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苏教版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6《半截蜡烛》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苏教版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6《半截蜡烛》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27 11:43:03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6《半截蜡烛》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半截蜡烛)看拼音写词语。
è yùn     zhèn dìng     bào lù     diǎn rán    
2.(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第12课《半截蜡烛》同步练习)选字组词。
秘   (密 秘) (耐 奈)   烦 孤   (零零 伶伶)
(付 负)   责 粗   (暴 爆) (熄 息)   灭
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第12课《半截蜡烛》同步练习)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光线    的长桌    的笑容
   的天使    的面容    的孩子
4.(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第12课《半截蜡烛》同步练习)课文内容我知道
《半截蜡烛》文学形式是   。他写的是   期间,   国   一家人在藏了秘密文件的半截蜡烛被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用   和   于敌人展开斗争,终于   。
5.(小升初专题二·词语)找出下面每组词语中不同类的一个。
①   汉族
回族 苗族 民族 壮族
②   小麦
玉米 水稻 高粱 面粉
③   曲艺
电影 歌舞 报纸 戏剧
④   东海
南海 上海 黄海 渤海
⑤   坚强
顽强 光荣 英勇 顽固
6.(小升初专题四·积累与运用)下面关于古诗的搭配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于谦)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枫桥夜泊》(王安石)
C.玉颗珊珊下月轮,春风送暖入屠苏。《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二、阅读理解
7.(半截蜡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中尉快步赶上前,一把夺回烛台,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站起来,“司令官先生,我困了。”她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文中说明当时情况万分危急的句子是:   
(2)在万分危急的情境中,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大儿子的动作同险恶的形势矛盾吗?为什么?
(3)与“慢慢地站起来”相一致的,杰克还有哪些表现?
(4)“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读到这一句时,你有怎样的感受?请你用词语或句子来表达。
(5)能化险为夷保住情报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打开思路从多方面考虑)
8.(半截蜡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安妮的一生
安妮·弗兰克,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人家庭,自幼备受父母的宠爱,上学后又深得老师的喜爱。1942年7月,为了躲避纳粹党的迫害全家躲进普林森河畔小屋,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这位13岁犹太少女在日记中记下了她的孤独和恐惧,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后被人告发,1944年8月被捕,1945年3月死于集中营,年仅16岁。
(二)《安妮日记》一则
最亲爱的吉蒂:
阳光普照,天空深蓝,和风轻佛,我渴望着,真的渴望着一切:交谈、自由、朋友、独处。我渴望……哭一场!我觉得我仿佛要爆炸。我知道哭会有帮助,可是我不能哭。我浮躁不安。我从一个房间踱到另一个房间,从窗框的细缝呼吸,感觉到心在跳着,好像在说:“终于,满足我的渴望吧……”
我想,春天已经在我内心里。我感觉到春天在苏醒,我在我整个身体和灵魂里感觉到它。
(1944年2月2日 星期六)
(1)辨字组词。
宠    期    孤   
庞    斯    狐   
(2)写出下面词语的同义词。
孤独——    期盼——   
祝愿——    渴望——   
(3)安妮渴望得到哪些东西?
(4)是什么使安妮无法得到她渴望的东西?
(5)读过这两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你对安妮说些什么?
三、语言表达
9.(人教版2017-2018学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四))题目:他(她)深深地打动了我
提示:我们在课内外读过一些作品,有许多描写得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人物,像保尔、贝多芬、孙悟空、鲁滨逊、邓稼先、花木兰、方仲永、雷锋等等。他们曾深深打动过你,让你尊敬、仰慕或让你同情,也可能叫你喜爱、向往。从你读过的书中,选择最能打动你的人物,确定好题目,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写出这一人物的特点,表达出你的真实感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厄运;镇定;暴露;点燃
【知识点】半截蜡烛;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厄、镇、暴、燃”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密;耐;零零;负;暴;熄
【知识点】字形;字义;半截蜡烛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词组词的能力。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解答时要依据词义注意比较。如:秘(密 )、(耐)烦 、孤(零零)、(负)责、粗(暴)、(熄 )灭。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
3.【答案】昏暗;孤零零;纯洁;美丽;严肃;勇敢
【知识点】语言表达;半截蜡烛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 ,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故答案为:昏暗的光线、孤零零的长桌、纯洁的笑容、美丽的天使、严肃的面容、勇敢的孩子。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4.【答案】剧本;二战;法;伯诺德夫人;勇敢;机智;保护了半截蜡烛中的情报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文学文化常识;半截蜡烛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要注意“剧、诺、截、蜡、烛”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5.【答案】民族;面粉;报纸;上海;顽固
【知识点】词义;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词语的归类或排列,常见的可以从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概念大小,相关相对关系等方面来考虑。
①“民族”包括“汉族、回族、苗族、壮族”
②“小麦、玉米、水稻、高粱”都是农作物,“面粉”是“小麦”加工而成的。
③“曲艺、电影、歌舞、戏剧”是用于娱乐,“报纸”是刊物。
④“东海、南海、黄海、渤海”是海洋,“上海”是城市。
⑤坚强、顽强、光荣、英勇”是褒义词,“顽固”是贬义词。
故答案为:民族;面粉;报纸;上海;顽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分类情况。在于平时对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6.【答案】D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郑燮)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王安石)
C: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人、诗题、名句的掌握能力。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7.【答案】(1)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2)看似矛盾,但他必须这样做,否则会引起德国人的怀疑。大儿子这样做,说明他很镇静。
(3)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
(4)化险为夷 好险啊,情报保住了!
(5)母子三人的沉着冷静;小女儿的机智;德国军官的麻痹大意加上残存的一点人性。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半截蜡烛
【解析】【分析】(1)考查筛选相关信息。解答时细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中找出答案即可。(2)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联系课文内容可知,杰克“慢慢地站起来”,这一动作同险恶的形势看似矛盾,但他必须这样做,否则会引起德国人的怀疑。大儿子这样做,说明他很镇静。(3)考查筛选相关信息。解答时细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中找出答案即可。与“慢慢地站起来”相一致的,还有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4)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读到这一句时,会感受到化险为夷 好险啊,情报保住了!
(5)考查概括能力。可以打开思路从多方面考虑,如:母子三人的沉着冷静;小女儿的机智;德国军官的麻痹大意加上残存的一点人性。
【点评】(1)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3)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5)此题考查概括能力。
8.【答案】(1)宠爱;期待;孤独;庞大;斯文;狐狸
(2)孤单;期望;祝福;盼望
(3)她渴望着一切:交谈、自由、朋友、独处。更渴望和平。
(4)战争,为争夺不正当利益而掀起的战争。
(5)略
【知识点】词义;课文内容理解;半截蜡烛;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如:宠爱、庞大;期待、斯文;孤独、狐狸。(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其中注意:孤独:独自一个人。所以“孤独”的近义词是“孤单”。期盼:期待;盼望。所以“期盼”的近义词是“期望”。(3)、(4)考查筛选相关信息。解答时细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中找出答案即可。(5)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主旨和哲理,合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9.【答案】略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写人文章应请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并把人物所做的事具体地写出来,用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例去刻画人物;
②注意写好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衣着、神情等),语言,动作,特别是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语言和行动,更要准确、细致的描写;
③心理活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活动。恰当的心理、活动,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突出中心思想;
④如果是通过几件事写人的,可以采用详写一件事,略写另几件事的写法,几件事需并列写的,则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1 / 1苏教版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6《半截蜡烛》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半截蜡烛)看拼音写词语。
è yùn     zhèn dìng     bào lù     diǎn rán    
【答案】厄运;镇定;暴露;点燃
【知识点】半截蜡烛;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厄、镇、暴、燃”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第12课《半截蜡烛》同步练习)选字组词。
秘   (密 秘) (耐 奈)   烦 孤   (零零 伶伶)
(付 负)   责 粗   (暴 爆) (熄 息)   灭
【答案】密;耐;零零;负;暴;熄
【知识点】字形;字义;半截蜡烛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词组词的能力。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解答时要依据词义注意比较。如:秘(密 )、(耐)烦 、孤(零零)、(负)责、粗(暴)、(熄 )灭。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
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第12课《半截蜡烛》同步练习)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光线    的长桌    的笑容
   的天使    的面容    的孩子
【答案】昏暗;孤零零;纯洁;美丽;严肃;勇敢
【知识点】语言表达;半截蜡烛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 ,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故答案为:昏暗的光线、孤零零的长桌、纯洁的笑容、美丽的天使、严肃的面容、勇敢的孩子。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4.(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第12课《半截蜡烛》同步练习)课文内容我知道
《半截蜡烛》文学形式是   。他写的是   期间,   国   一家人在藏了秘密文件的半截蜡烛被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用   和   于敌人展开斗争,终于   。
【答案】剧本;二战;法;伯诺德夫人;勇敢;机智;保护了半截蜡烛中的情报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文学文化常识;半截蜡烛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要注意“剧、诺、截、蜡、烛”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5.(小升初专题二·词语)找出下面每组词语中不同类的一个。
①   汉族
回族 苗族 民族 壮族
②   小麦
玉米 水稻 高粱 面粉
③   曲艺
电影 歌舞 报纸 戏剧
④   东海
南海 上海 黄海 渤海
⑤   坚强
顽强 光荣 英勇 顽固
【答案】民族;面粉;报纸;上海;顽固
【知识点】词义;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词语的归类或排列,常见的可以从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概念大小,相关相对关系等方面来考虑。
①“民族”包括“汉族、回族、苗族、壮族”
②“小麦、玉米、水稻、高粱”都是农作物,“面粉”是“小麦”加工而成的。
③“曲艺、电影、歌舞、戏剧”是用于娱乐,“报纸”是刊物。
④“东海、南海、黄海、渤海”是海洋,“上海”是城市。
⑤坚强、顽强、光荣、英勇”是褒义词,“顽固”是贬义词。
故答案为:民族;面粉;报纸;上海;顽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分类情况。在于平时对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6.(小升初专题四·积累与运用)下面关于古诗的搭配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于谦)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枫桥夜泊》(王安石)
C.玉颗珊珊下月轮,春风送暖入屠苏。《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答案】D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郑燮)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王安石)
C: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人、诗题、名句的掌握能力。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二、阅读理解
7.(半截蜡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中尉快步赶上前,一把夺回烛台,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站起来,“司令官先生,我困了。”她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文中说明当时情况万分危急的句子是:   
(2)在万分危急的情境中,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大儿子的动作同险恶的形势矛盾吗?为什么?
(3)与“慢慢地站起来”相一致的,杰克还有哪些表现?
(4)“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读到这一句时,你有怎样的感受?请你用词语或句子来表达。
(5)能化险为夷保住情报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打开思路从多方面考虑)
【答案】(1)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2)看似矛盾,但他必须这样做,否则会引起德国人的怀疑。大儿子这样做,说明他很镇静。
(3)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
(4)化险为夷 好险啊,情报保住了!
(5)母子三人的沉着冷静;小女儿的机智;德国军官的麻痹大意加上残存的一点人性。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半截蜡烛
【解析】【分析】(1)考查筛选相关信息。解答时细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中找出答案即可。(2)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联系课文内容可知,杰克“慢慢地站起来”,这一动作同险恶的形势看似矛盾,但他必须这样做,否则会引起德国人的怀疑。大儿子这样做,说明他很镇静。(3)考查筛选相关信息。解答时细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中找出答案即可。与“慢慢地站起来”相一致的,还有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4)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读到这一句时,会感受到化险为夷 好险啊,情报保住了!
(5)考查概括能力。可以打开思路从多方面考虑,如:母子三人的沉着冷静;小女儿的机智;德国军官的麻痹大意加上残存的一点人性。
【点评】(1)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3)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5)此题考查概括能力。
8.(半截蜡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安妮的一生
安妮·弗兰克,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人家庭,自幼备受父母的宠爱,上学后又深得老师的喜爱。1942年7月,为了躲避纳粹党的迫害全家躲进普林森河畔小屋,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这位13岁犹太少女在日记中记下了她的孤独和恐惧,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后被人告发,1944年8月被捕,1945年3月死于集中营,年仅16岁。
(二)《安妮日记》一则
最亲爱的吉蒂:
阳光普照,天空深蓝,和风轻佛,我渴望着,真的渴望着一切:交谈、自由、朋友、独处。我渴望……哭一场!我觉得我仿佛要爆炸。我知道哭会有帮助,可是我不能哭。我浮躁不安。我从一个房间踱到另一个房间,从窗框的细缝呼吸,感觉到心在跳着,好像在说:“终于,满足我的渴望吧……”
我想,春天已经在我内心里。我感觉到春天在苏醒,我在我整个身体和灵魂里感觉到它。
(1944年2月2日 星期六)
(1)辨字组词。
宠    期    孤   
庞    斯    狐   
(2)写出下面词语的同义词。
孤独——    期盼——   
祝愿——    渴望——   
(3)安妮渴望得到哪些东西?
(4)是什么使安妮无法得到她渴望的东西?
(5)读过这两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你对安妮说些什么?
【答案】(1)宠爱;期待;孤独;庞大;斯文;狐狸
(2)孤单;期望;祝福;盼望
(3)她渴望着一切:交谈、自由、朋友、独处。更渴望和平。
(4)战争,为争夺不正当利益而掀起的战争。
(5)略
【知识点】词义;课文内容理解;半截蜡烛;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如:宠爱、庞大;期待、斯文;孤独、狐狸。(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其中注意:孤独:独自一个人。所以“孤独”的近义词是“孤单”。期盼:期待;盼望。所以“期盼”的近义词是“期望”。(3)、(4)考查筛选相关信息。解答时细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中找出答案即可。(5)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主旨和哲理,合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三、语言表达
9.(人教版2017-2018学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四))题目:他(她)深深地打动了我
提示:我们在课内外读过一些作品,有许多描写得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人物,像保尔、贝多芬、孙悟空、鲁滨逊、邓稼先、花木兰、方仲永、雷锋等等。他们曾深深打动过你,让你尊敬、仰慕或让你同情,也可能叫你喜爱、向往。从你读过的书中,选择最能打动你的人物,确定好题目,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写出这一人物的特点,表达出你的真实感受。
【答案】略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写人文章应请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并把人物所做的事具体地写出来,用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例去刻画人物;
②注意写好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衣着、神情等),语言,动作,特别是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语言和行动,更要准确、细致的描写;
③心理活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活动。恰当的心理、活动,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突出中心思想;
④如果是通过几件事写人的,可以采用详写一件事,略写另几件事的写法,几件事需并列写的,则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