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组第5课《詹天佑》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组第5课《詹天佑》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29 13:53:2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组第5课《詹天佑》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jié chū zǔ náo zhēng duó xuán yá qiào bì
               
【答案】杰出;阻挠;争夺;悬崖峭壁
【知识点】拼音;词形;詹天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挠、崖、峭、壁”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读下面的句子,判断对错。
(1)“竣工”的近义词是“完工”。   
(2)“要挟”的意思是要求对方答应自己的条件。   
(3)“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缩写后的句子是“詹天佑是工程师”。   
【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知识点】词义;课文内容理解;詹天佑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1)正确(2)错误,“要挟”的意思是扬言要惩罚、报复或危害某人而强迫他答应自己的要求或利用对方的弱点、借力量、威胁或其他压力以强迫对方去做或去选择。(3)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对缩写句子方法的掌握能力。
3.选择关联词填空
如果……就…… 既然……就……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不管……都……
①清政府   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帝国主义   不再过问。
②詹天佑   条件怎样恶劣,   坚持在野外工作。
③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   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开凿隧道。
【答案】如果;就;不管;都;因为;所以
【知识点】句式衔接;詹天佑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关联词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填写。①分句前后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 “如果……就……”;②分句前后之间是条件关系。故选“不管……都……”;③分句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4.课文《詹天佑》主要选取了詹天佑的铁路施工过程中哪几件典型事例?
【答案】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詹天佑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课文主要选取了詹天佑的铁路施工过程中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典型事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
5.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时,面临着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答案】①帝国主义国家的阻绕和要挟
②气候多变,自然环境恶劣
③山势高,岩层厚、隧道长,泉水下流
④山势坡度大。怎样克服的(略)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詹天佑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时,面临着哪些困难①帝国主义国家的阻绕和要挟。②气候多变,自然环境恶劣。③山势高,岩层厚、隧道长,泉水下流。④山势坡度大。怎样克服的(略)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
6.阅读。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1)填一填。
   是我国杰出的爱国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杰出——   
完全——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支持——   
成功——   
【答案】(1)詹天佑;工程师
(2)出色;全部
(3)反对;失败
【知识点】词义;文学文化常识;詹天佑
【解析】【分析】(1)依据课文内容可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2)、(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反义词。其中注意:杰出:有出众的才能、成就。所以“杰出”的近义词是“出色”。完全:齐全;不缺少什么。所以“完全”的近义词是“全部”。 支持:支援;赞助。所以“ 支持”的反义词是“反对”。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2)、(3)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二、现代文阅读
7.阅读理解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间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
(1)开凿居庸关隧道用   办法,原因是   。
(2)开凿八达岭隧道用   办法,原因是   。
(3)结合本段,回答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1)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这里山势高,岩层厚
(2)中部凿井法;隧道距离长
(3)略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詹天佑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筛选相关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开凿居庸关隧道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办法,原因是这里山势高,岩层厚。(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开凿八达岭隧道用中部凿井法办法,原因是隧道距离长。(3)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詹天佑不怕困难,头脑灵活的人。
【点评】(1)、(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詹天佑》片段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片段第一句话在课文中起   作用,由此推断片段写的是   。
(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最准确一句是   
①表现了詹天佑怕丢面子的思想感情和要争得荣誉的决心。
②表现了詹天佑胸有成竹的心情和修好铁路的坚强决心。
③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光的坚强决心。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周密——    勘测——   
毅然——    讥笑——   
【答案】(1)承上启下;勘测线路
(2)③
(3)精密;勘察;决然;嘲笑
【知识点】词形;课文内容理解;詹天佑
【解析】【分析】(1)第一句是过渡句,所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通过最后一句话可以感受到詹天佑的爱国情怀。(3)周密的意思是周到细密,所以近义词是精密。勘测的意思是施公前对实地进行调查测量,所以近义词是勘察。毅然的意思是刚强坚韧而果断的样子,所以近义词是决然。讥笑的意思是冷言冷语地嘲笑,所以近义词是嘲笑。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9.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②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千米,是联结华北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从而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
③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连外国的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④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作,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去信心。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两个词是什么?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
(3)选文第②段如果删去,直接写第①段和第③段,可以吗
(4)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遇到了什么困难?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
(5)从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
(6)通过以上问题的解答.你一定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请你根据上面文段设计一道思考题。注意不要与前面的问题重复。
【答案】(1)关键词是“杰出”和“爱国”。这句话位于全篇之首,既是全文的题句,也是文章的中心句,起着统师全文的作用。
(2)在清政府无能,国内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在自然环境非常险恶的情况下,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的情况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3)这一段虽没直接写詹天佑,但写出了当时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黑暗现实。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就是在当时帝国主义者阻挠、要挟、嘲笑我们的情况下,在击败帝国主义对我国修筑铁路的干涉和破坏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删去这一段,就不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4)地势险峻、气候恶劣。
(5)说明了詹天佑对工作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对工作人员的严格要求。
(6)略
【知识点】语段阅读;詹天佑
【解析】【分析】(1)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两个词是“杰出”和“爱国”。这句话位于全篇之首,既是全文的题句,也是文章的中心句,起着统师全文的作用。
(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如:詹天佑是在清政府无能,国内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在自然环境非常险恶的情况下,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的情况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3)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这一段虽没直接写詹天佑,但写出了当时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黑暗现实。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就是在当时帝国主义者阻挠、要挟、嘲笑我们的情况下,在击败帝国主义对我国修筑铁路的干涉和破坏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删去这一段,就不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如: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遇到了地势险峻、气候恶劣的困难。(5)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6)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组第5课《詹天佑》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jié chū zǔ náo zhēng duó xuán yá qiào bì
               
2.读下面的句子,判断对错。
(1)“竣工”的近义词是“完工”。   
(2)“要挟”的意思是要求对方答应自己的条件。   
(3)“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缩写后的句子是“詹天佑是工程师”。   
3.选择关联词填空
如果……就…… 既然……就……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不管……都……
①清政府   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帝国主义   不再过问。
②詹天佑   条件怎样恶劣,   坚持在野外工作。
③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   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开凿隧道。
4.课文《詹天佑》主要选取了詹天佑的铁路施工过程中哪几件典型事例?
5.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时,面临着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6.阅读。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1)填一填。
   是我国杰出的爱国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杰出——   
完全——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支持——   
成功——   
二、现代文阅读
7.阅读理解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间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
(1)开凿居庸关隧道用   办法,原因是   。
(2)开凿八达岭隧道用   办法,原因是   。
(3)结合本段,回答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詹天佑》片段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片段第一句话在课文中起   作用,由此推断片段写的是   。
(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最准确一句是   
①表现了詹天佑怕丢面子的思想感情和要争得荣誉的决心。
②表现了詹天佑胸有成竹的心情和修好铁路的坚强决心。
③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光的坚强决心。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周密——    勘测——   
毅然——    讥笑——   
9.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②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千米,是联结华北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从而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
③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连外国的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④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作,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去信心。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两个词是什么?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
(3)选文第②段如果删去,直接写第①段和第③段,可以吗
(4)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遇到了什么困难?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
(5)从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
(6)通过以上问题的解答.你一定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请你根据上面文段设计一道思考题。注意不要与前面的问题重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杰出;阻挠;争夺;悬崖峭壁
【知识点】拼音;词形;詹天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挠、崖、峭、壁”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知识点】词义;课文内容理解;詹天佑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1)正确(2)错误,“要挟”的意思是扬言要惩罚、报复或危害某人而强迫他答应自己的要求或利用对方的弱点、借力量、威胁或其他压力以强迫对方去做或去选择。(3)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对缩写句子方法的掌握能力。
3.【答案】如果;就;不管;都;因为;所以
【知识点】句式衔接;詹天佑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关联词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填写。①分句前后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 “如果……就……”;②分句前后之间是条件关系。故选“不管……都……”;③分句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4.【答案】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詹天佑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课文主要选取了詹天佑的铁路施工过程中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典型事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
5.【答案】①帝国主义国家的阻绕和要挟
②气候多变,自然环境恶劣
③山势高,岩层厚、隧道长,泉水下流
④山势坡度大。怎样克服的(略)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詹天佑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时,面临着哪些困难①帝国主义国家的阻绕和要挟。②气候多变,自然环境恶劣。③山势高,岩层厚、隧道长,泉水下流。④山势坡度大。怎样克服的(略)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
6.【答案】(1)詹天佑;工程师
(2)出色;全部
(3)反对;失败
【知识点】词义;文学文化常识;詹天佑
【解析】【分析】(1)依据课文内容可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2)、(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反义词。其中注意:杰出:有出众的才能、成就。所以“杰出”的近义词是“出色”。完全:齐全;不缺少什么。所以“完全”的近义词是“全部”。 支持:支援;赞助。所以“ 支持”的反义词是“反对”。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2)、(3)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7.【答案】(1)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这里山势高,岩层厚
(2)中部凿井法;隧道距离长
(3)略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詹天佑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筛选相关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开凿居庸关隧道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办法,原因是这里山势高,岩层厚。(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开凿八达岭隧道用中部凿井法办法,原因是隧道距离长。(3)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詹天佑不怕困难,头脑灵活的人。
【点评】(1)、(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
8.【答案】(1)承上启下;勘测线路
(2)③
(3)精密;勘察;决然;嘲笑
【知识点】词形;课文内容理解;詹天佑
【解析】【分析】(1)第一句是过渡句,所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通过最后一句话可以感受到詹天佑的爱国情怀。(3)周密的意思是周到细密,所以近义词是精密。勘测的意思是施公前对实地进行调查测量,所以近义词是勘察。毅然的意思是刚强坚韧而果断的样子,所以近义词是决然。讥笑的意思是冷言冷语地嘲笑,所以近义词是嘲笑。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9.【答案】(1)关键词是“杰出”和“爱国”。这句话位于全篇之首,既是全文的题句,也是文章的中心句,起着统师全文的作用。
(2)在清政府无能,国内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在自然环境非常险恶的情况下,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的情况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3)这一段虽没直接写詹天佑,但写出了当时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黑暗现实。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就是在当时帝国主义者阻挠、要挟、嘲笑我们的情况下,在击败帝国主义对我国修筑铁路的干涉和破坏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删去这一段,就不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4)地势险峻、气候恶劣。
(5)说明了詹天佑对工作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对工作人员的严格要求。
(6)略
【知识点】语段阅读;詹天佑
【解析】【分析】(1)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两个词是“杰出”和“爱国”。这句话位于全篇之首,既是全文的题句,也是文章的中心句,起着统师全文的作用。
(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如:詹天佑是在清政府无能,国内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在自然环境非常险恶的情况下,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的情况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3)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这一段虽没直接写詹天佑,但写出了当时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黑暗现实。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就是在当时帝国主义者阻挠、要挟、嘲笑我们的情况下,在击败帝国主义对我国修筑铁路的干涉和破坏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删去这一段,就不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如: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遇到了地势险峻、气候恶劣的困难。(5)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6)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