类 原子的种类
元素的质量 原子的数目
物质的总质量 原子的质量
两个一定改变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两个可能改变 元素的化合价 分子的数目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根据元素守恒,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CO2和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C
H
O
煤的汽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
施之一。煤的汽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CO+X。
请你写出X的化学式 。
H2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某物质与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应为
FeS2
计算物质的质量
将25g氯酸钾和6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
得到残余固体的质量为22 g,则产生氧气____g。
9
木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如何表示?
点燃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和”
反应物
“反应条件”
“生成”
生成物
除了文字表达式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像这样用化学式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以及各物质间的量的关系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C + O2 ══ CO2
点燃
化学方程式能提供信息什么信息?
C + O2 ==== CO2
点燃
反应物
生成物
“和”
反应条件
反应生成
C + O2 ==== CO2
点燃
粒子数目之比
1 : 1 : 1
相对质量之比
12 : 16×2 :(12+16×2)
物质的质量之比
12 : 32 : 44
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质的方面: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量的方面:
微观上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宏观上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方面等考虑,下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给你提供哪些信息?
1.反映了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
2.每1个硫原子恰好和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
或:在该反应中,硫原子、氧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个数比为1:1:1
3.每32份质量的硫原子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或:在该反应中,硫原子、氧气、二氧化硫质量比为32:32:64
质的含义:
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量的含义:
每36份质量的水完全分解,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每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2H2O ===== 2H2↑ + O2 ↑
通电
微观质量比=实际质量比
4 : 32 : 36
4g
32g
36g
微观质量比:
实际质量比:
微观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
实际质量比不用×系数
2H2 + O2 2H2O
根据质量比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课堂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定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六个不变: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
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1个可能改变:
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所能提供的信息:
反映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
课堂小结
D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并且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5g水受热变成5g蒸汽
B.5g食盐溶解在95g水中,成为100g食盐溶液
C.100mL水加入100mL酒精,成为体积小于200mL的酒精溶液
D.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D
实验室常用 来制取 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nO2加快了反应速率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 O2的质量
D.每 2份质量的 KClO3反应生成 2份质量的 KCl和 3份质量 O2
D
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 = 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 )
A.SO2
B.SO3
C.H2SO3
D.H2SO4
D
有化学反应X+Y=Z,若将a g X和b g Y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则生成物的质量是(  )
A.等于(a+b)g
B.小于(a+b)g
C.大于(a+b)g
D.不大于(a+b)g
D
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性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以便泄漏时容易察觉。家用煤气燃烧的产物中不可能有(  )
A.CO2
B.H2O
C.SO2
D.P2O5
C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经过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可表示为:乙+丁=甲 B.x的值为18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丙一定是催化剂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34 2 5 5
反应后质量/g 0 x 5 21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