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第1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同步测试(word版含解析)(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第1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同步测试(word版含解析)(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27 15:19:19

文档简介

第1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第1课时)
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 B.一块农田 C.一群蚂蚁 D.一个池塘
2.下列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宽阔的运动场 B.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
C.校园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 D.校园里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3.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
A.阳光、空气、水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植物、动物和非生物部分
4.某湖泊中存在着4种不同的生物A、B、C、D。研究者对其体内的食物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绘制成下表,请你回答。
(1)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以食物链的形式表示4种生物的取食关系。(用字母表示))
(2)此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
(3)此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除了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还应包括
(4)若此湖泊受到了轻度汞(一种有毒物质)污染,则A、B、C、D四种生物中汞含量最高的是 。
答案和解析
1.C 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ABD “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农田”,这些里面既有生物因素,也有非生物因素,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C “一群蚂蚁”是动物,在生态系统属于消费者,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要有非生物成分、生产者和分解者,符合题意。故选:C。
2.D 解析:宽阔的运动场只有环境部分,因此A不属于生态系统;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只有植物部分。B不属于生态系统;校园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只有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C都不属于生态系统;“校园里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D属于生态系统。所以,属于生态系统的是“校园里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故选:D。
3.C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故选:C。
4. (1)B→D→C→A (2)小球藻;水蚤、鱼 (3)分解者 (4)鱼(甲)
解析:(1)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箭头指向捕食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由表内生物种类与体内食物成分可知:水球藻→水蚤→鱼(乙)→鱼(甲)即B→D→C→A。 (2)此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水球藻,消费者是水蚤、鱼(乙)、鱼(甲)。 (3)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此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除了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还应包括分解者。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越靠近食物链的前端(营养级低)的生物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少;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高)的生物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故A生物中汞含量最高。
故答案为:(1)B→D→C→A(2)小球藻;水蚤、鱼(3)分解者(4)鱼(甲)
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第1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第2课时)
1.进行植物调查时不应该(  )
A.明确目的 B.详细计划 C.凭个人喜好取舍 D.真实记录
2.调查一块草地上的密度,最好采取哪种调查方法?(  )
A.一株不漏的数草的株数 B.划格后逐格计算累计
C.大体估计 D.选点抽样调查,求平均值
3.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纳方法:按照 可将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按照 可将生物划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等;按照 可将生物划分为作物、家禽、宠物等。
4.学校中午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爱去食堂用餐,仅以方便面、肉串、汉堡包等食品果腹,你为了同学们能健康成长,在制定平衡膳食方案之前,先要进行广泛的调查。那么,你将怎样去进行这个调查呢?
我的调查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调查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调查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设计的调查表:
答案与解析
1. C 解析:进行植物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再制定详细的计划,确定调查的路线,在调查的过程中不能凭个人喜好取舍,要实事求是,真实记录调查结果。
2.D 解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森林资源进行清查、人口普查等都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调查时: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等,调查一块草地上草的密度,由于草的数量非常多,不可能详细调查,可以选点抽样调查,求平均值。
3.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用途。
4.了解同学中午的用餐情况,为制定中学生平衡膳食方案作准备;我校中学生;我校七、八、九年级各选一个班进行; 表格:
调查班级 调查时间
被调查
人姓名 在校时午餐常食用的食物(选2~3项打勾)
米饭 面条、 水饺等 方便面 面包 肉串 粉条 其他
(请注明)
1第1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第3课时)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B.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最多
C.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独立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下列各组生物中,能共同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是(  )
A.猕猴和海豹 B.鲨鱼和海带
C.袋鼠和东北虎 D.熊猫和仙人掌
3.苏州湿地资源丰富,具有面积庞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有效蓄水、吸污、净化水质
B.能调节区域小气候
C.是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
D.是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
4.连线
森林生态系统        A.兴安岭林区
草原生态系统        B.呼伦贝尔盟草原
海洋生态系统        C.长江
淡水生态系统        D.北京
湿地生态系统        E.印度洋
农田生态系统        F.沼泽
城市生态系统        G.稻田
答案和解析
1.D 解析: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雨水降落到森林后,首先会受到树冠的阻留,顺着树干流到地面后,再被盘根错节的树根缠住,又因森林土质疏松,一部分水又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这样从地表直接形成径流的水就减少了许多,不易造成山洪,避免大水冲刷地表导致水土流失,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A错误。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多是草等低矮的植物,动物的种类也不多。B错误。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通过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其生存的环境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C错误。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D正确。故选:D。
2.B 解析: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物总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猕猴主要在树上营攀援生活,适合生活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海豹生活在海洋里,A不符合题意。鲨鱼和海带都属于海洋生物,适合生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B符合题意。袋鼠善于奔跑,适合生活在辽阔的草原生态系统中。东北虎适合生活在森林生态系统中,C不符合题意。熊猫生活在湿地生态系统中,仙人掌在荒漠生态系统中,D不合题意。故选:B。
3.C
4.
森林生态系统        A.兴安岭林区
草原生态系统        B.呼伦贝尔盟草原
海洋生态系统        C.长江
淡水生态系统        D.北京
湿地生态系统        E.印度洋
农田生态系统        F.沼泽
城市生态系统        G.稻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