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一、选择题
1.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开展“校园植物种类调查”活动,不需要准备的材料用具是( )
A.笔 B.放大镜 C.干湿计 D.调查表
2.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经验总结法 D.收集资料法
3.在做“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 )
A.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
B.研究响尾蛇是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
C.将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作为实验组
D.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
4.科学研究有很多方法,我国每十年进行一次的人口普查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经验法
5.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珊瑚 B.珍珠 C.落叶 D.蘑菇
6.下列现象不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的是( )
A.环境的污染 B.“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C.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D.对癌症的认识和治疗
7.“一花一世界”是贤哲们对生命的顿悟。文学家们笔下的生命是什么样子呢?下面诗句描写的有关生命现象与生命特征不相符的是( )
A.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生物需要排除体内废物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生物需要营养
二、简答题
8.将下列生物特征填入相应的现象后的空格中:
①生物能呼吸②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③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⑤生物需要营养物质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______。
(2)朵朵葵花向太阳______。
(3)饥不择食______。
(4)落叶纷纷______。
(5)鲸鱼在水面上换气______。
9.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前往万绿湖公园考察,观察到了下面一幕幕场景:湖内的芦苇有的嫩绿的尖刚刚露出水面,有的却已经比人还高了;小鱼在水草间嬉戏,不时地吐出一串串小气泡;当它们听到我们晃动芦苇的声音后立即游得无影无踪了;野鸭一头钻进水里捉出了一条小鱼,喜出望外地吞了下去;在一处比较隐蔽的地方,一只野鸭正在孵卵;一阵微风吹过,柳树的枝条轻轻摆动,几片树叶飘下。
(1)该生物小组的记述中有哪些生物?
(2)从以上记述中可以分别归纳出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和解析
1.C 解析:在生物种类的调查中,要记录生物的习性、数量、生活环境的特点,所以要设计调查表,并且用笔做好调查记录,然后把记录的内容做好归类整理;生物实验常需要观察一些比较细微、细小的结构或物体,用肉眼难于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等。既然开展“校园植物种类的调查”活动,所以不需要测定空气湿度,所以不需要准备干湿计。故C符合题意。故选C。
2.C 解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属于科学探究方法,A不符合题意。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属于科学探究方法,B不符合题意。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不属于科学探究方法,C符合题意。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其中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属于科学探究方法,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D
4.B 解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调查适用的范围很广,森林资源的清查和人口普查都是调查。人口普查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我国在人口普查中常用的方法是调查法。故B符合题意。故选B。
5.D 解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珍珠、珊瑚、落叶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蘑菇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D符合题意。故选D。
6.C 解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具有以下特征: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生物体能生长、生物体具有应激性、生物体能生殖和发育、生物体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环境的污染会涉及到微生物,故A不符合题意。“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是说生物具有变异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属于生物学研究的范畴,故C符合题意。癌症是细胞的分裂失去控制造成的,所以对癌症的认识和治疗属于生物学研究的范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D 解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反映了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A不符合题意。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反映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B不符合题意。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反映了生物具有排除体内废物的特征,C不符合题意。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说的是燕子的筑巢行为,是鸟类的繁殖行为,反映了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征,D符合题意。故选D。
8.(1)③(2)④(3)⑤(4)②(5)①
解析: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③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有利于种族的延续。
(2)朵朵葵花向太阳,体现了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3)饥不择食,体现了⑤生物需要营养物质,有利于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4)落叶纷纷,体现了②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更好地适应环境。
(5)鲸鱼在水面上换气,体现了①生物能呼吸。
9.(1)芦苇、小鱼、水草、野鸭、柳树(2)①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④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⑤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解析: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等等。
(1)该生物小组记述的生物有芦苇、小鱼、水草、野鸭、柳树,它们具备生物的特征。
(2)分析可知:以上记述中可以分别归纳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有:湖内的芦苇有的嫩绿的尖刚刚露出水面,有的却已经比人还高了,说明生物能生长;在一处比较隐蔽的地方,一只野鸭正在孵卵,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小鱼在水草间嬉戏,不时地吐出一串串小气泡,这是鱼在呼吸,说明生物能进行呼吸;当它们听到我们晃动芦苇的声音后立即游得无影无踪了,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野鸭一头钻进水里捉出了一条小鱼,喜出望外地吞了下去,这是在捕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一阵微风吹过,柳树的枝条轻轻摆动,几片树叶飘下,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因此,上述生物具有的生物特征有:①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④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⑤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1